楞伽义记序
楞伽经为教中之顿悟大乘,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初祖尊为可以印心之典;其时学者诵习成风。惜性贤译笔艰晦,语顺西竺,回文未尽,读之每不能句,遑论识义;于是复有唐译七卷以明畅其旨。然宋译为初祖印证之文,久行于世,至今仍之,唯讲演者莫不藉唐译为指南耳。唐季之宋,禅宗大振,传佛心者不尚注解,致古疏久湮。迨明代禅风渐衰,世主崇教,渐多注疏传世。至逊清中叶,讲斯经者寂焉无闻。粤有太虚法师者,宿慧生知,学通内外,宏论第一,无让肇、融!久蕴演讲之心,虑无适当之地。今夏本寺请法师为讲主,因缘凑合,机感相投。法师以天童久宏禅宗,至今古规犹在,当必有赏音者。由是驰无碍辩,阐幽析微,滔滔然若悬河之不竭!其居士弟子陈慧秉,随所闻义,集记成篇,名曰楞伽义记。主人文质兄见而悦之,发心商由常住付刊,广结胜缘。余遇兹法喜,忘其固陋,爰略志其颠末如此。至经中奥义,有义记在,兹不复赘一辞。佛历二九五二年乙丑夏,天童退隐叟净心识。(见海刊六卷七期)
猜你喜欢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八·佚名 卷第十六·佚名 大雲初分神通健度第二十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四·澄观 虚堂和尚语录 第二卷·智愚 贤劫经卷第七·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三·宗喀巴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卷中·佚名 卷六十五·性音 慈悲道场忏法 第五卷·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六·佚名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五·彦悰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一·隐元 第五十三卷·佚名 二 禅宗的创立·正果法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