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雨村曲话卷上

朱晦庵云,“古乐府只是诗中泛声。后人怕失那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今曲子便是。”

《困学纪闻》,“古乐府者,诗之旁行也,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

王弇州云,“宋未有曲也。自金、元而后,半皆凉州豪嘈之习,词不能按,乃为新声以媚之。

而一时诸君,如马东篱、贯酸斋、王实甫、关汉卿、张可久、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白仁甫辈,咸富有才情,兼喜音律,遂擅一代之长。所谓宋词、元曲,信不诬也。”按,贯酸夫、张可久、宫大用祗工小令,不及马、王、关、乔、郑、白远甚,未可同年语也。

北曲原本乐府歌行。胡应麟《庄岳委谭》,“宋词、元曲,咸以昉于唐末,然实陈、隋始之。盖齐、梁月露之体,矜华角丽,固已兆端。至陈、隋二主,并富才情,俱湎声色,叔宝之《后庭花》,炀之《春江玉树》,宋、元人沿袭滥觞也。

《弦索辨讹》,“三百篇后变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之*北。北曲不谐于南而始有南曲。南曲则大备于明。明时虽有南曲,祗用弦索官腔,至嘉、隆间,昆山有魏良辅者,乃渐改旧习,始备众乐器而剧场大成,至今遵之。”所谓南曲,即昆曲也。

《啸余谱》有新定乐府十五体名目,一、“丹丘体”,豪放不羁。二、“宗匠体”,词林老作之词。三、“黄冠体”,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霞服日之想,名曰“道情”。四、“承安体”,华观伟丽,过于泆乐。承安,金章宗正朔。五、“盛元体”,快然有雍熙之治,字句皆无忌惮。又曰“不讳体”。六、“江东体”,端谨严密。七、“江南体”,文彩焕然,风流儒雅。八、“东吴体”,清丽华巧,浮而且艳。九、“淮南体”,气劲趣高。十、“玉堂体”,公平正大。十一、“草堂体”,志在泉石。十二、“楚江体”,曲抑不伸,摅忠诉志。十三、“香奁体”,裙裾脂粉。十四、“骚人体”,嘲讥戏谑。十五、“俳优体”,诡喻淫虐。即淫词。按,此十五体,不过综其大概而言,其实视撰词人之手笔,各自成家,如马致远之“朝阳鸣凤”则豪爽一路,王实甫之“花间美人”则细腻一路,各自成体,不必拘也。

《涵虚曲论》,古今群英乐府各有其目,马东篱如朝阳鸣凤,张小山如瑶天笙鹤,白仁甫如鹏搏九霄,李寿卿如洞天春晓,乔梦符如神鳌鼓浪,费唐臣如三峡波涛,宫大用如西风雕鹗,王实甫如花间美人,张鸣善如彩凤刷羽,关汉卿如琼筵醉客,郑德辉如九天珠玉,白无咎如太华弧峰,贯酸斋如天马脱羁,邓玉宾如幽谷芳兰,滕玉霄如碧汉闲云,鲜于去矜如奎璧腾辉,商政叔如朝霞*散彩,范子安如竹裹鸣泉,徐甜斋如桂林秋月,杨淡斋如碧海珊瑚,李致远如玉匣昆吾,郑廷玉如佩玉鸣銮,刘廷信如摩云老鹘,吴西逸如空谷流泉,秦竹村如孤云野鹤,马九皋如松阴鸣鹤,石子章如蓬莱瑶草,盍西村如清风爽籁,朱庭玉如百卉争芳,庾吉甫如奇峰散绮,杨立斋如风烟花柳,杨西庵如花柳芳妍,胡紫山如秋潭孤月,张云庄如玉树临风,元遗山如穷崖孤松,高文秀如金瓶牡丹,阿鲁威如鹤唳青霄,吕止庵如晴霞结绮,荆干臣如珠帘鹦鹉,萨天锡如天风环佩,薛昂夫如雪窗翠竹,顾均泽如雪中乔木,周德清如玉笛横秋,不忽麻如闲云出岫,杜善夫如凤池春色,钟继先如腾空宝气,王仲文如剑气腾空,李文蔚如雪压苍松,杨显之如瑶台夜月,顾仲清如雕鹗冲霄,赵文宝如蓝田美玉,赵明远如太华晴云,李子中如清庙朱瑟,李取进如壮士舞剑,吴昌龄如庭草交翠,武汉臣如远山叠翠,李直夫如梅边月影,马昂夫如秋兰独茂,梁进之如花裹啼莺,纪君祥如雪裹梅花,于伯渊如翠柳黄鹂,王庭秀如月印寒潭,姚守中如秋月扬辉,金志甫如西山爽气,沈和甫如翠屏孔雀,睢景臣如凤管秋声,周仲宾如平原孤隼,吴仁卿如山间明月,秦简夫如峭壁孤松,石君宝如罗浮梅雪,赵公辅如空山清啸,孙仲章如秋风铁笛,岳伯川如云林樵响,赵子祥如马嘶芳草,李好古如孤松挂月,陈存甫如湘江雪竹,鲍吉甫如山蛟泣珠,戴善甫如荷花映月,张时起如雁阵惊寒,赵天锡如秋水芙蕖,尚仲贤如山花献笑,王伯成如红鸳戏波,王子一如长鲸饮海,刘东生如海峤云霞,王文昌如沧海明珠,谷子敬如昆山片玉,蓝楚方如秋风*桂子,陈克明如九畹芳兰,李唐宾如孤鹤鸣皋,穆仲义如洛神凌波,汤舜民如锦屏春风,贾仲民如锦帷琼筵,杨景言如雨中之花,苏复之如云林文豹,杨彦华如春风飞花,杨大奎如匡庐叠翠,夏均政如南山秋色,唐以初如仙女散花。前九十八人,已经题目。此外一百五人,并称杰作,其名为,董解元、姚牧庵、景元启、曾瑞卿、李伯瑜、吴克斋、李德载、王和卿、杜遵礼、程景初、赵彦晖、王敬甫、邓学可、沙正卿、赵明道、王仲诚、梦简、李邦基、吕天用、睢元明、王仲元、高安道、张子友、侯正卿、史九敬先、李宽甫、彭伯成、李行道、赵君祥、汪泽民、陆显之、孔文卿、狄君厚、张寿卿、费君祥、陈定甫、刘唐卿、阿里耀卿、王爱山、奥敦周卿、渚察善长、范冰壶、施均美、黄德润、沈珙之、刘聪、张九、廖宏道、陈彦实、吴中立、钱子云、高敬臣、曹明善、张子坚、王日华、王举之、陈德和、邱士元„„。按,曲话惟此最先。自王弇州《曲藻》以前,未有论及者。今各家曲虽多失传,存此犹有考其万一。

雕虫馆《曲选》,论“元取士有填词科,若今括帖然,取给风檐寸晷之下,故一时名士虽马致远、乔梦符辈,至第四折往往强弩之末。”又谓,“主司所定题目外,止曲名及韵。其宾白则演剧时伶人自为之,故多鄙俚蹈袭之语。如《西厢》,亦五杂剧,皆出词人手裁,不可增减一字,故为诸曲之冠。”

《太和正音谱》云,“《西厢记》,元进士王实甫撰。”按,王实甫,见《元人百种》。曲目十三本,以《西厢》*为首。世有谓关汉卿撰者,妄也。汉卿亦元进士,撰曲有六十三本,不载《西厢》,可据。王元美云,“实甫原本至‘碧云天,黄花地’而止,此后乃汉卿所补。”则续郑恒事,乃汉卿笔也。世又谓“至《草桥惊梦》而止”,非。按,元天台陶宗仪《辍耕录》,“金章宗时,有董解元所编《西厢记》,世代未远,尚罕传者,况今杂剧中曲调之冗乎?”据此,则《西厢》为董解元作。而《啸余谱》载元剧作一百五人,以董解元居首,但注“仕元,始作北曲”,并未载撰《西厢记》。陶九成,元人,相去未远,必有所据。意董原本而王、关为润色之欤?董解元,一作金人。

《西厢》工于骈俪,美不胜收。如“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又“法鼓金铙,二月春雷响殿角,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又“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又“哭声儿似莺啭乔林,泪珠儿似露滴花梢。”又“香销了六朝金粉,瘦减了三楚精神。”又“玉容寂寞梨花朵,臙脂浅淡樱桃颗。”又“他做了影儿裹情郎,我作了画儿裹爱宠。”他传奇不能道其只字,宜乎为北曲压卷也。

《西厢》“淡黄杨柳带栖鸦”,本宋贺方回《浣溪纱》词也,王实甫用之与“嫩绿池塘藏睡鸭”作对,天然巧妙,可谓青出于蓝。

实甫又有【离亭宴煞】云,“闲来膝上横琴坐,醉时林下和衣卧,畅好快活,乐天知命随缘过。为伴侣只三个,明月、清风共我。再不把利名侵,且须将是非躲。”此《丽春堂》剧曲,牌名【离亭宴煞】*也。今人多入劝世小说,不知为实甫作也。

马致远号东篱,元人曲中巨擘也。其【满庭芳】句有“知音到此,舞雩点也,修禊羲之”,语最工。

致远越调【天净沙】云,“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数语为《秋思》之祖。

东篱《陈抟高卧》云,“纸窗明觉晓,布被暖如春。”又“丹砂好炼养闲身,黄金不铸封侯印。戴不得幞头紧,穿不的公裳坌。不如我这拂黄尘的布袍,漉浑酒的纶巾。”字句、音律,浏湸动人。

致远曲多俊语,“霜清紫蟹肥,露冷黄花瘦”,九日俊语也,“细研片脑梅花粉,新剥真珠豆蔻仁”,咏茶俊语也,“天地安排诗句就,云山失色酒杯宽”,金山寺俊语也。

马东篱【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穣穣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付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周德清云,“此方是乐府。不重韵,无衬字,无险语,押韵兼平、上、去,无一字不妥。万中无一,后辈宜法。”按,马致远名曲极多,如【寨儿令】云,“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观兔魄,失忆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又【沉醉东风】云,“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又【拨不断】《隐居》云,“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竹篱茅舍。”又【水仙子】云,“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又“闲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又“锦字香粘新泪粉,彩笺红渍旧啼痕。”又“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消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又“西风吹老鲈鱼兴”,又“长江有尽思无尽”,皆人不能道也。

东篱《寄生草》云,“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醩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文虹蜺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属陶潜是。”命意造词,俱臻绝顶。

致远《黄梁梦》,周德清取【雁儿落】为定格,云,“洞宾出世超凡,本有神仙分。一抹绦,九阳巾。君人,真人,”谓“此调极罕,伯牙琴也。”今曲谱首句无“洞宾”二字,“分”字下作“系一条一抹绦,戴一项九阳巾。君,敢作个真人,”与此不同。

东篱《岳阳楼》头摺词云,“黄鹤送酒仙人唱,主人无量醉何妨。”周德清云,“俊语也。有不识文义,以送为齎送之义,改为对舞。殊不知黄鹤用仙人以榴皮画鹤一只以报酒家事,初无双鹤,岂能对舞?且失饮酒之意。送者,吴姬压酒之谓。甚矣,俗士之不可医也,”

致远《塞鸿秋》云,“腕冰消松却黄金钏,脂粉残淡了芙蓉面。紫霜毫蘸湿端溪砚,断肠词写在桃花扇。风轻柳絮天,月冷梨花院。”音律浏亮,周挺斋极称之。”

临川陈克明《春妆曲》云,“自捋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后遂名此调为【一半儿】。周挺斋评云,“作者虽众,音律独先。”

周德清《务头定格》载《庐山朝天子》云,“早霞,晚霞,妆点庐山画。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客去斋余,人来茶罢,叹浮生,指落花。楚家,汉家,作了渔樵话。”通首完称,对偶音律俱好。末句“楚家汉家”,与“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同一格律。

元人【雁儿落】【得胜令】《咏指甲》云,“宜将斗草寻,宜把花枝浸,宜将绣线匀,宜把金针纴。宜操七弦琴,宜结两同心,宜托腮边玉,宜圈鞋上金。难禁,得一掏通身沁,知音,治相思十个针。”咏物俊词也。挺斋云,“【得胜令】务头在起句,头字要属阳。后必要扇面对方好。”此曲是也。

尚仲贤《归去来词》,“西风落叶山容瘦,呀呀的雁过南楼。”俊语也。

郑德辉《倩女离魂》曲中有“忒楞楞腾”、“疏刺刺沙”、“厮琅琅汤”、“吉丁丁当”、“扑通通冬”,皆四字成句,盖元人俗语也。

德辉《王粲登楼》【迎仙客】云,“雕檐红日低,画栋彩云飞,十二玉阑天外倚。望中原,思故国,一片乡心碎。”挺斋谓,“【迎仙客】累百,无此调也。美哉,德辉之才,名不虚传,”然余尤喜其“一片乡心碎”之句。《曲藻》,“何元朗极称元人郑德辉《?梅香》、《倩女离魂》,《王粲登楼》,以为出《西厢》之上。《?梅香》虽有佳处,而中多陈腐措大语,且套数、出没、宾白皆剽《西厢》,《王粲登楼》事实可笑,亦厌常喜新之病。”然《?梅香》虽不出《西厢》窝臼,其秀丽处究不可没。元朗名良俊,号柘湖,明松*江人。以选贡授南京翰林孔目。

“雨过池塘肥水面,云归岩谷瘦山腰”,德辉曲中名语。

乔梦符《金钱记》,“王孙乘骏马,金鞭拂柳花,游人问酒家,青旗插杏花。”四句用隔句对法,句句用韵,却不伤气。又“名利酒吞蛇,富贵梦迷蝶”,亦炼。

徐甜斋《红绣鞋》,“一榻白云竹径,半窗明月松声”,又“青猿藏火枣,黑虎听黄庭”,皆险诨妙句。

鲍吉甫《卫灵公》剧,“四边风凛冽,一望雪模糊,行过小溪桥,迷却前村路。”居然唐贤风韵。

费唐臣《贬黄州》云,“新妇矶头、鸥鹭乡中、女儿浦口、鹦鹉洲边,涨一竿春水,带一抹寒烟,掉一只渔船,黑甜一枕睡,灯火对愁眠。”句调甚别。

花李郎曲,即娼夫词也,句颇工炼。有《黄梁梦》云,“幽窗下寒敲竹叶,前村外冷压梅梢。撩乱野花低,微茫江树杳。”咏雪好句也。

周德清曲不多见。有句云,“雨晴花柳新梳洗。”不愧【阳春】曲。

范子安《竹叶舟》剧【煞】云,“月黑云愁,风狂雨骤。甚时候,白漭漭银涛不断流,那裹也楚尾吴头?”数语气势不凡。

《酹江集》载罗贯中《风云会》云,“黄道烟迷,瑞霭盘旋飞凤椅,紫垣风细,御香缭绕衮龙衣。”四句*俱用韵,却用隔句对法。

元遗山有小令云,“湘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一时传播。令入曲,易牌名【骤雨打新荷】。

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古鲍老》云,“红牙箸趁玉音击着梧桐按。嫩枝柯犹未干,更带着瑶琴声范。出几点琼珠似汗。”隽妙乃尔。

王伯成号丹邱先生,所撰《天宝遗事》,如“侍晨妆翠围红簇,恐要侍儿扶,宜写在懒妆图”,风流蕴藉,不减白仁甫也。

《琵琶记》,元末永嘉高则诚撰。《百川书志》作“元永嘉先生撰”,盖因则诚永嘉人而隐其名也。此曲体贴人情,描写物态,皆有生气,且有裨风教,宜乎冠绝诸南曲,为元美之亟赞也。或谓,为王四而作,故以琵琶隐四王字,则诚元本止《书馆相逢》,其《赏月》、《扫松》二阙,为朱教谕所补。王已讥其非实。《曲藻》云,“尝见人歌‘浪暖桃香欲化鱼,期逼春闱,诏赴春闱,郡中空有辟贤书,心恋亲闱,难舍亲闱’。颇疑两下句意各重。又曰诏、曰书,都无轻重。后得一善本,上下句作‘期逼春闱,难拾亲闱’,下下句作‘心恋亲闱,难赴春闱’。意既不重,而与上句各相呼应,益见作者之工。

《琵琶·烧夜香》句云,“楼台倒影入池塘,绿树浓阴夏日长,一架荼?满院香。”写景俊语也。

明太祖尝称,“《琵琶》如珍玉百味,富贵家不可缺。”

《拜月亭》,元施君美撰。何元朗谓胜《琵琶》,却无裨风教,不似《琵琶》能使人堕泪也。如《荆■{金义}》**虽动人而俗,《香囊》虽不动人而雅,亦《琵琶》之类,未可废也。**沙鸥案,■{金义}为“钗”字的俗写。以下“钗”字原文均作此俗写,为方便校录,以下径录为“钗”,不再出校记。

《衡曲麈谭》,“屠赤水为辞古郁,《昙花》一记,具见婆心。吴载伯、凌初成清言楚楚,词林之彦。”

《吴骚合编》,“王伯良、卜大荒、袁凫公皆生动圆转,声传三籁。”

猜你喜欢
  卷九·彭定求
  萧仲昺·唐圭璋
  第一齣~第十齣·孙柚
  第三十五出 草奏·周履靖
  第十八出 得赦·梁辰鱼
  序·陈肇兴
  卷四十·唐圭璋
  陈洵·龙榆生
  三集卷九十五·乾隆
  卷一百九·冯惟讷
  苇碧轩诗钞·吴之振
  卷二百七十三·陈廷敬
  第一联 遣将·蒲松龄
  赵以夫词作鉴赏·佚名
  甲乙集卷第七·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林外·唐圭璋

      外,“全”已见。

  • 第十一出 惑主·李渔

    (老旦上)前世憎嫌丑陋夫,罚来水底作庸奴。神龙枉自称yang物,郁煞群阴不与舒。空有玄关无处用,不如生作石姑姑。只因龙母生来妒,不许龙王买夜壶;略有些须闲举动,龙髯拔尽碎龙肤。小龙生出尤奇特,长大还如出壳初;不识身从何处养,疑

  • 第二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十数日,星期日清早。地 点 工人宿舍的小院里。人物 周廷焕 梁师傅 老 九 马师傅 老 四刘常胜 吕 斌 姜 二 张乐仁 小 王赵 山〔幕启:荣昌厂的工人宿舍有好几个小院子,这是其中的一个。姜二

  • 刘因·隋树森

    (刘因(一二四九——一二九三)原名骃,字梦骥,后更名因,字梦吉,号樵庵,又号雷溪真隐。河北容城县人。天资过人,六岁能诗,七岁能文。及长,由不忽木、张子有等荐于朝,擢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以母疾辞归。至

  • 卷四十·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 宋 陆游 撰 夜雨 浓云如泼墨急雨如飞镞激电光入牖犇雷势掀屋漏湿恐败书起视自秉烛移牀顾未暇盆盎苦不足不如卷茵席少忍待其复飞萤方得意熠熠相追逐姑恶独何怨菰丛声若哭吾歌亦已悲老

  • 卷460 ·佚名

    叶适 赵知县挽词 僧馆经年学,书签尽日抽。 空闻割鸡笑,不见化凫留。 瘴月晓还落,蛮云冷未收。 西华夜来雨,净洗一生愁。 叶适 赵子容任温州避开法终日看凹子而事自理又新廪储粮功利可传也为赋

  • 千百年眼卷十二·张燧

    御制《尚书》二解 高皇帝尝问群臣:“七政左旋,然否 ”侍臣仍以朱熹新说对。上日:“朕自起兵迄今,未尝不置步览,焉可狥儒生腐谈?”因特命礼部右侍郎张智、学士刘三吾改正书传。会选,札示天下学子日:&ldquo

  • 北使纪略·佚名

    陈洪范撰闯寇肆虐,逼犯北京;先帝宾天,宗社沦丧。洪范世受国恩,迩年废居海滨,惊闻异变,泣愤同仇;徒跣至镇江,史阁部招同过江,议安将士。忽接礼部札付,奉旨召对;始知为吴三桂借兵破贼,顾大宗伯荐往北使。蒙皇上面命,谨对:国事多艰,惟命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天顺三年六月辛亥朔建州左卫右都督董山建州卫都督同知李古纳哈建州右卫都督同知纳郎哈三人俱奏乞迁职事下兵部尚书马昂等言董山李古纳哈世受朝廷厚恩不思图报乘间潜受朝鲜国官职赏赐今不加诛幸矣乃又恣无厌之求希意外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一年十二月甲申朔○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国泰言 福王之国定在明春 皇上明示天下以无可疑天下亦咸服 皇上之英断矣祗因田额取盈日期未定催请屡廑 睿览其望俞旨不啻饥渴为 皇上计予之以广地孰若予之以令名既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三 三之三·孔颖达

    《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氓,莫耕反,民也。《韩诗》云:“美貌。”别,彼列反。华,户花反,或音花。复,扶又反。背

  • 三传辨疑卷十七·程端学

      昭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谷梁曰继正即位正也  谷梁但知继正之为正而不知不请于王之为非正也是以以正许昭公焉  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  左

  • 参读礼志疑卷下·汪绂

    婺源汪绂撰朱子文集卷七十四策试榜喻云问唐开元释奠仪设先圣神位于堂西东向先师位其东北南向初不云有像设及从祀诸子也今以当时人文章所记着考之则皆爲夫子南面像门人亦像十二而图其余于壁是则开元之制施用于当时者亦

  • 卷二十八·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八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二十有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前年春孟孝伯受晋命伐齐齐报之公将告晋孟公绰曰崔子将有大志必速归齐师果还夏五月乙亥齐崔杼弑其君光齐棠公【棠邑大夫】之妻美棠公

  • 卷十一·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一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国风秦序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音义【邻本亦作隣又作辚栗人反秦仲始大絶句或连下句非】疏【正义曰作车邻诗者美

  • 惇伦·魏裔介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君善责臣者,责于冗贱。盖嗜欲可以夺孝,富贵可以夺忠。[林和靖]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林和靖]以忠孝遗子孙者昌。[林和靖]尝思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有多少不尽分

  • 华严经吞海集·道通

    简称《华严经吞海集》。佛教著述。明道通述。三卷。道通曾讲《华严经》三遍,后居庐山,仍有学者以此经请教,故撰是书。此书介绍《华严经》各会、品的主要内容,并解释其中的一些名词、概念。注释主要本于澄观的《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