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识规矩颂奘注序

玄奘大师之八识规矩颂,曾否自为颂注,未见著录。丁卯夏,小住云林灵隐,有谈玄堂主者,湘人也,博闻笃学,藏有明刻八识规矩增钞本,载唐三藏法师玄奘颂注,明鲁庵法师普泰补注,明紫柏禅师达观详解,菩萨戒弟子李驭芳增钞,同戒友谢璠、林有树参订。补注、详解,淆讹叠见,显系明人之作。惟奘注审名检实,句义老到,决非唐以后人能假托;虽不定为奘师自注,其出奘门诸贤必矣,得兹至足为宝!然增钞者于奘注、泰注,间杂相乱,而字句亦时讹误,爰细核一过,嘱玄师誊清以实潮音云。十六、八、八、太虚。(见海刊八卷九期)


猜你喜欢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咒·佚名
  卷第六十九·德清
  祇洹图经序·道宣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十·雪关智訚
  偈颂品第十之二·佚名
  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李通玄
  卷第十七·居顶
  无门开和尚语录卷下·慧开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龙牙居遁禅师·惠洪
  了本生死经·佚名
  卷第四十三·霁仑超永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五·法云
  卷第六十六·佚名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葛立方

    徐师川诗云:“楚汉纷争辩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项伯何颜肯姓刘。”谓项伯籍之近族,乃附刘而背项,郑君已为汉臣,乃达汉而思楚也。余尝论之曰①,方刘、项之势,雌雄未决也,其间岂无容容狡诈之士,首鼠两端

  •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九李白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踈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日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游南阳清泠泉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

  • 皮日休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皮日休(约834—约883 ),字逸少 ,后改字袭美,自号鹿门子,闲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出身贫苦,早年住鹿门山。咸通八年(867)登 进士第。次年游苏州,刺史 崔璞召为军事判官 。后入朝任著作郎 、太常

  • 卷之十一 闽纪·计六奇

      唐王始末  大清顺治二年(乙酉)五月,大兵渡江,南都失守;镇江总兵官郑鸿逵、郑彩知势不可为,因撤师回闽。会唐王从河南来。王讳聿键,太祖九世孙。性率直,喜文翰,洒洒千言。初封南阳,以父夭,失爱于祖端王;两叔谋夺嫡,未得请名。

  • 名山藏卷之五十五·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盐法记◆盐法记刘彝曰盐产不同有刮地而得者有风水而成者有熬波而出者有汲井而为者有积卤而结者夫刮地而得则今宁夏之盐也风水而成则今解州之盐也熬波而出则今淮浙之盐也汲井而为则今

  • 卷之四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六月。甲子。谕军机大臣等、张树声奏、台站被灾。遵旨筹拨银两。以资抚恤一摺。默霍尔嘎顺布鲁图等处、蒙古台站被灾。需款抚恤。张树声现筹拨银三万五千两。派员解赴察哈尔都统衙门交收。即着吉和

  • 二百六十六 内务府奏奉旨赏给曹颀房屋摺·佚名

    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 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五日,管理茶饭房事务.散秩大臣佛伦传旨:著赏给茶房总领曹颀五六间房。钦此钦遵。查烧酒胡同有李英贵入官之房一所,计九间,灰偏厦子二升,请赏给茶房总领曹颀。为此,连同

  • 殊路第二十一·桓宽

    大夫曰:“七十子躬受圣人之术,有名列于孔子之门,皆诸侯卿相之才,可南面者数人云。政事者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宰我秉事,有宠于齐,田常作难,道不行,身死庭中,简公杀于檀台。子路仕卫,孔悝作乱,不能救君出亡,身菹于卫;子贡、子

  • 提要·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传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传十五卷宋刘敞撰敞所作春秋权衡及意林宋时即有刊本此则诸家藏弆皆写本相近时通志堂刻入经解始有板本故论者或疑其伪然核其议论体裁与

  • 第26章 宪问篇第十四(3)·孔子

    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这样做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名家注解朱熹注:“于其所怨,既以德

  • 第十二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下)·梁漱溟

    人的自觉能动性--人所区别于物的特点--是怎么来的?那仍不外来自一切生物之所以生活的共同源泉而已。作为一切生物所共同的生命本原,在各不同种别的生物皆有所显示或透露,而其透露最大者要莫如人心。简捷地一句话:人心正

  • (五)·钱穆

    《近思录》卷五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凡四十条。伊川言:“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请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

  • 卷九十九·道世

    △杂要灾第九十九(此有十部)▲述意部第一夫神理无声,因言词以写意;言词无迹,缘文字以图音。故字为言蹄,言为理筌。音义合符,不可偏失。是以文字应用,弥纶宇宙。虽迹繁翰墨,而理契乎神。但以经论浩博,具录难周;记传纷纶,事有广略。

  • 评郭沫若论文化·太虚

    自梁漱溟说佛法为“反身消灭”之后,不少的人皆受了他的暗示,动不动都看成佛法是以消灭人生世界为究竟的。郭沫若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与论中、德文化书,对中国的儒、道文化,原有许多说得很好的地方;但因不彻了大乘佛法的缘

  • 劝全国佛教青年组护国团·太虚

    ──二十二年五月作──这里头所谓的“佛教青年”,读者先勿要误会为专指僧尼以言。固然、以大悲心秉持佛法而救人救众生的大乘僧尼,确为护国的佛教青年主干;但我们的佛教青年,是遍在农、工、商、学、军、警、政、法各界中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二·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叹净品第四十二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净甚深。”佛言:“毕竟净故。”舍利弗言:“何法净故,是净甚深?”佛言:“色净故,是净甚深。受想行识净故。四念处净故,

  • 太上宣慈助化章·杜光庭

    题广成先生杜光庭集。书五卷,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编集的正一道上章的章文。卷一收救急解计章和南岳魏夫人生算度厄章,章文内容主要是乞求延命度厄,解除死籍,定上生名。卷二有道士悔谢章、道士解过章、道士迁考章、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