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了本生死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于是贤者舍利弗谓诸比丘言。诸贤者。佛说若诸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此谓何义。是说有缘。若见缘起无命非命为见法。见法无命非命为见佛。当随是慧。彼有二事见外缘起。有二事见内缘起。合为四。何谓二事见外缘起。为因相缚缘相缚。因相缚为何等。从种根。从根叶。从叶茎。从茎节。从节怀华。从华实。是为因相缚。何谓缘相缚。为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空种。从是因缘有种生彼。地为持种。水为润种。火为热种。风为起种。空为令种无碍。如是得时节。会令种生。彼种不知我生根。根不知从种有。根不知我生叶。叶不知从根有。叶不知我生茎。茎不知从叶有节怀华。实亦不自知转相生有又地不知我生种。种亦不知地持我。水亦不知我润种。种亦不知水润我。至火风空皆不相知。是诸贤者。从因缘有得时会令种生。为非自作非彼作。亦非无因生。当以五事见外缘起。何谓五。一非常。二不断。三不步。四种不败亡。五相象非故。彼种已坏为非常。有根出为不断。种根分异为不躇步。少种多生实为不败亡。实生如种根非种为相象非故。当知是二事见内缘起因相缚缘相缚。何谓因相缚。缘不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缘。六入更乐缘。更乐痛缘。痛爱缘。爱受缘。受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苦懑心恼。如是是但大苦性具成有病。彼不明不知我作行。行不知从不明有。行不知我作识。识不知从行有。识不知我作名色。名色不知从识有。六入更乐痛爱受有生至于老死。亦转不知。是从不明有行。从行有识。从识有名色。从名色有六入更乐痛爱受有生老死忧悲苦懑心恼。如上说。是但大苦性具成有。彼若无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懑心恼。是诸贤者。因缘起故缘是生法。有缘起不缘生法。有缘生法不缘起。有缘起缘生法。有不缘起不缘生法。何谓缘起不缘生法。为缘不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至于老死。大苦恼具成有。如上说。是谓缘起非缘生法。何谓缘生法非缘起。为如不明行识名色六入更乐痛爱受有生老死。是谓缘生法非缘起也。何谓缘起缘生法。若出生住不断老死之生。是出生住因缘相近。因有相近。因微相近。因谛相近。因如相近。无异相近。不狂相近。缘起相近。以缘生如是法。有受爱痛更乐六入名色识行。是谓缘起缘生法。何谓不缘起不缘生法。谓得道者。彼何谓不明为如六种。六种受若女若男。何谓六。为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空种识种。彼身得住是为地种。如持不散是为水种。饮食尝啖卧得善消。是为火种。身中出息入息是为风种。四大所不能持是为空种。随转如双箭笮是为识种。如彼地种。非女非男。非人非士。非身非身所。非人生非少年。非作无作者。非住无住者。非智无智者。非众生非吾非我。非彼有无有主。水火风空种亦如是。识种非女非男。非人非士。非身非身所。非人生非少年。非作无作者。非住无住者。非智无智者。非众生非吾非我。非我有无有主。如是但从六种为一想。为合想。为女想。为男想。为妄想。为身想。为自在想。为强自在受若干种。故为不明。时说曰性痴净常想乐想身想。疑嫌妄非上要。佛说是不明。亦为染于物无慧生。妄故为不明。妄故为行。知物故为识。五性故为名色。猗名色根故为六入。三合故为更乐。更乐行故为痛。痛而乐故为爱。爱弥广故为受。受当复有行故为有。五性具成故为生。诸种熟故为老。命根噤闭故为死。热中为忧。诳语为悲。临五识身合为五苦。心识身合为懑。心念劳为恼。有故生有。如是见知障显。是说具满大苦性足。从是受凶衰。著故复生。其始不可见知。不可度量。又冥为不明义。作成为行义。知为识义。缘住彼彼相倚为名色义。主亦不专为六入义。更亦合会为更乐义。从知痛义。渴欲得物如火无厌为爱义。取为受义。当复有为有义。五性仰为生义。熟为老义。行亏为死义。如是义说亦为十二缘起相。又从不明近福德行作。近罪贼行作。是谓缘不明。行有诸行故。近福不福而有识。是谓缘行识。由识作性行名色具成生。是谓缘识名色。是缘生作作辄受。是谓缘名色六入眼识会更乐。是谓缘六入更乐。如更乐痛知亦尔。是谓缘更乐痛死。不知痛者为行别故。从爱象辄取。是谓缘痛爱。从爱象更吞。是谓缘爱受有。受为三行身口意。是谓缘受有。有行劳。当复有具成生。是谓缘有生。五性已成故有老死。是为十二缘起随转宛转。造作田业。识造种行。不明造对行。如地持种。水令种不散。火令种熟。风令种起。空令种无碍。行造田业亦如是。爱造润行。彼行不知我造田业。爱不知我为润行。识不知我为种行。不明不知我为对行。如地不知我持种。水火风空如上说。从有行劳。当复有具成生。此亦无有从是世躇步者。但因缘相持。譬如镜净明朗。缘内外生面象。面亦不死此生彼。镜中从有面因缘不亏。是不死此而生彼。为有苦情因缘不亏。从是有受。如火以受不断现昼夜然其炎不步。识亦如是。不身相缚往来五道。有缘故生。是法无主。譬如月圆四十九由延。而圆形现于下水有缘不亏。非月死彼而于此生。观生死当如是。是为因相缚。何谓缘相缚。如佛告阿难。眼缘色生眼识。彼眼不知我作猗行。色不知我为识对。明不知我为识照。空不知我令识无碍。识不知我生此作有。眼色明空念令眼识具成生。耳鼻口身心缘法生心识。彼眼不知我为识作猗。法不知我为识作行。心不知我为识作明。空不知我令识无碍。识不知我成此因缘。是阿难。缘心法明空念。令心识具成生。而此非自作。非彼作。非两作。非无因生。非我故非彼故。非无因有。当以五事见内缘起。何谓五。非常。不断。不步。少行多报。相象非故。彼如死际身已坏为非常。出生有身分为不断。或同去。或异去。分异故为不步。少行多报谓行不败亡。如行报生非故家也。若见此缘起。无命非命为见法。见法无命非命。为见四谛苦习尽道。譬如明人见师成画叹其画好师妙。见四谛者亦如是。佛一切知一切现。从是得喜不离佛。得法众至真戒喜不离。

    了本生死经

猜你喜欢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九顶惠泉
  因 果·太虚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卷一百一十七·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一卷·佚名
  卷第十(弥沙塞)·佚名
  造像量度经序·佚名
  海潮音月刊募集基金启·太虚
  大乘妙法莲华经悬论·太虚
  空品第十八·佚名
  学佛的成果·太虚
  五方便念佛门·智顗
  卷一·佚名
  三峰和尚年谱·三峰法藏
  大乘顶王经全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御选宋诗卷四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四十二五言律诗八刘学箕环州江氏园欲览环州胜维舟歩石矶踏青随野色穿翠任春霏地迥知山逺邨湾觉水围东风轻薄甚桃李乱荆扉野馆野馆春归后横塘度栁绵轻风翻麦浪细雨落花天草缛迷三径苔纹叠万钱山

  • 杨凝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杨凝。大历时人。生平事迹不详。 送客入蜀 杨凝 剑阁迢迢梦想间, 行人归路绕梁山。 明朝骑马摇鞭去, 秋雨槐花子午关。 杨凝诗鉴赏 这首送行诗,艺术上有三点特色: 首先,唐人多送行诗,其写法,或写离筵、临歧之际的别

  • 卷一百三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三十五 ∷起重光大荒落十月,尽十二月,凡三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   冬,十月,诏曰:“朕履运中微,遭家多难。八陵废祀,可胜抔土之悲;二帝蒙尘,莫赎终

  • 卷四·毕沅

      ◎宋纪四 ∷起阏逢困敦四月,尽柔兆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乾德二年辽应历十四年   夏,四月,丁未朔,以前博州军事判官颖贽为著作佐郎。贽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

  • 李燾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李焘

        臣燾言:臣先於去年八月准尚書省劄子,三省同奉聖旨,依敷文閣直學士汪應辰奏,取臣所著續資治通鑑自建隆迄元符,令有司繕冩校勘藏之秘閣。臣尋於十四日蒙恩賜對,面奉聖旨,令臣早投進,遂除官郎省,兼職史局。續又准尚書省劄

  • 卷九·岳珂

      裕陵圣瑞   裕陵年十三,居于濮邸。一日正昼憩便寝,英祖忽顾问何在,左右褰帐,方见偃卧,有紫气自鼻中出,盘旋如香篆,大骇,亟以闻。英祖笑曰:"勿视也。"后三年,亦以在寝寤惊,钦圣请其故,曰:"方熟寐,忽觉身在云表,有二神人捧足以登

  • 卷三·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三    宋 陈均 撰太宗皇帝【起丁丑太平兴国二年止乙酉雍熙二年】丁丑太平兴国二年吴越漳泉奉正朔北汉广运十年春正月上以太祖殡不视

  • 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2)·李叔同

    以上所述之Ruskin及Arnold二氏,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批评坛之代表。Pater(18391894),精于修辞,其文体足冠近代。著有《文艺复兴史之研究》(《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Renaissance》)。关于文学美术,研究精审,颇多创解。Symonds(18401893)与Pater同精于文艺复兴期之研究,著有《意大利文艺复兴论》(《The Renaissan Italy》)。Symond

  • 杨豹灵夫人·周诒春

    杨豹灵夫人 母氏李。名虞贞。年二十七岁。生于苏州。父李伯莲。任事东吴大学。子一。家中住址。苏州德安里。初学于日本广岛女学校。及上海中西女塾。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乔治学校。习音乐及文学。宣统三年。

  • 学行卷第一·扬雄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或曰:“人羡久生,将以学也,可谓好学已乎?”曰:“未之好也。学不羡。”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

  • 宋进书原劄状·钱时

    宋进书原劄状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肃国公乔行简劄子臣輙有奏陈仰干天听臣昨任国子司业日于延见诸生之次闻严州布衣钱时山居读书理学淹贯尝从故寳谟阁学士杨简游葢其深所推许今寳章阁待制袁甫昨任徽州与故太府丞郑之悌守

  • 特牲馈食礼·佚名

    特牲馈食之礼:不商谋卜筮之日。俟至卜筮之日,主人服玄冠玄端,于庙门外就位,面朝西。所祭者之子孙、兄弟亦玄冠玄端,立于主人的南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专职司祭者及临时来助祭者亦玄冠玄端,面朝东,以北为上。于庙门中央短柱的西

  • 自 造·太虚

    ──十四年十二月在苏州自造寺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人民种族之庞杂,学术思想之纷歧,实不可一概而论!故今抽绎讲述数项于下,以窥一斑。一、有一类知识活泼之人,不甘枯槁沉闷于一生数十载光阴之下,茫茫以生,昧昧以死,来不

  •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四(末)·窥基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赞曰。此第四命苏达多。初命。后辞。此初命也。苏达多者。此云善施。善济孤穷。心无所吝。故名善施。旧云善德。名义稍乖。经。时苏达多(至)诣彼问疾。赞曰。下辞有三。此总陈道屈。渠设财会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六·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杂着真赞云中牟尼世尊像赞(今生居士请)五云影里优昙出现中有牟尼不从见见不见见者复是阿谁一朵优昙在五云堆主中问主觌面相举今生今生我即是汝复辉刺血写佛像赞舌未动时针锋先到一镞三关

  • 神探维克多·莫里斯·勒布朗

    星期天下午,风化组的维克多步入巴拉塔扎尔电影院纯属偶然。这之前,他在跟踪一名嫌疑犯,但约4点钟时嫌疑犯在熙熙攘攘的克里希大道上消失了。为躲避嘈杂的人流,他在一家露天咖啡馆坐了下来,拿起一份晚报浏览。一则短新闻吸

  • 香屑集·黄之隽

    唐诗集句集。18卷。清人黄之隽撰。黄之隽(1668—1748)字若木,晚号石翁,松江(今属上海)人。工诗,善作杂剧、传奇、本书系作者早年所撰集。全书包括序1卷,诗17卷。诗全部是集唐人诗句而成,序也是集唐人文句而成。序中说

  • 瑜伽论记·遁伦

    凡二十四卷。唐代遁伦集撰。又称瑜伽师地论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糅录诸师有关瑜伽师地论之释文。主要依据窥基之瑜伽师地论略纂一书,列举所为、所因、宗要、藏摄、解题、释文等六门,前五门中多抄录窥基之文,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