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序号   篇名

1  自序

2  吴序

3  东瀛纪事例言

4  东瀛纪事目录

5  东瀛纪事卷上

6  戴逆倡乱

7  贼党陷彰化县

8  郡治筹防始末

9  鹿港防剿始末

10  北路防剿始末

11  大甲城守

12  嘉义城守

13  斗六门之陷

14  南路防剿始末

15  东瀛纪事卷下

16  官军收复彰化县始末

17  涂库拒贼始末

18  翁仔社屯军始末

19  逆首戴潮春伏诛

20  戆虎晟伏诛

21  余匪

22  灾祥

23  丛谈(上)

24  丛谈(下)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舆服下·范晔
  卷二十九 志四·赵尔巽
  读礼通考卷九十四·徐乾学
  卷三·陆以湉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七·佚名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徐序·金梁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三·阿桂
  卷一·佚名
  刘元海传·房玄龄
  尉迟迥传·令狐德棻
  刘正传·宋濂
  卷七十三·佚名
  卷八十七垦牧树艺·冯煦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五 叶元玉 中秋与同寅团亭赏月 八月忽又半诸公集此亭此亭幽且邃贮月不用扃姢姢一轮满碾破秋天清天空净如洗点翳无留停有酒多且旨有殽椒斯馨有客

  • 文彧诗格·佚名

    诗格 五代 神彧(文彧)《文彧诗格》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题沙门神彧撰。今传诸本并题作“僧文彧撰”,误。文彧,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仅《宋诗纪事》卷九十一云:“文彧,号文宝大师。”为

  • 卷二十六 宣宗·王夫之

      〖一〗   宣宗初识李德裕于奉册之顷,即曰:“每顾我,使我毛发洒淅。”夫宣宗非孱主,德裕非有跋扈之气发于声色,如周勃之起家戎伍、梁冀之世习骄倨者,岂果见之而怵然哉?有先入之言使之猜忌者在也。武宗疾笃,旬日不能言,而

  • 第十八章荆公之用人及交友·梁启超

    古今人之论荆公,其迳诋之为小人者,不必论矣,即仰之为君子者,亦未尝不以好用小人为公之玷。然则公果好用小人乎?公所用者果如史家所记述,无一而非小人乎?则又请平心以察之。吾尝极论荆公所以不得不用小人者,以当时君子莫肯为之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一)养济院:会典直省会城设有养济院,境内鳏寡孤独、残疾无告之人,照额收养。人多于额,以额外收养,在地丁正项银米及耗羡项下分别动支。又通都大邑设有普济堂,除绅士好义捐建者经费,听其自行经理;其动用官发生息银及存公银者,均每

  • 卷九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职官考【十四】封阶文职正一品光禄大夫   从一品荣禄大夫正二品资政大夫   从二品通奉大夫正三品通议大夫   从三品中议大夫正四品

  • 第四节 兴元后藩镇起伏·吕思勉

    自四镇相王,河北已成割据之势,然诸镇之间,亦仍有龃龉。四镇兵力,盖以卢龙为最强,而朱滔之为人,亦最狂妄。滔与王武俊不协,李抱真因使门客贾林诈降武俊说之。及李怀光赴长安,马燧、李芃各归本镇,田悦使说武俊,与滔将马寔共击抱真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四户部十九库藏三钞法国初宝钞欲通行於民间立法最严且令与铜钱兼使其後钞贱不行而法尚存今具列之而钱法亦附于後诸司职掌凡印造大明宝钞与历代铜钱相兼行使每钞一贯准铜钱一千文其宝钞提举司

  • 二十四年·佚名

    丙戌上二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酉,王世子始朝於慶德宮。中殿移御之後,世子有疾不能朝,至是始朝。○淸人出送漂倭。備局令倭譯李亨男問其狀,倭人答言:「俺等皆以越前州〈日本地名。〉人,漂到一處,未知何國,而皮衣垂髮者,以火

  • 卷六十五·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五钱塘程川撰礼六周礼一天官之职是总五官者若其心不大如何包得许多事且冢宰内自王之饮食衣服外至五官庶事自大至小自本至末千头万绪若不是大其心者区处应副事到面前便且区处不下况于先

  • 卷四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八学六知行【言行附】程子曰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 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亦难也 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今有人焉力能行之而识不足以知之则有异端者

  • 御制朱子全书序·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朱子全书序唐虞夏商周圣贤迭作未尝不以文字为重文字之重莫过五经四书每览古今凡传于世者代不乏人秦汉以下文章议论无非因时制冝讽諌陈事防愆紏谬絶长补短之计耳若观文辞之雄摛藻之丽古人已有定论予何

  • 林阳端禅师·惠洪

    禅师名志端。福州俞氏子。受业于南涧寺。年二十四。谒安国弘瑫禅师。有僧问。万象之中。如何独露身。瑫举一指。其僧惘然而退。端忽契悟。至夜启瑫曰。今日见和尚一指。乃知和尚用处。瑫曰。汝见何道理。端亦举一指。

  • 贤护分不共功德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摩诃萨言:贤护。彼诸菩萨摩诃萨。复当成就十八不共法。何等名为不共法也。所谓如来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般涅槃。於其中间如来所有三业智慧为首。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

  • 四民月令·崔寔

    中国古代按月份记述各行业周年行事的典籍。东汉崔寔(约103—170)撰。作者曾任五原太守及辽东太守等职,还著有《政论》。本书《隋书·经籍志》曾著录,大约在宋代佚失,清初的丛书《说郛》曾收录,但次序零乱仅10条,无从窥见原

  • 日讲易经解义·佚名

    清牛钮等撰。十八卷。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内府刊本。此书系牛钮等奉敕而撰,为御前侍讲所用之本。书前有康熙所制《序》一篇,谓“以经学为治法”,已括此书宗旨。是书采宋以来奏进讲义体例。其书反对拘泥章句,株守一偶

  • 受岁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受岁,指夏安居后,比丘增一戒腊。本经内容即叙述目连尊者为诸比丘说夏安居结束后,所行‘自恣’戒仪之意义。比丘若谦抑自省,坦陈自己所犯之过错,请大众予以纠正,大众即欢喜举出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