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僧垣传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是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父亲姚菩提,梁朝高平县令。幼婴患病一年多,于是留心医术。梁武帝召见与他讨论医卜星相之术,言语多有领悟,由此比较礼遇他。
  姚僧垣自幼博识,服丧期间曲尽礼义,年二十四岁,便继承家业。仕宦梁朝时是太医正,加授文德主帅。梁武帝曾因发热,服用大黄。姚僧垣说:“大黄是利药,天子年事已高,不应轻易服用。”皇帝不听劝阻,于是导致病情加重。太清元年(547),迁职镇西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姚僧垣年轻时喜好文史,为学者称道。梁简文帝继位后,姚僧垣任中书舍人。梁元帝平定侯景后,召请姚僧垣到荆州,改授晋安王府谘议。梁元帝曾患有心腹疼痛,许多医生都请求皇上服用普通药物。姚僧垣说:“脉搏有力充实,适宜服用大黄。”梁元帝听从他的话,药汁喝完,果然能吃下平素饭食,因而病疾得以痊愈。当时刚铸造的钱,一顶十,于是赏赐钱十万贯。实际上是百万贯。
  魏军攻破荆州时,姚僧垣仍然侍奉梁元帝,被士兵所阻止,才哭着离开。不久周文派使臣驰马急速征召姚僧垣,燕公于谨坚决挽留不放行,对使臣说:“我年已衰老迟暮,疾病很重,现在得到这人,希望能与他相处到老。”周文因于谨功德隆重,便不再征召。明年,随于谨到长安。
  武成元年(559),授官小畿伯下大夫。金州刺史伊娄穆因病回京,请姚僧垣去看病,说从腰间到肚脐,好像有三根绳索捆绑,两脚痿痹,不能把持,姚僧垣就给他开三剂汤药。伊娄穆刚服第一剂药,上面绳索就解开了;再服第二剂药,中间绳索又解开了;又服一剂药,三根绳索全部解除,而两脚痿痹,仍然..曲孱弱,又配一剂散药,两脚稍能伸展。姚僧垣说:“必须等到下霜,这种病才会好。”等到九月,伊娄穆能够起来行走。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开始患有胸气堵塞病,又加上水肿,喘息急促,坐卧不安。有劝他服用决命大散药的,他的家人犹豫不能决定。于是请教姚僧垣。姚僧垣说:“我想这种病,不与大散药相适应。”便给他开一药方,让他快速服下。随即胸气畅通,又服一剂药,各种病都好了。大将军、乐平公窦集突然受风得病,精神错乱,没有知觉。最初给他看病的医生,都说已经不可救治。姚僧垣到后,说:“疲惫了,终不会死。”配制一盒汤散药。所得病很快好了。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被痢病所苦有很久时间,但不影响他进朝中拜谒。燕公于谨曾对姚僧垣说:“乐平公、永世公都患有经久难愈的疾病,我觉得永世公的病情稍轻。”回答说:“病有深浅,时有危杀,乐平公虽然困窘,最终能够保全;永世公虽然较轻,一定免不了死。”燕公于谨说:“应该在什么时候。”回答说“:不出四月份。”结果正像他说的那样,燕公谨很是叹愕惊异。
  天和六年(570),升职为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574),文宣太后卧病,医生巫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互有异同。武帝召请姚僧垣同坐,问他。回答说:“我以普通人衡量,私下很担心忧虑。”皇帝哭着说:“您既然决定下来了,还能再说什么呢?”不久太后死去。这之后又因被召见,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诏令他不再入朝拜谒,如果不是其他诏书,不烦劳入朝相见。建德四年(575),皇帝亲自带兵东征,到河阴时得病,口不能说话,眼下垂盖住眼睛,不得看东西,一只脚缩短,又不能行走。姚僧垣认为各内脏器官同时得病,不能同时治疗,而军中要务,莫过于语言,于是开处方逐次用药。皇帝能够说话;又治疗眼睛,眼病很快痊愈;未治疗到脚,脚病也好了。等到华州,皇帝已经完全康复。当即授职华州刺史。仍令他随宫驾回京,不让他在镇府。宣政元年(578),上奏章请求辞官归居,特别优待下诏准许。这一年,皇帝到云阳去,卧病,便召请姚僧垣到行宫所在地。内史柳昂偷偷地问道“:天子脉象怎么样?”回答说:“天子应和上天之心,恐怕不是我能做到的。如果一般人患病到这个样子,万人中无一保全。”不久皇帝下世。
  宣帝最初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常为心痛所苦,就让姚僧垣治疗,病很快好了。即位后,对姚僧垣的恩惠礼遇更加丰厚。对他说“:曾经听到先帝喊您为姚公,有这回事吗?”回答说:“臣下如弯荷特受偏爱,确实如圣主所言。”皇帝说:“这是尊崇老人的话,不是显贵爵位的称号。我应为您建立封地开创家业,成为子孙的长久基业。”于是封为长寿县公,册封那天,又赏金带以及衣服等物。大象二年(580),授职太医下大夫。皇帝不久得病,后来加重,姚僧垣便在殿堂住宿,侍奉皇上。皇帝对隋公说:“今天我的性命,只有交付给这个人。”姚僧垣知道皇帝一定不会痊愈,就回答说:“臣子只担心医道平庸不及,岂敢不竭尽心力!”皇帝点头称是。静帝即位后,升迁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隋朝开皇初年,增封爵位为北绛郡公。开皇三年(583),下世,时年八十五岁。遗嘱中告诫衣帽放入棺,朝服不要入殓,灵柩上只放香匣,每天摆放清水罢了。追赠本官,加授荆、湖二州刺史。
  姚僧垣医术高妙,为当时人所推重,前后验证,不可一一记载。声誉隆盛,远闻边境,以至于各蕃疆外域,都请求委托他。姚僧垣便参详校正有征验的,编为《集验方》十二卷,又撰写《行记》三卷,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七 陆晔(弟玩 玩子纳 何充 褚翜 蔡谟 诸葛恢 殷浩(顾悦之 蔡裔)·房玄龄 卷四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七十·脱脱 卷九十四·列传第二十四·脱脱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三十·佚名 第十六册 天命五年七月至九月·佚名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范晔 王审琦传·脱脱 完颜欢都传·脱脱 提要·萨囊·彻辰 卷一百四十·赵汝愚 卷一百九十·佚名 御制大清通礼序·佚名 卷四十九祀典二·冯煦 第六卷·冯梦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