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姚僧垣传

姚僧垣字法卫,吴兴武康人,是吴国太常姚信的八世孙。父亲姚菩提,梁朝高平县令。幼婴患病一年多,于是留心医术。梁武帝召见与他讨论医卜星相之术,言语多有领悟,由此比较礼遇他。

  姚僧垣自幼博识,服丧期间曲尽礼义,年二十四岁,便继承家业。仕宦梁朝时是太医正,加授文德主帅。梁武帝曾因发热,服用大黄。姚僧垣说:“大黄是利药,天子年事已高,不应轻易服用。”皇帝不听劝阻,于是导致病情加重。太清元年(547),迁职镇西湘东王府中记室参军。姚僧垣年轻时喜好文史,为学者称道。梁简文帝继位后,姚僧垣任中书舍人。梁元帝平定侯景后,召请姚僧垣到荆州,改授晋安王府谘议。梁元帝曾患有心腹疼痛,许多医生都请求皇上服用普通药物。姚僧垣说:“脉搏有力充实,适宜服用大黄。”梁元帝听从他的话,药汁喝完,果然能吃下平素饭食,因而病疾得以痊愈。当时刚铸造的钱,一顶十,于是赏赐钱十万贯。实际上是百万贯。

  魏军攻破荆州时,姚僧垣仍然侍奉梁元帝,被士兵所阻止,才哭着离开。不久周文派使臣驰马急速征召姚僧垣,燕公于谨坚决挽留不放行,对使臣说:“我年已衰老迟暮,疾病很重,现在得到这人,希望能与他相处到老。”周文因于谨功德隆重,便不再征召。明年,随于谨到长安。

  武成元年(559),授官小畿伯下大夫。金州刺史伊娄穆因病回京,请姚僧垣去看病,说从腰间到肚脐,好像有三根绳索捆绑,两脚痿痹,不能把持,姚僧垣就给他开三剂汤药。伊娄穆刚服第一剂药,上面绳索就解开了;再服第二剂药,中间绳索又解开了;又服一剂药,三根绳索全部解除,而两脚痿痹,仍然..曲孱弱,又配一剂散药,两脚稍能伸展。姚僧垣说:“必须等到下霜,这种病才会好。”等到九月,伊娄穆能够起来行走。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开始患有胸气堵塞病,又加上水肿,喘息急促,坐卧不安。有劝他服用决命大散药的,他的家人犹豫不能决定。于是请教姚僧垣。姚僧垣说:“我想这种病,不与大散药相适应。”便给他开一药方,让他快速服下。随即胸气畅通,又服一剂药,各种病都好了。大将军、乐平公窦集突然受风得病,精神错乱,没有知觉。最初给他看病的医生,都说已经不可救治。姚僧垣到后,说:“疲惫了,终不会死。”配制一盒汤散药。所得病很快好了。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被痢病所苦有很久时间,但不影响他进朝中拜谒。燕公于谨曾对姚僧垣说:“乐平公、永世公都患有经久难愈的疾病,我觉得永世公的病情稍轻。”回答说:“病有深浅,时有危杀,乐平公虽然困窘,最终能够保全;永世公虽然较轻,一定免不了死。”燕公于谨说:“应该在什么时候。”回答说“:不出四月份。”结果正像他说的那样,燕公谨很是叹愕惊异。

  天和六年(570),升职为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574),文宣太后卧病,医生巫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互有异同。武帝召请姚僧垣同坐,问他。回答说:“我以普通人衡量,私下很担心忧虑。”皇帝哭着说:“您既然决定下来了,还能再说什么呢?”不久太后死去。这之后又因被召见,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诏令他不再入朝拜谒,如果不是其他诏书,不烦劳入朝相见。建德四年(575),皇帝亲自带兵东征,到河阴时得病,口不能说话,眼下垂盖住眼睛,不得看东西,一只脚缩短,又不能行走。姚僧垣认为各内脏器官同时得病,不能同时治疗,而军中要务,莫过于语言,于是开处方逐次用药。皇帝能够说话;又治疗眼睛,眼病很快痊愈;未治疗到脚,脚病也好了。等到华州,皇帝已经完全康复。当即授职华州刺史。仍令他随宫驾回京,不让他在镇府。宣政元年(578),上奏章请求辞官归居,特别优待下诏准许。这一年,皇帝到云阳去,卧病,便召请姚僧垣到行宫所在地。内史柳昂偷偷地问道“:天子脉象怎么样?”回答说:“天子应和上天之心,恐怕不是我能做到的。如果一般人患病到这个样子,万人中无一保全。”不久皇帝下世。

  宣帝最初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常为心痛所苦,就让姚僧垣治疗,病很快好了。即位后,对姚僧垣的恩惠礼遇更加丰厚。对他说“:曾经听到先帝喊您为姚公,有这回事吗?”回答说:“臣下如弯荷特受偏爱,确实如圣主所言。”皇帝说:“这是尊崇老人的话,不是显贵爵位的称号。我应为您建立封地开创家业,成为子孙的长久基业。”于是封为长寿县公,册封那天,又赏金带以及衣服等物。大象二年(580),授职太医下大夫。皇帝不久得病,后来加重,姚僧垣便在殿堂住宿,侍奉皇上。皇帝对隋公说:“今天我的性命,只有交付给这个人。”姚僧垣知道皇帝一定不会痊愈,就回答说:“臣子只担心医道平庸不及,岂敢不竭尽心力!”皇帝点头称是。静帝即位后,升迁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隋朝开皇初年,增封爵位为北绛郡公。开皇三年(583),下世,时年八十五岁。遗嘱中告诫衣帽放入棺,朝服不要入殓,灵柩上只放香匣,每天摆放清水罢了。追赠本官,加授荆、湖二州刺史。

  姚僧垣医术高妙,为当时人所推重,前后验证,不可一一记载。声誉隆盛,远闻边境,以至于各蕃疆外域,都请求委托他。姚僧垣便参详校正有征验的,编为《集验方》十二卷,又撰写《行记》三卷,流传于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七 陆晔(弟玩 玩子纳 何充 褚翜 蔡谟 诸葛恢 殷浩(顾悦之 蔡裔)·房玄龄
  卷四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七十·脱脱
  卷九十四·列传第二十四·脱脱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三十·佚名
  第十六册 天命五年七月至九月·佚名
  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范晔
  王审琦传·脱脱
  完颜欢都传·脱脱
  提要·萨囊·彻辰
  卷一百四十·赵汝愚
  卷一百九十·佚名
  御制大清通礼序·佚名
  卷四十九祀典二·冯煦
  第六卷·冯梦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52 ·佚名

    杨万里 晓泊丹阳馆 夕冻朝还积,寒曦暖未多。 霜轻犹著草,冰重亦浮河。 山尽酣余势,潮归殿去波。 六朝遗迹在,故老尚傅麽。 杨万里 晓泊兰溪 金华山高九天半,夜雪装成珠玉案。 兰溪水清千顷

  •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窦婴引卮酒

  • 列传十一·薛居正

    孔崇弼,唐僖宗宰相纬之子也。仕后唐,自吏部郎中授给事中,时族兄昭序繇给事中改左常侍,兄弟同居门下,时论荣之。崇弼,天福中迁左散骑常侍。无他才,但能谈笑,戏玩人物,扬眉抵掌,取悦于人。五年,诏令泛海使于杭越。先是,浙中赠贿,每岁

  • 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脱脱

        蔡襄 吕溱 王素 余靖 彭思永 张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

  • ●卷二十三。诗文四·梁章钜

    ◎恭亲王诗二十九首△恭和御制御门听政示在廷诸臣元韵亲临黼康训诸卿,济济鸳行圣世盈。法守旧章严宥密,率由大典矢钦明。琳琅玉藻颁臣下,宵旰宸怀念庶氓。职事愿偕寮案勉,承恩弼直抒愚诚。△恭和御制阐福瞻礼至浴兰轩理政

  • 卷之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

    萧 红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

  • 胡海传·张廷玉

    胡海,字海洋,定远人。曾经加入土豪赤塘王总管的兵营,后自动归附了太祖,被授予百户。从征打败了元将贾鲁的部队,攻克了泗、滁等地,晋升为万户。跟随大军渡江,攻陷蛮子海牙水寨,打败陈聎先的部队,跟随夺取了集庆、镇江。在宁国打

  • ●台湾纪事卷一·吴子光

    淡水吴子光芸阁撰纪诸山形胜纪台中物产台事纪略纪台地怪异纪台地盂兰会纪番社风俗郑事纪略纪诸山形胜大肚山无首无尾,如人卧地上,只一副腰腹空壳,别无精神血脉之留。山以大肚名,肖甚亦陋甚。山长三十里有奇,宽二十里有奇,有

  • 卷之二·努尔哈赤

    论治道天命元年丙辰正月癸酉上谕贝勒诸臣曰:“朕闻上古至治之世,君明臣良,同心共济,天降祯祥,休和济至,果秉志公诚,励精图治,天心必加眷佑,地灵亦为协应,为人君者小可不秉志公诚,而去其私也。盖天无私,四时顺序;地无私,万物发

  • 卷四十九·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九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七【十七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七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毛诗大雅郑氏笺生民考异古本注初始下有也故谓

  • 大觉琏禅师·惠洪

    禅师名怀琏。字器之。漳州陈氏子也。初其母祷于泗州僧伽像。求得之。故其小字泗州。幼有远韵。聪慧绝人。长为沙门。工翰墨声称甚著。游方爱衡岳胜绝。馆于三生藏有年。丛林号琏三生。闻南昌石门澄禅师者。五祖戒公之

  • 卷八·道世

    ○千佛灾第五(此有十五部)△七佛部第一(此别九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九土区分,四生殊俗。昏波易染,慧业难基。久复爱河,长流苦海。不生意树,未启心灯。故三明大圣,八解至人,总法界而为智,竟虚空以作身。形无不在,量极规矩之外;智无不

  • 卷第四·宗密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法事卷第四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四上 (赞悬谭二十唱四十五偈)。 忏悔根本无明愿成就始觉(作两上)。 直叹佛 粤若稽古。觉王光宅法界自受用土。佛佛道同。妙色灵心。湛尔常住。不可得而思

  • 大唐开元礼·萧嵩

    典制文献。原名《开元礼》。唐开元中敕撰。150卷。署名为唐玄宗时宰相萧嵩奉敕修撰,而实际参加工作的主要是徐坚、李锐、施敬本、王仲邱等人。以唐太宗贞观年间和唐高宗显庆年间的礼书为基础,加以折衷同异编次而成。

  • 征轮侠影·还珠楼主

    还珠楼主唯一一本言情小说,记他与孙经洵的恋爱故事,1941年年8月10日起在《新北京报》连载,初名《轮蹄》,一集六回6万字。1943年9月由天津励力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第一集。未完。1948年10月改名《征轮侠影》,增为四集二十四回2

  • 庄氏史案·佚名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 庄廷鑨遂招集宾客, 整理增删成书。庄廷鑨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

  • 窥天外乘·王世懋

    一卷。明王世懋撰。此书为王世懋诸多著述之中较有价值的一部书。专论明代掌故、故事,中间参以作者之论断。许多记载持论公正,足资参考。尤其是关于明代掌故之记载与辨疑,较有价值。此书体例颇似《龙川略志》之体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