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法之理证与事行

──十九年十一月在成都华西大学讲──

贵校能将中西文化集合在华西大学一炉冶之,可以说为一大学府。我前次因赴蛾眉,经过成都,在文殊院讲演时,即遇在美旧友费博士,约到贵校;嗣知贵校教授中颇有相熟之人,今日来与贵校校长教职员等相晤,虽大都未会过,而谈及之下,即知亦素多默契,实为忻幸!说到讲演,我向来无何学问,又安能在此班门弄斧!若佛法则根本上唯是佛的智慧所亲证的不可思议之法,是超越思想言说而非思议言说所能达到的,但欲令一切未明了之人亦得明了,则又应随顺众生运用种种思想言说以作方便引导,此即禅宗不立文字又不舍文字之意。但既云非思想言说所能达到,而又用思想言说以资引导者,盖禅宗之向上一著,惟由智慧亲证。因思想言说之成立,须仗是非反正之两方面比对而显,如此间所摆之花瓶,依其余非花瓶而显此是花瓶,遂立花瓶之名。花瓶一名之意义,既由反面而显,实为一种概念,而非有其实体。此中之概念是抽象的,凡一切能运用思想言语来表示者,皆属名之概念,不能达到实智所证之实法。佛典中所谓名言有两种:一曰、显境名言,即是思想。一曰、显义名言,即是言语。禅宗不立文字,不但不立显义的言义,而尤不要显境的思想。如白的思想知识,非能得到实际上所觉之白,而但得普遍世间一种白的抽象概念而已。故由思想知识所达到的白的东西,非实际上的东西。至于寻常用显义的言语所可表现得出来者,如学说之种种发挥,皆立足在抽象的概念上,以相辩论而已。故实无可用何等思想知识以达到实法之理,若能超脱一切文字,推翻一切思想,而又不落于愚暗,则圆明了知,诸法之实相乃朗然亲证。若由真智而曾得一度证明真法者,则知诸假相当下即是真法,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也。禅宗之不立言语文字,不过要超出言语文字去证真实,而应用则才说不立文字,早已是文字了!所以、佛法不但不废其学说,而且发挥成极广大精微之学说;以思想言说的说明,虽不足以得其实境,亦可使未明了者依此言说思想以为过渡之工具,渐渐达到实证。所以佛经很多,而论尤详细,并且皆依据实事阐发真理,对于各种学术上的问题,皆有相当之解决,置之哲学或科学中,都是很值得研究的。故在于理论方面,佛教是要算得很卓越的了。但宗教及政治主义等,除理论之外,又必有其行事;而行事又有两种:一、提高个人人格之修养,二、服务社会公益之设施。在大乘佛教,原极注重第二项行事,唯小乘则注重第一项而忽略第二项。余如基督教之礼拜,孔教之诚意、正心、修身等,亦有第一项之修养,而佛教之修养方法最多,故于此亦有其特长。至于第二项行事,则如欧、美之基督教徒,对于社会公益之热心,不特中国之佛教徒不及,而其他各宗教徒亦有所未逮!欧、美之基督教徒,每能现身社会,为众人服务,故其社会事业非常发达;而我中国少数之留学回国者,多以为欧、美已不信仰宗教,其实除少数研究哲学、科学者之外,其国民鲜有不信仰宗教者,此亦基督教徒能力行公益之所致。若佛教徒能依菩萨之六度万行等实行下去,则更能为理论行事俱极圆满之全世界的新信仰。故我近二十年来,对于专提倡大乘教的实行,将此意义勉励徒众,要以群众之利益为利益,方足以代表佛陀之精神,完成本身之职责。质之诸君,以为然否?(克全记)(见西来讲演集)(附注)原题“在华西大学”,今改题。


猜你喜欢
  太 虚 宣 言·太虚
  净土圣贤录卷五·彭希涑
  翻译名义集卷第七·法云
   第六十九則 南泉歸宗麻谷同行·胡兰成
  中观论疏卷第十(本)·吉藏
  卷四百六十·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八卷·湛然
  卷九十四(罗什译)·佚名
  妙法莲华经陀罗尼品第二十六·佚名
  道安法师念佛赞文·佚名
  答 某 师 书·太虚
  卷二百二·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八卷·佚名
  俭 勤 诚 公·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圣求词序·吕渭老

      世谓少游诗似曲子瞻曲似诗其然乎至荆公桂枝香词子瞻称之此老真野狐精也诗词各一家惟荆公备众作艳体虽乐府柔丽之语亦必工致真一代奇材后数十年当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不但弄笔墨清新俊逸而

  • 卷二十·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十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岳渎殊祥日月精入尧金镜佐休明衣严黼黻皇恩重劒折芙蓉紫气横玉甃金汤山岳峻花藏台榭管弦清已闻图上凌烟阁宠渥穹窿玉不名 又 扶持社

  • 五月五日海岱会集序·冯琦

    五月五日海岱会集序盖闻百川学海羣山宗岱渟珍峙秀溜媚藴辉瀛屿风高快鹏抟之九万芝亭云冷怅鹤驾之三千谿域无疆乾坤有定宝藏兴焉材干殖焉悬藜垂棘火齐夜光鲲鳌蛟鲸琳珉琅玕神草若木黄金丹砂兰芷杜蘅梓柟豫章连城照乘之

  • 卷六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映雪斋集孙抗字和叔黟人少孤力学寄食浮屠山中步行偕书数百里升楼诵之而去其阶数年遂博极羣书为文操笔数百千言始同学究出身歴官后登进士甲科知浔州改作

  • 列传第七十二 孝行·李延寿

    长孙虑 乞伏保 孙益德 董洛生 杨引 阎元明 吴悉达 王续生 李显达 仓跋 张升 王崇 郭文恭 荆可 秦族 皇甫遐 张元 王颁 弟頍 杨庆 田翼 纽因 刘仕俊 翟普林 华秋 徐孝肃《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 卷三十七·志第十三·历七·张廷玉

        ◎历七   ▲回回历法一   《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作。其地北极高二十四度半,经度偏西一百零七度,约在云南之西八千馀昊。其历元用隋开皇己未,即其建国之年也。洪武初,得其书于元都。十五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四·杨仲良

      神宗皇帝   韩绛经略西事   熙宁三年九月乙未,工部侍郎、参知政事韩绛为陕西路安抚使,度支员外郎、直舍人院吕大防为宣抚判官。先是,绛奏以夏人寇庆州[1],陕西用兵,请出使。王安石曰:『臣于边事未尝更历,宜往。』上

  • 卷第一百五十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上章阉茂(庚戌),一年。〕高祖武皇帝十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戊午朔以方泽视牲命成国公朱希忠代驸马谢诏安平伯方承裕都督陆炳尚书吴山轮视○总督宣大侍郎江东论劾总兵官欧阳安副总兵张琮宜别用参将张勋宜罢斥因言边军徵调旁午以致告老买门□□投充役占者多宜大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正德十三年秋七月戊戌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崔元代行礼○升 长陵卫指挥使张勋为署都指挥佥事于湖广都司掌印○升分守居庸关指挥同知孙玺为都指挥佥事以部下缉获奸细乞升故也 夜金星犯井宿东扇南第二星○己亥太监萧敬传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袁世凯无如梁任公何·刘以芬

    梁任公先生于民国三年春间即同熊希龄、汪大燮联翩辞职,四年初由京移寓天津。时袁之左右尚思藉先生之文字为帝制张目,辄刺探其意,终觉格格不入,乃已。迨帝制声浪愈高,先生由津入京,谒袁婉询究竟,袁知先生之难为用也,信誓旦旦,自

  • 第一五○札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五日一一三二三—七·佚名

    台湾邮政总局奉巡抚刘批示,转饬新竹县遵办札新竹县方令福建台湾邮政总局为录批札饬事。光绪十四年四月十二日,奉爵抚宪批本总局详:「台湾北路右营新竹翁游击,据城汛把总郑飞熊禀报,竹堑城站兵丁吴瑞启

  • 第九章 7·辜鸿铭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辜讲孔子有一次对别人说:“你以为我的领悟力很高吗?我根本没有什么极高的领悟能力,当一个普通人问我对某件事的看法时,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东西

  • 提要·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礼经本义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经本义十七卷国朝蔡德晋撰德晋字敬斋无锡人是书前十六卷皆本经第十七卷附吴澄所辑逸礼八篇皆引宋元明以来诸家之说与注疏互相

  • 卷六十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十四天子之孝论官材考课附书舜典敷【陈也】奏【进也】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臣】按此舜摄位时巡狩述职庆让诸侯之事葢巡狩之年诸侯各朝于方岳其间四年诸侯来朝于京师敷奏以言是问其治状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切佛语心品之三  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为三。所谓三昧乐正受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一·佚名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众一万二千人俱。时阿逸多菩萨为首。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东方去此佛刹。有十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