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将自己的宝显露出来

──十九年十一月在新都宝光寺讲──

宝光寺是全国著名的丛林,太虚今天得来此瞻仰千年的古刹,是非常欣幸的!我先见宝光寺的碑文,才晓得宝光寺的建立。初因唐僖宗来川,见其地发光而异之,掘得宝函,启之有舍利十三粒,因以造塔曰无垢,建寺曰宝光。从唐朝到现在,不知经过了多少的变化,而宝光寺的历史一直相续至今,这是值得我们称赞的!宝光寺既是从地发光获舍利宝而得名,我们就应该从而研究到吾人各各心地中所藏自性清净的摩尼宝,这原是吾人与一切有情个个皆具足的,不过因为自来没有遇到胜缘,不曾从心地上将所含的宝光发露出来罢了。现在各位同时到了这宝光寺来,当然是胜缘现前;各各于心地上将所藏自性清净摩尼宝的光明发露出来了。虽然这从宝发露的光各有高下大小不同,但总是已经发现了光的。

假如唐僖宗当时得见其地发光的时候,若是不注意他轻易看过去了,不加审察,不去开掘,就决不会有获到宝函中舍利建塔造寺的事。那末、从唐朝继续到现在的宝光寺,就会没有了。所以、现在大众既因同到宝光寺的原故,已经发露了自心的摩尼宝光,就应该认真著眼,莫轻易看过去了!也要像唐僖宗见舍利放光一样的去用心审察,大加注意,把他发掘打开,并且庄严塔寺常住世间,俾能施用在社会上利益群众,成就菩萨的种种功德。

但是应怎样的著手用功呢?头一步、就是要寻究这光发生出来的根源地,就是要用研教理、参话头等明心悟理的工夫,就同唐僖宗寻到发光的所在地一般。其次、就是修三增上学以伏断妄惑,引发真智以证得自性净摩尼性宝,就同掘地开函而睹舍利一般。再其次、依真性真智修集十波罗密等菩萨资粮,福慧圆满,成无上觉,就同因舍利而建塔造寺一般。到了有塔有寺的时候,就能相续常住在世间,令世界众生瞻仰,使世界众生得益,亦是同我们明心见性而到了圆成一切功德的佛果时候,就能现身说法,救度众生,尽未来际、无有穷尽一般。

今天所说的,就是要大家注意来到宝光寺的胜缘,不得轻放,要从此向心地中将自性清净的摩尼宝发掘出来,福慧庄严,使他照天照地去。这是太虚愿与各位共相策勉的一点微意。(广文记)(见海刊十一卷十一二期合刊)

(附注)原题“在新都宝光寺之讲演”,今依演说集改。


猜你喜欢
  卷三·佚名
  卷第四十九(地狱部上)·宝唱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下·法藏
  深密解脱经卷第三·佚名
  南岳单传记自序·弘储
  卷三十四·佚名
  佛说苾刍五法经·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五卷·佚名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二·慧沼
  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维摩义记卷第二(末)·慧远
  禅门锻炼说·戒显
  答王寂照问(六则)·太虚
  从心流出·佚名
  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印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九齣~第二十七齣·沈龄

    第十九齣 脱缰【水底鱼】〔淨上〕赶脚爲生。我的马儿没处寻。通宵奔走。如何无影形。自家乃是襄阳城中一个赶脚的马夫。昨日将马放在城外喫草。不想酒醉。如今不见了。一路访问则个。〔丑上〕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 第四出·李开先

    【酹江月】(生上唱引)晓风吹雨战新荷,可惜明珠迸碎。闲启宝匣着古剑,紫电照人睛碧。僭榻妖狸,渡河胡马,眼见的太平非昔。空怀忠义气,为君等闲流涕。〔武陵春〕弓褂扶桑无用处,英雄人已白头。虎斗熊争个个休,不如一笑得封侯!堪恨

  • ●梦鹤轩梅澥诗钞卷一·缪公恩

    沈阳缪公恩立庄 题画 秋日游冯氏废园 溪上 春日郊游 春闺 月下闻笛 舟泊焦山作 春闺 水阁纳凉同董均可步管丈秋崖元韵 前题答董均可 寒月 读张瀛客先生遗稿 登辛峰亭

  • ●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任中敏

    杂曲 重句联章 三冬雪(望寄寒衣 十五首) 千门化(化三衣 七首) 归去来(宝门开 六首) 归去来(归西方赞 十首) 失调名(出家赞文 十首) 十无常(调名本意 十首) 失调名(和菩萨戒文) 化生子(化生童子赞 十首) 驱催老(调名本意 五首)

  • 月屋漫稿原序·黄庚

    唐以诗为科目诗莫盛于唐而诗之弊至唐而极宋以文为科目文莫盛于宋而文之弊至宋而极甚矣诗与文之极其弊而难于其起弊也自有虞明良之赓歌已非太古忘言之天矣三代以还虽王者之迹熄而世独近古其播于声诗发为辞令形于规谏讽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冬十月庚子朔赐宰相赵鼎银帛五百匹两对衣金带一子六品服鼎力辞进书转官故用元丰旧制而有是赐 殿中侍御史谢祖信试宗正少卿 诏户部镂板下江浙荆湖旱伤州县奉行宽恤指挥御史劾其违者窜责先是禁屠以

  • 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四七四佥禀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五日一二二四三--一·佚名

    大隘双溪、月眉、南埔等庄绅耆,禀举蔡文光为总理具佥禀竹北一保大隘,双溪庄生员胡济清,月眉监生陈拔运、陈拔寿,南埔监生庄福全、黄廷亮等,为奉公有责,接办无人,佥恳准予举充,给发谕戳,以专责成事。窃维:循

  • ●崇祯记闻录卷三·佚名

    前任抚院张国维,陞河道侍郎去任,代之者黄希宪。今秋兵部尚书陈新甲,以罪论斩,系狱;陞张国维为兵部尚书,即以希宪代河道侍郎之职。皇上欲警本兵仆,张国维已莅任,特令监斩陈新甲。设身处地,能不凛然!河南全省八府,乃天下之中也,向被

  • 裴寂传·欧阳修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县人。小时成为孤儿,由诸兄抚养。十四岁时,补任郡主簿。长大成人后,容貌魁伟,粗知书传。隋开皇年间,调赴左亲卫。因家贫,徒步前往京师,经过华岳祠庙,祈祷神灵,自卜其命。夜里梦见白发老人对他说“:你年过四十

  • 自序·姚莹

    台湾郑氏之平也,提督施琅自海道驰奏,七日达京师。圣祖嘉之,封靖海侯。总督姚启圣得台湾报,乃奏,已迟旬日,故不得封。然启圣经营台湾二十年,黄梧、施琅皆郑氏故将,为启圣招降,本遣平台;琅功实启圣功也。乃琅封而启圣不封,当时大臣

  • 卷二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魏文帝即位御史大夫王朗上疏劝育民省刑曰兵起巳来三十余年四海荡覆万国殄瘁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复有纲纪

  • 六 第一次中国内地的旅行·胡适

    在君的第一次中国内地旅行,见于他的《漫游散记》的第一部分。(《独立评论》第五、六、八、九、十期)5月12日,他到了昆明。那时叶浩吾先生(瀚)在云南高等学堂做监督,他指导在君改服装,做铺盖,雇人夫。他在昆明住了两个多星期。5

  • 卷一·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一     宋 王与之 撰天官宰愚案天于万物无所不覆宰于百官无所不统以宰而属之天官俾师百官以亮天工欤贾氏曰大也○王氏曰尔雅曰山顶曰冡于地特高列职于王则宰与六卿同谓之大

  • 颜氏學記卷八·戴望

    或庵舉人王先生源 王先生源,字崑繩,别字或庵,順天府大興人。其先世籍江南無錫,有王玉者,在明初以軍功起家,戰亡白溝河,子孫世襲為錦衣衞指揮僉事。父世德,仕崇禎朝,國變後避地高郵,痛野史載烈皇事多誣罔,著崇禎遺錄一卷。

  • 卷第七·道宣

      辩惑篇第二之三   叙列代王臣滞惑解下。   梁荀济齐章仇子陀周卫元嵩宋刘慧琳齐顾欢魏邢子才凉高道让齐李公绪隋卢思道唐傅奕十五荀济。颖川人。后居江左。博涉众书志调矫俗。初与梁武布衣相知。及帝登位。

  • 卷之六·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六 荐亡偈赞门 荐亡通用 人生薤露固难延  去若孤舟逐逝川  百岁光阴今已矣  九泉冥路太茫然  筵堆玉馔天厨供  香爇金炉海岸烟  好听良因功德力  迢迢直造率陀天 又 积功累

  •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陈廷敬

    历代诗总集。四百八十六卷。清陈廷敬奉康熙皇帝旨编纂。陈廷敬(1639—1712)本名敬,奉旨改为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咏物诗为中国古典诗歌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