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在卫,冉求言于季孙曰:“国有圣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已。今孔子在卫 ,卫将用之。己有才而以资邻国,难以言智也,请以重币迎之。季孙以告哀公,公从之。孔子既至,舍哀公馆焉。就孔子舍公自阼阶,孔子 
-   太僕寺   南京太僕寺   ◆太僕寺   卿   少卿   寺丞   ○卿   太僕寺卿朱守仁傳(實錄)   太僕寺卿楊砥傳(實錄)   太僕寺卿趙昱傳(實錄)   太僕寺卿張諫傳(實錄)   太僕寺卿張公諫傳(陳鎬)   太僕 
-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二 周襄王十有七年卫侯毁灭邢 秦伯师于河上晋侯辞秦师而下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取带杀之左师逆王于郑王入于王城晋 
- 双槐岁钞叙  (刘节)双槐岁钞序  (黄衷)双槐岁钞序  (黄瑜)修省直言第一卷圣瑞火德讲经兴感御制逸诗醉学士诗歌春王正月辩宋元通鉴何左丞赏罚风林壬课嘉瓜祥异文华堂肄业尊孔卫盂贵妃礼制礼仪尚左禁水火葬宋复元仇朝云 
-                 范君石 译注【说明】这是专记滑(gǔ,古)稽人物的类传。滑稽是言辞流利,正言若反,思维敏捷,没有阻难之意。后世用作诙谐幽默之意。《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 
- 严武,中书侍郎挺之的儿子。神气隽爽,机敏聪慧。在幼年时便有成人的风范,读书时不追求精义,浏览而已。二十岁时因门荫关系封官职,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上奏任其为判官,升侍御史。至德初年(756),肃宗兴兵平定国难,广收具有才能的人 
-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徽宗时左正言任伯雨论国是劄子曰臣窃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古之圣王以百姓心为心故朝廷之所谓是非者乃天下之公是非也至於国是之说其文不载於二典其事不出於 
- 第一节 饮食汉人饮食,渐较古代为奢,而视后世则犹俭。(1)《盐铁论·散不足篇》曰:“古者燔黍食稗,而熚豚以相飨。其后乡人饮酒,老者重豆,少者立食,一酱一肉,旅饮而已。及其后,宾昏相召,则豆羹白饭,綦脍熟肉。今民间酒食,殽旅重叠, 
- (三三○)尔时世尊,在毗舍离猕猴陂岸大讲堂中。时有四十波利蛇迦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在学地未离欲法。咸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作是念。此诸比丘皆阿练若。着粪扫衣。尽行乞食。悉是学人。 
- △第三分巧便品第二十三之四时阿难陀窃作是念。今天帝释为自辩才赞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为是如来威神之力。时天帝释知阿难陀心之所念。白言:大德。我所赞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皆是如来威神之力。 
-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   菩薩應以此 四十不共法 念諸佛法身 佛非色身故。   是偈次第略解四十不共法六品中義.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   新發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了空品第五  尔时最胜菩萨复白佛言。云何修成菩萨于五住中当净其地。佛告最胜。修成大士常当远离居家财业。亦莫亲近频头弥淫材。修善功德念除憎嫉。远离俗会世间因缘。当念和合远 
- 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尔时世尊复告勇猛甚深比丘言。如来所现三十二相金色之身。皆由过去修种种行之所感得。亦为汝等。分别解说。时比丘众唯然谛听。佛言。所谓诸佛世尊。经无量劫。修菩萨行。于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犍度世第一品之四此二十种身见。几是我见。几是我所见。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世尊经中。处处说二十种身见而不广分 
- 曹洞语录序荆山之璞。非逢明世与和氏。则空藏荆石之中。灿然连城之美。岂得显乎哉。玉实不乏。明世与和氏。实难相逢而已。新丰荷玉之语录。初先是往。盛行于世。鱼目淆珠。纯金在沙。宜默上座伤其弊深矣。就郭氏五宗 
- 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开章为三。一大意。二五停。三念处。大意者。四句虽略。网罗罄尽若绝若说。若世出世已如上辩。今依不生生而明别也。中论名假名即此句也。别家四门且指大。经云佛。性如闇室瓶 
- 心意识法篇第五十七华严云。诸业虚妄积集名心。末那思量。意识分别。眼等五识了境不同。愚痴凡夫不能知觉。怖老病死。求入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识。于一切境。妄起分别。楞伽云。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 
- 	宗统编年卷之八	祖纪	东土祖师	(西天二十八东震旦第一)世祖	讳菩提达磨。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得法於般若多罗尊者。尊者谓曰。汝於诸法。已得通量。达磨者。通大之义也。更今名。祖问当往何国作佛事。尊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