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五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戊午朔以

方泽视牲命成国公朱希忠代驸马谢诏安平伯方承裕都督陆炳尚书吴山轮视

○总督宣大侍郎江东论劾总兵官欧阳安副总兵张琮宜别用参将张勋宜罢斥因言边军徵调旁午以致告老买门□□投充役占者多宜大加振刷更选精壮以充原额给散战马止及强壮其贫弱者更列为步军仍严报功攘夺和买之罪兵部覆奏从之

○巡按浙江御史赵孔昭上王江泾平倭功次诏赏赵文华胡宗宪各银四十两纻丝二表里进保靖□慰使彭荩臣永顺宣慰应袭官舍彭翼南阶俱昭毅将军升游击邹继芳官一级仍与指挥王柱各赏银二十两指挥同知孙敖丁仅许以功赎副使陈□魁刘悫孙宏轼参政郭乾参议王继洛佥事王询及闲住右通政吕希周各赏银二十两继洛宏轼仍各加俸一级参将张国威指挥王钦王彦忠乐埙千户崔廷润分别犒赏其余获功人员曾勇等二十一人升录有差

○庚申给顺妃李氏父副千户李杲房价银一千二百两

○壬戌罢端午节宴

○夜木星逆行犯房宿北第一星

○升户科左给事中谢江礼科左给事中彭范俱为都给事中吏科右给事中陈典为左给事中礼科给事中汤日新刑科给事中纪□巡陈耀文俱为右给事中江礼科范刑科典公巡兵科日新户科耀文工科

○南京兵部尚书张鏊巡抚凤阳都御史陈儒各奏倭寇突入淮阳焚运船民舍渐逼南都乞速调客兵应援兵部议覆从之

○敕兵部右侍郎沈良才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督兵至浙江等处御倭先是巡按浙江御史赵孔昭奏新旧倭贼合党流突浙之东西势甚猖獗请简命才望大臣一员督兵应援两浙且为南京保障下兵部覆议遂命良才往良才辞行因陈使宜三事一处调募谓本部原议调河南睢陈兵二千募民兵一千陕西银兵三千借两淮盐银募徐邳民兵三千但陕西银兵道远不能卒至又未有将领宜用兵备参将各一员统之睢陈存留之兵分隶各卫已久势难遽集请暂以参将所部入卫民兵代之听调两淮盐银赍至徐邳召募道里颇远宜借用太仆寺马价银三万两随催盐银补还若徐邳壮卒不及三千之数当量募山东兵补之一议军饷乞敕户部选一司官精敏者给银五万两随臣向往以便支给如有不敷听于所在积贮便宜取用一议任使举本部郎中郭仁员外郎王遴随军赞昼闲住总兵官徐珏革任守备何凤督战立功俱从之

○癸亥夏至祭地于 方泽先期请 太祖配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南京工部右侍郎孙世佑卒赐祭葬如例

○升浦口守御指挥使孙世勋为署都指挥佥事提督南京金川等门官军以南京兵部称倭寇密迩各门守卫单弱故也

○甲子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命恭顺侯吴继爵祭 泰陵

○命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赵文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浙直军务初文华言残倭无几旋当清荡已而海警屡至因 上屡诘惧诛乃攻李默诽谤为脱罪地 上果大悦升文华尚书加宫保嵩因荐文华有文学宜供玄撰 上不允及是倭患日甚浙之东西江之南北攻城杀将羽书日夕数至于是部议遣大臣督兵往援业已命兵部侍郎沈良才矣 上复谕大学士严嵩以南地人事物情再问文华令备细以实对嵩知 上觉其欺词穷且见谴乃令文华自以其意请复视师嵩从中为言良才不胜任江南人引领徯文华至宜仍遣督察则诸臣不敢欺蔽寇灭可期 上乃止良才勿行令文华即往提督军务赐敕遣之文华因奏荐文武官知兵可用者副留守朱仁守备朱荫户部郎中陈惟举工部郎中陈茂礼新补雷州知府卢孝达原任漳州通判黄元恭请悉发自随与良才所举何凤郭仁一体效用诏可

○丙寅以地震免山西蒲解临晋安邑夏芮城猗氏平陆荣河九州县去年秋粮而于平阳潞安及汾绛二州无灾之处加徵补之

○丁卯 太祖高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周府汾西王勤火□隽薨赐祭葬如例谥康僖

○戊辰以江南北被倭令各处督抚官发银籴米并发存留预备仓储充军饷兼以漕粮米过淮者两淮运司工本余盐银未解者量留助之仍悬示劝借赏格凡军民输银百两或米百石以上者敕旌其门一百两一百石以下与五十两五十石以下者有司量加奖谕以示激劝从户部请也

○发年例银二万六百两有奇于各边额外银五万两于宣府镇备兵饷

○己巳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献陵

○ 上谕礼部曰古礼因事而索于鬼神非不经者兹南北奏犯当祭告 南郊诸坛命成国公朱希忠诣 南郊英国公张溶定国公徐延德镇远侯顾寰驸马谢诏安平伯方承裕遂安伯陈鏸诣 北郊及 太庙 社稷等神各行礼乐歌五成用特

○禠宣府北路参将张缙职同原任大同北路参将张勋俱下御史问以总督江东劾其贪肆故也

○庚午宁夏地震有声

○升南京户部署郎中胡廷兰为福建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

○兵部上宣府修边蓟镇赏军会计之数当用银五万余两请下户部给之户部覆故事各边岁饷取办内帑其修边赏军诸费原不领于司农且国计方虚势亦不暇他及若必不得已请量发银佐之赏军诏可

○巡按直隶御史周如斗以倭寇犯江洋请治操江都御史史褒善参将樊景阳把总张成已姜旦巡抚都御史张景贤失事之罪而录阵亡百户戚继爵后诏停褒善俸褫景阳成己职俱戴罪杀贼景贤姑免究旦下御史问继爵赠官升袭如例

○甲戌冀州高邑新河柏乡隆平及广平等处地一日三震声如雷

○升南京光禄寺卿杨大章为南京工部右侍郎 以倭乱命再调永顺保靖土兵六千听总督胡宗宪调度守浙直募南赣兵千人两广水兵五百听南京兵部尚书张鏊调度守南京从二臣请也

○命原任山西总兵署都督佥事李贤以原官镇守宣府五军营参将署都指挥佥事郝承恩山西参将署都指挥佥事王怀邦各充副总兵官承恩协守宣府怀邦协守宁夏五军营参将署都指挥佥事左灏充参将领直隶民兵原任保定总兵署都指挥佥事徐珏充游击将军领徐邳等处募兵

○乙亥倭寇自慈溪入海泊鱼山洋听抚贼毛海峰等助官军追击之擒斩百八十人

○丁丑浙直总督胡宗宪遣使至桐乡谕贼首徐海陈东解围海听命归我俘二百人东不从复留攻一日始退屯乍浦

○戊寅建州左寺卫女直都督伏答失都指挥忙哈等各来朝贡给赏如例

○四川广西湖广贵州所属叠溪长官等司各遣头目周顶等来朝贡以过期给半赏

○己卯以五年审录届期命司礼监太监黄锦南京守备太监郭王□放同两京三法司录囚贳减有差

○益王厚烨薨 上辍朝三日遣新宁伯谭功承致祭赐葬谥曰庄

○临清州云南府各地震

○敕建真武殿于齐云山

○庚辰夺宁化王府镇国中尉表材禄三月初表材以御虏功得赐金建坊表材因而乾没至千金有司以闻故有是命

○蓟州玉旺峪进紫矿砂一百五十斤

○辛巳山东莘县地震

○诏留浙江原派河工银三万六千两于本省充饷从总督胡宗宪请也

○壬午金星昼见

○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王崇请以分守岢岚参将移置利民堡改为分守中路参将利民堡守备移置岢岚州改为守备岢岚石隰等处同宁武神池二守备俱听中路参将管辖而以偏头老营八角三守备仍属之西路参将部覆报可

○癸未升南京太常寺少卿黄餋蒙为南京光禄寺卿

○改兵部左侍郎谢九仪为户部左侍郎

○调宣府副总兵署都指挥佥事张琮为右参将分守山西偏头关命延绥游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黄演为左参将分守宣府独石马营

○录大同海子窊获功官军马洪等十人陕西水泉湖官军何保保等十四人各升赏有差

○巡抚云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采卒赐祭葬如例

○甲申录大同榆林屯等处获功阵亡官军补儿害等三百九十人升赏有差

○丙戌降海防佥事董邦政为苏州府同知仍戴罪剿贼坐督战退缩为御史周如斗所劾也未几总督胡宗宪以四月中清水洼等处捷闻称邦政及总兵俞大猷功邦政得免戴罪仍送吏部拟升四品职级大猷复祖职时邦政闻左迁报已移病先归部未及上如斗复论其怨望托病之罪乞加重处得旨东南多事之际若迁谪官概因托病议罢反遂其私令亟催赴任如再迟延以法治之

○丁亥遣制敕房办事左通政王槐锦衣卫千户仝天爵同内使一人采矿银于玉旺峪先是有诏采矿礼部议遣司官一员往既行 上以天地之宝不可不重命追还原官而以槐等代之

○忻城伯赵武卒赐祭葬如例

○赠神木堡阵亡参将杨璘为都督同知荫一子正千户世袭仍立祠祀之并升其弟珣一级初三十四年十二月虏犯神木等处璘兄弟及其侄州将兵迎击之遇贼于胡家坞璘挺身陷阵中流矢死珣与州亦中伤事闻 上先命恤录璘兄弟而令御史核勘诸将功罪以闻

○上谕内阁朕近取葛布于内司皆无见贮者惟 祖宗时左右进御则有之夫葛为服见于经亦为可用其令工部议奏工部覆禹贡载豫州厥贡絺纻是用葛自虞夏已然今四方产葛之所惟两广河南湖广可备上用第一时难猝办宜先于京城权鬻百疋其每年供用者请下所司定织献之得旨每岁进八百疋

猜你喜欢
  第一章 绪论·梁启超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杨仲良
  康熙四十四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蒋良骐
  卷二十二·朱熹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上清帝第七书·康有为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四·阿桂
  卷二十七·傅恒
  卷七十八·司马迁
  庞嵩传·张廷玉
  野史无文卷十九(阙)·郑达
  三二、墨翟非姓墨墨为刑徒之称考·钱穆
  卷一·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述·唐圭璋

      述字孝叔,湖州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御史台主簿。治平元年(1064),荆湖北路转运使降知睦州。神宗时,为侍御史知杂事。熙宁三年(1070),与钱琦、钱岂页共上疏劾王安石,出知江州。逾年,提举崇禧观。年七十二卒。   家山好  

  • 卷四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九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後】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黜官自西掖待罪临下阳空积犬马恋岂思鵷鹭行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

  • 序·陈元龙

    御制厯代赋彚序赋者六义之一也风雅颂兴赋比六者而赋居兴比之中盖其敷陈事理抒写物情兴比不得并焉故赋之于诗功尤为独多由是以来兴比不能单行而赋遂继诗之后卓然自见于世故曰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又谓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 帝纪第三 文襄高澄·李百药

    世宗文襄皇帝,讳澄,字子惠,神武长子也,母曰娄太后。生而岐嶷,神武异之。魏中兴元年,立为渤海王世子。就杜询讲学,敏悟过人,询甚叹服。二年,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尚孝静帝妹冯翊长公主,时年十二,神情俊爽,便若成人。神武试问以时事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十九·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九(宋)吴缜 撰○十九曰事有可疑文德皇后传所记恐误宜城公主传所书可疑段文昌传有疑牛氏表有可疑朱敬则预诛二张可疑张孝忠妻入朝迎公主事可疑覃王字可疑谯王传裴巽未明贾至论诸人善守柳浑

  • 半弓居省墓日记·徐一士

    崇明黄清宪《省墓日记》,在《半弓居文集》卷末,为同治三年甲子五月赴苏州省墓所记。时当苏州等处收复未久,所见战后景象,言之颇详,极有史料价值。《半弓居文集》流传未广,爰摘录之,以供史家之取资。五月初七日:&ldquo;坐小驳

  • 卷九·佚名

    齐履谦请去专制之盛以答天变 【篇名系编者所加。】地为阴而主静,妻道、臣道、子道也,三者失其道,则地为之弗宁。弭之之道,大臣当反躬责己,去专制之威,以答天变,不可徒为禳祷也。(录自《元史》卷一百七十二

  • 姚察传·姚思廉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其九世祖姚信,为吴太常卿,称名江左。姚察幼时性情纯厚,侍奉双亲以行孝道闻名。六岁时,能诵书万余言。姚察体弱不好动,博围棋及杂耍,当初都不留心。只是勤奋苦读,夜以继日。十二岁时,便能写文章。其父亲

  • 选举一·徐松

    贡举太祖建隆元年二月二十日,中书舍人扈蒙权知贡举,合格进士杨砺已下十九人。 二年二月十日,工部尚书窦仪权知贡举,合格进士张去华已下十一人。 三年三月十九日,翰林学士王着权知贡举,合格进士马适已下十五人。同上。四年二

  • 七年·佚名

    (甲戌)七年大明萬曆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丑,以災變,避正殿,減膳撤樂。○右議政盧守愼呈病,卽允。上以災異,疑大臣非人故也。李珥謂左相朴淳曰:「災變如此,上心恐懼,無人不疑;無事不惑。吾欲上疏,極陳時事,因陳匡救之策。」淳止之

  • 第一章 3·辜鸿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辜讲孔子说:“满嘴花言巧语而举止优雅的人,绝不是德高望重之人。”

  • 卷五·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五宋 林之奇 撰皐陶谟       虞书皐陶谟曰若稽古皐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谟如器之有模立之于此万世之所取正也谟有二或出于祖宗之谟所以循法于子孙如征曰圣有谟训明征定保伊训曰圣谟

  • 卷六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四宗庙制度易损卦二簋可用享 彖传二簋应有时【注二簋质薄之器也】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注皆黍

  • 來子·来鹏

    名鹄唐人貶仲由語曰民生於三視之如一父生之師敎之君食之惟其所在則致死焉孔氏之徒回聖也賜辨也商賢也子我才也曾閔孝也及諸子言志夫子皆性而從之唯由教而勵之以成也故夫子訓由而功倍始衣戎服則攝齊始衛以劍則衛以仁爲

  • 真心直说 原文·知讷

    真心正信  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唯识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故。是知万善发生信为前导。故佛经首立如是我闻。生信之所谓也。或曰。祖门之信与教门信有何异耶。曰多种不同。教门令人天信于

  • 皇甫持正集·皇甫湜

    别集。唐代皇甫湜(字持正)作。此集“唐志作三卷。晁公武读书志作六卷,杂文三十八篇”(见《四库全书总目》)。后经五代兵乱,原本已佚。现存明毛晋刻本与影印宋刻本《皇甫持正文集》6卷,为宋人所重编,亦被《四库全书》

  • 三十六计·佚名

    不分卷,无年代和作者可考。共分六套,每套六计,共三十六计。第一套战胜计,有“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有“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