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兄弟猜忌及大臣之逐戮

圣祖康熙六十一年冬十一月,世宗即位,命贝勒胤祀、十三阿哥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总理事务,召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胤禵驰驿回京。封胤祀和硕廉亲王,胤祥和硕怡亲王,胤祹多罗履郡王,二阿哥胤礽子弘晰多罗履郡王。先是,康熙中,胤礽居储位,会圣祖亲征准噶尔,胤礽奉命监国。以性仁弱故,为政务宽大,不为圣祖所喜,于是诸皇子希冀非份,相与蓄术术,结宦官,,为秘密之运动以倾陷之。圣祖不察,胤礽卒以此召祸,一再册立,仍被废斥。及世宗嗣立,恐诸人仍前固结,将不利于己,以胤礽、胤禔久被幽繋,不复能有所为,胤禟等庸懦,无足虑。惟胤祀才望为诸王冠,思有以笼络之。胤祀而能翰诚辅己者,王党势孤,日京消灭,自无与朝廷为乱者。乃封胤祀亲王,令与马齐等同理政务,馀晋爵亲王、郡王有差。又以胤禵为胤祀同母弟,其出征西宁时,中外群相揣测,谓圣祖试用胤禵,使之立大功于国家,为将来定储地。此时胤禵拥重兵在外,深得西北方人心,恐其生异志,特召令还京师,而改胤禟派往军前。发遣前,编脩陈梦雷父子于关外,梦雷前缘事发往关东,后圣祖东巡时,以其学问优裕,带回京师,令在诚亲王处,帮同编辑《古今图书集成》一书。诚王素以文学着称,梦雷日侍左右,世宗忌之。至是,坐以招摇不法,并其子再发遣。命诸王阿哥,名上一字改为允字,以与世宗御名同也。

世宗雍正元年春正月,禁侍卫、官员等私在诸王门下行走。二月,发遣内大臣勒什亨往西宁,随贝子允禟效力。先是,允禟派往军前时,怏怏不欲行,曰:‘我何罪而斥我万里?且居丧未过百日俟,陵寝回时再往亦未迟。’帝怒,诛其太监何玉桂、管领汉给事秦道。然处治二人时,帝语勒什亨,不必记在档案,而勒什亨记之,故有是谴。三月,晋封辅国公阿布兰为多罗贝勒,赏给佐领总理事务,时阿布兰不应,出班跪接。又宗人府建立碑亭,阿布兰拟文勒石,不应颂扬大将军功德,著革去贝勒,撤其佐领。夏四月,帝自山陵回京,命贝子允禵留驻陵寝附近之汤泉。五月,召从理郡王弘晰于郑家庄,去北京二十馀里。晋封贝子允禵为郡王,语王大臣曰:‘允禵心志高傲,从此不自改悔,则国法具在,朕不得不治其罪。’允禵来时,将此传谕知之。冬十二月,革履郡王允祹王爵,仍在原固山贝子上行走。以其自封王以来,并不感激效力之故。

二年夏四月,革郡王允䄉爵,禁锢宗人府。因奉使出口,迁延不行也。五月,革贝子弘春爵,弘春,允禵子。六月,降贝子允祹为镇国公,以册封贵妃金册有舛错故。发遣贝勒苏努、内大臣德宁于右卫,刑部尚书七十于三姓地方,皆坐党附诸王也。秋七月,郡王允禵谪守景陵,允禵自立功西藏,中外颇称道之,故帝忌之特甚。冬十月,发遗刑部尚书二等公阿尔松阿于奉天,坐交通藩邸也。十一月革世子弘晟为闲散宗室,弘晟,允祉子。革裕新王保泰爵,坐党廉邸故。二阿哥允礽薨,追封和硕理亲王,谥曰密。

三年春二月,发遣二等公鄂伦岱于奉天,因其党阿廉邸也。夏四月,解年羹尧川陕总督大将军任,补授杭州将军。羹尧为藩邸旧人,帝初登极时,虑诸王为变,常令羹尧衷甲以从。前后以平西藏、青海、庄浪积功,爵上公、晋太傅、赐金黄服饰[1]、三眼花翎[2]、四正龙补袿[3],共宠异之如此,实前后勲臣所未有。后帝委以密访允禵在军中时劣迹,戒曰:‘得状,吾必有以厚酬汝。’羹尧察其无可议,乃力为奏办,帝深滋不悦。至是,以羹尧贺表内朝乾夕惕误作夕惕朝干,帝怒曰:‘羹尧既不以朝乾夕惕许朕,则羹尧青海之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其自恃有功,故为怠慢耶?抑或杀戮过甚,致此昏溃也?观其平日带兵,尚属勤于操练,可改授杭州将军。’六月,革年羹尧之子年斌子爵、年富男爵、隆科多之子玉柱銮仪卫使职。秋七月,撤隆科多太堡衔,坐徇庇年羹尧也。并革年羹尧杭州将军职,授闲散章京,在杭州效力行走。革贝子允禟爵,因山西巡抚伊都立参奏其纵属殴民也。九月,革辅国公普照爵,普照,羹尧妻叔。削去太傅一等公年羹尧职衔,逮京审,拟正法。冬十一月,革内务府总管来保职,以其阿附诚王故。十二月,降郡王允禵为固山贝子,谓允禵为大将军时,任意妄为也。赐年羹尧自尽。帝久欲杀年羹尧,然以其功大不予保全,恐有乌尽弓藏之诮,因犹豫久之,会四川巡抚蔡珽被羹尧劾入京,因面陈羹尧不法诸款,命将军督抚提镇议奏。诸臣迎合参奏,请速加诛戮,议政处遂胪列羹尧九十二大罪,应立正典刑,帝令羹尧自裁,子富立斩,馀十五岁以上之子发遣极边烟瘴地方充军,妻孙宗室之女遣还母家,族中文武革职,其嫡亲子孙将来长至十五岁陆续发遣,永不赦回。有厝养其子孙者,以党附叛逆例治罪。父太傅一等公遐龄,兄工部侍郎希尧俱革职。遐龄时年八十馀,初亦坐死,大学士朱轼力争,言以子刑父非法,得免。

四年春正月,诏允祀、允禟、苏努、吴尔占削籍离宗,革去黄带子。允祀改授民王,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严行看守。初,允祀册封亲王,其妻党往贺,福晋语来宾曰:‘有何喜可贺?今日封王,明日不能保首领耳!’帝闻而恶之,至是并坐。革隆科多职,派往阿尔泰地方办理界务。隆科多为帝元舅,颇有机干,帝之获当壁也。隆科多与有力焉,故帝即位伊始,不时召见,造縢密语,频与饮至更深。隆科多或至沈醉,令人舆送出宫。初令其承袭父佟国维一等公爵,寻加太保,授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谕令启奏处书写舅舅隆科多,后叙辅政功,复赏一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及年羹尧得罪,交部议处,隆科多时长吏部,未将羹尧公爵议革,帝谓其袒羹尧,深恶之。然当时臣工,尚无敢言其罪者,值田文镜、幕客邬某者,窥知帝意,为文镜草疏劾之。疏上,隆科多果得罪,而文镜自是宠遇日隆,其得君之专,一时大臣无与伦比。二月,民王允祀、贝子鲁宾、简亲王雅尔江阿、镇国公永谦俱除爵,允祀、鲁宾俱监禁高墙。鲁宾、雅尔江阿、永谦等皆坐诏附允祀、允禵也。三月,敕改允祀名为阿其那,允禟名为塞思黑,译言猪狗也。时帝必欲杀二人,命诸大臣议其罪,大学士徐元梦泣奏曰:‘愿上念手足之情,免二人死。’帝怒, 谪元梦中书舍人。撤食侍讲奉钱名世职衔,并书‘名教罪人’四字,令该管地方官制扁额,张挂其居宅,又令廷臣各赋刺恶诗一并交与名世,自行刊刻进呈。颁示直省各学校,以其尝赠诗年羹尧,称颂平藏功德,谓当立碑于圣祖平藏碑之后,故也。夏五月,派兵提解允禵,并其子白起来京,禁锢寿皇殿。杀鄂伦岱及阿尔松阿,戮苏努及七十尸,革固山贝子满都,护善郡王讷尔素邈,裕亲王广宁爵,俱监禁宗人府。秋八月,署直隶总督李绂奏奏报允禟病故。先是,诏解允禟回京治罪,都统楚宗,侍卫胡什礼等将允禟用三条锁锁掣,至保定,奉旨即在此拘禁,及胡什礼回奏,述李绂有‘塞思黑一到,我即便宜行事’之语,帝命胡什礼驰往谕止,寻绂奏称并无此语,及绂奏报允禟患疾,帝命楚宗、胡什礼拣选名医用心调治,至是绂以塞思黑病故奏闻。九月,宗人府奏报阿其那病故。先是,帝命将允祀改禁宗人府,旋降旨曰:管理宗人府,顺承郡王锡保,才品优长,乃国家费心效力之贤王。令在内廷行走,差遣甚急,着给与亲王俸。护卫官员,俱照亲王之数给用,至是锡保以阿其那病故报闻。冬十一月,命将塞思黑之妻逐回外家,严加禁锢。

五年冬十月,禁锢隆科多于畅春园外。隆科多以帝令宗人府除去允祀等名,因嘱辅国公阿兰私抄王牒底本,存眝家中,欲留为将来对合地也。帝闻之大怒,革去阿布兰公爵,圈禁家中,调回隆科多治罪。至是,锡保奏隆科多罪状凡四十一款,请正法。命畅春园外附近空地,造屋三间,永远禁锢。子岳与阿革职,玉柱发黑龙江当差。十二月,禁锢将军贝勒延信于畅春园外。先是,锡保奏延信罪状二十款,请斩决,命与隆科多在一处圈禁。因延信尝称允祀为人朴实,阿灵阿为人杰,又有旨询问允禵、年羹尧罪状,并不据实揭报也。

六年夏六月,降诚亲王允祉为郡王。锡保奏允祉尝在御前喝责王大臣等,毫无臣礼,应革爵禁锢。帝曰:朕惟此一兄,从宽降为郡王。其子弘晟著拏交宗人府严行锁锢。

八年夏五月,革允祉王爵,禁锢景山永安亭。宗人府奏其于怡亲王丧事举哀时,全无悲泣之状,性情残刻,罪恶日稔,应削去王爵,革退宗室,即行正法。命从宽拘禁,自是帝之兄弟及诸王大臣凡为帝所猜忌者悉戮,逐无矣。

[1]皇子服,诸王特赐者始许服

[2]贝子品制

[3]亲王服,诸王赐者亦少。异姓初无赐者,徒以御服无别。亲王且改二行龙、二正龙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儒林·姚思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李心传
  ○九王轶事十则·许指严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之八十一·佚名
  ◎不分你我耳朵遭殃·宣南吏隐
  第二六五收管状同治九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七○一--四·佚名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佚名
  卷五十九·傅恒
  提要·句延庆
  花茂传·张廷玉
  卷二百九十九·杨士奇
  卷十三·佚名
  卷五十一·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五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四古今体六十六首【戊戌十】大政殿六韵一殿正中据十亭左右分【大政殿前建亭左右各五居首者为宗室王贝勒议政所其八则八旗大臣议政之处】同心筹上下合志立功勲辛苦缅相共规模迥不羣世臣胥

  • 卷488 ·佚名

    张浚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十相从明主,唯公望最隆。 召周虽异迹,李郭本心同。 未遇升天药,空余济世功。 薰风歌吹咽,泪尽古城东。 张浚 诗一首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 一时主宰权

  • 卷三百九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九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半租岂不薄尚竭力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四·杨仲良

      哲宗皇帝   张舜民罢言职   元祐二年四月甲辰,诏张舜民特罢监察御史,依前秘阁校理、权判登闻鼓院,仍令赴馆供职。先是,舜民言:『夏人政乱,权归梁氏已久。自秉常死,挟乾顺专横滋甚。去年虽数遣使入朝,然权臣争权,传闻多

  • 1926──中華民國十五年丙寅·郭廷以

      1﹐1(一一,一七)   甲、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開幕,汪兆銘主席,並舉行閱兵典禮,國民政府舉行歡迎代表讌會。   乙、馮玉祥通電下野,國事由吳佩孚、孫傳芳、閻錫山、岳維峻等主持,並聲明國民軍名義早已取消

  •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九·来保

    十二月辛卯上谕内阁曰经略大学士奏称布政使髙越抵任甫经八日其贻误供应马匹之处情稍可原罪犹可逭前经经略大学士因川省贻误军行马匹具折叅奏朕以髙越系地方大员武宏绪専司驿传有误军机情罪重大是以降防将伊等革职枷号

  • 六五 往日本去·周作人

    这回的启行也同癸卯(一九〇三)年秋天那一回差不多,有伴侣偕行,而且从绍兴直到日本,所以路上很是不寂寞。这同行的是什么人呢?这人乃是邵明之,名文镕,绍兴人留学日本北海道札幌地方,学造铁路,北海道是日本少数民族多须的虾夷聚居

  • 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三十七恩赉七【赏兵二一】镇守宣化府等处地方副将管总兵官事【臣】司九经谨奏为羣兵沐恩深重吁恳代谢事窃【臣】同钦差副都统【臣】王臣閲赏【臣】属兵丁徧历大小城堡逐名给散踰月方完续据

  • 第三卷·冯梦龙

    孤臣纪哭崇祯癸未进士孤臣程源泣血纪癸未年八月二十七日,会试榜放,首陈名夏,源列一百四十二名,出于宫庶方公坦菴讳拱乾之门。九月十四日,廷试,赐杨廷鉴、陈名夏、宋之纯进士及第;源列三甲第二百四十一名。先是,贼自中州入楚,荆

  •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孔子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三省:多次自我反省。“三”表示多次,不是实指三次。传:指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

  • 提要·俞汝言

    【臣】等谨按春秋四传纠正一卷国朝俞汝言撰康熙丙辰汝言春秋平义始脱藁是嵗之夏复续作此书以综括大防相传其晚年失明口授而成之者也书中摘列春秋三传及胡安国传之失随事辨正区为六类一曰尊圣而忘其僭计八条二曰执理而

  • 卷三 士相见礼第三·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三    宋 李如圭 撰士相见礼第三郑目录云士以职位相亲始承挚相见礼杂记防礼曰相见也反哭而退朋友虞祔而退士相见于五礼属宾礼大小戴及别录皆第三士相见之

  • 卷之九·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九仁朋友之仁《通书》:周子曰:道高德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其惟孔子乎。道高如天者,阳也。德厚如地者,阴也。教化无穷如四时者,五行也。孔子其太极乎。录曰:此万世宾师之分,与尧舜同其尊荣。故宰我曰:夫子

  • 僧宝正续传卷第四·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圜悟勤禅师禅师讳克勤。字无着。彭州崇宁骆氏子。依妙寂院自省落发。受满分戒。游成都。从圆明敏行大师。学经论。窥其奥。以为不足。特谒昭觉胜禅师。问心法。久之法关。见真如喆公。颇有省。时

  • 卷第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十五卷一百一南岳下第三十六世随录  香严蜀叟古禅师 丹霞古宿尊禅师  大同辨海言禅师 东禅天泽霖禅师  五祖无弦琴禅师 衡石笑玉禅师  黄蘖嵓禅师 黄蘖亦苇岸禅师  清凉现幡隐禅师 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