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三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三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

三结等性熟  断见有根系

是在具成缘  此章愿具说

有三结。谓有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三漏。谓欲漏。有漏。无明漏。四瀑流。谓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四轭。谓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四取。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四身系。谓贪欲身系嗔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此实执身系。五盖。谓贪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五结。谓贪结。嗔结。慢结。嫉结。悭结。五顺下分结。谓贪欲顺下分结。嗔恚顺下分结。有身见顺下分结。戒禁取顺下分结。疑顺下分结。五顺上分结。谓色贪顺上分结。无色贪顺上分结。掉举顺上分结。慢顺上分结。无明顺上分结。五见。谓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六爱身。谓眼触所生爱身。耳鼻舌身意触所生爱身。七随眠。谓欲贪随眠。嗔恚随眠。有贪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随眠。疑随眠。九结。谓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九十八随眠。谓欲界系。三十六随眠。色无色界系。各三十一随眠。

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不善。几无记。答三结中。一无记。二应分别。谓戒禁取疑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三不善根。唯不善。三漏中。一无记。二应分别。谓欲漏。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及彼相应。是不善。余是无记。无明漏。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相应。是不善。余是无记。四瀑流中。一无记。三应分别谓欲瀑流。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及彼相应。是不善。余是无记。见瀑流。或不善。或无记。欲界三见。是不善。欲界二见。色无色界五见。是无记。无明瀑流。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相应。是不善。余是无记。如四瀑流。四轭。亦尔四取中。一无记。三应分别。谓欲取。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及彼相应。是不善。余是无记。见取。或不善。或无记。欲界二见。是不善。欲界二见。色无色界四见。是无记。戒禁取。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四身系中。二不善。二应分别。谓戒禁取。此实执身系。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五盖唯不善。五结中。三不善。二应分别。谓贪慢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五顺下分结中。二不善。一无记。二应分别。谓戒禁取疑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五顺上分结。唯无记。五见中。二无记。三应分别。谓邪见见取戒禁取。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六爱身中。二不善。四应分别。谓眼耳身触所生爱身。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梵世是无记。意触所生爱身。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七随眠中。二不善。一无记。四应分别。谓慢疑随眠。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无明随眠。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相应。是不善。余是无记。见随眠。或不善。或无记。欲界三见。是不善。欲界二见。色无色界五见。是无记。九结中。三不善。六应分别。谓爱慢取疑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是不善。色无色界是无记。无明结。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相应。是不善。余是无记。见结。或不善。或无记。欲界一见。是不善。欲界二见。色无色界三见。是无记。九十八随眠中。三十三不善。六十四无记。一应分别。谓欲界见苦所断无明随眠。或不善。或无记。无惭无愧相应。是不善。余是无记。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有异熟。几无异熟。答诸不善有异熟。诸无记无异熟。

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见所断。几修所断。答三结中。有身见结。见为前行。有二句。或见所断。或见修所断。若有身见。非想非非想处系。随信随法行。现观边苦忍断。是见所断。余若异生断修所断。世尊弟子。断见所断。如有身见结。五顺下分结中。有身见结五见中。有身见边执见亦尔。戒禁取疑结。见为前行。有二句。或见所断。或见修所断。若戒禁取疑。非想非非想处系。随信随法行。现观边诸忍断。是见所断。余若异生断修所断。世尊弟子。断见所断。如戒禁取疑结四瀑流轭中。见瀑流轭。四取中。见取戒禁取。四身系中。戒禁取。此实执身系。五顺下分结中。戒禁取疑结。五见中。邪见见取戒禁取。七随眠中。见疑随眠。九结中。见取疑结。亦尔。贪不善根。修为前行。有二句。或修所断。或见修所断。若贪不善根。学见迹诸智断。是修所断。余若异生断。修所断。世尊弟子。断见所断。如贪不善根嗔痴不善根。三漏中。欲漏。四瀑流轭中。欲瀑流轭。四取中。欲取。四身系中。贪欲嗔恚身系。五盖中。除恶作疑余盖。五结中。嗔结。五顺下分结中。贪欲嗔恚结。七随眠中。欲贪嗔恚随眠。九结中。恚结亦尔。有漏无明漏。见为前行。有三句。或见所断。或修所断。或见修所断。若有漏无明漏。非想非非想处系。随信随法行。现观边诸忍断。是见所断。若有漏无明漏。学见迹诸智断。是修所断。余若异生断。修所断。世尊弟子。断见所断。如有漏无明漏。四瀑流轭中。有无明瀑流轭。四取中。我语取。五结中。贪慢结。六爱身中。意触所生爱身。七随眠中。有贪慢无明随眠。九结中。爱慢无明结亦尔。恶作盖修所断。如恶作盖。五结中。嫉悭结。五顺上分结。六爱身中。前五爱身。九结中。嫉悭结亦尔。疑盖若异生断。修所断。世尊弟子。断见所断。九十八随眠中。二十八见所断。十修所断。余若异生断。修所断。世尊弟子。断见所断。

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见苦所断。乃至几修所断答三结中。有身见结。见苦所断。如有身见结。五顺下分结中。有身见结。五见中。有身见边执见亦尔。戒禁取结有二种。或见苦所断。或见道所断。如戒禁取结。四取中。戒禁取。四身系中。戒禁取身系。五顺下分结中。戒禁取结。五见中。戒禁取亦尔。疑结有四种。或见苦所断。乃至或见道所断。如疑结。四瀑流轭中。见瀑流轭。四取中。见取。四身系中。此实执身系。五盖中。疑盖。五顺下分结中。疑结。五见中。邪见见取。七随眠中。见疑随眠。九结中。见取疑结亦尔。三不善根有五种。或见苦所断。乃至或修所断。如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轭中。除见余瀑流轭。四取中。欲取我语取。四身系中。贪欲嗔恚身系。五盖中。除恶作疑余盖。五结中。贪嗔慢结。五顺下分结中。贪欲嗔恚结。六爱身中。意触所生爱身。七随眠中。除见疑余随眠。九结中。爱恚慢无明结亦尔。恶作盖。修所断。如恶作盖。五结中。嫉悭结。五顺上分结。六爱身中。前五爱身。九结中。嫉悭结亦尔。九十八随眠中。二十八见苦所断。十九见集所断。十九见灭所断。二十二见道所断。十修所断。

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见几非见。答三结中。二见。一非见。三不善根非见。三漏中。一非见。二应分别。谓欲漏。或见。或非见。欲界五见是见。余非见。有漏或见。或非见。色无色界五见是见。余非见。四瀑流轭中。一见。三非见。四取。四身系中。俱二见。二非见。五盖五结。俱非见。五顺下分结中。二见。三非见。五顺上分结非见。五见是见。六爱身非见。七随眠中。一见六非见。九结中。二见七非见。九十八随眠中。三十六是见。六十二非见。

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有寻有伺。几无寻唯伺。几无寻无伺。答三结三种。三不善根。及欲漏。有寻有伺。有漏无明漏。除欲瀑流轭取。余瀑流轭取。三种欲瀑流轭。及欲取。有寻有伺。余三取。及三身系。有寻有伺。余二身系。三种五盖。及三结。有寻有伺。余二结。及三顺下分结三种。余二顺下分结。有寻有伺。五顺上分结中。无色贪。无寻无伺。余四及五见三种。前五爱身。及欲贪嗔随眠。有寻有伺。第六爱身。及余五随眠三种。九结中嗔嫉悭结。有寻有伺。余六三种。九十八随眠中。欲界三十六。有寻有伺。色界三十一三种。无色界三十一。无寻无伺。

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乐根相应。几苦喜忧舍根相应。答三结中。有身见。戒禁取结。三根相应。除苦忧根。疑结四根相应。除苦根。三不善根中。贪不善根。三根相应。除苦忧根。嗔不善根。三根相应。除乐喜根。痴不善根。及欲漏无明漏。五根相应。有漏三根相应。除苦忧根。四瀑流轭中。欲无明瀑流轭。五根相应。有瀑流轭。三根相应。除苦忧根。见瀑流轭。四根相应。除苦根。四取中欲取。五根相应见取。四根相应。除苦根。戒禁我语取。三根相应。除苦忧根。嗔恚身系。三根相应。除乐喜根。余三身系。及贪欲盖。三根相应。除苦忧根。嗔恚盖。三根相应。除乐喜根。惛沉掉举盖。五根相应。睡眠盖。三根相应。除乐苦根。恶作疑盖。二根相应。谓忧舍根。五结中。贪慢结。三根相应。除苦忧根。嗔结三根相应。除乐喜根。嫉结二根相应。谓忧舍根。悭结二根相应。谓喜舍根。五顺下分结中。嗔恚结。三根相应。除乐喜根。疑结四根相应。除苦根。余三结。三根相应。除苦忧根。五顺上分结中。无色贪结。一根相应。谓舍根。余四结。及四见。三根相应。除苦忧根。邪见四根相应。除苦根。六爱身中。前五爱身。二根相应。谓乐舍根。第六爱身。及欲有贪慢随眠。三根相应。除苦忧根。嗔恚随眠。三根相应。除乐喜根。见疑随眠。四根相应。除苦根。无明随眠。五根相应。九结中。爱慢取结。三根相应。除苦忧根。恚结三根相应。除乐喜根。无明结。五根相应。见疑结。四根相应。除苦根。嫉结二根相应。谓忧舍根。悭结二根相应。谓喜舍根。九十八随眠中。欲界四见慢。及见所断贪。二根相应。谓喜舍根。疑及见所断嗔。二根相应。谓忧舍根。邪见及见所断无明。三根相应。除乐苦根。修所断贪。三根相应。除苦忧根。嗔三根相应。除乐喜根。无明五根相应。色界三十一随眠。三根相应。除苦忧根。无色界三十一随眠。一舍根相应。

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答三结三种。三不善根。及欲漏。欲界系。有漏二种。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无明漏三种。欲瀑流轭。及欲取。欲界系。有瀑流轭。及我语取。二种。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余瀑流轭。及余二取三种。四身系中。贪欲嗔恚。及五盖欲界系。余二身系三种。五结中贪慢。及三顺下分结三种。余三结。及贪欲嗔恚。顺下分结。欲界系。五顺上分结中。色贪色界系。无色贪无色界系。余三结二种。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五见及第六爱身三种。眼耳身触所生爱身二种。或欲界系。或色界系。鼻舌触所生爱身。欲界系。七随眠中。欲贪嗔恚。欲界系。有贪二种。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余随眠三种。九结中。恚嫉悭结。欲界系。余结三种。九十八随眠中。三十六。欲界系。三十一。色界系。三十一。无色界系。

诸结堕欲界彼结在欲界耶。答应作四句。有结堕欲界彼结非在欲界。谓缠所缠色界没。起欲界中有。及恶魔住梵世。缠所缠故。诃拒如来。有结在欲界彼结非堕欲界。谓缠所缠欲界没。起色界中有及住欲界。色无色界结现在前。有结堕欲界彼结亦在欲界。谓缠所缠欲界没。起欲界中有生有。及住欲界。欲界结现在前。有结非堕欲界彼结亦非在欲界。谓缠所缠色界没。起色界中有生有。色界没生无色界。无色界没。生无色界。无色界没。生色界。及住色界。色无色界结现在前。住无色界。无色界结现在前。诸结堕色界彼结在色界耶。答应作四句。有结堕色界彼结非在色界。谓缠所缠欲界没。起色界中。有及住欲界。色界结现在前。有结在色界彼结非堕色界。谓缠所缠色界没。起欲界中有。及恶魔住梵世缠所缠故。诃拒如来。及住色界。无色界结现在前。有结堕色界彼结亦在色界。谓缠所缠色界没。起色界中有生有。及住色界。色界结现在前。有结非堕色界亦非在色界。谓缠所缠欲界没。起欲界中有生有。欲界没。生无色界。无色界没。生无色界。无色界没。生欲界。及住欲界。欲无色界结现在前。住无色界。无色界结现在前。诸结堕无色界彼结在无色界耶。答诸结在无色界。彼结堕无色界。有结堕无色界彼结非在无色界。谓住欲色界。无色界结现在前。诸结非堕欲界彼结非在欲界耶。答应作四句。翻上应知。诸结非堕色界彼结非在色界耶。答应作四句。翻上应知。诸结非堕无色界彼结非在无色界耶。答如是。有结非在无色界彼结非不堕无色界。谓住欲色界。无色界结现在前。

具见世尊弟子。诸色未断彼色系耶。答如是。设色系彼色未断耶。答如是。诸受想行识未断彼受想行识系耶。答如是。有受想行识系彼受想行识非未断谓家家。或一来。或一间。欲界修所断。上中品结。已断遍知。彼相应受想行识。下品结系。

具见世尊弟子。诸色已断。彼色离系耶。答如是。设色离系彼色已断耶。答如是。诸受想行识已断。彼受想行识离系耶。答诸受想行识离系。彼受想行识已断。有受想行识已断非离系。谓家家。或一来。或一间。欲界修所断上中品结。已断遍知。彼相应受想行识。下品结系。

有五补特伽罗。谓随信行。随法行。信胜解。见至。身证此五补特伽罗。于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成就。几不成就。答随信行。于三结。苦类智未已生皆成就。苦类智已生。二成就。一不成就。于三不善根。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皆不成就。于三漏。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二成就。一不成就。于四瀑流轭取。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三成就。一不成就。于四身系。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于五盖。未离欲染。道法智未已生。皆成就。道法智已生。四成就。一不成就已离欲染。皆不成就。于五结。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二成就。三不成就。于五顺下分结。未离欲染。苦类智未已生。皆成就。苦类智已生。四成就。一不成就。已离欲染。苦类智未已生三成就。二不成就。苦类智已生。二成就。三不成就。于五顺上分结。未离色染。皆成就。已离色染。四成就。一不成就。于五见。苦类智未已生。皆成就。苦类智已生。三成就。二不成就。于六爱身。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未离梵世染。四成就。二不成就。已离梵世染。一成就。五不成就。于七随眠。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五成就。二不成就。于九结。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六成就。三不成就。于九十八随眠。未离欲染。苦法智未已生。皆成就。苦法智已生。苦类智未已生。欲界见苦所断。皆不成就。余皆成就。苦类智已生。集法智未已生。三界见苦所断。皆不成就。余皆成就。集法智已生。集类智未已生。三界见苦所断。及欲界见集所断。皆不成就。余皆成就。集类智已生。灭法智未已生。三界见苦集所断。皆不成就。余皆成就。灭法智已生。灭类智未已生。三界见苦集所断。及欲界见灭所断。皆不成就。余皆成就。灭类智已生。道法智未已生。三界见苦集灭所断。皆不成就。余皆成就。道法智已生。三界见苦集灭所断。及欲界见道所断。皆不成就。余皆成就。已离欲染。未离色染。苦类智未已生欲界一切不成就。余皆成就。苦类智已生。集类智未已生。欲界一切。及色无色界见苦所断不成就。余皆成就。集类智已生。灭类智未已生。欲界一切。及色无色界见苦集所断。不成就。余皆成就。灭类智已生。欲界一切。色无色界见苦集灭所断。不成就。余皆成就。已离色染。苦类智未已生。欲色界一切。不成就。余皆成就。灭类智已生。集类智未已生。欲色界一切。及无色界。见苦所断。不成就。余皆成就。集类智已生。灭类智未已生。欲色界一切。及无色界见苦集所断。不成就。余皆成就。灭类智已生。欲色界一切。及无色界见苦集灭所断。不成就。余皆成就。如随信行。随法行亦尔。信胜解。于三结。皆不成就。于三不善根。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皆不成就。于三漏。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二成就。一不成就。于四瀑流轭。未离欲染。三成就。一不成就。已离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于四取。未离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已离欲染。一成就。三不成就。于四身系。未离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已离欲染。皆不成就。于五盖。未离欲染。四成就。一不成就。已离欲染。皆不成就。于五结。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二成就。三不成就。于五顺下分结。未离欲染。二成就。三不成就。已离欲染。皆不成就。于五顺上分结。未离色染。皆成就。已离色染。四成就。一不成就。此于五见。皆不成就于六爱身。未离欲染。皆成就。已离欲染。未离梵世染。四成就。二不成就。已离梵世染。一成就。五不成就。于七随眠。未离欲染。五成就。二不成就。已离欲染。三成就。四不成就。于九结。未离欲染。六成就。三不成就。已离欲染。三成就。六不成就。于九十八随眠。未离欲染。十成就。八十八不成就。已离欲染。未离色染。六成就。九十二不成就。已离色染。三成就。九十五不成就。如信胜解见至亦尔。身证于三结三不善根。皆不成就。于三漏。二成就。一不成就。于四瀑流轭。二成就。二不成就。于四取。一成就。三不成就。于四身系及五盖。皆不成就。于五结。二成就。三不成就。于五顺下分结。皆不成就。于五顺上分结。四成就。一不成就。于五见。皆不成就。于六爱身。一成就。五不成就。于七随眠。三成就。四不成就。于九结。三成就。六不成就。于九十八随眠。三成就。九十五不成就。

有身见与有身见为几缘。有身见与戒禁取。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为几缘。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与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为几缘。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与有身见。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慢随眠为几缘。答有身见。与有身见。为或四三二一缘。云何四。如有身见无间。起有身见。即思惟彼前生与后生为四缘。云何三。如有身见无间。起有身见。不思惟彼前生与后生为三缘。除所缘。或有身见无间起余心。后起有身见。即思惟彼前生与后生为三缘。除等无间。云何二。如有身见无间起余心。后起有身见。不思惟彼前生与后生为二缘。谓因增上。云何一。后生有身见。与前生有身见。若作所缘。为所缘增上。不作所缘。一增上。未来有身见。与过去现在有身见。若作所缘。为所缘增上。不作所缘。一增上。未来现在有身见。与过去有身见。若作所缘。为所缘增上。不作所缘。一增上。欲界有身见。与色无色界有身见。为一增上。色无色界有身见。与欲界有身见。若作等无间。为等无间增上。不作等无间。一增上。色界有身见。与无色界有身见。为一增上。无色界有身见。与色界有身见。若作等无间。为等无间增上。不作等无间一增上。如有身见。与有身见。应知有身见。与余一切非遍行。余一切非遍行。与一切非遍行。一切遍行。与一切非遍行亦尔。有身见与戒禁取。为或四三二一缘。云何四。如有身见无间起戒禁取。即思惟彼前生与后生为四缘。云何三。如有身见无间起戒禁取。不思惟彼前生与后生为三缘。除所缘。或有身见无间起余心。后起戒禁取。即思惟彼前生与后生为三缘。除等无间。云何二。如有身见无间起余心。后起戒禁取。不思惟彼前生与后生为二缘。谓因增上。云何一。后生有身见。与前生戒禁取。若作所缘。为所缘增上。不作所缘。一增上。未来有身见。与过去现在戒禁取。若作所缘。为所缘增上。不作所缘。一增上。未来现在有身见。与过去戒禁取。若作所缘。为所缘增上。不作所缘。一增上。欲界有身见。与色无色界戒禁取。为一增上。色无色界有身见。与欲界戒禁取。若作所缘。非等无间。为所缘增上。若作等无间非所缘。为等无间所缘增上。若作等无间及所缘。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不作等无间及所缘。一增上。色界有身见。与无色界戒禁取。为一增上。无色界有身见。与色界戒禁取。若作所缘。非等无间。为所缘增上。若作等无间。非所缘。为等无间增上。若作等无间及所缘。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不作等无间及所缘。一增上。如有身见。与戒禁取。应知。有身见。与余一切遍行。一切遍行与一切遍行。余一切非遍行。与一切遍行亦尔。

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一

结一行历六  小大七摄有

依系道遍知  此章愿见说

有九结。谓爱结。乃至悭结。若于此事。有爱结系。亦有恚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恚结系。必有爱结系。或有爱结系。无恚结系。谓于色无色界法。有爱结未断。若于此事。有爱结系。亦有慢结系耶。答如是。设有慢结系。复有爱结系耶。答如是。若于此事。有爱结系。亦有无明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爱结系。必有无明结系。或有无明结系。无爱结系。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见苦所断法。有见集所断无明结未断。若于此事。有爱结系。亦有见结系耶。答应作四句。或有爱结系无见结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灭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及于修所断法。有爱结未断。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见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及于修所断法。有爱结未断。具见世尊弟子。于修所断法。有爱结未断。或有见结系。无爱结系。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见苦所断法。有见集所断见结未断。或有二俱系。谓具缚者。于见修所断法。有二结系。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见集灭道修所断法。有二结系。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灭道所断见结相应法。有二结系。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见道所断见结相应法。有二结系。或有二俱不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苦集所断法。无二结系。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见苦集灭所断法。无二结系。具见世尊弟子。于见所断法。无二结系。已离欲染。于欲界法。无二结系。已离色染。于欲色界法。无二结系。已离无色染。于三界法。无二结系。如对见结。对疑结亦尔。若于此事。有爱结系。亦有取结系耶。答应作四句。或有爱结系。无取结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修所断法。有爱结未断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修所断法。有爱结未断。具见世尊弟子。于修所断法。有爱结未断。或有取结系。无爱结系。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见苦所断法。有见集所断取结未断。或有二俱系。谓具缚者。于见修所断法有二结系。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见集灭道修所断法。有二结系。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灭道所断法。有二结系。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见道所断法。有二结系。或有二俱不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苦集所断法。无二结系。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见苦集灭所断法。无二结系。具见世尊弟子。于见所断法。无二结系。已离欲染。于欲界法。无二结系。已离色染。于欲色界法。无二结系。已离无色染。于三界法。无二结系。若于此事。有爱结系。亦有嫉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嫉结系。必有爱结系。或有爱结系无嫉结系。谓于欲界见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法。有爱结未断。如对嫉结。对悭结亦尔。如爱结对后作一行。慢结对后作一行亦尔。若于此事。有恚结系。亦有慢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恚结系。必有慢结系。或有慢结系。无恚结系。谓于色无色界法。有慢结未断。若于此事。有恚结系。亦有无明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恚结系。必有无明结系。或有无明结系。无恚结系。谓未离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欲界见苦所断法。有见集所断无明结未断。于色无色界法。有无明结未断。若于此事。有恚结系。亦有见结系耶。答应作四句。或有恚结系。无见结系。谓未离欲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欲界见灭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及于欲界修所断法。有恚结未断。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欲界见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及于欲界修所断法。有恚结未断。具见世尊弟子。未离欲染。于欲界修所断法。有恚结未断。或有见结系无恚结系。谓未离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欲界见苦所断法。有见集所断见结未断。于色无色界法。有见结未断。或有二俱系。谓具缚者。于欲界见修所断法。有二结系。未离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欲界见集灭道修所断法。有二结系。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欲界见灭道所断见结相应法。有二结系。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欲界见道所断见结相应法。有二结系。或有二俱不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苦集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见灭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并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结系。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见苦集灭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见道所断见结不相应法。并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结系。具见世尊弟子未离欲染。于见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结系。已离欲染于欲界法无二结系。已离色染。于欲色界法无二结系。已离无色染。于三界法无二结系。如对见结。对疑结亦尔。若于此事有恚结系。亦有取结系耶。答应作四句或有恚结系。无取结系。谓未离欲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欲界修所断法。有恚结未断。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欲界修所断法。有恚结未断具见世尊弟子。未离欲染。于欲界修所断法。有恚结未断。或有取结系。无恚结系。谓未离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欲界见苦所断法。有见集所断取结未断。于色无色界法。有取结未断。或有二俱系。谓具缚者。于欲界见修所断法。有二结系。未离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于欲界见集灭道修所断法。有二结系。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欲界见灭道所断法。有二结系。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欲界见道所断法有二结系。或有二俱不系。谓未离欲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于见苦集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结系。灭智已生。道智未生。于见苦集灭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结系。具见世尊弟子。未离欲染。于见所断法。及于色无色界修所断法。无二结系。已离欲染。于欲界法。无二结系。已离色染。于欲色界法。无二结系。已离无色染。于三界法。无二结系。若于此事。有恚结系。亦有嫉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嫉结系。必有恚结系。或有恚结系。无嫉结系。谓于欲界见所断法。有恚结未断。如对嫉结。对悭结亦尔。

说一切有部发智论卷第三

猜你喜欢
  如来赞叹·佚名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佚名
  省庵法师传(附录)·宝贤
  答朱光潜问·太虚
  卷上·佚名
  卷第七·佚名
  卷五百七十一·佚名
  重纂保国寺志序·太虚
  卷上·佚名
  卷第七·佚名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四·昙旷
  卷十五·佚名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下·文偃
  在仰光与宇对薛宝珍谈话·太虚
  卷第九·丈雪通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九王缙王缙字夏卿与兄维早以文翰着称连应草泽及文辞清丽科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禄山乱选为太原少尹与李光弼同守太原有谋略加宪部侍郎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平

  • 庚子雅词·龚自珍

    辑于道光二十年,即庚子年,公元1840年。好事近&middot;八月初十日即事兰桨昨同游,今日下楼无力。嗔我凌晨来早,道不曾将息。欢容惨黛霎时并,此景最难得。别有神方持赠,为清明寒食。①①原注:末句乃谜语也。生查子&middot;又即

  • 第二十六回 胡百万帮嫖惹祸 张天师保主留丹·蒲松龄

    话说万岁吃酒吃了半夜,到了天明起的身来,便问:"胡百万两口子来了不曾?"丫头说:"还没哩。""快去叫他来的。"丫头去不多时,回来说道:"来不的了。"万岁说;"怎么来不的了呢?" 丫头说胡秀才,他今早已是来,刚刚到了门儿外。王宅家人

  • ●春波影·沈泰

    (武林野君徐编珂月卓人月评君则沈一驺、孟朱炜阅) 正目杨夫人好护广陵花,冯家郎村杀风流品。 老尼姑慧识少年亡,小青娘情死春波影。 △楔子 (〔卜儿扮老尼上〕贫道乃芙蓉城仙尼是也。看这尘凡世界,暗洞洞地,都在黑漆笼中

  • 列传第三十一齐宗室 衡阳元王道度 始安贞王道生 始安王遥光 曲江公遥欣安陆昭王缅 新吴侯景先 南丰伯赤斧 衡阳公谌临汝侯坦之·李延寿

    衡阳元王道度,齐高帝长兄也。始与高帝俱受学于雷次宗,宣帝问次宗二子学业,次宗答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仕宋位安定太守,卒。齐建元元年,高帝追加封谥。无子,高帝以第十一子钧继。钧字宣礼,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

  • 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八十六·赵尔巽

      马会伯从兄际伯 际伯弟见伯 觌伯 路振扬 韩良辅弟良卿 子勋 杨天纵 王郡 宋爱   马会伯,陕西宁夏人。康熙三十九年一甲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四十五年,授直隶昌平参将,累迁云南永北总兵。五十九年,师入西藏,命会伯

  • ●卷一百四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四十。   起建炎四年六月十一日辛已,尽七月十七日丁巳。   程昌寓;鼎沣州镇抚使兼知鼎州。   程昌寓;家傅曰:建炎元年八月公以京西转运判官入为尚书吏部郎官自南都扈从至维扬与时宰论事不合出地蔡二年

  • 卷四十七·宋·蒋一葵

    【韩琦】 〔字稚圭。弱冠举进士,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嘉中,拜平章事。时曾公亮为亚相,赵概、欧公参政。凡事关政令,则曰:“问集贤。”典故,则曰:“问东厅。”文学,则曰:“问西厅。”至大事则自决

  • 译文·陈琳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面临危局制定策略来平定变乱,忠心的臣子面临灾难寻求对策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后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后能立不凡的功勋。这个不凡,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从前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却很软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纪昀

    列传元 【三十】○元三十杨大渊【文安】 李呼喇济李庭史弼高兴刘国杰杨大渊李呼喇济李庭史弼高兴刘国杰△杨大渊杨大渊天水人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总兵守阆州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山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渊大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九·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九人名布图库昆 【布图库成就也昆人也卷一百九作奔忒古鬼】托辉 【河湾也卷一百十作秃怀卷一百四十九作秃花并改】特克 【大角羊也

  • 建中·周绍良

    №建中001【盖】皇堂姑博平郡主墓志【志文】唐故博平郡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 秘书省校书郎独孤□撰有唐博平郡主,玄宗孝明皇帝之孙,故皇太子之女也。母曰薛妃,盖丛庆□仁,发祥垂耀,姿性淑茂,彰夫岐嶷。虽生于

  • 李宪传·欧阳修

    李宪和李訫在李晟的儿子们中号称最有仁德最有孝心。李宪长大后喜欢儒家学说,遵守礼法,庄重自持。调任太原府参军事、醴泉县尉。于由页任襄阳节度使,征召李宪到府里任职。当时吴少诚扩张到淮西,独怕于由页的强大威势,当时认

  • 52.刘邦进咸阳·林汉达

    秦军在巨鹿打了败仗,可章邯还有二十多万人马驻在棘原。他上了一份奏章,向朝廷讨救兵。二世和赵高不但不发救兵,反而要查办章邯。章邯怕赵高害他,只好率领部下向项羽投降了。章邯投降的消息到了咸阳,秦王朝内部也发生了混乱

  • 卷四十一·佚名

    释三假品第七【经】尔时,佛告慧命须菩提:&ldquo;汝当教诸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如诸菩萨摩诃萨,所应成就般若波罗蜜!&rdquo;即时诸菩萨摩诃萨,及声闻大弟子,诸天等作是念:&ldquo;慧命须菩提自以智慧力,当为诸菩萨摩诃萨

  • 卷三十六·佚名

    释习相应品第三之二【经】舍利弗白佛言:&ldquo;云何菩萨摩诃萨过声闻、辟支佛地,住阿毗跋致地,净佛道?&rdquo;【论】问曰:舍利弗何因作此问?答曰:舍利弗上问众智无异,佛既种种譬喻,明菩萨智胜,意既已解;今问云何能过二乘,住

  • 春在堂随笔·俞樾

    笔记。清人俞樾(1821—1907)撰。十卷。樾有《春在堂全书》已著录。是书为平素所作笔记整理编纂而成。约十二万五千字。内容丰富。大体按撰 写年代编次,各卷不分类目。内容有对经史诸 子、文字音韵的考证,对古今诗文的评

  • 解嘲·扬雄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