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致 嘿 庵 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六·彭定求

        卷86_1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张说   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   朝廷多秀士,熔炼比精金。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   圣主赋新诗,穆若听薰琴。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

  • 李清照·唐圭璋

      清照,号易安居士,“全”已见。   新荷叶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

  • 《词综》(卷二十二)·朱彝尊

    宋词五十二首点绛唇石孝友霁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夕阳烟树,万里山光暮。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人何处?月波横素,冷浸蒹葭浦。又石孝友醉倚危樯,望中归思生天际。山腰渚尾,几簇渔樵市。 帆落西风,一段芦花水。八千里,锦书欲

  • 二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九十三首【癸酉一】癸酉元旦珠杓璧月共居寅瑞霭辉辉凤阙晨万国同朝大清朔百年喜遇岁朝春衣冠蹡济遵王会律吕和平奏乐钧休养繁滋诚有庆更思风俗要还淳新正试笔逹曙惟闻爆竹声致祥

  • 巻二十九·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十九明 胡震亨 撰谈丛五唐人作诗本事诸稗说所载资解颐多矣其间出自傅防借盾可攻者盖亦有焉爰擿一二左方余可槪云灵隠长明灯下骆宋续吟事人以举义者不死快信之虽然非实也此无论骆之元有与宋

  • 卷一百五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五峰集胡宏字仁仲文定仲子幼事杨时侯仲良卒传其父之学绍兴中以荫补右承务郎卒学者称五峯先生有集题上封寺百年身似客浩荡世间游入望青山好梦魂偏我

  • 提要·赵汝鐩

    【臣】等谨案野谷诗稿六巻宋宗室赵汝鐩撰汝鐩字明翁居于袁州登宁宗嘉泰二年进士授馆职嘉定中分司镇江筦王士祯池北偶谈载黄虞稷尝钞得宋人小集二十八家士祯手钞姜防周弼邓林三家余摘录佳句者十九家以汝鐩为首所録凡

  • 卷四百六十五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閏八月盡其月   閏八月庚申,知杭州林希言:「太湖積水未退,為蘇、湖大患。乞專委監司躬詣瀕海泄水處,相度開決,庶使積水漸退,民田復出,流移歸業。」詔左朝奉郎邵光與本路監司同導積水。   辛酉,刑部言:「

  • 卷上·佚名

    伪吴杨氏先主行密。渥。渭。溥。伪唐李氏先主升。嗣主景。后主煜。前蜀王氏先主建。后主衍。后蜀孟氏先主知详。后主昶。伪吴先主吴王行密,庐州合淝人。力举三百斤。微时,居常独处,必见黑衣人侍其侧。后既有众,遂令部兵悉

  • 卷第八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起昭阳大荒落(癸巳),尽屠维大渊献(己亥),凡

  • 卷二百十八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八上 朱批黄廷桂奏摺 雍正五年六月十九日四川提督【臣】黄廷桂谨 奏为谨陈营伍地方情形及微【臣】管见事宜恭请 圣训事窃【臣】仰荷

  • 郑氏诗谱·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郑氏诗谱         欧阳修补亡郑氏谱序云自共和以后得太史年表接于春秋而次序乃明今诗诸国惟卫齐变风在共和前余皆宣王已后予之旧图起自诸国得封而止于诗止之君旁系于周以世相当而诗列右方依郑所

  • 周书·牧誓·佚名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

  •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一卷·护法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一卷圣天菩萨本护法菩萨释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破常品第一之一稽首妙慧如日轮垂光破闇开净眼远布微言广百论百圣随行我当释论曰。为显邪执我我所事性相皆空。方便开示三解脱门故造斯论。执见事

  • 卷第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三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尾施缚多罗缘世尊复告大王。汝当谛听。乃往古昔。我为求无上正觉利益有情。乃有转轮圣王。名大喜见。七宝具足。获四神通。于长阿笈摩六十三品中。已广分别说。

  • 卷第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八 【经】复次持国乾闼婆王得自在方便摄一切众生解脱门树光乾闼婆王得普现一

  • 卷六十·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洞山因僧问。时时勤拂拭。莫遣惹尘埃。为甚么不得它衣钵。师曰。直饶道本来无一物。也未合得它衣钵。且道什么人合得。僧下九十六语皆不契。末后曰。设使将来。它亦不受。师方

  • 江防总论·姜宸英

    一卷清姜宸英撰,清曹溶辑学海类编本 清道光十一年 (1831)六安晁氏木活字本。岷江会众川之流出峡而后滔滔东下然其势犹未极盛也至过江陵则汉江统西北之水而趋鄂渚洞庭合西南之水而出岳阳又经黄靳而向浔阳则彭蠡会饶徽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