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之一席谈
──二十四年四月在上海──
南京中国佛学会会长太虚大师,日前(四月二十日)自奉化雪窦山抵沪,驻钖东有恒路雪窦分院。本报记者闻讯,即往拜谒,当蒙接见,历谈二小时余,始兴辞而出。兹将谈话经过,补志于后:
问:大师此次来沪以何因缘?
答:余此次来沪,有两种主要因缘:一、有一德籍夫妇者,学佛有年,彼俩留学缅甸已有半年,学习原始佛教,彼等久拟来华访余,盖彼等颇欲在我国剃发为僧,学修大乘佛教。旬日前,接到彼等来函,云将于最近期间来沪,故我此次来沪,乃为招待彼等。二、锡兰僧纳啰达大师来沪后,即托佛教净业社转函雪窦,要我约一会晤地点。因彼过二三星期后即须离沪,余以其甬、沪往返,殊多不便,且山上气候寒冷,尤不适彼热带人之生活,故余决心来沪一晤。
问:大师与纳啰达大师会晤,其谈话之内容,可得闻乎?
答:余既于昨日来沪,事先即通知净业社郑铭榕居士,约于今早八时会晤。届时纳啰达大师偕郑铭榕居士果来雪窦访余,接见后,由郑居士翻译,聚谈颇欢。前年留学锡兰已故之黄茂林君,即从大师在锡兰学巴利文佛教。尔时、黄君即与其师谈起我,并垦其师来华创办巴利文学院,今不幸黄君已归道山,怅悼殊深!然大师此次来华,仍抱有来华创办巴利文学院之伟大希望,余甚感激,并钦佩其嘉惠吾华佛教之忱。因谓之曰:余在南京,组织一世界佛学苑,苑中即有一锡缅之巴利文系,今拟于总苑中,先设立一部份,俾资倡导。然佛法不仅注意其学理之研究,一方面尤须著重在依止大师而建立一出家僧众对于律仪生活的僧团,以为吾国住持僧宝倡。大师极以余言为然,故余即拟于南京筹备建筑一部份房屋,请大师住持,并请其再聘一位锡兰助手,招集十余人为一僧团,一方研究教理,一方修学律仪。彼既有此本愿,余亦有此请求,五六月后,此律仪生活之僧团,当可实现于南京也。惟余对于纳啰达大师住华事先所应顾虑者,即气候能否生活之问题是也。盖彼生于气候酷热之锡兰,终年仅袈裟一袭已足,而在吾国过冬,最少亦须加著棉袍,故彼已有函致其师,讨论可否因地制宜。彼一月后即拟赴日本游历,在我筹建房屋之五六月期间,当可得到相当办法也。又谓彼方最重戒律,终日必著袈裟,如沙弥十戒中之手不触金钱等戒,奉行惟谨,在吾国固多大乘根性,其慈悲般若方便,亦殊值彼邦人士探讨研究;然一考究比丘律仪之行持,则视彼邦逊色多矣。佛制比丘戒,须五人和合方得行仪圆满,今吾国比丘,个人精严戒律的,尚不乏其人,而能集团行持比丘戒之生活者,实属罕观。故余于此举,在为中国僧众谋设律仪之基础,即吾曩者所揭橥之‘律仪院’之本意也。纳啰达大师对余主张,甚表同情,彼以为僧众之所以受人礼拜恭敬供养者,因僧众能如法持戒故。
问:大师对于中国佛教会修正章程草案,有何意见?
答:闻中国佛教会此次修正章程之前,曾接到南京中央党部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数次之训令,指示应行修改之点,以此中佛会乃召集执监理事会议讨论商榷。大概其修改之点,即根据中央民运指导委员会所训示应行修改之点而修改之也。今中佛会已将改正之章案寄来雪窦,征求意见,余以此次中佛会修正章程草案,觉较前大有进步,殊堪嘉佩!然吾人弘法护教,倘能躬行实践,即章程形式欠缺一点,亦无甚关系。今后所最重要者,尤在以真诚纯善的力量,依照修正章程,按步就班,切实履行,庶几佛教前途,日臻光明!统观今日中国之佛教徒,约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有实力者,其一为有学力者。前一又可分为二类:一为诸山长老,一为护法居士,此二类较为有实力者。所谓实力者,大部指经济实力而言。后一亦约分二类:一为最近十余年来曾受有相当之僧教育者,一为对于佛教义素有研究者。而此两大类佛教徒,因各各趣点不同,遂不免有畛域之分。余希望今后之佛教会,应先谋两者之合作,互相谅解,互相联络,以符于僧是和合众之至意。至于有实力之诸山长老、护法居士,固应尽量容纳后者之意见而加以采择,使其学有所用,材有所需,而后者尤宜降伏其心,敛抑其气,切忌贡高我慢,目空一切。今日中国之佛教,百废待举,非群策群力,和衷共济,不足以挽颓波而救危亡,此余区区贡献于佛界同仁之一点意见。
问:大师何时离沪,莅京讲经之期约在何时?
答:余拟在沪作一星期之勾留,如德人能于最近期内来此便好,否则余即遄返奉化,京中讲经之约,当在一月后。(录佛教日报)(见正信六卷六七期合刊)
猜你喜欢 五阴品第二之二·佚名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佚名 卷八十五·佚名 在中日佛徒联谊会致词·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八卷·宝亮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下·佚名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一百二十七·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卷五百四十·佚名 在西恭与甘地先生谈话·太虚 卷第三·佚名 贤愚经卷第八·佚名 卷七十九·佚名 大雲初分善健度第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