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六

 

  卷86_1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张说

  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正在亲人守,能令王泽深。

  朝廷多秀士,熔炼比精金。犀节同分命,熊轩各外临。

  圣主赋新诗,穆若听薰琴。先言教为本,次言则是钦。

  三时农不夺,午夜犬无侵。愿使天宇内,品物遂浮沉。

  寄情群飞鹤,千里一扬音。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

  卷86_2 【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辑户口应制】张说

  至德临天下,劳情遍九围。念兹人去本,蓬转将何依。

  外避征戍数,内伤亲党稀。嗟不逢明盛,胡能照隐微。

  柏台简行李,兰殿锡朝衣。别曲动秋风,恩令生春辉。

  使出四海安,诏下万心归。怍非夔龙佐,徒歌鸿雁飞。

  卷86_3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张说

  太原俗尚武,高皇初奋庸。星轩三晋躔,土乐二尧封。

  北风遂举鹏,西河亦上龙。至德起王业,继明赖人雍。

  六合启昌期,再兴广圣踪。传呼大驾来,文物如云从。

  连营火百里,纵观人千重。翠华渡汾水,白日崒罕峰。

  枌榆恩赏洽,桑梓旧情恭。往运感不追,清时惜难逢。

  诗发尊祖心,颂刊盛德容。愿君及春事,回舆绥万邦。

  卷86_4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张说

  夏氏阶隋乱,自言河朔雄。王师进谷水,兵气临山东。

  前扫成皋阵,却下洛阳宫。义合帝图起,威加天宇同。

  轩台百年外,虞典一巡中。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

  卷86_5 【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张说

  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

  宫似瑶林匝,庭如月华满。正赓挟纩词,非近温泉暖。

  卷86_6 【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张说

  文教资武功,郊畋阅邦政。不知仁育久,徒看禽兽盛。

  夜霰氛埃灭,朝日山川净。绰仗飞走繁,抨弦筋角劲。

  帝射参神道,龙驰合人性。五豝连一发,百中皆先命。

  勇爵均万夫,雄图罗七圣。星为吉符老,雪作丰年庆。

  喜听行猎诗,威神入军令。

  卷86_7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摇扬花杂下,娇啭莺乱飞。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旂。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

  卷86_8 【四月十三日诏宴宁王亭子赋得好字】张说

  何许承恩宴,山亭风日好。绿嫩鸣鹤洲,阴秾斗鸡道。

  果思夏来茂,花嫌春去早。行乐无限时,皇情及芳草。

  卷86_9 【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张说

  东第乘馀兴,南园宴清洛。文学引邹枚,歌钟陈卫霍。

  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卷86_10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赋得树字】张说

  虎殿成鸿业,猿岩题凤赋。既荷大君恩,还蒙小山遇。

  秋吹迎弦管,凉云生竹树。共惜朱邸欢,无辞洛城暮。

  卷86_11 【夕宴房主簿舍】张说

  岁晏关雍空,风急河渭冰。薄游羁物役,微尚惬远凭。

  旅馆月宿永,闭扃云思兴。伊人美修夜,朋酒惠来称。

  交谈既清雅,琴吹亦凄凝。不逢君蹇涸,幽意长郁蒸。

  卷86_12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张说

  方秀美盘游,频年降天罕。水共伊川接,山将阙门断。

  捧日照恩华,攀云引疲散。野宿霜入帐,孤衾寒不暖。

  静闻宫漏疏,卧视庭月满。开炉命温酎,中夜发清管。

  风送关山长,气遒星岁短。寓言情思惬,适兴真意坦。

  寰中病羁挂,方外嫌纵诞。愿君乐盛时,无嗟带纕缓。

  卷86_13 【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张说

  犬戎废东献,汉使驰西极。长策问酋渠,猜阻自夷殛。

  容发徂边岁,旌裘敝海色。五年一见家,妻子不相识。

  武库兵犹动,金方事未息。远图待才智,苦节输筋力。

  脱刀赠分手,书带加餐食。知君万里侯,立功在异域。

  卷86_14 【送李侍郎迥秀薛长史季昶同赋得水字】张说

  汉郡接胡庭,幽并对烽垒。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

  薛公善筹画,李相威边鄙。中冀分两河,长城各万里。

  藉马黄花塞,蒐兵白狼水。胜敌在安人,为君汗青史。

  卷86_15 【别平一师】张说

  王子不事俗,高驾眇难追。茅土非屑盼,倾城无乐资。

  宴坐深林中,三世同一时。皎皎独往心,不为尘网欺。

  朅来已复去,今去何来思。回首谢同行,勤会安请期。

  卷86_16 【送王光庭】张说

  同居洛阳陌,经日懒相求。及尔江湖去,言别怅悠悠。

  楚云眇羁翼,海月倦行舟。爱而不可见,徒嗟芳岁流。

  卷86_17 【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一作卢崇道诗)】张说

  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静深人俗断,寻玩往还迷。

  碧潭秀初月,素林惊夕栖。褰幌纳蟾影,理琴听猿啼。

  佳辰改宿昔,胜寄坐睽携。长怀赏心爱,如玉复如珪。

  卷86_18 【赠崔公】张说

  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长歌紫芝秀,高卧白云浮。

  朝野光尘绝,榛芜年貌秋。一朝驱驷马,连辔入龙楼。

  昔遁高皇去,今从太子游。行藏惟圣节,福祸在人谋。

  卒能匡惠帝,岂不赖留侯。事随年代远,名与图籍留。

  平生钦淳德,慷慨景前修。蚌蛤伺阴兔,蛟龙望斗牛。

  无嗟异飞伏,同气幸相求。

  卷86_19 【赠赵公】张说

  湘东股肱守,心与帝乡期。舟楫中途蹇,风波复来思。

  嘉我常联翼,金貂侍玉墀。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

  寒暑一何速,山川远间之。宁知洞庭上,独得平生时。

  精意微绝简,从权讨妙棋。林壑为予请,纷霭发华滋。

  流赏忽已散,惊帆杳难追。送君在南浦,侘傺投此词。

  卷86_20 【赠赵侍御】张说

  禄放迹异端,偏荒事同蹇。苟忘风波累,俱会云壑践。

  险式压西湖,侨庐对南岘。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卷。

  山势远涛连,江途斜汉转。坐啸予多暇,行吟子独善。

  并辔躧郊郭,方舟玩游演。虚声万籁分,水色千里辨。

  不知岸阴谢,再见春露泫。绿壤发欣颜,华年助虫篆。

  上世时难接,古人情可选。泊渚烦为媒,多才怨成褊。

  长沙鵩作赋,任道可知浅。请从三已心,荣辱两都遣。

  卷86_21 【答李伯鱼桐竹】张说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卷86_22 【寄姚司马】张说

  共君春种瓜,本期清夏暑。瓜成人已去,失望将谁语。

  裛露摘香园,感味怀心许。偶逢西风便,因之寄鄂渚。

  卷86_23 【代书答姜七崔九】张说

  婀娜金闺树,离披野田草。虽殊两地荣,幸共三春好。

  花殊鸟飞处,叶镂虫行道。真心独感人,惆怅令人老。

  卷86_24 【代书寄吉十一】张说

  一雁雪上飞,值我衡阳道。口衔离别字,远寄当归草。

  目想春来迟,心惊寒去早。忆乡乘羽翮,慕侣盈怀抱。

  零落答故人,将随江树老。

  卷86_25 【代书寄薛四】张说

  孤雁东飞来,寄我纹与素。纹足经三象,素当综群务。

  远见故人心,一言重千金。答之彩毛翰,继以瑶华音。

  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

  卷86_26 【过蜀道山】张说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披林入峭蒨,攀登陟崔嵬。

  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谁知高深意,缅邈心幽哉。

  卷86_27 【蜀路二首】张说

  云埃夜澄廓,山日晓晴鲜。叶落苍江岸,鸿飞白露天。

  磷磷含水石,幂幂覆林烟。客心久无绪,秋风殊未然。

  徭蜀时未改,别家乡念盈。忆昨出门日,春风发鲜荣。

  及兹旋辕地,秋风满路生。昏晓思魏阙,梦寐还秦京。

  秦京开朱第,魏阙垂紫缨。幽独玄虚阁,不闻人马声。

  艺业为君重,名位为君轻。玉琴知调苦,宝镜对胆清。

  鹰饥常啄腥,凤饥亦待琼。于君自有属,物外岂能轻。

  卷86_28 【再使蜀道】张说

  眇眇葭萌道,苍苍褒斜谷。烟壑争晦深,云山共重复。

  古来风尘子,同眩望乡目。芸阁有儒生,轺车倦驰逐。

  青春客岷岭,白露摇江服。岁月镇羁孤,山川俄反覆。

  鱼游恋深水,鸟迁恋乔木。如何别亲爱,坐去文章国。

  蟋蟀鸣户庭,蟏蛸网琴筑。

  卷86_29 【江路忆郡】张说

  雾敛江早明,星翻汉将没。卧闻峡猿响,起视榜人发。

  倚棹攀岸筱,凭船弄波月。水宿厌洲渚,晨光屡挥忽。

  林泽来不穷,烟波去无歇。结思笙竽里,摇情游侠窟。

  年貌不暂留,欢愉及玄发。云涓恋山海,禽马怀燕越。

  自非行役人,安知慕城阙。

  卷86_30 【过汉南城叹古坟】张说

  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汹涌蔽平冈,汨若波涛连。

  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

  卷86_31 【至尉氏】张说

  夕次阮公台,啸歌临爽垲。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

  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桑中雉未飞,屋上乌犹在。

  途逢旧甿吏,城有同僚寀。望尘远见迎,拂馆来欣待。

  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始知鲁卫间,优劣相悬倍。

  卷86_32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张说

  高名出汉阴,禅阁跨香岑。众山既围绕,长川复回临。

  云峰晓灵变,风木夜虚吟。碧湫龙池满,苍松虎径深。

  旧知青岩意,偏入杳冥心。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卷86_33 【巡边在河北作】张说

  抚剑空馀勇,弯弧遂无力。老去事如何,据鞍长叹息。

  故交索将尽,后进稀相识。独怜半死心,尚有寒松直。

  卷86_34 【入海二首】张说

  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

  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沉。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

  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

  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

  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金台此沦没,玉真时播迁。

  问子劳何事,江上泣经年。隰中生红草,所美非美然。

  卷86_35 【相州山池作】张说

  尝怀谢公咏,山水陶嘉月。及此年事衰,徒看众花发。

  观鱼乐何在,听鸟情都歇。星汉流不停,蓬莱去难越。

  邺中秋麦秀,淇上春云没。日见尘物空,如何静心阙。

  卷86_36 【岳州作】张说

  夜梦云阙间,从容簪履列。朝游洞庭上,缅望京华绝。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热。重欷视欲醉,懵满气如噎。

  器留鱼鳖腥,衣点蚊虻血。发白思益壮,心玄用弥拙。

  冠剑日苔藓,琴书坐废撤。唯有报恩字,刻意长不灭。

  卷86_37 【岳州行郡竹篱】张说

  山郡不沟郭,荒居无翳壅。爱人忠主利,善守闭为勇。

  苟非小勤瘁,安得期逸宠。版筑恐土疏,襄城嫌役重。

  藩栅聊可固,筠篁近易奉。差池截浦沙,缭绕缘隈垄。

  矗似长云亘,森如高戟耸。预绝豺狼忧,知免牛羊恐。

  闾里宽矫步,榛丛恣踏踵。始果游处心,终日成闲拱。

  卷86_38 【游洞庭湖湘】张说

  缅邈洞庭岫,葱蒙水雾色。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

  剖竹守穷渚,开门对奇域。城池自絷笼,缨绶为徽纆。

  靡日不思往,经时始愿克。飞棹越溟波,维舟恣攀陟。

  窈窕入云步,崎岖倚松息。岩坛有鹤过,壁字无人识。

  滴石香乳溜,垂崖灵草植。玩幽轻雾阻,讨异忘曛逼。

  寒沙际水平,霜树笼烟直。空宫闻莫睹,地道窥难测。

  此处学金丹,何人生羽翼。谁传九光要,几拜三仙职。

  紫气徒想像,清潭长眇默。霓裳若有来,觏我云峰侧。

  卷86_39 【灉湖山寺】张说

  楚老游山寺,提携观画壁。扬袂指辟支,睩眄相斗阋。

  险哉透撞儿,千金赌一掷。成败身自受,傍人那叹息。

  卷86_40 【出湖寄赵冬曦】张说

  西泛平湖尽,参差入乱山。东瞻岳阳郡,汗漫太虚间。

  窘步同行乐,遒文互屡看。山戍上云桂,江亭临水关。

  川途倏忽间,风景依如昨。湘浦未赐环,荆门犹主诺。

  何时与美人,载酒游宛洛。

  卷86_41 【岳阳早霁南楼】张说

  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

  四运相终始,万形纷代续。适临青草湖,再变黄莺曲。

  地穴穿东武,江流下西蜀。歌闻枉渚邅,舞见长沙促。

  心阻意徒驰,神和生自足。白发悲上春,知常谢先欲。

  卷86_42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张说

  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

  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

  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竹径入阴窅,松萝上空蒨。

  草共林一色,云与峰万变。探窥石门断,缘越沙涧转。

  两山势争雄,峰巘相顾眄。药妙灵仙宝,境华岩壑选。

  清都西渊绝,金地东敞宴。池果接园畦,风烟迩台殿。

  高寻去石顶,旷览天宇遍。千山纷满目,百川豁对面。

  骑来云气迎,人去鸟声恋。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卷86_43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张说

  坐啸人事闲,佳游野情发。山门送落照,湖口升微月。

  林寻猿狖居,水戏鼋鼍穴。朔风吹飞雁,芳草亦云歇。

  卷86_44 【五君咏五首·魏齐公元忠】张说

  齐公生人表,迥天闻鹤唳。清论早揣摩,玄心晚超诣。

  入相廊庙静,出军沙漠霁。见深吕禄忧,举后陈平计。

  甘心除君恶,足以报先帝。

  卷86_45 【五君咏五首·苏许公瑰】张说

  许公信国桢,克美具瞻情。百事资朝问,三章广世程。

  处高心不有,临节自为名。朱户传新戟,青松拱旧茔。

  凄凉丞相府,馀庆在玄成。

  卷86_46 【五君咏五首·李赵公峤】张说

  李公实神敏,才华乃天授。睦亲何用心,处贵不忘旧。

  故事遵台阁,新诗冠宇宙。在人忠所奉,恶我诚将宥。

  南浦去莫归,嗟嗟蔑孙秀。

  卷86_47 【五君咏五首·郭代公元振】张说

  代公举鹏翼,悬飞摩海雾。志康天地屯,适与云雷遇。

  兴丧一言决,安危万心注。大勋书王府,舛命沦江路。

  势倾北夏门,哀靡东平树。

  卷86_48 【五君咏五首·赵耿公彦昭】张说

  耿公山岳秀,才杰心亦妙。鸷鸟峻标立,哀玉扣清调。

  协赞休明启,恩华日月照。何意瑶台云,风吹落江徼。

  湘流下浔阳,洒泪一投吊。

  卷86_49 【游龙山静胜寺】张说

  每上襄阳楼,遥望龙山树。郁茀吐冈岭,微蒙在烟雾。

  下车岁已成,饰马闲馀步。苦霜裛野草,爱日扬江煦。

  云对石上塔,风吹松下路。禅室宴三空,神祠同六趣。

  儿童共戏谑,猿鸟相惊顾。南识桓公台,北望先贤墓。

  世上人何在,时闻心不住。但传无尽灯,可使有情悟。

  卷86_50 【一柱观】张说

  旧说江陵观,初疑神化来。空山结云阁,绮靡随风回。

  奈何任一柱,斯焉容众材。奇功非长世,今馀草露台。

  卷86_51 【登九里台是樊姬墓】张说

  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不怀沈尹禄,谁谙叔敖贤。

  万化茫无在,孤坟独岿然。北分阳台陌,南识郢城阡。

  漠漠渚宫树,苍苍云梦田。登高形胜出,访古令名传。

  自我来符守,因君树蕙荃。诗书将变俗,絺纩忽弥年。

  志阐三折后,愁值二毛前。伫立帝京路,遥心寄此篇。

  卷86_52 【过怀王墓】张说

  咿嚘不可信,以此败怀王。客死峣关路,返葬岐江阳。

  啼狖抱山月,饥狐猎野霜。一闻怀沙事,千载尽悲凉。

  卷86_53 【闻雨】张说

  多雨绝尘事,寥寥入太玄。城阴疏复合,檐滴断还连。

  念我劳造化,从来五十年。误将心徇物,近得还自然。

  闲居草木侍,虚室鬼神怜。有时进美酒,有时泛清弦。

  声真不世识,心醉岂言诠。

  卷86_54 【夜坐】张说

  怀哉四壁时,未有五都价。百金谁见许,斗酒难为贳。

  落花生芳春,孤月皎清夜。复逢利交客,题户遥相谢。

  卷86_55 【山夜闻钟】张说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霜风吹寒月,窈窕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卷86_56 【冬日见牧牛人担青草归】张说

  塞上绵应折,江南草可结。欲持梅岭花,远竞榆关雪。

  日月无他照,山川何顿别。苟齐两地心,天问将安说。

  卷86_57 【咏镜】张说

  宝镜如明月,出自秦宫样。隐起双蟠龙,衔珠俨相向。

  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积翳掩菱花,虚心蔽尘状。

  倘蒙罗袖拂,光生玉台上。

  卷86_58 【咏瓢】张说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卷86_59 【杂诗四首】张说

  抱薰心常焦,举旆心常摇。天长地自久,欢乐能几朝。

  君看西陵树,歌舞为谁娇。

  山闲苦积雨,木落悲时遽。赏心凡几人,良辰在何处。

  触石满堂侈,洒我终夕虑。客鸟怀主人,衔花未能去。

  剖珠贵分明,琢玉思坚贞。要君意如此,终始莫相轻。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默念群疑起,玄通百虑清。初心灭阳艳,复见湛虚明。

  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卷86_60 【和张监游终南】张说

  宿怀终南意,及此语云峰。夜闻竹涧静,晓望林岭重。

  春烟生古石,时鸟戏幽松。岂无山中赏,但畏心莫从。

  卷86_61 【古泉驿】张说

  昔闻陈仲子,守义辞三公。身赁妻织屦,乐亦在其中。

  岂无穷贱苦,羞与倾巧同。长白临河上,於陵入济东。

  我行吊遗迹,感叹古泉空。

  卷86_62 【河上公】张说

  尊师厌尘去,精魄知何明。形气不复生,弟子空伤情。

  济北神如在,淮南药未成。共期终莫遂,寥落两无成。

  卷86_63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张说

  上阳柳色唤春归,临渭桃花拂水飞。总为朝廷巡幸去,

  顿教京洛少光辉。昨从分陕山南口,驰道依依渐花柳。

  入关正投寒食前,还京遂落清明后。路上天心重豫游,

  御前恩赐特风流。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球。

  渭桥南渡花如扑,麦陇青青断人目。汉家行树直新丰,

  秦地骊山抱温谷。香池春溜水初平,预欢浴日照京城。

  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陪宴作清明。

  卷86_64 【时乐鸟篇】张说

  旧传南海出灵禽,时乐名闻不可寻。形貌乍同鹦鹉类,

  精神别禀凤凰心。千年待圣方轻举,万里呈才无伴侣。

  红茸糅绣好毛衣,清泠讴鸦好言语。内人试取御衣牵,

  啄手暝声不许前。心愿阳乌恒保日,志嫌阴鹤欲凌天。

  天情玩讶良无已,察图果见祥经里。本持符瑞验明王,

  还用文章比君子。自怜弱羽讵堪珍,喜共华篇来示人。

  人见嘤嘤报恩鸟,多惭碌碌具官臣。

  卷86_65 【安乐郡主花烛行】张说

  青宫朱邸翊皇闱,玉叶琼蕤发紫微。姬姜本来舅甥国,

  卜筮俱道凤凰飞。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秾李遥相匹。

  鸾车凤传王子来,龙楼月殿天孙出。平台火树连上阳,

  紫炬红轮十二行。丹炉飞铁驰炎焰,炎霞烁电吐明光。

  绿輧绀幰纷如雾,节鼓清笳前启路。城隅靡靡稍东还,

  桥上鳞鳞转南渡。五方观者聚中京,四合尘烟涨洛城。

  商女香车珠结网,天人宝马玉繁缨。百壶渌酒千斤肉,

  大道连延障锦轴。先祝圣人寿万年,复祷宜家承百禄。

  珊瑚刻盘青玉尊,因之假道入梁园。梁园山竹凝云汉,

  仰望高楼在天半。翠幕兰堂苏合薰,珠帘挂户水波纹。

  别起芙蓉织成帐,金缕鸳鸯两相向。罽茵饰地承雕履,

  花烛分阶移锦帐。织女西垂隐烛台,双童连缕合欢杯。

  蔼蔼绮庭嫔从列,娥娥红粉扇中开。黄金两印双花绶,

  富贵婚姻古无有。清歌棠棣美王姬,流化邦人正夫妇。

  卷86_66 【离会曲】张说

  何处送客洛桥头,洛水泛泛中行舟。可怜河树叶萎蕤,

  关关河鸟声相思。街鼓喧喧日将夕,去棹归轩两相迫。

  何人送客故人情,故人今夜何处客。

  卷86_67 【邺都引】张说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呈缭绕西山阳,

  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fT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卷86_68 【城南亭作】张说

  珂马朝归连万石,槊门洞启亲迎客。北堂珍重琥珀酒,

  庭前列肆茱萸席。长袖迟回意绪多,清商缓转目腾波。

  旧传比翼侯家舞,新出将雏主第歌。汉家绛灌馀兵气,

  晋代浮虚安足贵。正逢天下金镜清,偏加日饮醇醪意。

  谁复遨游不复归,闲庭莫畏不芳菲。会待城南春色至,

  竟将花柳拂罗衣。

  卷86_69 【同赵侍御乾湖作】张说

  江南湖水咽山川,春江溢入共湖连。气色纷沦横罩海,

  波涛鼓怒上漫天。鳞宗壳族嬉为府,弋叟罛师利焉聚。

  欹帆侧柁弄风口,赴险临深绕湾浦。一湾一浦怅邅回,

  千曲千溠怳迷哉,乍见灵妃含笑往。复闻游女怨歌来。

  暑来寒往运洄洑,潭生水落移陵谷。云间坠翮散泥沙,

  波上浮查栖树木,昨暮飞霜下北津,今朝行雁度南滨。

  处处沟洚清源竭,年年旧苇白头新。天地盈虚尚难保,

  人间倚伏何须道。秋月皛皛泛澄澜,冬景青青步纤草。

  念君宿昔观物变,安得踌蹰不衰老。

  卷86_70 【巡边在河北作】张说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碛路何为尔,

  重气轻生知许国。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卷86_71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张说

  十五红妆侍绮楼,朝承握槊夜藏钩。君臣一意金门宠,

  兄弟双飞玉殿游。宁知宿昔恩华乐,变作潇湘离别愁。

  地湿莓苔生舞袖,江声怨叹入箜篌。自怜京兆双眉妩,

  会待南来五马留。

  卷86_72 【送尹补阙元凯琴歌】张说

  凤哉凤哉,啄琅玕,饮瑶池,栖昆仑之山哉。

  中国有圣人,感和气,飞来飞来。自歌自舞,先王册府,

  麒麟之台,羁雌众雏故山曲。其鸣喈喈,其鸣喈喈,

  欲往衔之欻去来,去别鸾凤心徘徊。

  明年阿阁梧桐花叶开,群飞凤归来,群飞凤归来。

  卷86_73 【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署舍利塔】张说

  怀玉泉,恋仁者,寂灭真心不可见,空留影塔嵩岩下。

  宝王四海转千轮,金昙百粒送分身。山中二月娑罗会,

  虚呗遥遥愁思人。我念过去微尘劫,与子禅门同正法。

  虽在神仙兰省间,常持清净莲花叶。来亦好,去亦好,

  了观车行马不移,当见菩提离烦恼。

  卷86_74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张说

  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群。名接天庭长景色,

  气连宫阙借氛氲。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

  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桢干捧明君。莫比冥灵楚南树,

  朽老江边代不闻。

  

猜你喜欢
  李秀兰·唐圭璋
  范祖禹·唐圭璋
  ◆虞学士集(道园学古录 道园遗稿)·顾嗣立
  第一折·佚名
  唐毅夫·隋树森
  附录·陈霆
  减字木兰花·徐志摩
  五集目录八·乾隆
  卷四十六·王奕清
  南村诗集巻一·陶宗仪
  卷七百八十九·佚名
  岳州看黄叶·张说
  ●广陵月·沈泰
  石屏诗集卷五 ·戴复古
  提要·王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臧懋循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杂剧(元)杨景贤 撰●马丹阳度脱刘行首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北邙山倡和柳梢青 正名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第一折〔正末扮王重阳上云〕贫道姓

  • 荆溪林下偶谈卷一·吴子良

    (宋)吴子良 撰退之原性退之既以仁义礼智信言性则不当立三品之论今别为三品而以三品之下者为恶则是仁义礼智信亦可谓之恶欤其言之自相抵牾如此又曰上者可学下者可制而品则孔子谓不移也夫孔子所谓下愚不移者谓其自暴自弃

  • 五集卷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古今体九十七首【甲辰五】至苏州筞马入城据鞍得句庚子南巡正七旬今来有四度芳春维舟筞骑仍康健露冕观民益切亲俾畏何如斯俾爱忘怀那肯便忘仁黄衣问岁八十六【一

  • 卷七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七 李德裕【字文饶赞皇人】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愀然何处念念我龙门坞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茵桂秀层岭芳荪媚幽

  • 秋声集卷四·黄镇成

    (元)黄鎭成 撰○七言絶句富沙道中溪上北风天雨霜野田高下散牛羊前村落尽乌桕叶无数人家在夕阳谷口谷口桥边日未斜先寻宿处近梅花分明听得吹长笛秪隔红阑第一家谷口桥边寻隠君山中几时耕白云清霜满天桕叶赤石上水声终夜

  • 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欧阳修

    世祖一女。同安公主,高祖同母媦也。下嫁隋州刺史王裕。贞观时,以属尊进大长公主。尝有疾,太宗躬省视,赐缣五百,姆侍皆有赉予。永徽初,赐实户三百。薨年八十六。裕,隋司徒柬之子,终开府仪同三司。高祖十九女。长沙公主,下嫁冯少

  • 第三十一回 逐党人各省廓清 下围城三日大掠·蔡东藩

      却说段芝贵、李纯等,既夺还湖口,即乘胜直捣南昌。  适李烈钧收集败军,退守吴城,吴城系新建县乡镇,距南昌省城一百八十里,烈钧到此,即遣党人魏斯昊、曾经等,赴省城勒逼民财,输作军饷。省中商民,怨苦得了不得,统詈欧阳武勾

  • 北虏纪·张瀚

    元之先为蒙古,本北种胡,并女真及宋,入主中国。后我明逐顺帝,遁归沙漠,传子爱猷识里达腊。十世为小王子,生三子:长阿尔伦台吉,次阿着,次满官瞋。太师亦不剌弒阿尔伦台吉,走河西。阿尔伦二子:长卜赤,次乜明;皆幼。阿著称小王子,阿着死

  • 卷之四十·佚名

    洪武二年三月乙未朔 上与儒臣论易至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上曰人主职在养民但能养贤与之共治则民皆得所养然知人最难若所养果贤而使之治民则国无虚禄民获实惠苟所养非贤反厉其民何补于国哉故人主养贤非难知贤

  • 附录·罗大春

    附录一上制府请经理台湾后山番地上制府请经理台湾后山番地敬再禀者:台湾雄峙海中,背东、面西,为内地七省屏藩。各口泛海之船,一航可达。设有他虞,沿海七省皆不安枕;昔人言之详矣。迩来台、内各海口俱准外洋通商,轮船、夹板任

  • 卷十四·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四唐 长孙无忌等 撰戸婚下【凡一十四条】同姓为婚【问答一】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缌麻以上以奸论疏义曰同宗共姓皆不得为婚违者各徒二年然古者受姓命氏因彰德功邑居官爵事非一绪其有祖宗迁

  • 一、蒋廷黻其人·蒋廷黻

    1 留美洋博士 蒋廷黻,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生于一户薄有田产的农家。1965年病逝于纽约,享年70岁。 蒋家从他的祖父时代起,就务农兼经商,在靖港开了一家经营铁器的店铺,由他的父亲和二伯父轮流看管[3]

  • 论语序说·朱熹

     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颜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岁,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乡陬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长,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

  •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第二十五·晏婴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

  • 卷五·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五新安首源姚际恒闵公庄公庶子,在位二年。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即位于上年子般卒之后也。齐人救邢。善也。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越十一月乃葬,国乱故也。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季子,经不

  • 维洛那二绅士·莎士比亚

    《维洛那二绅士》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喜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剧作主要通过意大利维洛那城二绅士的故事,反映爱情和友谊的主题,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观精神,渗透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生活的浓厚气息

  • 金石录·赵明诚

    宋赵明诚编著。明诚字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诚)人。明诚雅好金石,很早就开始致力于搜求,金石碑刻家藏甚丰。后来,他受到欧阳修《集古录》的启发,编写了这部《金石录》。全书凡30卷,“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

  •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佚名

    梵名Suh=r!l -lekha ,西藏名Bs/es-pah!i spr=in%-yig 。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此系龙树训诫南印度国王之书函。乃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之偈颂,共一二六颂半。其中初三颂说明撰述之意,次四十一颂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