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

宗鉴法林卷六十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洞山因僧问。时时勤拂拭。莫遣惹尘埃。为甚么不得它衣钵。师曰。直饶道本来无一物。也未合得它衣钵。且道什么人合得。僧下九十六语皆不契。末后曰。设使将来。它亦不受。师方肯之。

翠峰显云。它既不受是眼。将来必应是瞎。还见祖师衣钵么。若於此入门。便乃两手分付。非惟大庾岭头一个提不起。设使阖国人来。且款款将去。 翠岩芝云。总不合得它衣钵。却与古佛同参。且道参阿谁。 天童觉云。长芦则不然。直须将来。若不将来。争知不受。将来底必应是眼。不受底真个是瞎。还会么。照尽体无依。通身合大道。 古南门云。洞山理长则就。翠峰举一明三。祇如将来既不受。诸人早晚横披竖搭。是衣不是衣。一日过堂两度湿。是钵不是钵。若是。争奈洞山不肯。若不是。祖师衣钵掉向甚处去也。即今日用行持又是个什么。若如此入门。何待两手分付。庾岭力争。管取黄梅儿孙传遍天下。 胜法法云。二大老彻底举扬。未免各见一边。胜法则不然。若有将来必当是受。若是不受必不将来。将来底也非是眼。不受底也非是瞎。还见祖师衣钵么。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 灵隐岳举翠岩语了云。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祖师衣钵谩悠哉。不受渠犹眼未开。谁信普通年远事。岂从[葸-十+夕]岭付将来。(本觉一)

洞山因僧问。和尚寻常教人行鸟道。如何是鸟道。师曰不逢一人。曰如何行。师曰直须足下无私。曰。祇如行鸟道。莫便是本来面目否。师曰阇黎因甚颠倒。曰如何是某甲颠倒。师曰。若不颠倒。因甚唤奴作郎。曰如何是本来面目。师曰不行鸟道。

理安洸云。不行鸟道始是本来面目。因甚寻常却祇教人行鸟道。且道洞山意作么生。良久云。渡河须用筏。到岸始辞舟。 凤山启云。识尊卑。明贵贱。自然冠履不致倒置。钱谷不肯浪费。当今之世。见处颟顸。金鍮不辨。以其素无大志。自甘颠倒故也。且道不行鸟道又是如何面目。良久云。不辞向汝道。相续也大难。

古路翛然倚太虚。行玄犹是涉崎岖。不登鸟道虽为妙。捡点将来已触途。(丹霞淳)

万仞峰头射得乌。翅翎开碧涌河图。就中几个先天字。载尽从来封禅书。(潭吉忍)

不行鸟道。皇风浩浩。骀背何知。天街醉倒。帝力於我何有哉。卮酒且娱臣年老。老则老。欠些好。不及东村王大嫂。(墨历智)

御虚虽有术。蓬岛尚迢遥。欲见姑射君。还须下紫霄。紫霄下。辞天风。玉华瑶艹处丛丛。孰谓仙君旧风月。东轩仍挂日轮红。(位中符)

洞山偈曰。贪瞋痴。太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行便打。坐便椎。分付心王仔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三人知不知。

神鼎諲云。我则不然。贪瞋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随。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原解脱。何须更问知不知。 紫柏可云。锻炼自心。钳锤猛密。须是洞山。咳嗽掉臂。戏笑讥呵。无非解脱三昧。还它神鼎。虽然。如神鼎不打洞山炉韛中陶铸过来。安得便恁么自在。洞山不打神鼎见地上得个消息。从汝朝打暮搥。敢保贪瞋痴驴年也未调伏在。者里拣别得。许你会如来禅。若是祖师禅。犹隔乡关万里。 大觉升云。恁么说话。若在大觉门下。打折驴腰未放过在。何故。既有让王节。何争洗耳清。虽然如是。也须是个人始得。 雪堂宣云。者两个老汉。一个强作主宰。一个随境飘流。要且不失为苦海慈航。若到吼山门下。切不得举着。举着即打折你驴腰。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 云林辂云。石叟也放它不过。贪瞋痴。谁不知。证龟成鳖也由伊。担雪填井。击火然眉。欲与心王下一锥。藕丝孔里藏难得。更教何地立先知。又云。若从洞山语下打发将去。寒则普天匝地寒。若从神鼎语下打发将去。热则普天匝地热。若从云林语下打发将去。大清国里许汝一员衲僧。

洞山问僧世间何物最苦。曰地狱最苦。师曰。不然。在此衣线下不明大事。是名最苦。

人生最苦不知休。逐浪随波真可忧。一句若能超佛祖。蒙头坏衲更何求。(枯木成)

镬汤炉炭几何般。地狱三途未苦酸。须信新丰亲切语。袈裟之下莫颟顸。(丹霞淳)

洞山与云居渡水。师问水深水浅。曰不湿。师曰粗人。曰和尚作么生道。师曰不乾。

五祖演云。二老恁么说话。还有优劣也无。山僧今日因行掉臂。过水一句不湿。库藏珍珠堆积。过水一句不乾。无锥说甚贫寒。乾湿二途俱不涉。任它绿水与青山。 笑岩宝云。演祖恁么道。与它洞山有交涉无交涉。若能辨得。不独识破五祖。亦能亲见洞山。若不能辨得。山僧略为诸人说破。洞山不下为人手。五祖能谈本分禅。 古梅志云。不乾不湿。胡饼呷汁。不湿不乾。盐醎酢酸。二途蹋断。花鸟盘桓。达磨不会。大难大难。

洞山因云居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阇黎它后有把茅盖头。忽有人问。作么生抵对。曰道膺罪过。

子珪璋。绝点虾。久归林下傲乌纱。等闲识得东风谢。尽闲名。玩岁华。冷看蜻蜓蹋水。时窥蛱蝶穿花。轻又过。绿杨邪。(墨历智)

洞山问座主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唤作什么语。曰赞法身语。师曰唤作法身早是赞也。主无语。

天童华云。诸人到者里。下得甚么语。蒋山今日也要出一只手。又恐诸人穿却鼻。孔 天宁琦云。者里合下得什么语。塞却洞山口。复云。千。 龙池传别云。唤作法身早是谤也。

洞山因僧问如何是正问正答。师曰不从口里道。

五台山上跛沙弥。笑舞三更过铁围。无孔笛敲毡拍板。聋如鼻孔瞎如眉。(湘翁沄)

洞山因僧问。蛇吞虾蟇。救即是。不救即是。师曰救则双目不睹。不救则形影不彰。

画堂宝鼎起青烟。皓月沉沉古镜圆。夜静木童歌白雪。声声唱出洞中天。(寒松操)

芳郊艹湿懒成眠。直入重云傲晓烟。夜半昆仑翻雪浪。回头不见上峰尖。(隐含敷)

禁宫深密无人到。上苑落花风自扫。觌面逢君回互难。打蛇必定须惊艹。机俊俏。何处讨。明暗双敲俱靠倒。翻身独坐玉堂前。明月帘垂光皎皎。(秋山篑)

洞山因僧问如何是衲僧孔窍。师曰十八女儿不系裙。

衲僧孔窍少人知。刚被宗师已识机。十八女儿裙未系。先教阿母画蛾眉。(海印信)

洞山不安。令沙弥传语云居。乃嘱曰。它或问和尚安乐否。但道云岩路相次绝也。汝下此语须远立。恐它打汝。沙弥领旨去。传语声未绝。早被云居打一棒。

同安显代云。恁么则云岩一枝不坠也。 云居锡云。上座且道云岩路绝不绝。 崇寿稠云。古人打此一棒意作么生。

洞山有路透云岩。绝处教通到者难。拄杖头边开活路。方知不隔一毫端。(绝象鉴)

年老心孤是洞山。引人行路绝跻攀。者僧若也知机变。一去云岩更不还。(竹屋简)

洞山行脚时路逢一担水婆子。师索水饮。婆曰水不妨饮。婆有一问须先问过。且道水具几尘。师曰不具诸尘。婆曰。去。休污我水担。

山茨际云。洞山不具诸尘。果然喉舌乾枯。婆子休污我水。终是老婆见解。山僧当时若作洞山。待道水具几尘。但踢翻水桶便行。管教者老婆疑着。行脚师僧别有长处。 云林辂云。洞山水边渴杀。其心自甘。惜乎我初行脚时不曾遇着者婆。待道水具几尘。便将担中水一吸而尽。使其空手回家。亦怨人不得。

洞山将示寂。谓众曰。吾有闲名在世。谁人为我除得。众皆无对。时沙弥出曰。请和尚法号。师曰吾闲名已谢。

石霜诸闻云。无人得它肯。 云居膺云。若有闲名。非吾先师。 曹山寂云。从古至今。无人辨得。 疎山仁云。龙有出水之机。无人辨得。

宝鼎香消漏已残。闲名且喜卸人间。剩来一曲无声调。孤韵清清和者难。(频吉祥)

闲邀明月层楼上。玉笛攸扬入耳寒。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胜法溥)

潭州神山僧密禅师(云岩晟嗣)

与洞山行次。忽见白兔走过。师曰俊哉。洞曰作么生。师曰大似白衣拜相。曰老老大大作者个说话。师曰你作么生。曰。积代簪缨。暂时落魄。

广闰融云。一人尚行心处路。一人犹挂本来衣。各与二十笤帚柄。设有问长老作么生。便卓杖云。人居大国方知贵。水到潇湘一样清。且道还有渗漏也无。若检得出。二十笤帚柄山僧自吃。如无。更有二十。各领归堂去。 蔗庵范云。若於白衣拜相处会得。即与古人音容相接。吕律相谐。提持三有。抚育四生。若於积代簪缨处会得。独阐继往开来之要路。伫观地平天成之雍熙。虽然分明晓了。於衲僧分上祇得一半。且如何是那一半。良久云。明日有人为汝注破。

抗力雪霜。平步云霄。下惠黜国。相如过桥。萧曹谋略能成汉。巢许身心欲避尧。宠辱若惊深自信。真情参迹混渔樵。(天童觉)

白衣拜相喜难加。暂时流落向天涯。移身换步人难见。夜来归宿五侯家。(佛性泰)

乌鸡深夜放。玉兔晓怀胎。触处逢渠也。同行呼俊哉。一人与么来。一人与么去。尊贵本天然。功勋非素位。披毛异类且同尘。百艹颠头冷泼人。(古南门)

垂天之云。卧石之虎。一回一舞忘却步武。请缨自是英灵汉。武穆何堪入行伍。羊皮袄子绿蓑翁。姓名何由挂铜柱。(伴我侣)

神山与洞山在饼铺。师於地上画一圆相曰把将去。洞曰拈将来。

保宁勇云。非但二人提不起。尽大地人亦提不起。 平阳忞召众云。诸人还提得起么。良久云。也须是个踞地师子始得。若是山僧。待它道拈将来。便与一掌。者一掌有生有死有利有害。

彩笺书画翦江波。一抹烟峦散玉珂。探得洛阳增纸价。好看丹桂影[浦/女]娑。(宗陆和)

神山与洞山行。因过独木桥。洞山先过了。乃拈起木桥曰过来。师曰。价阇黎。洞乃放下木桥。

普明烨云。洞山用剑刃上事。若非神山也大难承当。虽然。鼻孔却在神山手里。 [、/(、*、)]堂莲云。临机勘辨。须是白拈。鸟道傍通。还它老作。虽则有收有放。鼻孔已落神山手里。任你过来过去。性命还在洞山彀中。若据捡点。二老大似秤钩打钉。

平地无端凿陷坑。木桥拈起使人行。沉沉寒水如何渡。月夜金鸡报五更。(丹霞淳)

神山把针次。洞山问作什么。师曰把针。曰把针事作么生。师曰针针相似。曰二十年同行作者个语话。师曰汝又作么生。曰如大地火发。

南林弘云。神山一段古锦。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被洞山一拶。直得零零落落。至今补不得。 惟直楷云。密师不得。洞山拨转。端的不知。别有生涯。可惜放过。待问把针事作么生。蓦面便与一札。饶伊三头六臂也回避不及。

大地火发。间不容发。南海昆仑。天寒不袜。祖祖相传。一堆搕[打-丁+(天/韭)]。(天童觉)

逆放顺收。将寡敌众。隐显同途。得失共用。针针相似不外来。同行语话要分开。自从大地火发后。古庙香炉不着灰。(月堂昌)

幽溪禅师(云岩晟嗣)

僧问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师起身绕禅床一匝而坐。僧拟进语。师遂与一蹋。僧归位立。师曰。汝恁么。我不恁么。汝不恁么。我却恁么。僧再拟进语。师又与一蹋曰。三十年后我道大行。

天童华云。善射者箭不虚发。若是个汉。何处更有幽溪。虽然。最初一蹋何似末后一蹋。 天宝枢云。幽溪门庭壁立。家法森严。不因者僧。争见汗马功高。

劈开华岳连天色。放出黄河倒海声。八臂那咤难凑泊。旁观祇有舌长伸。(道隆兴)

轰轰雷鼓辣云头。电影长空扫未休。直得禹门桃浪恶。前津祇有[月*暴]腮流。(微微昱)

幽溪因僧问处处该不得时如何。师曰。夜半石人无影像。纵横不辨往来源。

金鞭击碎珊瑚树。玉浪冲开水底天。折角泥牛连夜诟。青峰添得晓来烟。(频吉祥)

潭州石霜庆诸普会禅师(道吾智嗣)

僧问。咫尺之间为甚不睹师颜。师曰我道遍界不曾藏。僧后问雪峰。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峰曰什么处不是石霜。僧回举似师。师曰者老汉着什么死急。

洞山价云。笑杀土地。 玄沙备云。山头老汉蹉过石霜也。 五祖戒云。着甚来由。 太阳玄云。今时人要明此事。大须仔细。祇如石霜恁么道。落在甚处。若不仔细。非但累及石霜。和它雪峰累及。 琅琊觉云。雪峰虽有利人之心。且无出人之眼。石霜虽有出人之眼。且未知向上一窍。 法云秀云。要见石霜么。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净因成云。诸人要识二老么。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天童觉云。二老相去多少。直是千里万里。若有问长芦。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向道什么处是石霜。 报恩秀云。者僧愈寻愈远。转问转疑。雪峰不惜性命横身相为。犹较天童十万八千。还会么。拈却肯路根尘空。脱体无依活卓卓。

石霜雪老尽悠悠。月下相逢互唱酬。怎似钓螺江上客。一声渔笛过沧州。(佛慧泉)

老倒石霜曾指月。区区雪老重饶舌。钓鱼船上谢三郎。金刚脑后添生铁。(南华炳)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看风使樯。遇浪拦头。机轮谩卷舒。互换出常流。犹羡钓鱼船上客。一曲沧浪烟水秋。(离言义)

浑然太古元无物。点破真淳在一爻。周孔系词劳指注。吉凶从此见重交。(幻寄庭)

石霜因僧问真身还有出世也无。师曰不出世。曰争奈真身何。师曰瑠璃缾子口。

天童觉云。通身及尽。彻底无功。撒手归来。随处得用。还识石霜老汉么。当堂无影迹。遍界不曾藏。 宝寿新云。好个瑠璃缾。虽然有口要且无底。还用得么。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为则范云。石霜玉壶中高歌夜月。阆苑里坐啸春风。被者僧轻轻一拶。便乃逐烟火於人间。望仙山若天上。虽然。要见石霜也大难。何故。石女惊回梦。月明在画楼。

石霜因僧辞。师问船去陆去。曰遇船即船遇陆即陆。师曰我道半途稍难。僧无对。

云门偃云。三十年后此语大行。又云。临行一句永劫不忘。

石霜抵沩山为米头。一日簏米次。沩曰施主物莫抛攃。师曰不抛攃。沩於地上拾得一粒曰。汝道不抛攃。者个是什么。师无对。沩曰。莫轻者一粒。百千粒尽从者一粒生。师曰。者一粒从什么处生。沩呵呵大笑归方丈。

万廪千仓常住物。出生来历要分明。不知一粒从何得。雨过西山爽气清。(枯禅镜)

石霜因僧问。三千里外远闻石霜有个不顾是否。师曰是。曰。祇如万象历然。是顾不顾。师曰我道不惊众。曰。不惊众是与万象合。如何是不顾。师曰遍界不曾藏。

翠峰显云。谁是不顾者。 法林音云。石霜老人虽则不负来机。争奈得陇遗蜀。若是吹余。待伊问远闻有个不顾是否。但云谢子殷勤。它若再问万象历然是顾不顾。即向它道山僧棒今日到阇黎止。看它又作个甚么伎俩。

石霜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乃齩齿示之。僧不契。九峰虔因僧问先师齩齿意旨如何。峰曰。宁可截舌。不犯国讳。

云盖元亦因僧问先师齩齿旨意如何。盖云我与先师有甚冤雠。 荐福灿云。要知二老用处么。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石霜因僧问如何是和尚深深处。师曰无须锁子两头摇。

三更月落两山明。古道迢遥苔满生。金锁摇时无手犯。碧波心玉兔常行。(投〔青子〕)

无须锁子卒难开。枯木堂中莫乱猜。千古两头摇不动。待它麟角衲僧来。(保宁勇)

鸟啼碧涧树森森。把手行来又一岑。花落花开春不管。那知烂却石霜心。(梅逢忍)

石霜示众。初机未觏大事。先须识取头。其尾自至。疎山仁便问如何是头。师曰直须知有。曰如何是尾。师曰尽却今时。曰有头无尾时如何。师曰吐得黄金堪作什么。曰有尾无头时如何。师曰犹有依倚在。曰直得头尾相称时如何。师曰。渠不作个解会。亦未许渠在。

福善品云。既是头尾相称。为甚么亦不许渠在。若识取其头。尽乾坤大地七花八裂。若识取其尾。且道甚么处见石霜来。近时有头无尾者甚多。若乃有尾无头不。惟尽却今时。威音王已前百杂碎始得。

口甜心苦论家私。王库从来岂有斯。傍户痴呆徒侧耳。累它空堕两茎眉。(别收纯)

石霜示众。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长沙岑)

瞎却顶门眼。错认定盘星。拌身能舍命。一盲引众盲。(无门开)

石霜因裴相国来。师夺公手中笏曰。在天子手中为圭。在官人手中为笏。在山僧手里唤作什么。公无对。乃留下笏。

翠峰显云。弄巧成拙。 保宁勇代相国云。祇恐和尚使不着。 天宁琦云。渠无名字。 百丈泐云。为石霜助恶则扶强抑弱。为裴公拔本则重俗轻僧。不如一齐趁出。免得以平报不平。恁么得人憎。 清化嶾代云。太俗生。 云溪挺代云。不惜为它安名。祇恐负累和尚。

不是圭兮不是笏。翻身直入苍龙窟。拏得骊龙照海珠。知君大手方拈出。(翠峰显)

不是圭兮不是笏。祖祖相传非外物。掣电光中着眼看。直下承当早埋没。遇作家。须拈出。中下闻之生恍惚。太平恁么多罗。毕竟未离窠窟。那堪明眼人前。特地一场叨呾。(佛鉴懃)

石霜因许州金明上座问一毫穿众穴时如何。师曰直须万年后。曰万年后又如何。师曰。登科任汝登科。拔萃任汝拔萃。明次问径山諲。山曰光华任汝光华。结果任汝结果。

□□□云。石霜棺材里瞠眼。莫道金明不具眼好。

日暖风和春正好。王孙打马上林游。寒儒未第青毡旧。花落花开总是愁。(胜法溥)

潭州渐源仲兴禅师(道吾智嗣)

侍道吾至檀越家吊慰。师拊棺问生耶死耶。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师曰为什么不道。吾曰不道不道。回至中路。师曰和尚今日须与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吾曰打即任打。道即不道。师便打。归院吾令去。师后有省。值吾化去。乃造石霜举此话请益。霜曰。不见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师大悟。

云居元云。石霜矢上加尖。唤醒千个渐源也无用处。当初待伊举了。痛棒打出。非惟作天下宗师。亦乃为道吾雪屈。 五祖演云。白云今日愤气不平。须要断者公案。道吾第一不解为身作主。第二不能随机入俗。当时待问生耶死耶。但云等归院里向你道。若着得此语。伶俐汉一蹋蹋着。大小道吾也免一顿拳头。 昭觉勤云。道吾横身为物。指出生死根原。渐源亲到宝山。当面错过。若不是金刚正性夙植根深。争得向平田浅艹蓦地回光。见得道吾着力相为处。且作么生是道吾着力相为处。 径山杲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两重公案。一状领到。露刃吹毛。截断纲要。脱却鹘臭衫。拈却炙脂帽。大座当轩气浩浩。喝一喝。 天宁琦云。生耶死耶。动念即乖。不道不道。何处寻讨。拽脱鼻孔。打破髑髅。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无须锁子两头摇。无瑕碧玉三回献。返遭刖足太无端。谁料正言远似反。(佛性泰)

明头落节。暗里吃交。毒手当渠痒处搔。雪里鹭鸶飞不见。一只银缾挂树梢。(承天宗)

急水滩头下钓时。锦鳞红尾尚迟疑。蓦然跳出洪波里。撄雾拏云宇宙低。(天童华)

题尽招文唤不回。空教雨泪湿寒灰。倚楼忽听凉州曲。谁信边笳奏落梅。(慧山海)

渐源一日持锹到石霜法堂上。从东过西从西过东。霜曰作么。师曰觅先师灵骨。曰。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什么先师灵骨。师曰正好着力。曰。者里针札不入。着甚么力。师持锹肩上便去。

太原孚别云。先师灵骨犹在。 明招谦云。莫道作么。别下得什么语代云。鹭鸶语鹤。又代渐源。便掷却锹子云浅水无鱼。 青龙斯云。二老可谓同条共贯。收放临时。仔细看来犹未劋绝。要得劋绝么。先师灵骨谩劳寻。溢目烟光亘古今。堪笑持锹徒着力。何如抚掌共披襟。

兔马有角。牛羊无角。绝毫绝厘。如山如岳。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何处着。只履西归曾失却。(翠峰显)

终日挨门复倚楼。几回明镜照梳头。一从事却潘郎后。也解人前不识羞。(保宁勇)

当时苦口曾不道。悟来灵骨方寻讨。练江寒月雨萧萧。浮云散尽天如扫。(梦庵信)

生前曾弗遇知音。死后徒将灵骨寻。祇在目前何处觅。黄金锁子任浮沈。(本觉一)

渐源因宝盖约侄来访。师乃卷帘在方丈内坐。约一见乃下却帘。便归客位。师令侍者传语曰。长老远涉不易。犹隔津在。约遂擒住侍者与一掌。者曰有堂头和尚在。莫打某甲。约曰。为有堂头老汉。所以打你。者回举似师。师曰犹隔津在。

昭觉勤云。老汉一舒一卷。宾主历然。隔津通津。彼此相照。侍者亲蒙赐掌。恩大难酬。宝盖到处垂慈。费尽腕头气力。 天童觉云。灼然犹隔津在。然则各各彼彼自是一家。且作么生得同生同死共命连枝去。暗里抽横骨。明中坐舌头 鼓山贤云。渐源见宝盖。宝盖未见渐源。

渐源在帐内坐。有僧来拨开帐曰不审。师以目视之。良久曰会么。曰不会。师曰。七佛已前事。为甚么不会。僧举似石霜。霜曰。如人解射。箭不虚发。

东林总云。渐源七佛已前事则且从。未审石霜唤什么作箭。良久云。渐源头白。石霜头黑。七佛已前曾漏泄。既漏泄。掩不得。南海波斯生白泽。 鼓山永云。渐源梦中说梦。石霜接响承虚。要且二俱不了。

渌清禅师(道吾智嗣)

因僧问。不落道吾机。请师道。师曰。庭前红苋树。生叶不生华。僧良久。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正是道吾机。为什么不会。僧礼拜。师打曰须是老僧打你始得。

昭觉勤云。来源既正。祇贵转身。者僧眼既[目*答][目*(山/虫)]。渌清遂因风放火。当时若是个汉。待道庭前红苋树生叶不生华。便与掀倒禅床。直饶道吾亲来。也须与他平展。还委悉么。棋逢敌手难藏兴。诗到重吟始见工。

沣州夹山善会禅师(船子诚嗣)

因僧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僧后问石霜拨尘见佛时如何。霜曰。渠无国土。甚处逢渠。僧回举似师。师上堂曰。门庭施设不如老僧。入理深谈犹较石霜百步。

护国元云。参须实参。见须实见。毫端许言之本末皆为自欺。今日或有人问。和声便打。为什么。黄金自有黄金价。终不和沙卖与人。 石霜尊云。夹山为众竭力。祸出私门。石霜觌露全机。遭人邈摸。护国祇有利人之心。且无出人之眼。如今若有恁么问。亦与和声便打。待伊拟议。便与掷下拄杖。

当机一句玉珊珊。内外玲珑溢目寒。无漏国中曾不住。月华影里见应难。(丹霞淳)

拂牛剑气洗兵威。定乱归功更是谁。一旦氛埃清四海。垂衣皇化自无为。(天童觉)

隐显全该不露颜。白云缭绕旧家山。石人夜半敲金锁。天晓泥牛过玉关。(拗堂仁)

宝剑尘生宇宙宁。太平无事不谈兵。皇风荡荡归何处。风自清兮月自明。(宁远地)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最懒根)

夹山见船子后。道吾令僧往问如何是法身。师曰法身无相。曰如何是法眼。师曰法眼无瑕。僧回举似吾。吾曰者汉此回方彻。

育王雪云。三十年前卖牛买马。三十年后卖马买牛。若是出格流。决不向它语脉里转。还见么。法身无相。法眼无瑕。

因风吹火。借水献花。丝毫不立。万别千差。但看来年二三月。衔泥燕子入谁家。(慈受深)

臭口开来经万劫。丝毫才动铁轮随。云收雨散月明夜。翻动江波说向谁。(木庵永)

雪前风势侵空急。雪后寒光照眼明。黄叶纷纷如剪缀。剩余松柏映青山。(无异来)

朝餐白石裹舂粮。暮采芳洲杜若香。欲寄身心与明月。送君南浦动兰桨。(俍亭挺)

夹山因僧问如何是夹山境。师曰。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

法眼益云。老僧二十年祇作境话会。 浮山远云。直饶不作境话会。亦未许在。何故。犀因玩月纹生角。象被雷惊花入牙。 琅琊觉云。且道如今作么生会。良久云。上士游山水。中人坐竹林。理安问云。大小琅琊错过法眼。 黄龙新云。者僧分明问境。法眼因甚不作境会。既不作境会。又作么生会。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黄龙震云。直饶法眼尽力[跳-兆+孛]跳。也出夹山不得。法眼既出不得。是什么人出得。乃竖拂子云。须是者老汉始得。 高峰妙云。直饶向者里会得。见法眼则易。见夹山则难。 蟠龙长云。法眼与么解会。要见夹山直待驴年。

月皎青松鹤梦长。碧霄丹桂挂羚羊。岩高壁立千峰雪。石笋生条半夜霜。(投子青)

蚌含明月珠生腹。龙拥深云雨洒空。莫向平田翻巨浪。直须点点尽朝东。(丹霞淳)

月挂寒松碧嶂深。石人未会雪中吟。从前此曲知音少。鹤唳青霄出凤林。(枯木成)

古路雪深覆。好山云更遮。雁声天外急。游子夜还家。(瞒庵成)

三十年前此地游。木兰花发院初修。如今再到经行地。树老无花僧白头。(鼓山珪)

哭月狂猿攀古树。啸风猛虎踞悬崖。人间别有通霄路。不必行从者里来。(中峰本)

万迭烟峦夜不收。清风拂槛露华幽。半遮半掩穿芳径。月皎星河澹远洲。(伴我侣)

玉管吹何处。空留岭上梅。年来双白鹤。舞出凤凰台。(俍亭挺)

鸳鸯锦绣寸心劳。谁向针边惜羽毛。独有官家人富贵。明珠换去作宫袍。(日休窹)

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忽然撞着眼中钉。夜夜抬头怕见星。(石藏镫)

夹山因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此位无宾主。曰寻常与什么人对谈。师曰。文殊与吾携水去。普贤犹未折花来。

百丈泐云。在家不会迎宾客。出路方知无主人。花街柳巷皆空过。嗟怨堂中老令公。且道寻常毕竟与什么人对谈。良久云。命坐孤星。日犯岁君。 报恩岳云。夹山与么答话。可以入佛。不可以入魔。今日有问如何是佛。便云宾主历然。更问寻常与什么人对谈。便云波旬执剑时相卫。那咤奋臂绕阶行。或有个汉出来云。恁么道祇可入魔不可入佛。便轻轻以手擘开眼云。猫。

亲言言处几人知。今古无俦类莫齐。玉马雪行归夜半。羚羊挂角日沉西。(投子青)

当头不犯难开口。假借旁来落二三。卓尔混融无向背。西天佛是老瞿昙。(枯木成)

对对珊瑚撑月明。苔青古殿少人行。旌旗柳拂龙蛇动。白玉阶前绝令行。(伴我侣)

劫壶空处路难通。野径云埋晓似封。满目烟光人寂寂。夜深徒见月朦胧。(尊道启)

夹山因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风吹荷叶满池青。十里行人较一程。

对机有准穿杨箭。问答无殊野水痕。春至几番寒食雨。仍添碧浪两三层。(频吉祥)

夹山上堂。眼不挂户。意不停玄。直得灵艹不生。犹是五天之位。珠光月魄不是出头时。此间无老僧。五路头无阇黎。

熟处难忘老夹山。悬空着架要人攀。有时打落乌纱帽。笑不成兮哭转难。(频吉祥)

宗鉴法林卷六十

猜你喜欢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易理与佛法·太虚
  法华灵验传卷上·佚名
  商人蒙记品第二十四·佚名
  谤佛经·佚名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鸠摩罗什
  卷九十三·道世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护译)·佚名
  佛说宝雨经卷第十·佚名
  王论品第五之三·佚名
  林间录卷下·惠洪
  佛说菩萨修行经(亦名威施长者问观身行经)·佚名
  高僧傳卷第十二(亡身誦經)·慧皎
  法句譬喻经沙门品第三十四·佚名
  书重刻灵峰宗论后·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九·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四十九翰林院检讨朱彞尊撰徐学谟【一首】学谟初名学诗字子言更字叔明苏州嘉定人嘉靖庚戌进士授礼部主事厯郎中出知荆州府迁副使擢佥都御史抚郧阳召拜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有海嵎春明二稿【静志居诗

  • 外集卷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十六讽喻讽赋           【周】宋 玉楚襄王时宋玉休归唐勒谗之于王曰玉为人身体容冶口多防辞出爱主人之女入事大王愿王疏之玉休还王谓玉曰玉为人身体容冶口多防辞出爱主人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邓陈齐赵二杨顾·欧阳修

    周宝,字上珪,平州卢龙人。曾祖待选,为鲁城令,安禄山反,率县人拒战,死之。祖光济,事平卢节度希逸为牙将,每战,得攻鲁城者,必手屠之。历左赞善大夫,从李洧以徐州归天子。父怀义,通书记,擢累检校工部尚书、天德西城防御使,以徙城事不为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弘治四年四月丙午朔孟夏享 大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丁未○河南彰德府地震有声○戊申○升湖广岳州府知府李镜为狭西布政司右参政南京刑部郎中陈以忠为河南右参议监察御史俞俊为贵州按察司副使浙江佥事林浚渊山西佥事胡

  •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三月。丙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皇太后安。至乙亥皆如之。外记注  ○以灵应素着。颁奉天新民厅巨流河神扁额曰。泽溥开城。柳河神扁额曰。宜丰洒润。随手档  ○工部尚书

  • 卷六十二·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二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九 吴臣 陆凯【子伟 弟胤何定】 陆抗【子晏 景】 陆凯字敬风丞相逊族子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衆

  • 卷二十三·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十三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五唐姚崇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元崇武后以其同突厥反者命以字行後避开元尊号又改名崇崇少倜傥尚气节年二十爲猎师呼鹰逐兽

  • 志卷第一 高丽史四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一[日薄食晕珥及日变]。○自伏牺仰观俯察黄帝迎日推策尧历日月以授人时舜察玑衡以齐七政而观天之道备矣。 易曰: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

  • 曹翰传·脱脱

    曹翰,大名人。年轻时任郡小吏,喜欢盛气凌人,不被乡里人赞誉。乾..初年(948),周太祖镇守邺地,与他谈话认为他是个奇才,让他隶属世宗军中。世宗镇守澶渊,署任他为牙校,入京任开封府尹时,留曹翰在澶渊节度府。遇太祖卧病不起,曹翰

  • 卷第卅七·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卅七〈起延暦元年正月、盡二年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今皇帝〈桓武天皇〉延暦元年春正月己巳。以從五位下阿倍朝臣祖足爲駿河守。從五位下阿倍朝臣石行爲

  • 三十四年·佚名

    (甲午)三十四年清道光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丁卯朔,下勸農綸音于八道四都曰:是日卽月正元日也。顧今艱虞溢目,百度解紐,豈無可警可飭之事?而予則曰課勸農功,最爲目下急務。蓋農者,不可緩也。無農則無食,無食則無民,無食無民,且將無

  • 第十一章身心之间的关系(中)·梁漱溟

    此章就前章第(八)所言身心一体相联,往复相通,而身为阴极,心为阳极,性向各有所偏的那些话,重加申说。往者亡友卫西琴先生(1)(卫西琴(Westharp)原为德国人,后改隶美国籍,以倾幕中国古代文明,用中国文字更名曰卫中,字西琴。其学盖

  • 士冠礼第一·佚名

    【题解】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并命字,表示已经成年,必须行成人之礼,明确君臣、父子等的社会责任。本篇详细记述了行冠礼的过程、陈设、仪式及行礼时所致辞。篇末的《记》,简要说明了三代(夏、商、周)冠礼的沿革、异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八   佛子何者是菩薩摩訶薩真如相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正念明了.其心堅住遠離   迷惑.專意修行深心不動成不壞業.趣一切智終不退轉.志求大乘勇猛無畏.植

  • 心忠长老尼塔铭并叙·太虚

    祥瑞法师,丁丑同度夏庐阜,出母心忠长老行状,乞铭其塔。余再三辞,不获、因按状叙之。长老姓杜,籍扬州江都,年十九归吴氏,于二十一岁育祥师之前后,亦每持斋念佛。迨年二十五,目击劙鱼之惨,遂弃吴家,入庵专意净修。数年后,抚其子在庵

  •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伽陀国无垢园宝光明池中。与大菩萨众。及大声闻僧。天龙药叉健闼婆阿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

  • 防边纪事·高拱

    明高拱撰。拱於隆庆四年再入内阁,兼理吏部。时边事孔棘,拱有议添设协理戎政侍郎,及议处边镇诸疏,汇为此书。其所条画利害,多与《明史》相合。

  • 礼书·陈祥道

    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1053—1093)撰。祥道字用之,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除馆阁校勘,后官太常博士,赐绯衣,止于宣义郎。著有《论语全解》等。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此书成于元祐年间,并表上于朝。又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