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覆妙莲尼书

余以讲经转徙粤、鄂,致来书久稽未覆为歉。大德与妙昙大德皆凭一念之决裂出世网,洵女中丈夫也!顷有静禅大德来信,全与二德志同行合,而能化一家俱为佛子,尤见殊胜,殆将来佛法大兴之兆耶!然谚云:“出家如初,成佛有余”,所望诸德能以古德自师,能常与善知识友亲近策励,使初心有进无退耳。考诸德发心,皆不唯求自了而已,且抱有宏法利世之志。余为计之,当先纠集若月空师并妙慈、妙昙、静禅、妙莲诸德,就某庵合并成一尼众丛林,一时不要太求人多气旺,必同志者方与同住,以免流弊。如是二三十人即可成立一尼众丛林。斟酌妙昙、静禅大德所拟丛林制之能实行者先实行之。以余计之,则可办一白话文之小旬刊一种,以为传布宗旨,宣扬教义之枢纽。内纠集就地信佛女士设立一新莲社,每朔望及佛诞等日,集社众开大会念佛、忏悔、发愿、受斋、戒行、善施,并讲演教义。林内众尼日常功课职务,则各按步就班以精进修习之,庶几善信熏资,师友护持,而自利利人一时俱得成就。诸德今忽于此时不约而同各发此无上胜心,有大因缘,非为偶然,期诸德能水乳和融而同宏佛化也。

至今父母一时不能信佛,须知佛有不可思议之力,非人之智巧所预。当于早晚礼拜三宝,代父母忏除业障,资发其神识,使不期而能信佛,此亦孝顺子女之第一大孝行也,当诚心行之!令妹但坚其信心,劝其不必急于出家。须早晚在家十分殷勤孝顺奉事父母,以奉事父母时,常默念阿弥陀佛以感化之。并在家于晓起时或临睡时,澄心静气,以温和之声念阿弥陀佛数百声,则父母不久必为感通也。

焚指、焚身等事,其理非一,在悟心之士,确见身非自己故焚身,不过去除一重报障,并非自尽。又身乃吾所得之一报果,吾能善施用之,即是用之以造善因。其所重者,则在能舍除世间所最贪爱之物耳,痛不痛则亦有将理勉强制情而忍痛为之者,亦有得深忍定了无痛苦者,但此种行不须提倡也。太虚复。(见海刊一卷十一期)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佚名
  卷第二(地字号)·朱时恩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佚名
  庆 祝 元 旦·太虚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二·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八·佚名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佚名
  卷第九·元来
  卷五百四十七·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三·石雨明方
  佛说广义法门经·佚名
  卷第四·呆翁行悦
  湛然禅师慨古录序·圆澄
  卷第五十·德清
  卷第二·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太和正音谱·朱权

    予今新定府体一十五家,及对式名目:丹丘体(豪放不覊。)宗匠体(词林老作之词。)黄冠体(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飡霞服日之思,名曰“道情”。)承安体(华观伟丽,过于泆乐。承安、金章宗正朔。)盛元体(快然有雍熙之治,字句皆无忌惮

  • 第四折·戴善甫

    (外扮钱王引近侍卒子上)某姓钱名俶,字德厚。自先祖钱镠,世居杭州。唐昭宗时,改杭州为镇海军,封我祖为镇海军节度使,号杭州为衣锦城。梁太祖赐玉带一条,打猎马十疋。唐庄宗赐玉册金印。先祖下世。我父元瓘嗣爵父没之后,某嗣守

  • 卷一百二十七·志第八十·乐二·脱脱

        ◎乐二   景祐三年七月,冯元等上新修《景祐广乐记》八十一卷,诏翰林学士丁度、知制诰胥偃、直史馆高若讷、直集贤院韩琦取邓保信、阮逸、胡瑗等钟律,详定得失可否以闻。   九月,阮逸言:"臣等所造钟磬皆

  • 第八十三回 甘露败谋党人流血 钧垣坐镇都市弭兵·蔡东藩

      却说李训欲尽除宦官,起初本与郑注定议,俟注至镇后,选壮士数百为亲兵,奏请入护王守澄丧葬,俟内臣送丧,乘便由壮士下手,一并杀毙,使无噍类。彼此订下密约,注乃启行往凤翔。不料训又变计,因恐事成后注得大功,自己反落注后,乃与

  • 卷之六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二○九副详及批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五日一一四一○—五一·佚名

    新竹知县沈详请布政使唐:典史光绪十八年春夏雨季俸银是否照发;经唐批住支副详 印 新竹县印光绪十八年九月初八日到补用同知、本任宜兰县、调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请示遵事。案据卑县典史萧启元申称:「

  • 潘孟阳传·刘昫

    潘孟阳,礼部侍郎潘炎之子。潘孟阳因父亲之荫庇而仕进,登博学宏辞科,屡升至殿中侍御史,后又降为司议郎。潘孟阳之母,乃刘晏之女。公卿中多有他父亲的朋友及其外祖父的幕僚,故得以推荐任用,屡升至兵部郎中。德宗末年,王绍因受恩

  • 华岳传·脱脱

    华岳字子西,贵池人,为武学生,轻财好侠。韩..胄当权,华岳上书说:“一个月以来,都城士人百姓彷徨四顾,好像将要丧失其家室;军队士兵的妻子儿女隐哭含悲好像将要驱使他们赴水火。市区喧腾纷乱,想要说又闭口不言,惊骇于传闻,不知道所

  • 昔儿吉思传·宋濂

    昔儿吉思,幼随从太祖征讨回回、河西诸国,俱有战功。太宗时,随睿宗西征,行军至京兆府,逢亦来哈..率诸部兵作乱,昔儿吉思挺身杀入敌阵,下马搏战,敌军望风败逃。睿宗嘉奖其功劳,以侍女唆火台许配他为妻。世祖尤其钟爱他,凡征战、打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三·钱若水

    起雍熙二年四月,尽八月乙亥,朔,诏曰朕抚御寰区惠养黎庶轸忧勤 而是切在夙夜以宁忘江南数州向罹旱歉虽行赈 贷未救疲羸更均推食之恩以表忧人之意今遣监 察御史安国桢等乘驿至彼与长吏度人户阙食者 赈给之仍发官廪减价出粜

  • 卷三十·王溥

    吐番,在长安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其种落莫知所出,或云南凉秃髪利鹿孤之后,其子孙以秃髪为国号,语讹谓之吐番。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置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无文纪,刻木为约。其国王与臣下一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其俗随畜

  •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孔子

    【原文】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②,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③,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百官④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

  • 法会因由分第一·朱棣

      如是我闻   【王日休曰】是。此也。指此一经之所言也。我者。乃编集经者自谓。是阿难也。如是我闻者。如此经之所言。乃我亲闻之于佛也。弟子尝问佛云。他时编集经教。当如何起首。佛言从如是我闻起。   【李

  • 叙 睍 言·太虚

    东阜先生,十余年之文学道义交也。吾顷者归自欧、美,萧然偃息湖畔。一日、与先生邂逅云林,偕游者促之,未遑剧谈。越数日,吾欲之甬,过先生塔山精舍,清话移晷。读其所为之词之诗,气弥沉而锋益敛,知先生之感概深矣!己而出其睍言曰“

  •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第三十  尔时金刚手大药叉将。在彼众会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于佛世尊合掌礼敬。而白佛言世尊。曼殊室利童真不广说阎曼德迦忿怒王。我观未来有

  • 史记索隐·司马贞

    三十卷。唐朝司马贞撰。司马贞,字子正,自号小司马,河内(河南沁阳)人。官至散大夫,弘文馆学士。撰《史记索隐》及《补三皇纪》三十卷。生卒年不详,约开元中人。当初与张嘉会共撰索隐。有褚少孙补司马迁书,又有裴骃集解的音义

  • 深密解脱经·佚名

    五卷,元魏菩提流支译。与《解深密经》同,而第二品分作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