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生论的方法论阅后
生是宇宙的中心的生,不是和死对立的生,而是生化不息的生,达此生性即得无生无死而了脱生死。昔在庐山与戴季陶先生等分韵作诗,余拈得恨字,成一绝云:“春来春去纷愿恨,花开花落异欣厌;岂知万化乘四时,荣悴总是天行健”!颇能表显此为宇宙中心的生义。佛法明缘生无生而成事事无碍缘缘无尽的妙生,法相唯识论是明缘生也;法性中观论是明无生也;而中国台、贤、禅所宗的法界圆觉论则明缘缘无尽事事无碍的妙生。哲学之唯心论近缘生义,唯物论近无生义,唯生论近妙生义,故诸哲学皆可融摄于佛法,而唯生论尤契中国的佛学思想。谈唯生论及唯生逻辑者,若能一研究华严宗之六相十玄等说,必能大有裨益!
民生是人类历史的中心之“民生”,不是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并列的民生主义,而是人民或全人类全民族求生发达生的总动力,亦为三民主义之总根本。在宇宙曰生,在人类历史曰民生。必辨明宇宙的生,乃能认清为人类历史的民生;必认清为人类历史的民生,乃能握得三民主义的根本。故讲三民主义不可不讲到为三民主义根本的民生哲学,讲民生哲学不能不探究宇宙的生而成立唯生论。然唯生论,若仍袭用形式逻辑,或唯物辨证法为研究方法,必未能函盖适合而恰到如如相应之好处。张铁君先生以所著唯生论的方法论送阅,阅后深觉张君的方法论,实能为三民主义哲学奠一稳固的基础;乃就其与中国佛学思想相关者略提告之。(见海潮音二十卷二期)
猜你喜欢 卷六十·性音 卷第四十七·霁仑超永 九 参禅宜观心·正果法师 喻老耄品第十九·佚名 宗教律诸家演派·佚名 答 苇 舫 问·太虚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五卷·灌顶 观心论疏卷第五·灌顶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三·净挺 新 僧·太虚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二十八·佚名 卷五十六·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五卷·灌顶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五·念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