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七

雍正十一年十一月

上谕十道

十五日奉

上谕大学士嵇曾筠敬愼居心忠勤襄事自简任河道总督以来整理有方调度合宜即如今年直隶豫省堤工均有溃决而江南地处下游不但各工平稳且有自开引河之瑞此实嵇曾筠殚力宣劳之所感召且江南河务今年工程较多所用物料加倍而所费钱粮转较从前减省兹又奏请将苇荡营每年出产柴束立定章程儹运交工济用具见实心实力钜细不遗朕念伊父之忠义伊母之节操虽已赠恤旌褒尚未膺一品封典今特沛殊恩着给与大学士应得诰封以示优眷十六日奉

上谕鼓铸钱文专为便民利用铜重则滋销毁本轻则多私铸原宜随时更定筹画变通斯可以平钱价而杜诸弊顺治元年每文铸重一钱二年改铸一钱二分十四年加至一钱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因销毁弊多仍改重一钱嗣因私铸竞起於四十一年又仍复一钱四分之制迨後铜价逐渐加增以致工本愈重今宝泉宝源二局额铸钱文每串需工本银一两四钱零岁计亏折银约三十万两朕思钱重铜多徒滋销毁且奸民不须重本便可随时熔化跴缉殊难非若私铸必须有力之人兼设有炉座器具易於查拿也若照顺治二年之例每文铸重一钱二分在销毁者无利而私铸者亦难似属权衡得中可以行之久远再现今五省采办洋铜三省采办滇铜朕思与其令三省办铜解部莫若即令滇省就近铸钱将铸成钱文就近运至四川之永寜县由水路运赴汉口搭附漕船解京可省京铸之半似多便益至於户工两局需用铅斤每斤部价七分有余闻贵州铅厰甚旺岁出四五百万斤每百斤厰价一两五钱如酌给水脚令该抚选委干员如数解交京局似较之商办节省尤多再黄铜既禁用红铜者自多其实黄铜即系红铜白铅搀和熔成若不并禁仍於鼓铸未便所有红铜器皿应如何分别饬禁云南开铸贵州解铅应如何酌定规条并现铸钱文应否改重一钱二分之处着九卿详悉妥酌定议具奏毋得轻率亦毋得拘泥

十八日奉

上谕松潘口外各番野性未驯时闻窃夺是以降旨令每岁於适中之地宣谕化导俾共知法纪庶渐革愚顽夫惟诚惟信所以服人疑虑优柔固未有能驭衆者兹据郎中鼐满岱总兵官邱名扬奏称自上年化导之後十二部落番人并无为非等事惟占架擦戎亚二名系有名惯贼拿到研讯赃款明确因各将伊子为质求赏生路臣等因事在未经化导之前将二犯释放将占架之子酸太擦戎亚之子松布交营收管俟二犯悛改之日再给领团聚等语占架擦戎亚如果系惯贼料不能悛改即以子为质亦不可姑寛以贻番民害既已原情释放後若有犯再擒治无难又何必留伊子在营以为牵制计鼐满岱邱名扬如此料理识见殊属鄙陋着奉旨到日即将酸太松布释放令二犯各领回巢若能悔过即是良民毋得记伊旧恶倘复为非实乃丑类立应置诸严刑将朕此旨并谕各番目人等知之

又奉

上谕从前陕西疏濬渠工湖广修理堤岸经该督等奏请动用存公银两朕因关系地方民生事件降旨令动正项钱粮办理今修理山东运河工程需银五万九千余两该部议照该督所请准动司库正项朕思年来大兵在外需费浩繁而东省存公银两甚多可以通融办理着将运河工程所需银两暂在东省存公项下动支应用俟军务告竣之後仍将正项照数抵补

十九日奉

上谕武场乡会两试原期选俊储材所以人材壮健技勇兼优者外场考试另编好字号并分别双单令入内场再考试文艺比校取中以杜冒滥幸进诸弊本年会试有顶替入场作弊者当经查出交部治罪又有武举刘元方等人材技勇皆属平常而考试大臣滥列好字号入场取中经王大臣等查出参奏已降旨不准中式并将原考试大臣交部察议俾各知儆戒至於各省学臣考试闻有弓马平庸文理粗通之人混入内场越号换卷传递代笔希图取利以致好字号之武童自知文理平常多有贿嘱倩代者揆厥所由总因府州县考试时每以广收博取市寛大之名无论骑射优劣悉行录送遂令技艺不堪汉仗猥琐之辈混入内场种种作弊若不定以处分岂肯加意甄别嗣後府州县官考试武童倘不悉心校閲仍蹈前辙滥行录送着该学臣於校射时查出题参交部议处其该学臣校閲外场尤当会同监射之武员加意选择若将平常懦弱之人滥列好字号入场取中亦着提调官详报督抚查参如此则各顾考成自必详愼去取庶武场之夙弊可除将乡会之人材日盛矣

二十一日正蓝旗汉军都统公庆复奏八旗世职絶嗣人员应分别承袭奉

上谕朕加恩絶嗣人员为之立後赏给世职令其承袭皆念伊等勲劳不忍听其血食断絶据尔等奏称坟墓有在盛京者其承袭世职之人在京当差相距道途遥远前往祭奠实有不便可询问伊等如情愿往盛京居住即令移住盛京随彼处当差所议无庸承袭之额森侯痕满金索罗岱皆曾効力戎行懋着劳绩额森侯痕现有坟墓在盛京满金索罗岱虽不知坟墓所在亦可立坟祭奠着一体加恩赏给世职令其承袭

二十二日奉

上谕年来江南河工因总河诸臣经画有方调度得宜是以湖河奠定民庆安澜但河防关系重大将来河务必得通晓熟练之人遵循分理斯克继前功而全河形势非平日讲求亲身閲历必不能胷有成算洞晓机宜即修防堵筑以及估工查料等事非经练熟谙备悉利弊亦必不能随时损益有裨工程是通晓河务之员不可不预为储备也着每年在各部院拣选贤能勤慎司官二员带领引见派往南河学习河务听大学士嵇曾筠指示训导其估工查料等事酌委办理以二年为期出具考语咨回本任如有操守才具实堪任用者即行保奏留工酌量题补其不堪学习者不必拘定二年於试用数月後即咨回原任另行派员前往学习如此数年後学习之人既多则通晓熟练者自不乏员似於河防工务大有裨益

二十四日奉

上谕从来将备之选务须精悍之材虽目不识丁而胆略非关文采纵貌不出衆而义勇无碍粗疎盖整肃部伍委寄干城矢奔走於疆场甘勤劳於行列类非薄具聪明小有才干者之所能为而劲健浑朴气盛力充之裨弁所当略短取长加意造就以储将材以重武备者也近见各省督提等保题引见之大小弁员除军功劳绩外大率以明白勤敏才堪办事注考朕亲加简閲并逐一询问奏对给便者有之才具明晰者有之而人材雄伟技勇超轶者曾不数见岂明白勤敏即可为将才而才堪办事即所为武备耶所见不远错误殊多嗣後该督提等凡保题将弁务首重弓马兼选汉仗全材难得实效须收如仍有以软弱而谬称熟谙以机巧而谬称通达滥行保题为自私自便计者是重违朕训膜视封疆矣定将该督提等严加议处着交该部即遵谕通行又奉

上谕旗员随任子弟定例年至十八岁以上始令归旗其在京之世袭官年至十岁以上者送义学读书今西寜道杨应琚之子世袭拜他喇布勒哈番杨重谷现随伊父任所年甫十岁未至归旗年分该旗乃引在京世职入学读书之例行令归旗殊属错悮着交部察议至於八旗有似此违例将随任子弟未至年分行令归旗者亦着该部行查一并交部察议

二十七日奉

上谕八旗兵丁学习清语最为紧要嗣後侍卫护军等凡看守禁门値宿该班等处俱着清语总毋令汉语至於训练营兵丁会集操演之处亦着令其清语如该管大臣官员不行教训稽察仍有汉语者一经查出定将该管大臣官员一并治罪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刘昫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九十五·柯劭忞
  第五十三回 宠徐娘赋诗惊变 俘蜀帅得地报功·蔡东藩
  ●卷二十二·陶宗仪
  卷八十四·国朝·蒋一葵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七·司马光
  七六三 谕着嵇璜沈初分充三通馆总裁副总裁·佚名
  卷九十四上·班固
  跋·马光
  文宣纪·李百药
  李子雄传·魏徵
  卷十五·彭百川
  内令·朱元璋
  81.张衡和地动仪·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一九五四年冬,下午。地点 北京,农林部的办公厅主任办公室。人 物 达玉琴 荆友忠 林树桐冯福庭 卜希霖铁 刚 马 昭〔幕启:这个办公室跟别的办公室差不多:写字台、电话机、小桌、沙发、衣架等等都应有尽有。

  • 静春堂诗集目录·袁易

    卷一过泰伯庙游灵岩酬汤师言昆山冬夜见寄寄承天寺书记水仙花过定慧院寻陈舜咨不见诸友约游虎丘不及往游苏子美沧浪故园登开元寺阁观浮海石佛金鳯花寄钱徳钧徳钧时在钱塘赠竹径梅隠院观鱼寄汤师言倩徳钧书数诗故章末及

  • 卷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雨类三言古雩祭歌         【齐】谢 朓有渰兴肤寸积雨冥冥又终夕四言古奉和圣制喜雨      【唐】张九龄艰我稼穑载育载亭随物应之曷圣与灵谓我何凭惟德之馨谁云天

  •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范晔

    卫飒 任延 王景 秦彭 王涣 许荆 孟尝 第五访 刘矩 刘宠 仇览 童恢初,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

  • 卷二百八·列传第九十五·外夷一·宋濂

        ◎外夷一   ○高丽   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又扶余别种尝居之。其地东至新罗,南至百济,皆跨大海,西北度辽水接营州,而靺鞨在其北。其国都曰平壤城,即汉乐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而平壤在其东南,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三·杨仲良

      哲宗皇帝   台谏言苏轼策题诗谤附   元祐元年十二月壬寅[1],左司谏朱光庭言:『学士院试馆职策题云:「欲师仁宗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媮,欲法神考之励精,而恐监司守臣不识其意,流人于刻。又称「汉文宽大

  • 法军侵台档(二)·佚名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上)出使大臣曾纪泽译报勒当新报议论法国惟有取地以为质等事南洋大臣左宗棠函抄台湾道刘璈请调兵增守及吴镇贪鄙、闽督袒护同乡密禀军机处交出福州将军穆图善奏闽省防军续筹布置并委署台湾镇篆抄折北洋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隆庆五年七月辛酉朔孟秋享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行礼○狭西西安府地震○加钦天监掌监事顺天府府丞周相三品服色以九年秩满也○起原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王化为惠潮兵备佥事化罢后巡按御史赵焞荐其知兵部覆请降职起用仍限以

  • 卷九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田儋者狄人也【集解徐广曰今乐安临济

  • 吕坤传·张廷玉

    吕坤,字叔简,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的进士。担任襄垣知县,有卓著的政绩。调往大同,授职为户部主事,历任郎中。调任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按山西。过了三年,被召回任左佥都御史。历任刑部左、

  • 旅大租地条约·佚名

    一八九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六日,俄历一八九八年三月十五日,北京。大清国大皇帝、大俄国大皇帝欲更敦两国盟谊,互筹相助之法,为此,大清国大皇帝派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尚书

  • 卷一·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一      明 湛若水 撰诚意格【凡八目】 审几  立志  谋虑  感应 儆戒  敬天  敬祖考 畏民 臣若水序曰诚意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

  • 论语纂疏卷二·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二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胡

  •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七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七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入因果胜相胜语第四因果位章第一论曰。如是已说入应知相。说彼因果云何可见。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云何由六波罗蜜得入唯识。复云何

  • 河童·芥川龙之介

    短篇小说。作者[日本] 芥川龙之介。发表于1927年,是一部寓言体小说。作者以巧妙独特的构思,借一个精神病患者自述到所谓河童国旅行中的见闻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遗传、家庭、恋爱、婚姻、政治、法律、新闻、宗教、艺

  • 金鳌退食笔记·高士奇

    宫苑志。清高士奇(1644—1703)撰。二卷。士奇有《扈从东巡日录》已著录。此书系作者供奉内廷,公余之暇偶访曩时旧闻,征信载记,康熙二十三年(1648)成书。约二万四千字。所著是书2卷,上卷介绍了太液池、瀛台、乐成殿、

  • 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佚名

    “太上真人步五星之道”与“三八景合二十四神两段也见于《真诰协昌期》,《修空常诀要》章也见于《云笈七签》第24卷。本经盖出自宋前。本经凡三章:《七元图》、《行太上隐书事》和《修空常诀要》。《七元图》的内容几

  • 曹源道生禅师语录·曹源道生

    全一卷。全称曹源和尚住饶州妙果禅寺语录。宋代僧曹源道生撰,法嗣痴绝道冲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辑录妙果寺上堂语、信州(江西上饶县西北)龟峰寺上堂语及小参、赞颂十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