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庭珪

  庭珪字民瞻,安福人。生于元丰二年(1079)。政和八年(1118)进士。调衡州茶陵丞,不就。筑草堂于卢溪,因以自号。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谪新州。庭珪以诗送行,坐讪谤,十九年(1149)六月,勒停,送辰州编管。桧死,许自便。孝宗时,除直甫文阁。乾道七年(1171)卒,年九十三。有卢溪集。

  谒金门

  梅

  溪风紧。溪上官梅整整。万木寒痴吹不醒。一枝先破冷。

  梦断香云耿耿。月淡梨花清影。长笛倚楼谁共听。调高成绝品。

  凤栖梧

  王克恭生日

  琼海无边银浪卷。画戟朱楼,缥缈云间见。当日使君曾拥传。海霞光里时开宴。

  翠斝红鳞吹酒面。莫谓今朝,人在天涯远。彩凤衔书应不晚。愿公难老身长健。

  醉桃源

  朱门映柳画帘垂。门前闻马嘶。主人新著绿袍归。天恩下玉墀。

  凭翠袖,捻花枝。劝教人醉时。请君听唱碧云词。倒倾金屈卮。

  临江仙

  家住天门阊阖外,别来几度花开。近传消息到江淮。玉京知好在,金阙尚崔嵬。

  流落江南山尽处,雨馀苍翠成堆。暂同溪馆醉尊罍。恐随丹诏动,且任玉山颓。

  又

  梅

  问道春来相识否,岭头昨夜开花。水村烟坞寄生涯。月寒疏影淡,整整复斜斜。

  素面玉妃嫌粉污,晨妆洗尽铅华。香肌应只饭胡麻。年年如许瘦,知是阿谁家。

  又

  寂寞久无红袖饮,忽逢皓齿轻讴。坐令孤客洗穷愁。谁知沅水上,却似洛城游。

  闻道辰溪贤令长,深房别锁明眸。多年铅鼎养青虬。不应携妓女,骑鹤上扬州。

  又

  帘外东风吹断梦,卷帘人探春还。一枝疏影动檐间。鸳鸯□瓦冷,霜月堕栏干。

  闻道寿阳如许好,晨妆洗尽微殷。可怜玉骨瘦孱孱。谁家长笛□,吹彻玉楼寒。

  殢人娇

  小院桃花,烟锁几重珠箔。更深后、海棠睡著。东风吹去,落谁家墙角。平白地教人,为他情恶。

  花若有情,情应不薄。也须悔从前事错。而今夜雨,念玉颜飘泊。知那里人家,怎生顿著。

  忆秦娥

  梅花发。夜寒吹笛千山月。千山月。此时愁听,龙吟幽噎。

  数枝飞尽南枝雪。风光又作年时别。年时别。江头心绪,乱丝千结。

  念奴娇

  上元

  少年时节,见皇州灯火,衣冠朝市。天汉桥边瞻凤辇,帘幕千家垂地。人似神仙,身游佛国,谪堕红尘里。如今憔悴,渐无往岁欢味。

  此夜帝里喧传,太平祥瑞,有街头人醉。更值端门新又起,楼阙千兵严卫。朝野多欢,边庭初静,歌舞方腾沸。良宵好景,异时多少遗事。

  点绛唇

  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淡烟残烛。醉入花间宿。

  白髮相逢,犹唱当时曲。当时曲。断弦难续。且尽杯中醁。

  又

  上元鼓子词并口号。

  铁锁星桥,已彻通宵之禁;银鞍金勒,共追

  良夜之游。况逢千载一时,如在十洲三岛。有劳诸子,慢动三挝。对此芳辰,先呈口号。

  万家帘幕卷青烟。火炬银花耀碧天。留得江

  南春不夜,为传新唱落尊前。

  玉漏春迟,铁关金锁星桥夜,暗尘随马。明月应

  无价。

  天半朱楼,银汉星光射。更深也。翠娥如画。犹在凉蟾下。

  又

  春入西园,数重花外红楼起。倚阑金翠。人在非烟里。

  风月佳时,蓬岛开平地。笙歌沸。画桥灯市。一夜惊桃李。

  西江月

  一拂退黄衫子,几团嗅蕊蜂儿。西风吹下月中枝。种在寒岩影里。

  人道蜡梅相似,又传菊满东篱。饶伊颜色入时宜。安得香传九里。

  江城子

  吴贡道班师置酒

  锦袍绣帽跃金鞍。卷旗幡。整师还。轻骑穷追,湘尾鼓声寒。千里尘清高会处,张翠幕,万人看。

  藕丝衫袖捧雕盘。玉颓山。夜将阑。幸遇休兵,且尽玉壶宽。未用汉军频出塞,徒生事,斩楼兰。

  又

  步月新桥呈任子严

  渡头犹唱棹歌声。雨初晴。月初生。忽见飞虹,夭矫挂寒汀。两岸小儿齐拍手,今夜里,放人行。

  朱栏画鹢照江亭。客来登。眼初明。如泛银河,天上跨长鲸。君是济川舟楫手,将许事,笑谈成。

  又

  辰川上元

  夜郎江上看元宵。斗回杓。雪初消。灯火银花,何处是星桥。哄得满城春不夜,三妓女,五溪徭。

  此时回首忆行朝。太平楼。倚层霄。红蜡光中,买酒听吹箫。且就天涯聊一醉,歌一曲,望京谣。

  又

  再和呈马守

  天回北斗欲中宵。屡移杓。客魂消。记得皇州,灯火虹成桥。异俗西南开万里,冠带尽,百蛮徭。

  卢溪太守未还朝。起朱楼。接丛霄。翠幕红妆,歌管玉为箫。民乐丰登无一事,看下诏,采风谣。

  又

  楼头钟鼓变新声。晚霞晴。水云生。何处归帆,争泊蓼花汀。遥望虹桥如画里,鳌背上,著人行。

  夜阑风定见危亭。却重登。景方明。影落波心,疑是海中鲸。愿借吸川沧海量,为公寿,落桥成。

  蝶恋花

  月落灯残人散后。忽到尊前,但觉眉儿皱。数日不来如许瘦。裙腰减尽君知否。

  公子风流应自有。占断春光,肯落谁人手。已是许多时做就。重教舞彻双罗袖。

  又

  罨画楼中人已醉。别院微闻,笑语帘垂地。催唤倾城香雾起。翠帷双卷春风里。

  妆样尖新歌妙丽。满酌金尊,不信人憔悴。饥客眼寒谁管你。主人见惯浑闲事。

  又

  赠丁爽、丁旦及第

  桂树新生都几许。兄弟骑龙,双入蟾宫去。一日两枝同折处。姮娥拍手都分与。

  杨柳江头春色暮。白马青衫,两郡文章主。只恐远方难久住。高宗梦觉思霖雨。

  满庭芳

  颓玉成山,倾江作酒,醉来莫问升沉。少年狂怪,应笑老婆心。也会东涂西抹,行穿过、柳陌花阴。诚何用,腰龟左顾,犹待铸黄金。

  如今。回首处,青楼缥缈,朱箔重深。叹江海飘零,离恨难禁。好在铜梁玉垒,将车骑、他日重临。归来看,文君未老,相对抚鸣琴。

  又

  戊辰上元黄子余席上,时未有月

  宿雨初收,晚风微度,万家帘卷青烟。暗尘随马,人物似神仙。试问天公借月,天须放、明月教圆。应移下,广寒宫殿,灯火接星躔。

  卢川。元古郡,当时太守,宾从俱贤。到如今井邑,歌吹喧阗。花下红妆卖酒,时相遇、曲水桥边。谁知道,山城父老,重见中兴年。

  又

  梅

  东阁官梅,玉栏朱槛,未如山馆疏篱。水边竹外,斜出两三枝。最好西湖月下,林处士、著意吟时。何须说,扬州旧日,何逊更能诗。

  谁知。深雪里,玉妃粲粲,初下瑶池。笑人间春色,只在桃蹊。紫燕黄鹂解语,来时但、青实离离。争知道,调羹附鼎,终得近丹墀。

  柳梢青

  和张元晖清明

  兰亭丝竹。高会群贤,其人如玉。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蔌蔌。

  舞雩初试春衣,听咏歌、童子五六。泽畔行吟,沙汀拾翠,满江新绿。

  菩萨蛮

  绍兴十九年,谪夜郎。州学诸职事,邀

  就孔志行家圃宴集。时初至贬所,见人物风

  景之美,夜久方归,恍然莫知为何所。酒

  醒,作此词以记之

  武陵西上沅陵渡。扁舟忘了来时路。花外有人烟。相逢疑是仙。

  清尊留夜语。醉倒知何处。归去客心惊。金鸡嘲哳鸣。

  浣溪沙

  薄薄春衫簇绮霞。

  画檐晨起见栖鸦。

  宿妆仍拾落梅花。

  回首高楼闻笑语,

  倚栏红袖卷轻纱。

  玉肌微减旧时些。

  又

  次韵向芗林

  九里香风动地来。

  寻香空绕百千回。

  错惊秋色上崔嵬。

  谁识芗林三昧手,

  能令花落又花开。

  返魂元学岭头梅。

  虞美人

  辰州上元

  城东楼阁连云起。冠绝辰州市。莲灯初发万枝红。也似江南风景、半天中。

  花衢柳陌时年时静。刬地今年盛。棚前箫鼓闹如雷。添个辰溪女子、舞三台。

  桃源忆故人

  辰州泛舟送郭景文、周子康赴行在

  催花一霎清明雨。留得东风且住。两岸柳汀烟坞。未放行人去。

  人如双鹄云间举。明夜扁舟何处。只向武陵南渡。便是长安路。

  醉花阴

  红尘紫陌春来早。晚市烟光好。灯发万枝莲,华月光中,天净开蓬岛。

  老人旧日曾年少。年少还须老。今夕在天涯,烛影星桥,也似长安道。

  又

  梅并鼓子词

  人在花阴醉未归。玉楼丝管咽春辉。请君暂

  听花阴曲,为惜梅花笛里吹。

  玉妃谪堕烟村远。犹似瑶池见。缺月挂寒梢,时有幽香,飞到朱帘畔。

  春风岭上淮南岸。曾为谁魂断。依旧瘦棱棱,天若有情,天也应须管。

  又

  月娥昨夜江头过。把素衫揉破。冷逐晓云归,留与东风,吹作千千朵。

  云残香瘦春犹可。玉笛愁无那。倚著画楼人,且莫教他,吹动些儿个。

  雨霖铃

  雪

  琼楼玉宇。满人寰似、海边洲渚。蓬莱又还水浅,鲸涛静见,银宫如许。紫极鸣筲声断,望霓舟何处。待夜深、重倚层霄,认得瑶池广寒路。

  郢中旧曲谁能度。恨歌声、响入青云去。西湖近时绝唱,总不道、月梅盐絮。暗想当年宾从,毫端有惊人句。谩说枚叟邹生,共作梁园赋。

  鹊桥仙

  云静天高,山明水阔。一年待个中秋月。十分魄少一分圆,今宵已觉蟾光别。

  且尽金尊,遥瞻玉阙。更深江水沙如雪。来宵风雨不相关,重须买酒追佳节。

  感皇恩

  飞雪满貂裘、马蹄轻骤。笔下文章焕星斗。凌云才调,尽是夺标高手。况闻场屋里,知名久。

  金榜篆云,银鞍披绣。归去天香满衣袖。莫辞今夕,且尽一尊芳酒。为君歌一曲,为君寿。

  又

  羸马怯征鞍,骎骎欲骤。昨夜文星动南斗。广寒宫近,欲上霄携手。素娥不奈冷,凄凉久。

  知是谪仙,肝肠锦绣。天半清风动襟袖。而今西笑,且饮新丰美酒。悠然还独酌,谁为寿。

  又

  一叶下西风,寒生南浦。椎鼓鸣桡送君去。长亭把酒,却倩阿谁留住。尊前人似玉,能留否。

  醉中暂听,离歌几许。听不能终泪如雨。无情江水,断送扁舟何处。归时烟浪卷,朱帘暮。

  寰海清

  上元

  画鼓轰天。暗尘随宝马,人似神仙。天恁不教昼短,明月长圆。天应未知道,天天。须肯放、三夜如年。

  流酥拥上香軿。为个甚、晚妆特地鲜妍。花下清阴乍合,曲水桥边。高人到此也乘兴,任横街,一一须穿。莫言无国艳,有朱门、锁婵娟。

  浪淘沙

  翠袖卷轻纱。玉腕慵遮。蕊珠宫殿倚彤霞。不愤江南梅信早,争下香车。月露洗凝华。艳压群葩。暗传春信到天涯。试问东风谁第一,先到人家。

  好事近

  茶

  宴罢莫匆匆,聊驻玉鞍金勒。闻道建溪新焙,尽龙蟠苍璧。

  黄金碾入碧花瓯,瓯翻素涛色。今夜酒醒归去,觉风生两腋。

  解珮令

  本意

  湘江停瑟。洛川回雪。是耶非、相逢飘瞥。云鬓风裳,照心事、娟娟出月。翦烟花、带萝同结。

  留环盟切。贻珠情彻。解携时、玉声愁绝。罗袜尘生,早波面、春痕欲灭。送人行、水声凄咽。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五十·彭定求
  卷六百一十二·彭定求
  徐理·唐圭璋
  崔敦诗·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七十三·吴景旭
  第二十三出 随车·李渔
  第一齣~第十齣·梅鼎祚
  第三折·王实甫
  第九出 分唾(监咸韵)·丁耀亢
  卷一百十一·冯惟讷
  卷五十二·陈起
  卷四百四十四·曹学佺
  卷十八·吴之振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九·黄庭坚
  吴淑姬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魏元旷

      甲子夏,爱俪园主人入都,因端康皇贵妃得觐幼帝。帝赐以散盘拓本,上钤“宣统御览之宝”,下则铭拓,再下则盘拓,旁缀一章,曰“金溪周康甫所拓吉金文字印”,并诏云:“此盘尚存宫内。”随以数本

  • 楔子·郑廷玉

    (冲末扮阿难上,诗云)明性不把幽花拈,见心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阿难尊者是也。我佛在于灵山会上,聚众罗汉讲经说法。有上方贫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起一念思凡之心。本要罚往

  • 巻七·查为仁

    钦定四库全书絶妙好词笺卷七    宋 周宻 原辑宛平查为仁钱唐厉 鹗同笺周 宻【宻字公谨济南人寓居吴兴复居钱唐寳祐间为义乌令自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又号萧斋又号四水潜夫诗名蜡屐集词名薲洲渔笛谱杂著有癸辛杂

  • 康范诗集原序·汪晫

    志发于言而为诗情发于声而成音是故诗之豪放而绮丽者志乎富贵者也冲澹而萧散者志乎隠遯者也平易而典雅者志乎道义者也是故音之和者其情正音之怨者其情乖音之靡者其情肆听其言也审其声也斯得其志与情之所发人之贤否从可

  • 卷三 盛唐·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三 盛唐李隆基 【玄宗 明皇】丹霄驿诗刻驿前南面架危桥,久欲登临畏路遥。今日偶然寻得到,直从平地上丹霄。 【《舆地纪胜》一○七《昭州》】幸蜀回居南内梦中见妃子于蓬山太真院作诗遗之使焚于马嵬山下

  • 列传第四十五 处士·姚思廉

    何点 弟胤 阮孝绪 陶弘景 诸葛璩 沈顗 刘慧斐 范元琰 刘訏 刘高?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易》曰:“君子遁世无闷,独立不惧。”孔子称长沮、桀溺隐者也。古之隐者,或耻闻禅代,高让帝王,以万乘为垢辱,之死亡而无悔。

  • 列传第十五 魏兰根 崔?(子瞻)·李百药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父伯成,魏中山太守。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诵《左氏传》、《周易》,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历定州长流参军。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

  • 卷一百七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四年正月甲午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丙申○擢太医院医士陈敏为御医赐之冠带○丁酉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癸卯○以将祀南郊百官受誓戒于文华殿 鞑靼脱脱不花等来朝命为副千户赐冠带钞币

  •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冬十月。甲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

  • 一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前已奉旨改正刘秉恬所请毋庸议折·佚名

    一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前已奉旨改正刘秉恬所请毋庸议折乾隆五十年六月十三日*臣和珅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云南巡抚刘秉恬奏,请将《通鉴纲目三编》及《明史》照《纲目续编》改定字样更

  • 吕光传·房玄龄

    吕光,字世明,略陽氐族人。他的先祖吕文和,是汉文帝初年为避难而从沛郡迁徙来的,世代为大族。父亲吕婆楼,辅佐苻坚,官至太尉。吕光生在枋头,因当夜出现神光的异兆,所以以光为名。吕光十岁那年,与一群儿童在一起游戏,模仿战场阵法

  • 65.马邑诱敌战·林汉达

    汉文帝、汉景帝两代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六十多年内,除了短时期的七国叛乱,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因此,社会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据说,到了景帝的后期,国家仓库里的钱不知道积了多少万,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

  • 卷五·杨士勋

    ◎庄公起元年,尽十八年[疏]《鲁世家》庄公名同,桓公之子,以庄王四年即位。《谥法》“胜敌克壮曰庄。”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疏]“继弑”至“正也”。○释曰:桓继弑即位,非正,故此言正以明之。继弑君不言即位

  • ●恤孤鉴第五(十五案)·徐谦

      彼亦人子,哀此藐孤。何怙何恃,无食无襦。物且保赤,旁观欷歔。辑恤孤   斗谷於菟(《左传》)   斗伯比,生子文,郧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郧子田见之,遂使收之。楚人谓乳曰“谷”,谓虎曰“於菟”(“於”音读“乌”),故名之曰

  • 古文孝经【宋本】·孔安国

    仲尼闲居曽子侍坐子曰参先王有至徳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曽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徳之本教之所由生复坐吾语女身体髪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

  • 关尹子·尹喜

    或作《关令子》,又称《文始真经》,《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三卷,旧题周尹喜撰。《汉书·艺文志》有《关尹子》九篇,而《隋书》及两《唐志》均无著录,可知其亡佚已久。南宋时此书复出;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记,乃“徐蒇

  • 西望长安·老舍

    当代多幕话剧。老舍著。初载《人民文学》1956年第1期,连载于《陕西日报》1956年1月18日至3月25日。作家出版社1956年3月初版。群众出版社1979年7月出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的《老舍剧作全集》第 二卷、人民

  • 陈刚中诗集·陈孚

    元诗别集。3卷。陈孚撰。卷1题为《观光稿》,卷2题为《交州稿》,卷3题为《玉堂稿》。《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主要版本,有明天顺四年(1460)沈琮刊本(刻于广州府学)、数种清抄本。明天顺四年刊本卷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