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传
范云字彦龙,是南乡舞陰人,晋朝平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孙。六岁时,在路上遇见豫州刺史殷琰,殷琰认为他人才出众,邀请他来作客。范云在问答应对时很有风度文采,旁若无人。殷琰让他作诗,提起笔来立刻写成,在座的人都很赞叹。范云曾经在亲戚袁照家里学习,昼夜从不懈怠。袁照拍着他的背说:“你精神秀丽明朗又肯勤奋学习,是个做卿相的人才!”范云在少年时便机智锐敏,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的见解,善于作文章,熟悉书信的款式,一落笔便完成,从来不打草稿,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是他事先便构思好的。父亲名抗,做郢府参军,范云当时跟着父亲在府里,这时吴兴人沈约、新野人庾杲之和范抗同在府中任职,他们见到范云便把他当成朋友对待。
范云一开始任西曹书佐,转任法曹行参军。不久沈攸之反叛发兵围攻郢城,范抗这时任郢府长流,进城担任防务,家属都留在城外。范云被沈攸之的军人捉到,沈攸之召来范云同他谈话声色很严厉,范云表情毫不畏惧,从容答对。攸之听了笑道说:“你一定是一个让人可心的孩子,暂时回家去吧。”第二天,又召来范云命令他去城里送信。城里的守军有的要杀死他,范云说:“我母亲年老弟弟幼小,他们的性命都悬在沈氏手里,假如我违抗他的命令不来送信,我的亲人就必定要受害,今天我为了送信丧命,心甘情愿。”长史柳世隆平素和范云友好,于是便免了范云的死刑。
齐武帝建元初年,竟陵王萧子良做会稽太守,当范云开始随竟陵王时,竟陵王还不了解范云的才智。等到竟陵王到秦望山游览时,他让人们识别辨认石刻上的古文字,当时没有人认识,惟有范云能够诵读刻石文辞,竟陵王很高兴,从此对范云的宠信高过府中的其他人。竟陵王转任丹陽尹,召范云来做主簿,对他十分亲近信任。一次进见齐武帝时,正值有来献白乌鸦的人,齐武帝问这是什么祥瑞,因为范云的职位低下,最后他回答说:“我听说,帝王敬祀宗庙,就有白乌鸦到来。”当时武帝刚刚拜谒过祖庙,说:“你的话是对的。天意和人事相互感应的道理,竟然会是这样神妙啊!”调范云补做征北南郡王刑狱参军事,兼任主簿不变,升迁做尚书殿中郎,萧子良做司徒,范云又补做记室参军事,不久授官做通直散骑侍郎,兼任本州大中正。后出任零陵郡内史,在任期间洁身奉己,减免烦苛的政令,免掉多余的费用,使百姓得到安定。齐明帝召范云回京,到来后,授官散骑侍郎。又出任始兴内史。郡里有很多豪猾大姓,凡是他们不中意的太守,他们密谋一同加以杀害,不然就把太守赶走。边界和蛮俚部落相连,盗贼尤其众多,前任的内史都是身佩兵刃用来自卫。范云来到始兴境内,用恩德抚恤百姓,撤除边境的哨所,商贩可以露宿过夜,郡中人称赞范云是神明。又晋升做假节、建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起初,范云同尚书仆射江..友好,江..的姨弟徐艺做曲江县令,江..把徐艺托付给范云请求关照。有个名叫谭俨的人,是曲江县的豪族,徐艺曾罚他受鞭刑,谭俨认为受了羞辱,便到京城上诉范云的罪状,范云因此被召回,入狱,逢上大赦免于受罚。东昏侯永元二年(500),重新起用做国子博士。
起初,范云和梁武帝萧衍曾在齐竟陵王萧子良的官邸相会,又曾住在邻近的街坊,梁武帝很器重他。当反对东昏侯的军队到了京城,范云这时正在城里。东昏侯被杀之后,侍中张稷派范云带着使命出城,梁武帝便留下范云,参预机密大事,又授官做黄门侍郎,和沈约一起同心协力辅佐梁武帝。不久晋升做大司马咨议参军、兼录事。梁朝建立之后,升任侍中。这时梁武帝收纳乐昏侯的余妃,为此严重影响了国家政务,范云曾经进言劝阻,未被采纳。后来范云和王茂一同来到梁武帝的卧室,范云又进谏说:“过去汉高祖刘邦在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等进入函谷关平定秦地之后,不敛取财帛,不接近妇女,范增认为这是刘邦有远大志向,打算成就大事业的缘故。如今明公刚刚安定天下,天下的人都想看到你的风度和威名,为什么要因袭昏乱的事情,让女色拖累贻误大事。”王茂也借机起身施礼说:“范云说的正确,主公一定要以天下大事为重,不应该对女色表示留恋惋惜。”萧衍沉默不语。范云便写奏疏建议把余氏赐给王茂。高祖萧衍认为这是忠贤之言并准许范云的请求。第二天,赏赐给范云、王茂每人一百万钱。
天监元年(502),梁武帝接受齐和帝禅位做天子,在南郊举行柴燎祭天仪式,范云以侍中身份陪乘。祭礼完毕,高祖坐上御辇,对范云说:“我今天的心情,正是所谓战战兢兢如同用糟烂的缰绳驾驭六马一样。”范云说:“我也深愿陛下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武帝认为范云所说很好。当天,晋升范云做散骑常侍、吏部尚书;由于辅佐武帝即皇帝位有功封霄城县侯,食邑一千户。范云凭旧日与武帝的关系受到提拔超过常人,升任为佐命大臣,他竭尽忠诚辅助皇帝,凡是该做的无不尽力去做。武帝也拿诚心待他信任他,范云奏请的事大多得到准许。范云曾经陪侍御宴,武帝对临川王萧宏、鄱陽王萧恢说:“我和范尚书从少年时起便友好亲善,对他怀有兄弟般的情意;如今我成了皇帝,这种朋友的礼节变成了君臣关系,你们应当代替我称他为兄。”二王离席施礼,和范云同乘一辆车回到尚书省,当时人们都为范云感到荣耀。这一年,皇帝立太子,范云以原官身份兼任太子中庶,不久升做尚书右仆射,还兼任吏部尚书。过不久,因为范云违背诏令意旨用人而得罪,免除吏部尚书职务,仍然保留仆射职务。
范云性格诚厚亲和,对待寡嫂尽心有礼,家里的事一定要事先问过嫂嫂然后才办。他喜好气节,崇尚不同寻常的作为,专门帮助别人的急难。少年时和领军长史王亥友好,后来王亥死在官署里,穷得没有自己的住宅,范云便把死者运回家来,亲自办理装殓殡葬的事。侍奉竟陵王萧子良时受到的恩惠礼遇都很隆重,但是范云每次进言批评或鼓励,从来没有曲意奉承。萧子良曾经启奏齐武帝建议派范云出任郡守的事。武帝说:“范云是个平庸的人,听说他经常卖弄权势,我现在不再依法深究,从宽让他到远方去任职。”萧子良说:“不是这样。范云对我规劝教诲,写的谏书全在,让我取来呈上。”拿来之后,有百多张纸,言辞都很重要而且是直言不讳。齐武帝赞叹,便对萧子良说:“想不到范云竟是这样的人。正好让他辅助你,怎么可以让他出去做郡守呢?”齐文惠太子曾经出宫到东田观看农夫收割庄稼,回头对众宾客说:“收割也是很好看的。”众人都唯唯称是,只有范云说:“一年三季的劳动,实在是长期勤苦的事。我只愿殿下了解稼穑的艰难,不要贪图一朝一夕的宴乐安逸。”出来之后,侍中萧缅先前同范云并不相识,临上车的时候握着范云的手说:“想不到在今天又听到了忠直之言。”当范云官居吏部的时候,责任职守极其重要,书信文件堆满公案,宾客满门,范云应接对答自如,毫无拖沓阻滞,官属们的文稿,发现并指出不当之处快速如神,当时人全都佩服他聪明博学,性格极其坦率正直,不重视威仪权势,凡是认为对的或不对的,都在言行中表现出来,有的士大夫就因此对他不满。起初,范云做郡守时人们都称颂他的廉洁,等到在朝中做高官时,很重视与人相互馈赠,但是家里没有积蓄,得到的钱财随时都分送给亲朋故友。
天监二年(503)逝世,当时五十三岁。梁武帝为他流泪,当天亲临吊唁。颁诏书说:“追念往日令人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人们所重视的感情,更何况他的声名威望还在,又是个朝廷委以重任的大臣呢!已故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霄城侯范云,器度风范忠贞正直,为国家大事深思远谋,早年便立有大志,平常行事负有盛名。自从任官以来,清明的政绩一贯显著。在朝中经理国政,实在是公辅之臣。他勤心辅政,大义记在我心上,虽然他操劳的不是军务,但他却是长久和我共同议论谋划大政的文臣。正当任重道远驰骋才力,长久辅政理事的时候,忽然丧命殒逝,使人满怀悲痛。应当加赐官位秩禄,用来作为美好的典范。可以追赠做侍中、卫将军,仆射、侯爵不变,并且赏赐鼓吹乐一部。”礼部官员请加谥号为宣,皇帝下令改称文。有文集三十卷。他儿子范孝才继承爵位,官做到太子中舍人。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六 刘颂 李重·房玄龄 圣安本纪卷之二·顾炎武 两汉刊误补遗卷四·吴仁杰 卷之九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卷四十一·温达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六·佚名 第41章 办中央训练团最糟糕·冯玉祥 世上人家五·胡兰成 曹华传·欧阳修 刘伸传·脱脱 孙元忠刘元父语·吴师道 【注 解】·钱穆 第十四章附属动议之顺序·孙中山 卷三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