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八十二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二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何等为十所谓入一切法自性力入一切法如化力入一切法如幻力入一切法皆是佛法力於一切法无染着力於一切法甚明解力於一切善知识恒不舍离尊重心力令一切善根顺至无上智王力於一切佛法深信不谤力令一切智心不退善巧力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具如来无上诸力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平等何等为十所谓於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一切剎平等一切深心平等一切善根平等一切菩萨平等一切愿平等一切波罗蜜平等一切行平等一切佛平等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平等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佛法实义句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但有名一切法犹如幻一切法犹如影一切法但缘起一切法业清净一切法但文字所作一切法实际一切法无相一切法第一义一切法法界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善入一切智智无上真实义佛子菩萨摩诃萨说十种法何等为十所谓说甚深法说广大法说种种法说一切智法说随顺波罗蜜法说出生如来力法说三世相应法说令菩萨不退法说赞叹佛功德法说一切菩萨学一切佛平等一切如来境界相应法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巧说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持何等为十所谓持所集一切福德善根持一切如来所说法持一切譬喻持一切法理趣门持一切出生陀罗尼门持一切除疑惑法持成就一切菩萨法持一切如来所说平等三昧门持一切法照明门持一切诸佛神通游戏力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住持力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辩才何等为十所谓於一切法无分别辩才於一切法无所作辩才於一切法无所着辩才於一切法了达空辩才於一切法无疑暗辩才於一切法佛加被辩才於一切法自觉悟辩才於一切法文句差别善巧辩才於一切法真实说辩才随一切众生心令欢喜辩才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巧妙辩才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何等为十所谓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自在普照一切法自在修一切善根行自在广大智自在无所依戒自在一切善根回向菩提自在精进不退转自在智慧摧破一切众魔自在随所乐欲令发菩提心自在随所应化现成正觉自在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着何等为十所谓於一切世界无着於一切众生无着於一切法无着於一切所作无着於一切善根无着於一切受生处无着於一切愿无着於一切行无着於一切菩萨无着於一切佛无着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速转一切众想得无上清净智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平等心何等为十所谓积集一切功德平等心发一切差别愿平等心於一切众生身平等心於一切众生业报平等心於一切法平等心於一切净秽国土平等心於一切众生解平等心於一切行无所分别平等心於一切佛力无畏平等心於一切如来智慧平等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平等心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出生智慧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解出生智慧知一切佛剎种种差别出生智慧知十方网分剂出生智慧知覆仰等一切世界出生智慧知一切法一性种种性广大住出生智慧知一切种种身出生智慧知一切世间颠倒妄想悉无所着出生智慧知一切法究竟皆以一道出离出生智慧知如来神力能入一切法界出生智慧知三世一切众生佛种不断出生智慧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於诸法无不了达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变化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众生变化一切身变化一切剎变化一切供养变化一切音声变化一切行愿变化一切教化调伏众生变化一切成正觉变化一切说法变化一切加持变化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具足一切无上变化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持何等为十所谓佛力持法力持众生力持业力持行力持愿力持境界力持时力持善力持智力持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於一切法得无上自在力持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欣慰何等为十所谓诸菩萨发如是心尽未来世所有诸佛出兴于世我当皆得随逐承事令生欢喜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复作是念彼诸如来出兴於世我当悉以无上供具恭敬供养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复作是念我於诸佛所兴供养时彼诸如来必示诲我法我悉以深心恭敬听受如说修行於菩萨地必得已生现生当生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复作是念我当於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常与一切诸佛菩萨而得共俱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复作是念我於往昔未发无上大菩提心有诸怖畏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大众威德畏自一发心悉皆远离不惊不恐不畏不惧不怯不怖一切众魔及诸外道所不能坏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复作是念我当令一切众生成无上菩提成菩提已我当於彼佛所修菩萨行尽其形寿以大信心兴所应供佛诸供养具而为供养及涅盘后各起无量塔供养舍利及受持守护所有遗法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又作是念十方所有一切世界我当悉以无上庄严而庄严之皆令具足种种奇妙平等清净复以种种大神通力住持震动光明照曜普使周徧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复作是念我当断一切众生疑惑净一切众生欲乐启一切众生心意灭一切众生烦恼闭一切众生恶道门开一切众生善趣门破一切众生黑暗与一切众生光明令一切众生离众魔业使一切众生至安隐处如是思惟心大欣慰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诸佛如来如优昙华难可值遇於无量劫莫能一见我当於未来世欲见如来则便得见诸佛如来常不舍我恒住我所令我得见为我说法无有断绝既闻法已心意清净远离谄曲质直无伪於念念中常见诸佛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复作是念我於未来当得成佛以佛神力於一切世界为一切众生各别示现成等正觉清净无畏大师子吼以本大愿周徧法界击大法鼓雨大法雨作大法施於无量劫常演正法大悲所持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如是思惟心大欣慰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欣慰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成正觉智慧大欣慰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入佛法何等为十所谓入过去世一切世界入未来世一切世界入现在世世界数世界行世界说世界清净入一切世界种种性入一切众生种种业报入一切菩萨种种行知过去一切佛次第知未来一切佛次第知现在十方虚空法界等一切诸佛国土众会说法调伏知世间法声闻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虽知诸法皆无分别而说种种法悉入法界无所入故如其法说无所取着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入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慧甚深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依止菩萨依此行菩萨行何等为十所谓依止供养一切诸佛行菩萨行依止调伏一切众生行菩萨行依止亲近一切善友行菩萨行依止积集一切善根行菩萨行依止严净一切佛土行菩萨行依止不舍一切众生行菩萨行依止深入一切波罗蜜行菩萨行依止满足一切菩萨愿行菩萨行依止无量菩提心行菩萨行依止一切佛菩提行菩萨行是为十菩萨依此行菩萨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无畏心何等为十所谓灭一切障碍业发无畏心於佛灭后护持正法发无畏心降伏一切魔发无畏心不惜身命发无畏心摧破一切外道邪论发无畏心令一切众生欢喜发无畏心令一切众会皆悉欢喜发无畏心调伏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发无畏心离二乘地入甚深法发无畏心於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心无疲厌发无畏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无所畏心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疑心於一切佛法心无疑惑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我当以布施摄一切众生以戒忍精进禅定智慧慈悲喜舍摄一切众生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一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未来诸佛出兴于世我当一切承事供养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二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以种种奇妙光明网周徧庄严一切世界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三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尽未来劫修菩萨行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过诸算数究竟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我当悉以无上教化调伏法而成熟之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四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修菩萨行满大誓愿具一切智安住其中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五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普为一切世间行菩萨行为一切法清净光明照明一切所有佛法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六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知一切法皆是佛法随众生心为其演说悉令开悟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七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於一切法得无障碍门知一切障碍不可得故其心如是无有疑惑住真实性乃至成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八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知一切法莫不皆是出世间法远离一切妄想颠倒以一庄严而自庄严而无所庄严於此自了不由他悟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九发无疑心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当於一切法成最正觉离一切妄想颠倒故得一念相应智故若一若异不可得故离一切数故究竟无为故离一切言说故住不可说境界际故发此心时决定无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是为第十发无疑心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於一切佛法心无所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可思议何等为十所谓一切善根不可思议一切誓愿不可思议知一切法如幻不可思议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善根不失无所分别不可思议虽深入一切法亦不取灭度以一切愿未成满故不可思议修菩萨道而示现降神入胎诞生出家苦行往诣道场降伏众魔成最正觉转正法轮入般涅盘神变自在无有休息不舍悲愿救护众生不可思议虽能示现如来十力神变自在而亦不舍等法界心教化众生不可思议知一切法无相是相相是无相无分别是分别分别是无分别非有是有有是非有无作是作作是无作非说是说说是非说不可思议知心与菩提等知菩提与心等心及菩提与众生等亦不生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不可思议於念念中入灭尽定尽一切漏而不证实际亦不尽有漏善根虽知一切法无漏而知漏尽亦知漏灭虽知佛法即世间法世间法即佛法而不於佛法中分别世间法不於世间法中分别佛法一切诸法悉入法界无所入故知一切法皆无二无变易故是为第十不可思议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不可思议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诸佛无上不可思议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巧密语何等为十所谓於一切佛经中巧密语於一切受生处巧密语於一切菩萨神通变现成等正觉巧密语於一切众生业报巧密语於一切众生所起染净巧密语於一切法究竟无障碍门巧密语於一切虚空界一一方处悉有世界或成或坏间无空处巧密语於一切法界一切十方乃至微细处悉有如来示现初生乃至成佛入般涅盘充满法界悉分别见巧密语见一切众生平等涅盘无变易故而不舍大愿以一切智愿未得圆满令满足故巧密语虽知一切法不由他悟而不舍离诸善知识於如来所转加尊敬与善知识和合无二於诸善根修习种植回向安住同一所作同一体性同一出离同一成就巧密语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善巧微密语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巧分别智何等为十所谓入一切剎巧分别智入一切众生处巧分别知入一切众生心行巧分别智入一切众生根巧分别智入一切众生业报巧分别智入一切声闻行巧分别智入一切独觉行巧分别智入一切菩萨行巧分别智入一切世间法巧分别智入一切佛法巧分别智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善巧分别诸法智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三昧何等为十所谓於一切世界入三昧於一切众生身入三昧於一切法入三昧见一切佛入三昧住一切劫入三昧从三昧起现不思议身入三昧於一切佛身入三昧觉悟一切众生平等入三昧一念中入一切菩萨三昧智入三昧一念中以无碍智成就一切诸菩萨行愿无有休息入三昧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善巧三昧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徧入何等为十所谓众生徧入国土徧入世间种种相徧入火灾徧入水灾徧入佛徧入庄严徧入如来无边功德身徧入一切种种说法徧入一切如来种种供养徧入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徧入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解脱门何等为十所谓一身周徧一切世界解脱门於一切世界示现无量种种色相解脱门以一切世界入一佛剎解脱门普加持一切众生界解脱门以一切佛庄严身充满一切世界解脱门於自身中见一切世界解脱门一念中往一切世界解脱门於一世界示现一切如来出世解脱门一身充满一切法界解脱门一念中示现一切佛游戏神通解脱门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解脱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神通何等为十所谓亿念宿命方便智通天耳无碍方便智通知他众生不思议心行方便智通天眼观察无有障碍方便智通随众生心现不思议大神通力方便智通一身普现无量世界方便智通一念徧入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方便智通出生无量庄严具庄严不思议世界方便智通示现不可说变化身方便智通随不思议众生心於不可说世界现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方便智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善巧神通为一切众生种种示现令其修学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业报善巧智明知一切众生境界寂灭清净无诸戏论善巧智明知一切众生种种所缘唯是一相悉不可得一切诸法皆如金刚善巧智明能以无量微妙音声普闻十方一切世界善巧智明普坏一切心所染着善巧智明能以方便示现受生或不受生善巧智明舍离一切想受境界善巧智明知一切法非相非无相一性无性无所分别而能了知种种诸法於无量劫分别演说住於法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巧智明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生本无有生了达受生不可得故而知因知缘知事知境界知行知生知灭知言说知迷惑知离迷惑知颠倒知离颠倒知杂染知清净知生死知涅盘知可得知不可得知执着知无执着知住知动知去知还知起知不起知失坏知出离知成熟知诸根知调伏随其所应种种教化未曾忘失菩萨所行何以故菩萨但为利益众生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余所为是故菩萨常化众生身无疲倦不违一切世间所作是名缘起善巧智明菩萨摩诃萨於佛无着不起着心於法无着不起着心於剎无着不起着心於众生无着不起着心不见有众生而行教化调伏说法然亦不舍菩萨诸行大悲大愿见佛闻法随顺修行依於如来种诸善根恭敬供养无有休息能以神力震动十方无量世界其心广大等法界故知种种说法知众生数知众生差别知苦生知苦灭知一切行皆如影像行菩萨行永断一切受生根本但为救护一切众生行菩萨行而无所行随顺一切诸佛种性发如大山王心知一切虚妄颠倒入一切种智门智慧广大不可倾动当成正觉於生死海平等济渡一切众生善巧智明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善巧智明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解脱何等为十所谓烦恼解脱邪见解脱诸取解脱蕴处界解脱超二乘解脱无生法忍解脱於一切世间一切剎一切众生一切法离着解脱无边住解脱发起一切菩萨行入如来无分别地解脱於一念中悉能了知一切三世解脱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施作无上佛事教化成熟一切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园林何等为十所谓生死是菩萨园林无厌舍故教化众生是菩萨园林不疲倦故住一切劫是菩萨园林摄诸大行故清净世界是菩萨园林自所依止故一切魔宫殿是菩萨园林降伏彼众故思惟所闻法是菩萨园林如理观察故六波罗蜜四摄事三十七菩提分法是菩萨园林绍继慈父境界故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乃至一切佛法是菩萨园林不念余法故示现一切菩萨威力自在神通是菩萨园林以大神力转正法轮调伏众生无休息故一念於一切处为一切众生示成正觉是菩萨园林法身周徧尽虚空一切世界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离忧恼大安乐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宫殿何等为十所谓菩提心是菩萨宫殿恒不忘失故十善业道福德智慧是菩萨宫殿教化欲界众生故四梵住禅定是菩萨宫殿教化色界众生故生净居天是菩萨宫殿一切烦恼不染故生无色界是菩萨宫殿令诸众生离难处故生杂染世界是菩萨宫殿令一切众生断烦恼故现处内宫妻子眷属是菩萨宫殿成就往昔同行众生故现居轮王护世释梵是菩萨宫殿为调伏自在心众生故住一切菩萨行游戏神通皆得自在是菩萨宫殿善游戏诸禅解脱三昧智慧故一切佛所受无上自在一切智王灌顶记是菩萨宫殿住十力庄严作一切法王自在事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法灌顶於一切世间神力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所乐何等为十所谓乐正念心不散乱故乐智慧分别诸法故乐往诣一切佛所听法无厌故乐诸佛充满十方无边际故乐菩萨自在为诸众生以无量门而现身故乐诸三昧门於一三昧门入一切三昧门故乐陀罗尼持法不忘转授众生故乐无碍辩才於一文一句经不可说劫分别演说无穷尽故乐成正觉为一切众生以无量门示现於身成正觉故乐转法轮摧灭一切异道法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如来无上法乐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庄严何等为十所谓力庄严不可坏故无畏庄严无能伏故义庄严说不可说义无穷尽故法庄严八万四千法聚观察演说无忘失故愿庄严一切菩萨所发弘誓无退转故行庄严修普贤行而出离故剎庄严以一切剎作一剎故普音庄严周徧一切诸佛世界雨法雨故力持庄严於一切劫行无数行不断绝故变化庄严於一众生身示现一切众生数等身令一切众生悉得知见求一切智无退转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一切无上法庄严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不动心何等为十所谓於一切所有悉皆能舍不动心思惟观察一切佛法不动心忆念供养一切诸佛不动心於一切众生誓无恼害不动心普摄众生不简怨亲不动心求一切佛法无有休息不动心一切众生数等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不生疲厌亦无退转不动心成就有根信无浊信清净信极清净信离垢信明彻信恭敬供养一切佛信不退转信不可尽信无能坏信大欢喜踊跃信不动心成就出生一切智方便道不动心闻一切菩萨行法信受不谤不动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一切智不动心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舍深大心何等为十所谓不舍成满一切佛菩提深大心不舍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深大心不舍不断一切诸佛种性深大心不舍亲近一切善知识深大心不舍供养一切诸佛深大心不舍专求一切大乘功德法深大心不舍於一切佛所修行梵行护持净戒深大心不舍亲近一切菩萨深大心不舍求一切佛法方便护持深大心不舍满一切菩萨行愿集一切诸佛法深大心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不舍一切佛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慧观察何等为十所谓善巧分别说一切法智慧观察了知三世一切善根智慧观察了知一切诸菩萨行自在变化智慧观察了知一切诸法义门智慧观察了知一切诸佛威力智慧观察了知一切陀罗尼门智慧观察於一切世界普说正法智慧观察入一切法界智慧观察知一切十方不可思议智慧观察知一切佛法智慧光明无有障碍智慧观察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观察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说法何等为十所谓说一切法皆从缘起说一切法皆悉如幻说一切法无有乖诤说一切法无有边际说一切法无所依止说一切法犹如金刚说一切法皆悉如如说一切法皆悉寂静说一切法皆悉出离说一切法皆住一义本性成就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善巧说一切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何等为十所谓深心清净断疑清净离见清净境界清净求一切智清净辩才清净无畏清净住一切菩萨智清净受一切菩萨律仪清净具足成就无上菩提三十二种百福相白净法一切善根清净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如来无上清净法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印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知苦苦坏苦行苦专求佛法不生懈怠行菩萨行无有疲懈不惊不畏不恐不怖不舍大愿求一切智坚固不退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第一印菩萨摩诃萨见有众生愚痴狂乱或以粗弊恶语而相毁辱或以刀杖瓦石而加损害终不以此境界舍菩萨心但忍辱柔和专修佛法住最胜道入离生位是为第二印菩萨摩诃萨闻说与一切智相应甚深佛法能以自智深信忍可解了趣入是为第三印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发深心求一切智我当成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生流转五趣受无量苦亦当令其发菩提心深信欢喜勤修精进坚固不退是为第四印菩萨摩诃萨知如来智无有边际不以齐限测如来智菩萨曾於无量佛所闻如来智无有边际故能不以齐限测度一切世间文字所说皆有齐限悉不能知如来智慧是为第五印菩萨摩诃萨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最胜欲甚深欲广欲大欲种种欲无能胜欲无上欲坚固欲众魔外道并其眷属无能坏欲求一切智不退转欲菩萨住如是等欲於无上菩提毕竟不退是为第六印菩萨摩诃萨行菩萨行不顾身命无能沮坏发心趣向一切智故一切智性常现前故得一切佛智光明故终不舍离佛菩提终不舍离善知识是为第七印菩萨摩诃萨若见善男子善女人趣大乘者令其增长求佛法心令其安住一切善根令其摄取一切智心令其不退无上菩提是为第八印菩萨摩诃萨令一切众生得平等心劝令勤修一切智道以大悲心而为说法令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不退转是为第九印菩萨摩诃萨与三世诸佛同一善根不断一切诸佛种性究竟得至一切智智是为第十印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印菩萨以此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具足如来一切法无上智印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光照何等为十所谓知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光照见一切佛智光照见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智光照解一切修多罗法门智光照依善知识发菩提心集诸善根智光照示现一切诸佛智光照教化一切众生悉令安住如来地智光照演说不可思议广大法门智光照善巧了知一切诸佛神通威力智光照满足一切诸波罗蜜智光照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智光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等住一切众生声闻独觉悉无与等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虽观实际而不取证以一切愿未成满故是为第一无等住菩萨摩诃萨种等法界一切善根而不於中有少执着是为第二无等住菩萨摩诃萨修菩萨行知其如化以一切法悉寂灭故而於佛法不生疑惑是为第三无等住菩萨摩诃萨虽离世间所有妄想然能作意於不可说劫行菩萨行满足大愿终不中起疲厌之心是为第四无等住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无所取着以一切法性寂灭故而不证涅盘何以故一切智道未成满故是为第五无等住菩萨摩诃萨知一切劫皆即非劫而真实说一切劫数是为第六无等住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悉无所作而不舍作道求诸佛法是为第七无等住菩萨摩诃萨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无量无边是为第八无等住菩萨摩诃萨为一众生於不可说劫行菩萨行欲令安住一切智地如为一众生为一切众生悉亦如是而不生疲厌是为第九无等住菩萨摩诃萨虽修行圆满而不证菩提何以故菩萨作如是念我之所作本为众生是故我应久处生死方便利益皆令安住无上佛道是为第十无等住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无等住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无上大智一切佛法无等住。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二

音切

(许巾切)。

(其遇切)。

(古历切)。

(楚力切)。

(唐各切)。

(在细切)。

(丑琰切)。

(徒早切)。

(古诣切)。

 

猜你喜欢
  卷之二十四·即非如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九·欧阳竟无
  卷第二十四(第四诵之四)·佚名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三·道乐
  梓舟船禅师语录序·佚名
  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之中·元照
  凡例·纪荫
  卷第十七·佚名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一名会诸佛前亦名如来所说示现众生)·佚名
  声闻品第九·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佚名
  卷九·佚名
  卷第八·德清
  佛说宝生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王昶

    魏允柟一首 钱继振一首 孟称舜一首 张逸一首 张杞一首王化龙一首 李元组一首 于玉班一首 蒋尔□一首 李明岳一首沈懋德一首 周珽二首 胡偕行一首 查维宏一首 邵梅芳十二首程馞三首 胡介一首 邵嶙一首 

  • 外集卷十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十六讽喻讽赋           【周】宋 玉楚襄王时宋玉休归唐勒谗之于王曰玉为人身体容冶口多防辞出爱主人之女入事大王愿王疏之玉休还王谓玉曰玉为人身体容冶口多防辞出爱主人

  • 卷六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九章碣章碣孝标之子登乾符进士第後流落不知所终诗一卷城南偶题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闲来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台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

  • ●卷下·王铚

      颍上安希武殿直言:太祖受命,封丘独守城不下,其曾祖尝随太祖自攻之。后守封丘者奏职,既入拜,诸司使陈桥门开以迎太祖,即斩守门者。又言,其祖乃安习也。太宗判南衙时,青州人携一小女十许岁,诣阙理产业事。太宗悦之,使买之,不可

  • 元婚礼贡举考·佚名

      至元婚礼《易》重咸恒,《诗》?《关雎》,婚姻之道,其来尚矣。国朝以礼防民,至元八年,聊印颁降龙制,自议婚、过婿、见妇之父母凡七条,并斟酌文公婚聘,立为定式,以诏天下后世。今具卷首,俾四方士庶举行嘉礼者,有所据依焉。至元

  • 第一一九札光绪七年九月廿九日一一三一○-一·佚名

    福建巡抚岑,裁革县衙门灯油取给于差役,并严禁差役藉案勒索(注)札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巡抚部院、一等轻车都尉岑为札饬遵办事。照得本部院访闻台湾各县衙门,每日所用灯油,皆取之于差役,而差役

  • 世宗宣武帝纪·魏收

    世宗宣武皇帝,讳称元恪,高祖孝文皇帝第二子。母亲叫高夫人,当初,梦见被太陽追逐,躲到床下,太陽变成了龙,绕自己几圈,梦醒后惊悸不已,接着有孕。太和七年(483)闰四月,世宗在平城宫中出生。太和二十一年(497)正月十七日,被立为皇太

  •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

    巴黎留学生相集作新世纪。谓中国当废汉文。而用万国新语。盖季世学者。好尚奇觚。震慑于白人侈大之言。外务名誉。不暇问其中失所在。非独万国新语一端而已。其所执守。以象形字为未开化人所用。合音字为既开化人所用

  • 卷十二·高诱

    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十二汉 高诱 注道应训【道之所行物动而应考之祸福以知验符也故曰道应】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弗知也【太清元气之清者也无穷无形也】又问於无为曰子知道乎无为曰吾知道【无为有形

  • 春秋纂言总例卷五·吴澄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總例卷五   元 吳澄 撰軍禮伐【趙氏曰凡師稱罪致討曰伐】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桓五】【以上從伐者一左傳曰王以諸侯伐鄭永嘉陳氏曰春秋之法有天子在則其諸侯稱人有諸侯在則其大夫稱人曰蔡

  • 佛说古来世时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仙人鹿处。尔时诸比丘饭食已后。会于讲堂而共讲议。设有长者所行平等。有净戒比丘奉行真戒。来入其舍从受分卫。若复曰获致百斤金。何所胜乎。或有比丘报之曰。百斤千

  • 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佚名

    晋代译失三藏名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万六千人。从诸佛国而来集此。悉志无上正真之道。尔时世尊告尊者大迦叶曰。菩萨有四法。失般若波罗蜜云何为四。一者不尊法不敬法师。二者

  • 卷第三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十二如是已就逾缮那等。辩器世间身量差别。就年等辩寿量有殊。二量不同。未说应说。建立此等。无不依名。前二及名。未详极少。今应先辩三极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六·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今当说般陀根本因缘。般陀者,汉言路边生也。何以故?般陀母本是大富长者女,长者唯有此一女,作七层楼安置此女,遣一奴子供给所须。奴子长大,此女便与私通,即共奴筹量:‘我今共汝叛往余国。’如是三问

  • 十万分之一的偶然·松本清张

    中篇小说。作者松本清张。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因为极小的偶然性而存在着的,更何况一个人的命运。一九八〇年十月,一张在报上登出的车祸照片,引起了当时整个日本的关注。这张摄人心魄的照片,抓拍到了高速公路上车祸发生一刹那

  • 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佚名

    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初。系隋唐孝道派经书。现存两种文本:一、《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二、《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今以前

  • 诗镜总论·陆时雍

    明陆时雍撰,一卷,收于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论诗上起先秦,下迄晚唐,依次品论历代作家作品及其渊源递嬗关系,对古诗的评析颇为精僻和全面。作者推崇《风》、《骚》,常以之为源头去探析诗作,但反对依傍前人作诗,要求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