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育王月江和尚语录叙

 (门人)居简.妙心.大机.慧忠.可橖.祖安.具德.宗满.自然.慧观.寿椿.德粹.思敬.良圭.景行.本真.绍宗.文阐.宝生.文藻.自成 编

 余初游方时。月江禅师。已出世说法。虽辱交三十余年。而以不及预参徒。久亲炉鞴。为恨。至治间。奉旨金山升座。获聆提唱。而惊其若河汉之无极也。比者其徒如月。以师语录示余。始取读之。脱然如病之遇耆域。不假汤液丸剂。针砭灸熨。而[声-耳+亥]欬呼吸之顷。已疾去而平复。百骸调适。而并忘其有身矣。於是持神定气。[泳-永+复]沿涯涘。以深入性海。其大无外。其细无内。内无自心。外无万境。上而十地满觉。下而三界廿五有。皆圣凡影响。化仪设施。在性海中。非有非无。非存非亡。非取非舍。非来非去。如虚空具含诸相。如大地容载万物。无自他之间。无今古之殊。乃於其中。纵横游戏。卷舒自在。行棒行喝。扬眉瞬目。动静语默。嬉笑怒骂。无非妙用。或与而夺。或纵而擒。或与无町畦。倐而崖绝。敲空作响。言於无言。拨火觅沤。作於无作。其称性而说也。雷雨八荒。其称性而用也。埏埴万化。噫何此老。作大法施。神通三昧。有如是耶。以吾浅陋观之。犹所得叵量。又岂无大乘根器。一闻一见。而亲证实悟。以续慧命。而传正法眼。如古塔主之读云门录。有足征矣。

至元六年庚辰岁三月。龙翔住山比丘大欣拜书。

猜你喜欢
  卷下·佚名
  赞扬法华之特胜·太虚
  卷第二十三·佚名
  从香港的感想说到香港的佛教·太虚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十·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八卷·湛然
  卷第二·通云
  第十九章 阿婆耶木杈伽摩尼·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第三(帝年下魏晋宋齐梁周大隋)·费长房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念常
  卷第七十·李通玄
  卷四百二·佚名
  胜鬘义记·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画遇·李渔

    〖西地锦〗(外高冠、盛服,丑扮家僮,净扮船家随上)扪箧愁倾秋水,韬精怕起虹霓。唾壶铜铸敲还碎,只余铁笛堪吹。侠气何曾忤太和,心平不虑世偏颇。从来天坏须人补,莫道今时缺陷多。自家江秋明,字怀一,别号松溪道人。生来躯貌昂藏,襟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弘治十四年九月丙子朔日食 镇远侯顾溥襄城伯李鄌以日食救护入礼部中门为缉事官校所奏溥等上疏引罪宥之 录辽东义州等处杀贼功官军给赏有差 广东钦州地震有声如雷○丁丑工部覆奏礼科都给事中甯举等所言恤军士事谓今边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佚名

    万历七年八月甲戌朔上御皇极殿受朝○命翰林院编修盛讷刘元震充展书官○命狭西巡抚张佳胤以原职巡抚宣府○升云南左布政使方良曙为应天府府尹○乙亥四川都司军政佥书刘惟清进表还乘便回籍命革任仍著为令○先是景泰五年

  • 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评鉴阐要卷一·乾隆

    太昊伏羲氏始教民佃渔畜牧纲君民之道莫大乎教养伏羲氏作佃渔畜牧皆所以为养也而教即行其中后世视教养为二者去古逺矣炎帝神农氏始教民艺五谷目今之民即古之民古之民茹毛饮血初不知耕稼也后世视茹草木而食禽兽者几如异

  • 刘..传·令狐德棻

    刘..字宝义,沛国沛地人。六世祖刘敏,由于永嘉年间战乱,移居广陵。父亲刘臧,性格正直,专心致志于学习,未当官时以孝顺出名。梁国天监初年,被授为著作郎。刘..九岁时就成了孤儿,守丧合于礼制。少年时喜好读书,又善于写文章。十七

  • 德王李裕传·刘昫

    德王李裕,是昭宗的长子。大顺二年(891)六月二十八日封王,乾宁四年(897)二月十四日册封为皇太子。当时昭宗在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害怕宗室诸亲王执掌朝廷军事大权,诱使城防士卒张行思、花重武相继告发通王李滋以下的诸亲

  • 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蒙古入主】·钱穆

    一、蒙古之入主南宋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政权,他渐渐地从北方迁到南方,而终于覆灭。 蒙古民族入主中国,中国史开始第一次整个落于非传统的异族政权的统治。中国的政治社会,随着有一个激剧的大变动。蒙古入主,对

  • ●卷之二·吕坤

    小民生计 积贮仓庾(籴谷条约附) 收放仓谷 存恤茕独 收养孤老 赈济饥荒 振举医学 节约驿递 清编火夫 ○小民生计 养道民生先务有司首政也故孔子答子贡之问政曰足食答冉有之在卫曰富之王道有次第舍养而求治治胡以成求教教

  • 卷一·陈确

    近言集 贤者见其远,不肖者见其近,吾言近而已。言近矣,则何以集?吾闻惟圣贤者为能不弃近言,吾固知天下后世之必多圣贤者也,故不以近言而弗集也。文章入妙虚,无过是停当。学道入妙处,亦无过是停当。无不停当,即是可与权、不逾矩

  • 第8章附录·胡适

    1891年12月17日出生于上海大东门外,取名嗣摩。读书时取名洪驿,又改名适,字适之。父亲胡传,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生母冯顺弟,是普通农家女子。1895年4岁,入私塾读书。1904年13岁,结束了私塾学业。私塾九年,他读了《论语》《孟

  • 卷二十五·赜藏主

      ○筠州大愚(守)芝和尚语录师太原王氏子。升座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一言已出驷马难追。”问:“如何是城里佛?”师云:“十字街头石幢子。”问:“如何是为人一句?”师云:“四角六张。”进云:“意旨如何?”师云:“八凹九

  • 论 荀 子·太虚

    ──四年在普陀关中作──一 悬论  二 正名篇论  三 性恶篇论  四 解蔽篇论一 悬论晚周诸书,经秦火复出,至汉武、专崇儒流,寖不兼行。魏晋时、道家转盛,故道家言降至唐代,流风弥畅;然间于米贼之神话,老庄之旨盖微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释·太虚

      【悬 论】  一 明佛法大义  现在讲这部经,先明佛法大意。所谓佛法,可用三句句义来说明他的大概。第一句、因缘生义;第二句、般若义;第三句、大悲心义。  第一句、因缘生义──也就是诸法因缘生义。这是佛法中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法玺印禅师语录卷第五嗣法门人性圆旋玑旋哲旋贤等编次小参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且作么生是心空及第归底意以拂子打○相云秋月满大地山河光皎洁翠屏峰上白云轻招贤桥

  • 仁山集·金履祥

    诗文别集。四卷,诗二卷。宋金履祥撰。履祥平生所著诗、文极多,后多散佚。其集原分类《非非存稿》、《仁山新稿》、《乱稿》(南宋灭亡后诗文稿)、《噫稿》(子亡后之所著诗文),作者生前可能曾经刊行,为其门人林景熙、方

  • 醋葫芦·醉西湖心月主人

    明代白话中篇小说。四卷二十回。封面题“且笑厂评演小说”,首序署“笔耕山房醉西湖心月主人题”,正文前题“西子湖伏雌教主编”;每卷评者,又屡易其名;卷一为“且笑厂芙蓉癖者”,卷二署“心月主人”,卷三署“大堤游冶”,卷四

  • 后水浒传·佚名

    清佚名撰。四十五回。题“青莲室主人辑”。首有“采虹桥上客题于天花藏”的序,序后钤有“素政堂”、“天花藏”图章各一。书虽以“水浒”为名,实则叙南宋杨幺洞庭起义事。故事以燕小乙重游梁山为引子,承接宋江、卢俊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