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六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

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

普說

萬壽禪院普說。這著子。如節度使符到手便行。擿拂子云。莫妄想。良久云。便恁麼去。已是不著便。何況擠擠匝匝。討甚麼碗。古人入艸求人錘拂之下。誠恐渠承當不性躁。若是皮下有血。眼中有筋底漢。捺著便動。撥著便轉。那討甚麼。膿膿滴滴。不乾不淨。長篇短偈。雜污心田。山僧也曾被些真言咒語。狐媚過來今日。可謂浪子憐客。病夫知醫。不惜為你披析一上眾。兄弟。你離鄉別井辭親割愛走叢林參知識。甚麼是你究竟事。聽經聽論。通性通相。當得究竟事麼?問禪問道。學偈學頌。當得究竟事麼?不知三藏十二部都是紙墨文字。且道裏邊說些甚麼道理。他不過指你本有之性。生佛平等教。你盡卻今時。別無他事。你卻自己不了。將來築在肚裏。增長我見。豎無明幢。何曾依他行得些子。縱有一二聰明人。也解棄講入禪。又秖認得箇驢前馬後邊事。問他如何是你主人公。或豎一指。喝一喝。退身三步。拂袖便行。噓一聲。作女人拜。除此昭昭靈靈。能豎能喝的。便茫然無主。正如洞祖云。苦哉苦哉。今時人例皆如此。秖認得驢前馬後底。將為自己佛法平沉。此之謂也。賓中主尚未分。如何辨得。主中主遂說偈曰。嗟見今時學道流。千千萬萬認門頭。卻似入京朝帝主。才到潼關即便休。正切時輩。參禪之病。又有一種。打入骨董袋。學相似語者。問他青州布衫。他道脫不下。問他狗子。為甚麼無佛性。他道。若論佛性。非但狗子。又指燈籠問渠。他道杭州買來底。又問露柱。作麼生道他說是桐油灰布底。又問。我手何似佛手。曰月下弄琵琶。我腳何似驢腳。曰。穿靴水上立。人人有箇生緣。上座生緣在甚麼處。曰。某甲是秀州人。倚墻傍壁弱羽循支語不離窠臼。安能出蓋纏。情識依通。落在蘊魔界中。又有道。祖師西來意。極是徑捷。天晴日頭出。雨落地下溼。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如何是道墻外底。如何是佛殿裏底。這喚作平實禪。不用心思意想。隨口畣出。何其成現。山僧道箇未在。他便作色道。和尚秖如墻外底與殿裏底是趙州語。為甚也道不是。山僧道你怎麼帶累趙州入地獄。他卻又懡㦬而去。是以山僧每每拈提聱訛公案也。秖為今時師僧家。或墮在儱侗。或落在平實。或墮在穿鑿。或坐在死水。饒你苦口相勸。一總付之。不聞。堂頭老漢連他自也分疏不下。況能為人。彼此顢頇。秖恁麼流傳將去。胡種絕矣。後生晚進。無所適從。可悲可痛。茲有箇香嚴李居士。前有書來見教。又親來坐談竟日。總是近來諸方弊病。山僧矢口信意說些話。正是居士疑處故要山僧拈出病根布施大眾。山僧曾見大慧錄謙禪人。為秦國夫人計氏。請普說并要說些禪病。大慧曰。禪有甚麼病可說禪。又不曾患頭疼腳痛。又不曾患耳聾眼。瞎山僧道。誠然誠然。若如古來大老。真參實究。必至大悟。命根不斷。必不肯歇手者。有甚麼病加得他上。其或師家失於鍛煉。學人不務實參。失鍛則容情。不實則認識。此其所以無病生病也。山僧記得。古人有箇譬喻正切時症。昔日王荊公新法病民。有一宰官借疾上疏曰。臣本無宿疾。適遇庸醫妄授藥劑。始也肢節之傷。竟為心腹之患。且將有性命之憂云云。大眾。你們用功未猛。話頭不清。昏妄為祟。此病尚在肢節。若向古人相似。門頭配合領略。某句如何。某節若何。實無契證。用些情識。擬度將去。病已入心腹矣。遇境逢緣飄流無主。一場熱病便手忙腳亂。臨命終時。原與流俗人無二。此卻正是性命之憂了也。更遇箇瞎漢。自眼不明。好為人師。便將箇鶻臭布衫浪打冬瓜印子。不知害卻多少好人。蓋因今之開法者。惟圖門庭熱鬧。不念法道陵夷學人中。或望族或富姓。或詩文有聲。或人才可觀一進門。便下鉤餌。款以上賓。沃以優禮。寵之要位。置之明窗。或以詩偈獎譽。或以法語贊揚多方。推轂百計周旋學人所懼者。入室辨驗。所安者偈頌著語。便教渠長篇累牘寫將來便道。老僧也秖到得這裏。或曰。汝已有省。去不遠矣。或曰。汝已悟心法尚未明。或曰。汝須久住莫離。方得入吾堂奧。苦哉屈哉。上古何曾有此等事。大慧云。佛法不是日逐長進底。又曰。我宗無語句。亦無實法與人。若以實法黏綴人土。也消他不得。若是箇人。風規愈峻。法愛愈深。鉗錘愈辣。親附愈眾。大慧室中不假辭色。學者親如父母。可見彼時師資皆人傑也。不特此也。如葉縣省撒灰潑水浮山遠。只是不肯舍去。後復百般擯罰。愈見貌恭色和遂云。葉縣這裏有箇古佛。你看善煆人的知識。何曾款曲。學人具眼的衲僧。何曾要人款曲。又如黃檗云。將先師禪板拂子來。臨濟云。侍者將火來授受之際。如此光明烜赫道法。所以至今不泯。你看古人幾曾有輕付授的事。又幾曾有要付授的衲子。至於師家。還有箇鍛煉人。靈丹湛堂所謂。今時諸方多是無此藥頭者。此也試看。洪覺範拈靈雲見桃因緣云。溈山老子無大人相。便曰。從緣入者永無退失獨喜。玄沙曰。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猶較些子。客問覺範未徹之處安在。作偈曰。靈雲一見不再見。紅白枝枝不著華。叵耐釣魚船上客。卻來平地摝魚蝦。初時覺範參侍真淨。一日客問淨曰。洪上人參禪如何。淨曰。也有到處。也有不到處。洪公殊不自安。即詣真淨求決所疑淨。乃舉。風穴頌曰。五白貓兒爪距獰。養來堂上絕蟲行。分明上樹安身法。切忌遺言許外甥。且作麼生是安身法。洪公便喝。淨曰。這一喝也有到處。也有不到處。忽於言下有省。一日因違禪規。刪去寓杭之淨慈。以頌發明風穴意。寄呈真淨曰。五白貓兒無縫罅。等閒拋出令人怕。翻身跳躑百千般。冷地看他成話霸。如今也解弄些些。從渠歡喜從渠罵。卻笑樹頭老舅翁。只能上樹不能下。大眾靈雲。以偈呈悟。溈山證據他。為甚麼覺範。愛玄沙語而抑溈山。覺範在真淨門下。豈非一箇英傑真淨酬客。當播揚其美。卻為甚說箇有到不到。覺範於此有省。且道。省箇甚麼。試參取看。有者道。萬壽老漢不識好惡。古人一期抬捺。怎麼將來作實法會。山僧道。說得有理。為甚麼山僧此間鉗錘緊些。你卻撩起便行。見他家有商量處。肯道你箇好字。你便被他羅籠下古人底。既不是實法。他底說話便認作實法。你道可笑不可笑。設使你果有悟門。我這裏正要整頓。你一上實法也與三十棒。不是實法也與三十棒。且看你作麼生。山僧今日手攀劍樹身坐刀山。作箇語話。謗大般若。將古人公案。不合向諸昆仲華擘至此也。只是為眾竭力。禍出斯門。秖要大家曉得。我此法門不是等閒。這裏少覺用情。便見七華八裂。近來聞見比比皆然。引得那一隊不務實底漢。子將付受一事。類同兒戲。不管生死了不了大法明。不明學轉語作偈頌。弄得一張口。滑似油尖。似鑽打聽得某日堂頭上堂。便於打坐時。經行裏打點問頭。我如此問將去。待他荅我。我卻又如此。再問上去。直要問得他口啞。方才是人天眾前得勝可憐生。古人為生死不明不惜身命。千山萬水請為決擇。懷著疑團出眾申問。誠望向一言半句。下了脫生死那裏。似如今懷了一腔生滅心造泥犁業者乎。古人縱使偶有抑揚。也不過是到家人干木隨身。逢場作戲。一一從不思議中流出。豈似今人打點作意來的。又有

猜你喜欢
  上国民会议代表诸公意见书·太虚
  复黄忏华居士书(二通)·太虚
  御制序·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欧阳竟无
  维摩经疏卷第三·佚名
  卷十二·赞宁
  大乘玄论 第五卷·吉藏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一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佚名
  缵 日 宗·太虚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佚名
  第九品 神足分别·佚名
  明 纲 宗·太虚
  二八 自欢喜经·佚名
  卷第三十·道原
  全南洋佛教组织之希望·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楔子·佚名

    (大旦领僝儿上,诗云)天下人烦恼,都在我心头。自从员外亡化过了,可早断七也。家里别无得力的人,则有一个老院公,家私里外,多亏了他。我根前只靠的这个神奴儿。孩儿也,你休门前耍去。(僝儿云)奶奶,我要街上耍去哩。(大旦云)孩儿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在梁间

  • 卷一百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三巧艺钓赋           【周】宋 玉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于?洲上而并见于楚襄王登徒子曰夫?洲天下之善钓者也愿王观焉王曰其善奈何登徒子对曰夫?洲钓也以三寻之竿八丝之线饵

  • 卷三百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橘类【附金橘】五言古古诗          【汉】阙 名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委身玉盘中歴年兾见食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人傥欲我知因君为羽翼橘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四·汪楫

      崇禎四年十二月   ○崇禎四年十二月   四年辛未十二月己巳朔兵科都給事中汪始亨上言邊政大壞極弊向非徹底澄清則一切議戰議守縂成虛語徒負聖懷而誤封疆盖武臣之剝下自營逓相灌輸不獨偏禪為然每從大將而起如

  • 卷九十九·国朝·蒋一葵

    【李攀龙】 〔字于鳞,号沧溟,济南人。嘉靖间,官按察使。其诗多风尘字样,人谓之李风尘。其终也,以举笔作文,心痛即死。何大复亦然。〕 李于鳞为按察副使视陕西学,而乡人殷者来巡抚。殷以刻核名,尤傲而无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纪昀

    列传金 【二十四】○金二十四白华锡默受实完颜纳绅聂天骥 持嘉乌绅图克坦伊都钮祜禄经实 王宾 钮祜禄纳绅乌库哩镐张天纲白华锡默爱实完颜纳绅聂天骥持嘉乌绅图克坦伊都钮祜禄经实王宾钮祜禄纳绅乌库哩镐张天纲△白

  • 卷十七·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巻十七十一月壬戌命分兵三路进噶尔丹时将军伯费扬古奏言关保赍兵部文到【臣】并传上谕以噶尔丹若在巴顔乌阑度冬徂春应作何行事为善下询于臣【臣】敢不竭吐愚衷一一陈奏窃思

  • 达奚长儒传·李延寿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人。祖达奚俟,魏时任定州刺史。父达奚庆,曾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达奚长儒少年时就有气节德行,胆气勇烈过人。十五岁那年,袭父爵为安乐公。被周文帝用为心腹亲信,因诚实耿直,恭谦朴素,授其子为都督之

  • 卷十五·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五圣德【十一  俭德】【臣】等谨案帝王饬德以俭盖欲以身率先纳轨物於大同而非徒示谦让以延誉也易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又曰损上益下民说旡疆中

  • 卷三百二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真宗咸平四年兵部尚书张齐贤论陕西事宜上奏曰臣窃见昨者清远军陷没以来青岗寨烧弃之後灵武一郡援隔势孤贼迁必窥觇城池刼胁熟户兵力伤沮难固垒垣况塞北未

  • 前清御膳房·齐如山

    友人说关于清宫的事情,内务府、太医院、如意馆都曾经谈过了,为什么不谈谈御膳房呢?按说御膳房也的确值得谈谈,不过似乎得匀三个部分来谈:一是御膳房的情形,当然相当奢侈;二是皇帝也相当苦;三是御膳房中之厨役,技术并不

  • 无欲则刚·孔子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日:“申枨①。”子曰:“枨也欲②,焉得刚? 【注释】 ①申枨(cheng):孔子的学生。②欲;贪欲。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的人。”有人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贪欲,怎么可

  • 山国轨第七十四·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桓公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曰:某县之人若

  •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居天说偈赞佛品之二   尔时善称赞天子而说偈言。  佛超三有海  能化彼难化  是故于世间  得称无所畏   尔时达真谛天子而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八·湛然

    天台沙门湛然述三明判中自二。列章竟。次释初章中二。先分别能所粗妙。次问答释疑。初文二。先略立能所。次以两种四句分别。前教次味。前四句者。列释。若以理为言则一粗一妙。诠理之教巧拙不同。故使通妙理之教别教

  • 金丹四百字彭好古批注·彭好古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以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元,谓之金丹。以身心分上下両弦,以神気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以攅簇五行。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

  • 太极通书·周敦颐

    北宋周敦颐著。原名《易通》,共40章。许多地方直接引用《易大传》并加以发挥。其中心观念是“诚”。诚包括天道和人性两重意义。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