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撄宁禅师语录序

撄宁禅师语录序

佛氏出离生死诱人超劫大指与儒本同顾其作用既别流传浸讹傍佛门户僧非真僧犹假儒衣书士非真士也孝不喜谭佛法独喜读曹溪坛经喜其自为佛而不障佛魔挽诸迷众归之吾道所以云救也故尝谓韩昌黎之排佛卢曹溪之说法其道一也故谓曹溪儒者也其对仕流疑问直教以孝义修行乃真其志也若犹是遗弃伦物是则昌黎之所辟者耳故尝谓护佛法莫昌黎若也撄宁大师受法于曹洞宗源印继以正法眼直指全提所有法录并答三峰曹洞十六问契理契机佛祖慈航圣学至教悉抉统贯世间出世皆有证入之门上智下愚尽受平等之法呜呼尽矣迩来缁流习沿师承大坏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人有滨河而处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里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半本学泅不学溺利害判绝若此嗟乎大道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大方明眼须深知师旨毋徒为心都子所叹哉。

赐进士第河南道御史於越学人刘明孝拜题

夫百尺之枝忽施纤蔓大圆之鉴瞥滓邻尘苟不辞而辟之俾葛藤斩尽浮翳全融深恐兆妄滋惑复增一则未了公案亦后死者之责也然非慧同鹙子语若悬河智过于师正不许轻下注脚何以故南华云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与其誉尧而非桀焉不如两忘而化于道虽然卫道则乌容不辩辩道之言不厌其多非贵于多贵于彻也言彻则多言消归少言少言消归无言矣三峰藏老无事寻事向吾 湛祖启问十六自卖破绽祖答姑置以俟来看不答之答业已雷震虚空日炎碧汉初不藉后代儿孙补缀狐裘淬磨欧冶峰乃詹詹间间遂谓诸方无可激扬传诸后五百年没眼禅和揣籥摸象以为真有不易答者岂不笑杀井蛙误杀醯鸡耶吾侄撄宁和尚忍俊不住析疑剖惑直穷到底无复剩义重开湛祖之口可使吐舌覆面重提藏老之耳堪令三日耳聋或疑抨驳先哲支离义谛非扫除文字与无诤三昧之旨不知置之不答将启答于无穷有此一答可扫后来欲答之端倪并扫前辈垂问之影迹喻指固忠臣祖祢非操戈藏老也不特喻指未尝有答即谓三峰未尝有问也可。

弁山睦堂净莹题

猜你喜欢
  华严一乘十玄门·杜顺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澄观
  第一 道相应·佚名
  卷第五十九·佚名
  卷上·道宣
  大寶積經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希麟
  守行品第三十三·佚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佚名
  卷第一百四十七·佚名
  第七十五章 鲁哈那州之征服·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五·佚名
  卷九·佚名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二卷·马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五章 湘娥访道·屠隆

    〔外扮展灵旗上〕火轮电甲卫淸都。使酒天门偶大呼。却被雷师纠不法。侯家聊罚作人奴。某许相国府中老苍头展灵旗是也。与昆仑奴俱是天上九关守将。偶乘醉使气。两人大闹天门。一时同谪。昆仑奴在崔千牛家

  • 试一出 先声·孔尚任

    ◎康熙甲子八月〖蝶恋花〗(副末毡巾、道袍、白须上)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旧恨填胸一笔抹,遇酒逢歌,随处留皆可。子孝臣忠万事妥,休思更吃人参果。日丽唐虞世,花开甲子年;山中无

  • ●玉井樵唱自记·尹廷高

    先君号竹坡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余首丙子家毁于冦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存止此耳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过也廷髙拜书于卷首

  • 载记第十一 慕容 慕容恪 阳骛 皇甫真·房玄龄

    慕容?,字景茂,俊第三子也。初封中山王,寻立为太子。及俊死,群臣欲立慕容恪,恪辞曰:“国有储君,非吾节也。”于是立?。升平四年,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元曰建熙,立其母可足浑氏为皇太后。以慕容恪为太宰、录尚书,行周公事;慕容评为

  • 卷一百十二·列传第四十二·逆臣上·脱脱

        ◎逆臣上   ○耶律辖底(迭里特) 耶律察割 耶律娄国 耶律重元(涅鲁古) 耶律滑哥   《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贵贱位而后君臣之分定,君臣之分定而后天地和,天地和而后万化成。

  • 卷九十三·志第六十九·刑法一·张廷玉

        ◎刑法一   自汉以来,刑法沿革不一。隋更五刑之条,设三奏之令。唐撰律令,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宋采用之,而所重者敕。律所不载者,则听之于敕。故时轻时重,无一是之归。元制,取所行一时之例为条格而已。明初,丞

  • 卷四·李心传

     典礼  绍兴至庆元臣僚论太祖东向之位四祖庙附国初仿前代之制立亲庙四及仁宗祔庙太庙始备七世八室 祖宗共为一世故也治平末英宗祔庙乃祧僖祖熙宁初王介甫用章子平议复僖祖为太庙始祖而祧顺祖司马公韩持国诸近臣皆

  • 第八十八回 见外使奸雄代捉刀 察重伤功臣邀赐盖·蔡东藩

      却说华歆弑了伏后,并戮伏氏家族,然后复报曹操,操当然心喜,录为首功,寻且表歆为军师。说起华歆履历,本来是有些名望,曾与北海人管宁邴原,为同学友,时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但歆佯为高尚,阴实贪惏。宁尝在

  •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内务部·费行简

    内务兼有前清吏、户、工、民四部之权,事务繁赜,冠于各部。总务厅外有民治、职方、警政、土木、礼俗、卫生公司。每司分设四科或五科,主事多至九十人。朱启钤任部事时,锐意市政,土木司公务旁午,司官无一非总长之戚友,以有调查

  • 杨奂传·宋濂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十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金代末年考进士未中,愤然做书万言。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守御汴京的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军,奂改装平民北渡黄河避难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师友。东平人严实闻奂之名,多次打听他的行踪

  • 薛翽传·张廷玉

    薛蠧,字德温,河津人。天资聪敏,初上私塾学堂,就攻读《诗》、《书》,并能背诵。其父薛贞任荥阳教谕时,蠧亦随行,这时年仅十二岁。所做诗赋受到荥阳监司的赞赏。当得知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颢精于理学时,薛贞把他二人聘为薛蠧师

  • 儒服第十二·孔鲋

    子高衣长裾。振褒袖。方屐■翣。翣扇也见平原君。君曰吾子亦儒服乎。子高曰此布衣之服。非儒服也。儒服非一也。平原君曰请吾子言之。答曰夫儒者居位行道则有衮冕之服。统御师旅则有介冑之服。从容徒步则有若穿之服。

  • 卷十五·王质

    <经部,诗类,诗总闻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十五宋 王质 撰鱼藻一章鱼在在藻有颁其首当是朝廷以鱼侑酒以岂为乐而劝王者之饮喜功成治定也説文岂还师振旅之乐从心从岂者非王在在镐岂乐饮酒二章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

  • 卷七·顾镇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七宗人府主事顾镇撰祈父之什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牙音吾】卫士从军怨非其职斥祈父而不斥王诗人之忠厚序者原其

  •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澄观

      昔者圭峰禅师有华严纶贯之作。其书亡逸而不传。复庵纶贯本为禅者作。故虽痛快直捷而不便于学教之士。尝欲仿法华纶贯别作一书。愧无旭师之笔而止。客冬于华顶入信精舍得七处九会颂释。乃清凉观大师之所著也。其书

  • 黑蚂蚁·还珠楼主

    云南腾越西南,滇缅交界,重山峻岭绵亘杂沓,溪流泉瀑纵横交错。其中都是亘古无人的荒山野地,森林甚多,往往回环数百里不见天日。除却林中藏伏的各种毒蛇猛兽之外,更有许多奇奇怪怪的虫蚁,俱都凶毒已极,沼泽间的瘴气又重,休说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