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信士女之学佛以完成正信为要素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广州佛教居士林讲──

以我观察整个佛教所得的结果,佛教自从印度传至中国,从中国复传至日本等处,在佛教史上虽分宗别派,有各种宗派的区别,但这是因佛法流传到各时代各处所随机缘之所宜而发生的,决不是佛法本身原来有什么差别。所以、各宗派的称呼,在佛法的本身上,是毫无意义。因为、各宗派是后世的佛法的支流,是一种方便,溯本还源,皆归于佛的大圆觉海。生今之世,科学发达,知识进步,交通便利,人类对于无论什么学术,都可从交换意见中截破隔膜,融会贯通;而佛法中人若对于佛法还存各宗派的观念,那是殊失现代佛教的真义了。

现在中国各处,差不多都有居士学佛的团体组织,有的叫做居士林,亦有别的名称。但观这些团体所作的事业,有一部份是偏重佛理的研究,有一部份是偏重念诵、修持,有一部份则偏重宣传佛法,做社会慈善的事业。虽各有所偏重,实亦各各相通。如偏重学理的,亦兼修持或宣传;偏重修持的,亦兼研理或宣传;而偏重宣传的,亦并非撇弃了研理和修持。

居士、这个名词,在中国已很普遍流行,凡是学佛的男女,都指为居士。依佛典的原义:居士、并非专指学佛者,乃是社会上一般对素有学行者的通称。如经中每说:‘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此国王、大臣,是政治界的人物;长者和居士、都属于一般社会的。长者、如社会的士绅,为众人所推重者;居士、即士、农、工、商中能安居乐业之士。故知长者、居士,都是社会一般的称呼,而居士尤非专指学佛者。在家学佛者的专名,在佛典中是优蒲塞和优蒲夷,译作近事男和近事女,即亲近承事三宝者;亦译清信士和清信女,即在佛法中已成就清净正确的信心的男子和女人。但往往有误会的,以为优蒲塞和优蒲夷,是要受过五戒者方可称呼;实则不然,只要皈依三宝,成就清净正确之信心,皆可名之为优蒲塞和优蒲夷的。然依中国的习惯,向来是以居士代替了在家学佛者的称呼,故有居士林等等的成立。则知所谓居士,已非佛典中所说居士的原义,已是在家学佛者的专门名词了。这样说、学佛的居士,就是受三皈以上具足清净正信的士女,也就是优蒲塞和优蒲夷;而优蒲塞和优蒲夷学佛最重要的条件,必先具足信心,从这信心为出发点,才可建立一切佛化的事业。所谓佛法如大海,非信莫能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学佛、从凡位至圣位,必须经过信、解、行、证的四个阶段,而程序上则以信为最先,可见信与学佛的重要了。但如何能建立起清净正确的信心呢?这就要对佛法僧三宝有真正深刻的认识,使自己寻常在起心动念之间,乃至说一言,行一事,都依佛法为轨道,以三宝为准的,这样继续无间的做去,便可成就清净正确的信心。

说到对于三宝有正确深切的认识而成就净信,这认识已到于“解”方面的工作了;故信虽居解之前,同时亦彻于理解之后,即对佛理有相当的或深刻的研究,从三宝中得到正确的认识,使此心和三宝融合毫无障隔,始可树立正信。若做不到这一层,至少也要概括的认识,除了佛、是我的真正皈依处,其他一切天神地祗,一切宗教和一切学说,比较研究的结果,皆不足以为我的真正皈依处;对佛有了这样认识,净信自然产生了。现在我们中国人,往往信了佛教,同时也信别的宗教的神鬼,或别的学说的主张,这样信佛,便没有清净纯正的信心;原因就是对佛没有深刻清晰的认识,所以信心不能专一。对于佛既如此,于法于僧,亦复如是。要知其他一切宗教学说之法,都是有漏杂染的不究竟法,唯佛法是无漏清净的究竟法;而僧乃是依佛法修学传承佛法的圣贤,亦非普通的宗教徒及一切学派的信徒所能相比的。对三宝有这样认识,此信方算清净纯正。故信解行证的程序,虽先由信而解,亦须由解而信;由解而信,方是净信。

虽由胜解而生净信,但能真正成就净信,亦非易易;须从信解上再起相当的修行,在自己平常的日用行事中去体验。体验到所得的法益,如寒天饮水,冷暖自知,深信佛是不诳语者,佛法是毫无错谬的,则此净信岂非更进一层了。如修五戒或修十善,或修六度、四摄诸法门,五年或十年之后,若得烦恼渐除,智慧开朗,解决环境的迷闷,发见人生的真相,信知依佛法行,果然无谬,则推而上之,对于三乘所证之圣果,及佛果之依正庄严的功德,都可以信受无谬,而且知道自己修行也的确能至那种境界的。那末、这个净信,便更加根深蒂固的充实起来。故虽由解而信,使信纯正清净,而更须由解而行,信心方能更加充实,不落于空虚。  因此、学佛者须先具有净信,然后由解成立净信,由行充实净信;这充实净信的结果,便是做到实证了。所谓证,就是从原来信心中所信的得了实际的证明;从这实际上得到的证明,就是完成了净信。故经论中讲到信,有三种:即信实,信德,信能。信实者:信有缘生因果的实事,更信诸法实相的真理。信德者:信有三宝一切的真净功德,知此功德,即从实事实理中所成就。信能者:即信因能成果,信一切众生皆有证此实事实理之可能;如佛能了生脱死,众生亦能了生脱死,佛能具诸功德,众生亦能具诸功德。由此、此一信心,不但由信清净,亦由解成立,由行充实,而由证方知。

故虽学佛者皆应具有清净正确的信心,而真正做到清净正确的信心,就非常不容易;必须完全做到信解行证,方算是圆满成就清净正确的信心!

日本有净土真宗,其讲信、解、行、证,与中国所讲的不相同,他的次序是解、行、证、信。明信心真正成就之后,一切的一切,都可与佛相齐;由解、行、证、成的信心,方算是真正完全了信心。如此之信,含甚深义,与我前来所说之意义,亦多相符;因真正的净信,确须证到了佛果才算圆满。

信、虽然如此高深难能,但我们现在既能皈依三宝,便可以产生了清净信心;作了清信士与清信女,而成立居士林等佛教团体,来研究佛理,修持佛法,弘扬佛化。现在贵林的清信士与清信女,当然对于三宝已有相当的了解和修持,所以我把这个信说得如此高深,无非要使各位知道信之难能可贵,而更加勇猛精进地在信中求信,以期完成净信,臻到信的极高峰!

(竹摩记)(见海刊十七卷三期)

  


猜你喜欢
  三、俱胝竖指·慧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玄奘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七·唐慧琳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上·佚名
  嘱累阿难品第三十·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净土未明勿学通家·印光
  卷第五十(第八诵之三)·佚名
  卷上·佚名
  卷十八·聂先
  卷八十(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佚名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八·佚名
  卷第十·丈雪通醉
  卷之九·佚名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集序·徐陵

    (陈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东海徐陵字孝穆撰) 夫凌□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颍川、新

  • 卷四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二】喜雨二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累日増烦暑通宵结薄隂苍茫变风色散漫作春霖野店垂柳重僧房緑篠深疎慵尤得趣闭户拥重衾漠漠春隂合爞爞旱

  • 卷四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三顾况况字逋翁苏州海盐人长于歌诗性好诙谐虽王公之贵亦戏侮之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栁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征及泌为相自谓当得达官稍迁著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隠

  • 雍熈乐府卷之五·郭勋

    仙吕宫点绛唇      祝圣夀国泰●昌万民仰望山河壮圣夀无●玩赏在金銮上混江龙喜孜孜髙擎羙醸列金钗十二出红妆朱围翠绕炰凤烹凰翠巍巍花团如锦绣緑依依翠竹绕回廊珠●摇晃紫雾飘香祥云瑞霭荡荡祥光端的是紫府瑶

  • 列传第六·浦起龙

    夫纪传之不同,犹诗赋之有别,而后来继作,亦多所未详。案范晔《汉书》记后妃六宫,其实传也,而谓之为纪;陈寿《国志》载孙、刘二帝,其实纪也,而呼之曰传。考数家之所作,其未达纪传之情乎?苟上智犹且若斯,则中庸故可知。又传之为体,大

  • 路史卷二十六·罗泌

    国名纪三高阳氏后高阳帝之初封瀛之高阳县,在高水之阳也。至道三割隶顺安。然棘城实为高阳氏之虚,今浚仪亦有高阳故城,盖后所都。濮阳帝后所都。今澶之属县,所谓帝丘有颛帝城,城内帝冢亦号颛顼之虚。梁伯益国。地理风俗传:&l

  • 卷六·叶盛

    ●水东日记卷六参赞军务马良失宠纪载张大太过大同贼妇节烈魏轩两公清操两术士两弁退让六科衙门喜信和勇都御史独处夹室岭北广西淫祠试录学士进官奇梦都察院堂扁周新遗事春帖征兆洪武大臣赐第不序

  • 九七五 军机处为遵旨换回《通鉴纲目续编》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佚名

    九七五 军机处为遵旨换回《通鉴纲目续编》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十日办理军机处为札知事。本日该织造奏到苏州行宫陈设《通鉴纲目续编》二部等因一折,奉朱批:总随便送进。钦此。又奉旨:着将现在挖改者发去

  • 绎史卷七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陈氏专齐【陈佗之乱附】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歳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寳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衞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

  • 北上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恽毓鼎

    光绪庚寅八月二十七日,甲子晴。过浒墅关小泊,买席并豆腐干,皆土产也。九点钟抵阊门太子码头,命周贵往王洗马巷通知。二十八日,乙丑晴。全眷上岸。成儿复发哮喘,彻夜不能眠,疲苦已极。下榻王洗马巷。接常州信并洋四元。二十九

  • 卷二十五·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五宋 徐天麟 撰学校上大学高祖尚有干戈平定四海未遑庠序之事【儒林传序】武帝兴大学【本赞臣天麟按三辅黄图云太学在长安西北七里有市有狱】董仲舒对策曰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大学大学者贤士

  • 卷十八 周官第二十二·孔颖达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黜殷在周公东征时,灭淮夷在成王即政后,事相因,故连言之。还归在丰,作《周官》。成王虽作洛邑,犹还西周。周官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疏]“成王”至“周官”○正义曰:成王于周公摄政之时既黜殷命,及其即

  • 卷八·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八 论语【下之一】 先进第十一 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後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此一章书是孔子思复古以维世也孔子曰先王缘人情而制礼宣至和而作乐

  • 春秋辨义卷二十一 ·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襄公二己亥○灵王十年十有一年○晋悼十一齐灵二十衞献十五蔡景三十郑简四曹成十六陈哀七杞孝五宋平十四秦景十五楚共二十九吴寿梦二十四春王正月作三军杜氏谓鲁旧二军今増立中军缘三子各毁其乗旧军尽废

  • 致铁禅法师书·太虚

    迳启者:顷据梅埔六属佛学院筹备处代表释桑空等函称:“组织梅埔六属佛学院,函请咨呈国民政府转饬梅埔县属出示保护,以利开办而兴佛事”等因。查该代表等组织佛学院,出至精诚,将来开展至何程度,未可限量。除一面照准转咨国民政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广演品第三(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

  • 麟台故事·程俱

    宋程俱撰。五卷,首一卷。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历官吴江县主簿、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辞章典雅,诗文有风骨。著有《北山小集》等。此编约当绍兴元年(1151)成书。作者绍兴元年任秘书省少卿时,采

  • 家庭宝筏·佚名

    《家庭宝筏》是别樵居士编纂的一本戒淫的善书。别樵居士,生平不详。共有总论、好色必死、纵欲则学业无成、纵欲则子孙不蕃、节欲、制心、避嫌疑、戒谈闺阃、谨交游、勤职业、禁淫书、禁挟妓、论妾、防闲子弟、及时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