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妇女学佛之规范

──十五年九月为闽南佛化新青年会新嘉坡妇女宣传部讲──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每次法会中之听众,各种俱有;每部佛经开讲前,必先叙到会之大众。如诸大菩萨及声闻、缘觉、天龙八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过比丘为佛当日常随之众,故许多经典都对比丘众而说。但一种法会之开始,各有其因缘以为之主,如维摩诘系以居士为主,人王护国经系以国王为主,密宗大毗庐遮那经系以金刚神为主,日光童子经系以少年为主,月上女经为童子讲,玉耶女经则为妇女讲,胜鬘夫人经则为国王后妃讲,十六观经则为韦提希夫人讲;可见佛法广大,无所不包,固无分乎男女也。今日有此特别之会,仿佛若佛当时之妇女法会者然,应从妇女之机,而讲妇女学佛之佛法。

妇女学佛,以在家为善;即佛在世时,对于妇女之学佛,亦本此旨。因为出家修行,男子且不易,何况女子?故昔日佛说法廿余年,尚无尼众;后佛之姨母名波阇波提者,再三恳求出家,佛始为之剃度授戒。继而耶输陀罗亦在三恳求为比丘尼,佛恐彼等修持不谨,特制许多戒律以规范之,是为印度妇女出家为尼之始。其后、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传佛法到中国,有废后名阴夫人者,曾首先出家为尼,而妇女随之出家者颇众。故在座之比丘尼众,应知为尼修行,甚为不易,当深惕励!实以在家修持为佳。今日会中以在家学佛之妇女为多,当更进言其道。

佛在印度时,有居士名维摩诘者最著名,彼有一女,神通智慧较维摩诘更大,几乎不能与之相对。佛说此女是一位大菩萨,乃现童女身来度一切童子者。又有一天女常在维摩诘室中,居士病,佛命舍利弗、阿难等去问病,俱不能与天女比胜。可见妇女中能发大心,都一样的可以超胜一切也。

佛在世时,有一人家取一新妇,此妇乃绅士家之女,种族尊贵,相貌美丽。因此到丈夫家来,很看不起丈夫,而对于翁姑常加以非礼。可巧此人家均信佛,见新妇如此,亦不之较。某日请佛在家说法,新妇闻法后,顿改昔行,受佛皈戒,孝亲、敬夫,奉法甚谨。由此观之,平常人家,如妇女能明佛法,便能成为良善家庭之良好妇女矣。

现在有许多在家学佛之妇女,平时对于佛、僧常去供养礼拜,此为修福之基础,所行甚善。另有一般妇女,以为我无钱,不能去学佛,因无力去供养佛及僧也。实则不然,请举一故事为证:佛在世时,有一苦妇人,见许多富家妇女去供养佛,自己觉得很惭愧,后尽其所有之钱去买油点灯。在半夜时,供养佛前而发誓曰:‘愿将来我得智慧与佛无异!再以所得之智慧,普照世界之一切黑暗’!誓毕归寝。次晨、邻人见灯光灿耀,诧而问佛。佛曰:‘此灯为某苦妇人所点,因其发心至诚,故光明特大,纵有声闻罗汉之神通,亦不能息。此妇人以至诚发心故,来世当成灯光如来。由此故事观之,只要发心供佛,至诚所感,无论富厚贫苦,均能学佛成佛。

现在信佛人多念佛,以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往生法门何自始乎?盖佛在世时,某国王有一太子,忤逆不孝,幽囚其父,而自作皇帝。其母异常悲痛,发誓云:此世界不好,道德衰微,故有此忤逆不孝之子生于我家,演出逆伦之事;愿求一很好之世界,以便临终往生彼处。遂请释迦牟尼佛到宫说法。佛知其心愿,以神通力为显出十方美妙之世界。伊见之,愿生西方之阿弥陀佛国,乃为说往生之法。后彼忤逆之太子,亦改前行,实其母发愿之所致。自往生法门传出后,以念佛生于极乐净土者为数无量,而推原其始,则一妇女之愿力所造成。可见妇女学佛之要点,须有恳切之愿力,乃可成办。

上来所讲,均为妇女学佛之规范。应仿古人之行为,而为佛教之正信教徒。信佛教后,不能再信其他之邪魔外道。须切实遵行佛说之三皈、五戒,发长远之菩提心,以冀得到佛之功德智慧。愿今日在座之大众勉力行之!

(宁达蕴释广伶同记)(见海刊七卷十期)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 第七卷·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一·道乐
  弘明集卷第四·僧祐
  卷第十二(译经大随)·费长房
  卷第六·佚名
  宇 宙 真 相·太虚
  卷二·聂先
  会昌以前中华佛教之三大系·太虚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上·佚名
  国清百录 第二卷·灌顶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玄奘
  喻爱欲品第三十二之二·佚名
  卷第三·通云
  论四土·印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六·列传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脱脱

        ◎宦者一   ○窦神宝 王仁睿 王继恩 李神福 刘承规 阎承翰 秦翰周怀政 张崇贵 张继能 卫绍钦 石知颙 邓守恩   宋世待宦者甚严。太祖初定天下,掖庭给事不过五十人,宦寺中年方许养子为后。又诏臣僚家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三·佚名

    嘉靖三十年五月戊子朔○以霖雨应祈遣文武大臣朱希忠等谢各宫庙○庚寅○升吏部考功司郎中章焕为南京太仆寺少卿○甲午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都督佥事沉至祭 泰陵○唐王宇温衡王厚燆各献战马助边赐敕奖谕○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二·佚名

    嘉靖十七年五月癸酉朔○吏部尚书许瓒条陈应朝各官开列地方事宜所宜裁革者八事一清里甲请严禁各处徵派里甲银两不得数外科派其应该纳银里户不得重徵二清田粮请敕各处田粮查照嘉靖十一年黄册除侵占压废寺没官等顷田土或

  • 六一一 谕内阁所有尹嘉铨缴出伊父奏疏及板片仍着发还·佚名

    六一一 谕内阁所有尹嘉铨缴出伊父奏疏及板片仍着发还乾隆四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前因黄检刊刻伊祖黄廷桂朱批奏疏,殊属谬妄,因谕令将所有板片及刷存之本,或已经分送者,查明解京销毁。并

  • 卷三十八·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八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寗武子弭晋难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遂奔狄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 二十八年春晋侯伐卫取五

  • 王君廓传·欧阳修

    王君廓是并州石艾县人。少时孤贫,曾为市场经纪人,品行不好,惯于盗窃。曾背负形同渔具的竹篓,内设倒刺,路遇卖丝绸者,用篓扣住脑袋,使其无法摆脱,随即夺走丝绸,而原主不知被谁劫夺,成为乡里一大祸害。大业末年,想集聚兵马为盗,请与

  • 备城门第五十二·墨子

    禽滑厘问于子墨子曰:“由圣人之言,凤鸟之不出,诸侯畔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子墨子曰:“何攻之守?”禽滑厘对曰:“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轩

  • 第七章 8·辜鸿铭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辜讲孔子然后继续说:“在教学方法上,一般在我教给学生方法前,总是等待学生自己努力,想方设法去突破难题。同时在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前,总是让学生探索发现自己的想法

  • 卷十·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解卷十宋 蔡 卞 集解释兽麕 兕  豺  獭  熊 豹羊 牛  貉  豜  貆麕崔豹古今注曰鹿有角而不能触麞有牙而不能噬麞麕也齐人谓麕为麞麞如小鹿而美故从麞也章美也易曰隂虽有美含之

  • 卷六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宗庙制度仪礼士冠礼筮于庿门【注冠必筮日于庙门者重以成人之礼成子孙也庙谓祢庙】乃宿賔厥明夕爲期于庙门之外 賔立于外门之外【注

  • 续高僧传卷第一·道宣

      译经篇初 本传六人 附见二十七人。   梁扬都正观寺扶南沙门僧伽婆罗传一(曼陀罗 木道贤 僧法 道命)   梁扬都庄严寺金陵沙门释宝唱传二(梁武帝 僧朗 梁简文 僧昭)   魏北台石窟寺恒安沙门释昙曜传

  •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别。一法师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说成就。第八地中但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此第九地中辩才力故。教化众生成就一切相。

  • 宗教律诸家演派·佚名

      吴中南禅沙门守一空成重编○临济源流诀南岳怀让道一海  运玄奖颙沼不住  念昭圆会端演勤  隆华杰于先范具(钦妙本长蔚持旵 伦坚睹度俊悟澄 慈暄瑞聪宝传 宁进晓空冲广)等。径山与虎邱分宗诀。大慧传需到

  • 第三 小品·佚名

    一 不断鬼事一&ldquo;恒河水面上,继续来此方,离胎为裸体,汝如一饿鬼;汝着华鬘饰,欲往何处行,汝将住何处?&rdquo;二&ldquo;我为一饿鬼,欲往波罗奈,近婆娑婆村,我今欲往彼。三有名之宰相,彼名拘利耶,我今欲见彼,彼将施饿鬼,小麦粉食

  • 郑少谷集·郑善夫

    诗文集。明郑善夫(1485—1523)撰。二十五卷。善夫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属福建)人。弘治进士。曾官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嘉靖初,任南京吏部郎中,游武夷山遇风雪,绝粮,病死。工诗,善画。诗学杜甫,善画丛筱怪石。有

  •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简称《说文注》。中国研究《说文》的著作。段玉裁著。段氏首先根据《说文》体例和宋以前群书所引《说文》辞句,以校正其讹脱;再用古书上所用字义,以阐明《说文》说解和一字多义由来。创通条例、联系音韵和训诂,有贡献

  • 寄园寄所寄·赵吉士

    清代笔记。赵吉士撰。赵吉士(1628—1706),字恒夫,号寄园、渐岸,休宁(今属安徽)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康熙时历官山西交城知县、户部给事中、国子监学正。在京城时侨居宣武门外,将其园题名为寄园,并以为号。此书编辑于寄园

  • 澄斋日记·恽毓鼎

    本书记载了恽毓鼎一生的日记。其中包括文献、时事、读经史子集笔记、论古文诗词、民俗风情、家庭锁事。本书不仅反映了清廷末世的腐败,也在古籍版本书画手迹,行医处方,天气天象,地理地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故本书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