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嘱累阿难品第三十

佛告阿难。以明度无极经嘱累汝。谛持念了取字句。莫使缺减左右顾望。此是无尽经藏镇。诸法悉从中出。无量经卷种种异慧。所见人民若干种所喜所行道经所入慧。一切皆从是明度藏中出。若干种所见相种种所行。若干种根痴种慧种。人民所求尽所求慧。如来悉知从明度中出。是经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母。是慧眼并我身皆从是出生。佛言:阿难。若敬我所说法为敬事我。若自敬身有慈孝於佛。持是奉事明度。悉为供养诸佛已若身口心有慈孝於佛。不言无孝。若常得佛仪常如法。心常净无瑕秽。若见佛不言不见。如是悉为报佛恩已,我语若阿难。是明度中忘一句一字舍之不书。若为不见我不敬於佛。为无供养。为背佛恩。佛言:阿难。若谛受谛念明度。用慈孝於佛故。承用教故。此乃往古来今佛天中天之所施教也。用是供养者若於众生为大慈。为以亲近持佛藏。佛灭度後若当护是经莫令减少。我手付若。当受闿士大士。闿士大士持是所致。诸勤苦生死牢狱悉破坏。诸无智者为痴所系著悉得放解。诸邪官属无不降伏。诸所欲法悉除去。上佛座作无上正真道。人民无目者愚痴者,悉与闿士与正法。第一大道无两正法。无上正真道最正觉慧。是为明度决。我灭度後三千国土其中人民。若悉教入法中。悉令成就得应仪道。曰教示乃尔所人。如是一劫若百劫为说经令得灭度。虽尔尚不足为承事我。不如持一句教闿士为具供养佛已,佛言我今於是称誉若嘱累明度。至一劫百劫不能竟。粗捔说耳。佛从袈裟中出臂举右手著阿难头上摩头。又以著阿难肩上。云何阿难。若慈於佛不。阿难言:佛天中天自当知之。如是至三。佛复问。云何若孝於佛不。复三。阿难言:佛天中天自当知之。佛言:若以弘慈报恩备矣。尊奉明法恭矣。受经义句当令分明心所念。馀弃之。一心於是中书经正字画治句逗。取时持时学时。当谛受与闿士令经上下句逗相得。书时好笔好素上。当自归承事作礼供养花香捣香烧香泽香缯盖幡。譬如天上所有洁净香。著麻油中好灯炷。自归头面著地。卻然炷加敬作礼承事。佛说明度无极时。在王舍鸡山中众弟子诸闿士中央坐佛年三十得佛。十二月十五日过食後说经毕。诸弟子闿士诸天质谅神龙鬼王人民皆大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猜你喜欢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上·李通玄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六·佚名
  卷第十·李通玄
  卷六十二·佚名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祖庭事苑卷第六·睦庵善卿
  君子之交·李叔同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七·澄观
  维摩经意大纲·太虚
  三身梵赞·佚名
  卷第五十二(第九诵之一)·佚名
  覆杨星森居士书(三通)·太虚
  天然和尚像·函昰
  卷第九·契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净圆·唐圭璋

      白云法师。   望江南   娑婆苦六首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只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   朝又暮,寒暑争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衮尘埃。何得出头来。   又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

  • 卷二·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七调七十九体,起二十九字至三十六字甘州曲二体又名甘州子 醉吟商一体 干荷叶二体 喜春来四体又名阳春曲 踏歌词一体 秋风清三体又名秋风引、江南路、新安路

  • 拜献·徐志摩

    山,我不赞美你的壮健,海,我不歌咏你的阔大,风波,我不颂扬你威力的无边;但那在雪地里挣扎的小草花,路旁冥盲中元告的孤寡,烧死沙漠里想归去的雏燕,——给他们,给宇宙间一切无名的不幸,我拜献,拜献我胸胁间的热,管里的血,灵

  • 卷七·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朱 右【三首】右字伯贤临海人洪武三年召修元史六年修日厯除翰林院编修七年修洪武正韵寻迁晋府长史有白云稾【张楠渠云伯贤感兴当不在魏晋下 郭公葵云伯贤广琴操出人意表非

  • 卷七十三·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三兵部主事陈焯编许 谦【字益之其先京兆人徙金华至谦方五世父觥宋淳佑七年进士仕未显以殁谦生数岁而孤世母陶氏口授孝经论语入耳辄不忘稍长肆力于学取四部书分昼夜读之虽疾不废既乃受业金

  • 卷二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五韩翃送客一归襄阳二归浔阳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一作坡】前春色早【一作草色】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龎【一作辛】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文艺下·欧阳修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曾祖太冲,名冠宗族间,乡人语曰:“太冲无兄。”太宗时,擢祠部郎中。华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尚然许,每慕汲黯为人。累中进士、宏辞科。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桡,州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四·佚名

    嘉靖九年六月己未朔诏国子监建敬一亭勒御制敬一箴及范氏心箴程子视听言动箴注于石从祭酒许诰请也○命永康侯徐源南京协同守备署都督佥事崔文掌南京前军都督府事专管操江团营效勇营坐营署都督同知杨镇充镇守蓟州永平山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弘治二年六月戊子朔工部主事林沂奏欲以品秩列坐御史上监察御史向翀等劾之曰朝廷设官分职有拘品秩者有不拘品秩者故庆成赐宴翰林坐于科道之前科道坐于郎中之上若概以品秩则殿阁诸大学士皆当列于太仆等少卿之下京县知县

  • 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九十一·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九十一歌颂【十一】万夀恭颂九章【谨序】兵部尚书【臣】庆桂【臣】闻籙秉皇时緜万八千龄之夀策推昊岁肇京垓亿禩之祥调元大埏埴之功阐贞符於玉册提象应

  • 卷四十九 有司彻第十七·郑玄

    [疏]《有司彻》第十七。○释曰:郑《目录》云:“《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傧尸于堂之礼。祭毕,礼尸于室中。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有司彻于五礼属吉。《大戴》第九,《小戴》第十二。《别录》,《少牢》下篇第十七。”○

  • 经济文衡续集卷四·佚名

    宋 滕珙 撰正心类谓天下事皆本于圣心先是淳熙丁未嵗秋七月除先生江西提刑是嵗夏六月奏事延和殿上奬谕甚渥是日除兵部郎官前数日会与本部侍郎林栗议易西铭不合于是请祠秋八月除直宝文阁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宫九月复召冬

  • 春秋大全卷三十七·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哀公【甲敬王三寅十三年】八年【晋定二十五齐悼二卫出六蔡成四郑声十四曹阳十五国亡陈闵十五僖十九卒宋景三十秦悼五楚惠二吴夫差九】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左传春宋公伐曹将还禇师子肥殿曹人诟

  • 第六部分·毛公

    国风 豳风《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笺】周公遭变者,管、蔡流言,辟居东都。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传】火,大火也。流,下也。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笺】大火者,寒

  • 指月录卷之五·瞿汝稷

    六祖下第一世 ▲南岳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生。有白气上属天。太史奏之高宗。宗问。是何祥乎。对曰。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宗传敕金州太守韩偕。亲往存慰。年十岁。惟乐佛书。有玄静三藏。告师父

  • 往生集序·祩宏

    世尊始成正觉。为诸有情普演佛乘。既而机难尽投。由是于一乘中示三乘法。而复于三乘中出净土一门。今去佛日远情尘日滋。进之不能发神解超圣阶。退之伥伥乎有沦坠之险。而匪仗此门。其何从疾脱生死。大矣哉。可谓起末

  • 索靖叙草书势·索靖

    一名《草书状》或《书势》。西晋索靖撰。一卷。主要是述草书的流变。所言草书,指章草,不是今草。文中对章草的情状,借助自然界中美好事物作比喻,极尽形容之能事,与赵壹的《非草书》大异其趣。有人认为全文似未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