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法普及当设平易近人情之方便
予读《海潮音》十一二期王实居士函所云:‘如烦恼障,实以为有生来之要求所不易禁者。若必抑之,则愈见其炽,愈增烦恼。以其事实论之,恐生死之大事,不能易其生来之要求心耳;虽有能者,奈多数人何?此当现在固不能不改张者也。然则此烦恼者何?即饮食男女之大欲。必善处置,方能易去;不若名利等无追讨之来,较为易去,实有生理上关系,固不能虚为禁制,而使之时生反应以立异也。然不坚持而有愧心,则又将影响于进修,此实所主兼足正当爱情、正当生活,而可持永久、可以普及之方便,而用之以去烦恼障也’。此其所论虽未臻圆满,要亦确有所见之言,且颇合优婆塞戒经之旨也。
人生欲饮食男女之大欲,有生理上之关系,不能虚为禁制,使时生反应以立异;卓然至理名言!昔彭二林居士跋袁枚之新齐谐云:‘袁枚徒以“甘食悦色”之故,恶佛之禁戒,所之戾己,射影吠声,诬天谤圣,甘为一阐提而弗恤,岂不哀哉’夫袁枚犹其劣焉者也。近人若梁漱溟者,服膺佛法,食素不娶且十年,比年假遵时救群之说自文饰,反佛从儒,实亦不胜其婚宦情欲之冲动所生反应以立其异耳。夫梁漱溟犹其未精者也。又若李政纲者,非清季来士夫中学佛之矫矫者哉!比年乃倡说佛之实谛与儒同,而其权迹则废事逃禅,悖伦苟安,不若儒迹之与人情同好恶,遂亦反佛归儒。知其隐者,仍不外为婚宦之情欲所冲逼,乃出而立其异耳!噫!吾见今之士女其进德猛者,每辄受持佛之戒行,未几时则复为此饮食男女之情欲所胜而退堕矣!悲夫!虽然,此犹其居家处俗而未入僧数者耳;其不由本愿出家为僧者且不论,以论其确由本人自志出家者。吾所知今僧之出家因缘,多有本人在弱冠时慕僧之清净、父母强令婚娶,临娶逃之出家者;亦有勉强婚娶,不久仍逃出家者;其茹素行苦之精笃,远离女色之严谨,真可令人肃然敬之者!不图八年、十年,竟有邪淫食肉,居僧伽蓝、遍犯僧戒而恬不知愧者。前数年,有陈某偶检岐昌和尚慨叹之言,谓:寺僧之住持者,十有八九犯邪淫,载在新佛教月刊。圆瑛法师尝著论力斥其非。然岐昌和尚所慨叹为犯邪淫之寺僧,予固知其初往往因逃尘欲而出家者也。于此可知情欲之不易除,而烦恼之有关生理者,或愈抑愈炽也。然此犹出家而未切实参学者也。尝闻昔有某禅者,住某著名禅堂已二三十年,久请班首,年已五十余矣。一旦偶游上海,淫欲心猝动而不能遏,竟犯淫戒!厥后淫心弥炽,乃无淫而不犯,饮酒食肉,终以淫死,此其可畏为何如欤!呜呼!经传所载,佛本行中及其余修士之染尘欲而退道者,洵非虚语。而士夫心知佛法之正,故生违异或乍入而旋出,与僧中多犯戒行者,何莫非不善处置有关生理情欲之烦恼障,而时时生其反应之表征哉!故处今日而欲图佛化之普及,则王君所主张兼足正当爱情、正当生活之方便,殊有不可不采行之势也。
然此亦不须于佛之教法外别求方便者。其属于在家士夫者,但当于佛法先求信解而勿遽慕行证,若晚清杨仁山居士,乃纯然白衣居士,遑言五戒,且并一戒、二戒未受,起居服御,饮食婚宦,悉遵常俗,此则人人可行者;而其信解于佛法者,固坚卓不可摇夺矣。进此则为三皈优蒲,再进此则为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优蒲,此当精熟于优婆塞戒经之开遮持犯,固仍以平易近人情为准。不唯夫妇居室不在于禁例,且给值于妓亦未为犯,其所戒之非人、非时、非处、非道之邪淫,则皆以维持正当爱情,而深符兼足正当爱情之条件者也。至于兼足正当生活,则此经于常俗之饮食起居、宦商耕读,均随顺不违。禁其所禁者,则专在杀生、盗财、乱伦、欺世及沽酒等恶律仪,不过为维持其正当生活而已。再进之、则当以玄奘法师所翻译之菩萨戒本为登峰造极:其属在家菩萨,则正当爱情及正当生活犹不在遮禁,而废事逃禅、悖伦苟安,乃适为有犯于戒。故在家士夫当深识此!其未能入佛法之门者,勿因恐夺其情欲,裹足不前,或故生反对;其已入门者,亦勿须摹仿僧事,惟以敲(木+鱼)打磬、宣佛诵经、弃家废业、离群逃禅为学佛。但由信而渐求其解,由解而愈坚其信,信隆而三皈、而五戒、而不离常俗婚娶、仕宦、农商工作之事业,以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菩萨行可耳。但官为好官,农为好农,商为好商,工为好工,便是行菩萨道。至远离尘俗,隐遁山林,严持律仪,精修苦行,乃佛别为苾刍杜多所设之行轨,不必强以自为拘苦也。(见海刊四卷三期)
(附) 覆定如居士函定如居士鉴:读来函,欣悉居士与傅团长等在巫组设佛会,以扬正法,至为钦佩!所论素华之书太过火,昧昧之说太方便二语,确甚,足以持正悬衡矣。今当即以来书载之海潮音,俾阅者均获中道观焉。惟昧昧所言之方便,皆原本于佛法之在家二众律意及优婆塞戒经立论者,行之世,亦即儒家之道德,将顺人情以为调节,非放纵情欲也。至宽令出家者还俗,其反面即是严出家者必持戒,僧律本意如是。欲使僧内清净,必知不还俗而犯戒为耻还俗非耻始可。而今日僧中猥滥者,正坐耻还俗而不耻在僧中犯戒耳。故会而通之,与居士意无不符处。专复:即讯道祺!太虚谨复。(见海刊四卷第六期)
猜你喜欢 天台四教仪科解卷中(会永嘉记入於观师本文)·从义 教学品法句经第二(二十有九章)·佚名 卷第一·宝唱 神僧传卷第七·朱棣 卷一百·佚名 卷十六·聂先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慧沼 修持与研究·太虚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一·明佺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佚名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佚名 卷三百九十·佚名 卷六·投子义青 复冈田恒一先生书·太虚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