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古體詩

【眉州謁三蘇公祠】

蟆頤山色腴不枯,玻璃江水如醍醐。眉州城郭劫灰後,水塍漠漠成榛蕪。郵亭下馬詢老卒,蘇公故第城西隅。旋來束帶薦蘋藻,辰良何必煩神巫。往者此地鐵腳亂,高門大宅皆焚如。此祠巋然誰所作,維公大節驚頑愚。雙柏輪困溜霜雨,廷立冠劍古丈夫。長公遺像龍眠筆,馬券剝落涪翁書。殘碑插笏尚林立,紫藤碧蘚纏龜趺。祠西一水最蕭瑟,經霜菡萏猶扶疏。甘蕉十丈覆簷霤,落花亂迸紅珊瑚。當年結構不草草,要令咫尺成江湖。故園如此不歸老,與人家國徒區區。瓊儋雷藤歷九死,口甘熏鼠隨猿狙。頭綱八餅有何意,桄榔萬里非吾廬。兩公神靈未磨滅,應翳白鳳遊清都。遊戲下界亦聊爾,鯤鵬豈必搶枋榆?眉州玻璃天馬駒,酹公三釂公歸乎?

【登高望山絕頂望峨眉三江作歌】

四海復四海,九州還九州。河伯海若更相笑,蟪蛄何足知春秋!今年辭帝蓬萊宮,乘風偶作西南遊。中條姑射不足數,失喜太華揚高旒。河潼遠坼巨靈蹠,鉤梯百丈臨龍湫。終南太白幻雲物,秦棧詰曲哀猿愁。錦城小住五十日,岷山秀色垂簾鉤。青城玉壘尻首接,灌口屈注雙江流。興極欲蹋大峨脊,卻騎瘦馬來龍遊。嘉州罨畫枕江上,孤峰縹緲東南浮。神霄玉清有遺跡,登臨可以消煩憂。蹋泥盤盤到絕頂,江山披豁開雙眸。峰巒八面簇金碧,下瞰江海如浮漚。八十四盤在衣帶,氣淩五嶽驕公侯。暮雲早雪忽明滅,兜羅綿現無時休。岷江從東來,奔騰回萬牛;沫水彙青衣,簸蕩千斛舟。三江九峰倏然合,丹崖翠嶂窮雕鎪。江山奇麗冠天下,何意絕景來蠻陬。天風蓬勃日西墜,搔首欲去仍淹留。荊吳萬里自茲始,來朝起柂尋巴丘。

【敘州流杯池、瀘州使君岩皆山谷先生舊遊,都不及訪,悵然賦此】

憶昨登淩雲,江邊蹋亂石。興劇罷鞍馬,逍遙散輕策。徑危草露多,處處見虎跡。東林雨新霽,初日射青壁。浩蕩三江流,安穩平如席。西笑揖峨眉,遙連雪山白。酒酣掛帆去,矯若生羽翮。心知流杯池,遺跡在巴僰。俗物敗人意,交臂輕一擲。今日使君岩,南望還咫尺。通詞托微波,蹇修空脈脈。平生一瓣香,敢為涪翁惜?如何萬里遊,虛此幾兩屐?回首望南雲,蠻江日將夕。

【西涼神祠曲】

長安氐王頭有角,東掃鄴宮西定蜀。西域校尉婆樓兒,勒銘直到岷山腹。功成振旅咸陽中,萬里玉門旌旆紅。三十六國拜都護,酒酣作賦龜茲宮。甲乙讖成苻氏滅,魚羊食人日流血。黑龍晝起姑臧城,坐製三河亦人傑。少岷山下岷江流,西涼廟貌淩高秋。山頭龍出作雲雨,神靈雜遝風颼壒。煙消雨散渺何許,靈欲歸兮憺容與。船旗獵獵西北斜,落日陰房竄蒼鼠。

【岑公洞】

岑公昔學道,遺跡空山中。洞門界飛流,白日生雷風。石髓無古今,鍾乳盡玲瓏。岩泉日穿穴,點滴成窪窿。中央若累棋,狡獪造化功。頹灶倚青壁,中夜丹砂紅。眷彼遺世翁,於今悟參同。壁間題字人,歲月何匆匆?巨碑亦笏立,文詞竟豪雄。中間岑襄州,頗擅語句工。豈其南陽裔,源流故難窮?此洞與魯池,望望江流通。昔是仙靈宅,今為豺虎叢。太息下山麓,風健孤帆東。

【登蝦蟆碚】

黃牛打鼓朝發船,碧波白鳥爭清妍。回首名山大川閣,烏尾已捩西陵煙。三峽欲盡尚迤邐,雲十二碚紛鉤連。頗聞中有第四泉,康王穀水差隨肩。峽窮碚轉詫奇事,忽見飛瀑流琤潺。爬沙終古此岩側,青冥無路誰夤緣?江風吹笠冷毛發,峽雲挾雨鳴船舷。大索瓶盎貯飛雪,旋去屐齒窮危巔。橫斜拾級一徑上,藤梢橘刺相糾纏。皴皰槎牙澀苔蘚,清泉百道爭涓涓。陰洞終古閟白日,神瀵噴薄鍾乳堅。石壁麤惡艱礱錯,題名豈辨唐宋年。永叔涪翁詩不滅,誰為好事重錘鐫?名山蒙頂壓顧渚。春芽開裹勞烹煎。下岩轉舵未忍去,下牢關外斜陽懸。

【欲訪三遊洞不果】

舟下十二碚,西陵遙在目。江雲峽口多,碚轉猶千曲。悵望三遊洞,靈異非一族。石鍾臥蒼蘚,唐碣迷深竹。緬懷長慶人,一往遂不復。斜日下牢谿,依依為誰綠?

【潁亭】

青山圍潁亭,下有清潁流。石瀨何淺淺,力始勝方舟?金沙映素濆,策策千萬頭。斜日照冰雪,微風矯輕鷗。側身望終古,企彼巢與由。糠秕鑄堯舜,心與造物遊。不逢掛瓢人,北指軒轅丘。

【廣武山】

朝登廣武山,四望古戰場。黃河泱漭流,寒日無晶光。孤獸索其群,驚鳥亂無行。

平沙轉飛藿,白骨堆嚴霜。昔者英雄人,於此分霸王。強弱理無恒,得失爭敖倉。名騅蹶陰陵,萬乘入咸陽。東指芒碭雲,五色成龍章。《大風》沛上來,遊子悲故鄉。

【新鄉望蘇門山懷孫鍾元先生】

朝來衛河上,遙見蘇門山。蒼翠雜諸嶺,清涼分百泉。緬懷《松舟》趣,長詠《竹竿》篇。及茲限跬出,擊汰失夤緣。遙憶嘯台翁,山中方晏眠。兒孫繞膝下,洞壑當門前。茶臼隱修竹,蓮舟隨稻田。少年任豪俠,白首此終焉。無由逐高鳥,矯翮青冥邊。

【徐五兄自號嵇庵】

我慕阮步兵,君學嵇中散。平生竹林期,鳧鶴誰長短!君抱出世姿,夙昔薄軒冕。彈琴聊自足,采藥忽忘返。且復龍性馴,兼之養生善。嗟哉俊傷道,斯語君知免。獨應七不堪,仿佛嵇生懶。我本澹蕩人,早歲頗任誕。一聞如鸞嘯,自顧為人淺。廿年嬰世網,歲月坐晼晚。往往逢途窮,痛哭回車阪。深慚至慎言,薄俗誰青眼!永懷素心侶,詎異平生撰。空傳周僕射,遠欲希嵇阮。

【江正鹿角膠墨】

深山五月中,鹿角暖初蛻。取作黃明膠,良工妙調劑。黃海松萬株,壽者幾千歲。古屋收輕煙,萬杵功不細。易水渺已遠,潘張復誰繼?歙州有江正,妙絕擅斯製。故人鹿裘翁,愛我一丸惠。老無隃麋賜,研田蕪不。晴窗手摩挲,風日忽開霽。袖中官奴帖,飛動苦難逮。牙滑剡溪藤,熟視空睥睨。啜汁亦復佳,為君掃文字。

【戴嵩《牛圖》】

一川莎草煙濛濛,曉來雨過開牛宮。三尺短棰兩觳觫,午陰掉尾嬉涼風。一頭摩角一頭齕,寢訛有態何其工。江干笛材老煙竹,橫吹仿佛穿林叢。絹素慘澹神理在,是耶非耶傳戴嵩。田家風物宛在眼,但有耕作亡兵戎。我行峨下逾萬里,青衣江上平羌東。翠藤紅樹亂煙雨,風景略與圖中同。一從羽書急滇海,甌粵秦楚交傳烽。益部迨遙隔天末,舊遊有夢尋巴賨。旄牛徼外阻王會,萬蹄驕馬高纏鬃。千村萬落長荊棘,何時金甲銷春農?童牛不牿可三歎,卷圖風雨來長松。

【用東坡先生清虛堂韻送黃無庵僉事歸甘肅,兼寄許天玉】

金城烽火連瓜沙,榆林盜賊趨彭衙。三秦昨夜捷書至,關門百丈開蓮花。甌閩格鬥尚未已,天南望斷今無家。登隴嘶群怯班馬,及關接翅隨昏鴉。甘州官舍幸少事,譯經往往紛天葩。河西番帳盡外徙,何妨羊酪煎春茶?許生潦倒作秦贅,岑牟單絞漁陽撾。竹林諸賢久雨散,我亦蟣虱勞搔爬。何時九州絕豺虎,吾徒一笑忘啟嗟?小戎賦罷意慷慨,瓦亭西北紛虹霞。

【同李湘北、陳子端二學士葉子吉侍讀登慈仁寺閣,再用清虛堂韻】

化人閱世恒河沙,老松攫地龍衙衙。盤空閣道下無地,妙香似有陀羅花。吾衰作客不稱意,每逢望遠疑還家。三關寥落數行雁,雙闕霏微千點鴉。翰林三君負公望,高文大冊流滂葩。惜我旅病色枯稿,頭綱屢許分宮茶。兵車轔轔指荊楚,門外蕭蕭多馬撾。從來決勝在廊廟,詎有群盜煩梳爬?書生手無五尺棰,中宵倚柱徒谘嗟。罪言欲吐更指口,遙山雨腳低殘霞。

【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

鳧翁三五嬉晴沙,殘僧閉關如退衙。黃蘆苦竹隱缺岸,水葓往往飄殘花。濠濮會心豈在遠,便可泛宅仍浮家。水關上接鮑丘水,伯珪戰地啼寒鴉。卓老一抔沒荊棘,誰憐文采兼奇葩?古人於此兩寂寞,高枕且聽風罅茶。漕河如林萬檣立,負城時送回帆撾。仿佛扁舟落吾手,背癢欲倩鳥爪爬。病鶴觸籠翅翎短,老隨雞鶩籲可嗟。安得十洲縱汗漫,排空一氣淩雲霞?

【與曹升六舍人食蟹】

海上有蝤蛑,力可制於菟。縱橫淩風潮,一殼能專車。失勢稻芒候,八跪充庖廚。津門連渤碣,珍錯首蟹胥。誰遣三十輩,束縛就寒蒲?磊落堆盤中,香味宜葵菹。易酒碧玉色,無錢亦須沽。與君對持螯,風味思江湖。野人厭藜莧,腸饑鳴轆轤。今朝食指動,襟袖沾膏腴。酒船數帆健,絕勝三日酺。寄謝虞嘯父,未須誇杠魚。

【和沈石田《鉤弋夫人歌》】〈過河間作。〉

漢宮窈窕千蛾眉,春華未謝秋風吹。落葉哀蟬明怨惜,復道佳人葬桐柏。一朝望氣來河間,玉鉤乍啟回天顏。朝侍宸遊陪豹尾,暮歸別館幸甘泉。容華未老君恩歇,西弄回頭成決絕。雲陽南去女陵旁,怨粉零香水嗚咽。漢家竟說貳師功,衛霍勳名甲第同。青史隻今憐趙父,茂陵煙草亦連空。

【五君詠】

【劉考功公<甬戈>】

劉生慕節俠,杜陵一男子。從軍驃騎幕,長嘯蘇門裏。萬金輕鴻毛,妻子如脫屣。少日魯朱家,為官偶然耳。

【施少參尚白】

宛陵實盛德,卓犖為真儒。馳情慕周孔,抗志希黃虞。作為一家言,頗綜《七略》書。從政三十載,屢空方晏如。

【汪戶部苕文】

左司固簡傲,狂狷乃其真。邈然望終古,豈顧世上人。軒冕詎足貴,雲壑心所親。著書洞庭上,寥寥誰問津?

【梁侍御曰緝】

陽夏善閉關,性不因人熱。偶然騎驄馬,非意固不屑。一歸嵩陽寺,邈與世相絕。作佛固未能,蕭然自禪悅。

【董侍御玉虯】

易農不羈士,爽朗多所遺。脫略梁竇勢,放浪班馬詞。一回秦州駕,高臥荊谿湄。文園自消渴,猶聘茂陵姬。

【雪中送酒與東癡二首】

清晨起盥漱,開戶聞騷屑。風微竹煙淡,雪重松枝折。瓶水寒屢凝,罅香散還結。忽念東皋子,孤懷抱冰雪。東皋未三里,潢水凡幾曲。風雪掩荒蹊,往來斷樵牧。先生高臥處,柴門翳苦竹。雪深門未開,村雞鳴喬木。日高炊煙絕,吟聲出茅屋。欲寄一瓢酒,聊以慰幽獨。天晴儻來過,就我西齋宿。

【朱璧《揭缽圖》歌】

方寸水精缽,中有寧馨兒。崔巍青蓮座,上有人天師。一人窈窕美且頎,回風仿佛捎雲旗。作使群鬼無不為,神奸萬億連居脽。震電燁燁雷車馳,修羅刀鼻雨不訾。飛龍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五·彭定求
  陆游妾某氏·唐圭璋
  ●卷六·江顺诒
  鲤跳·徐志摩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译诗)·徐志摩
  卷二·吕本中
  卷二十七·孙默
  天籁集巻上·白朴
  卷二·沈德潜
  卷六·陈焯
  卷六·胡文学
  卷五百四十八·佚名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七·黄庭坚
  卷九·陈镒
  秦妇吟译文及注释·韦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孝祥·唐圭璋

      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绍兴二年(1132)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第一。孝宗朝,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寻以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请祠。乾道五年(1169)卒。有于湖集词一卷。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

  • 卷四十六·阮阅

      ●卷四十六&middot;隐逸门  章圣遣使召魏野。仲先闻使至,留诗一联于壁而遽去,云:&ldquo;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rdquo;使还,以壁间诗对,章圣曰:&ldquo;野不求仕矣。&rdquo;遂不召。〔《古今诗话》〕  内侍孙可久赋

  • 卷五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七 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人】 关山月 苍茫明月上夜久光如积漠野冷胡霜关楼宿遥客陇头秋露暗碛外流沙白惟有故乡人沾裳此闻笛 送程秀才 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东

  • 列传第四十七 陆晔(弟玩 玩子纳 何充 褚翜 蔡谟 诸葛恢 殷浩(顾悦之 蔡裔)·房玄龄

    陆晔,字士光,吴郡吴人也。伯父喜,吴吏部尚书。父英,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晔少有雅望,从兄机每称之曰:“我家世不乏公矣。”居丧,以孝闻。同郡顾荣与乡人书曰:“士光气息裁属,虑其性命,言之伤心矣。”后察孝廉,除永世、乌江二县令,皆

  •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月鲁帖木儿 卜颜帖木儿 道童 达里麻 识理 也速   月鲁帖木儿,卜领勒多礼伯台氏。曾祖贵裕,事太祖为管领怯怜口怯薛官。祖合剌,袭父职,事世祖。父普兰奚,由宿卫为中书右司员外郎,从丞相哈剌哈孙迎立武宗,累迁至山北辽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四·佚名

    卷三十四   康熙十六年十一月丁丑,将军巡抚傅宏烈奏,官兵复浔州。十月初二日,逆贼水陆犯梧州,总兵官杨国泰分遣官兵前后夹击,大败贼众;乘胜追剿,初三日抵浔州城下,连战凡五昼夜,杀贼殆尽,遂复浔州。   己卯,命大将军简亲王喇

  •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刘腾传·魏收

    刘腾,字青龙,本是平原城民,后迁至属南兖州的谯郡。未成年时因犯罪受到刑罚,补任小黄门,又迁任中黄门。高祖在悬瓠时,刘腾出使到高祖所在地。高祖向他询问宫里的事,他一一告知有关幽后的隐私,与陈留公主所告的情况相符,由于这他

  • 尹伸传·张廷玉

    尹伸,字子求,四川宜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承天府推官。后历任南京兵部郎中、西安知府、陕西提学副使、苏松兵备参政。为官清廉,为人正直,不阿谀逢迎,三任皆是弹劾自己而辞官。天启年间,起任原职,分守贵州威清道。贵

  •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二十二人物志二宗室王公传一之中【和硕頴毅亲王萨哈璘 多罗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多罗谦襄郡王瓦克达 辅国公玛瞻】和硕頴毅亲王萨哈璘萨哈璘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子天命十年十一月察哈尔

  • 明鉴易知录卷六·吴楚材

    明纪英宗睿皇帝编 戊寅,二年,春正月,皇太子出读书。编 遣建庶人出居凤阳。纪 庶人,建文君幼子也,入禁大内时方二岁,至是年五十六。上意欲宽之,谓李贤曰:&ldquo;亲亲之义,实所不忍。&rdquo;贤对曰:&ldquo;陛下此一念,天下鬼神

  • 原序·陈则通

    春秋一经说者亡虑数十百家其皆绘天地而图日月似则似矣於化工之妙容光之照则亡也愚读是经茫无津涯及见此编櫽括诸传苞举无遗颇於圣人之意若沧海之有畔可以济其濶而极其际伏读之余因思儒者之行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 佛地经论卷第三·佚名

        亲光菩萨等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经曰。尔时世尊告妙生菩萨。妙生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论曰。如是已说教起因缘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八◎问曰。何故禅中余善根立解脱。无色定中。尽立解脱耶。答曰。以禅是粗现见了了故。余善根立解脱。无色定是细

  • 卷二·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卷二嗣法门人原哲原璨等编行状金粟费隐容和尚行状师讳通容号费隐闽之福清何氏子生而挺异举止不凡六岁入乡校授读鲁论诸书辄自口中喃喃俨若偈语梵声识者

  • 武宗外纪·毛奇龄

    明末清初毛奇龄撰。一卷。记明武宗之事,凡九十四条,皆取自实录。前有自序,谓同馆之为史者,凡武宗诸可鉴事,皆轶而不书,故作此以补之。补本纪之遗,故曰外纪。

  •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谓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为金刚手等诸大菩萨,说明佛舍利之功德与神咒内容及修持之法。经题之‘宝’字,即指如意宝珠及宝印;前者表众生之心性,后者表佛舍利之功德。谓行法供

  •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毗沙门天王于初夜分来说神咒,卫护行人,佛嘱比丘受持。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十二品。多闻天王如意宝珠咒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