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灌顶冢墓因缘四方神咒经卷第六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鸠尸那城。临欲灭度。千二百五十比丘。及诸弟子无央数众。诸菩萨僧数千万亿。诸天龙神四方人民悉来集会。于时末利伽五百人等。同声合掌窃问阿难。如来涅槃云何殡葬。贤者阿难即持此言。胡跪合掌请问佛言。如来般涅槃后云何殡葬。五百末利伽及诸信心居士欲知此事。惟愿分别为我说之。令诸弟子末利伽等。当得处所具诸仪式。与世间人令有差别。

  佛告贤者阿难。汝可语诸末利伽及信心居士我葬之法。如转轮圣王法则无异。贤者阿难复白佛言。转轮圣王葬法云何。佛语阿难转轮圣王命终之时。王后太子诸臣百官。用鲜洁白叠三百余端以缠王身。捣细末香以涂王身。有三种棺。第一棺者紫磨黄金。第二棺者以铁为棺。第三棺者栴檀杂香。以是三棺盛持王身。灌以苏油香薪烧之。火尽以后收取骨末。于四衢道头露净之处。起于冢塔表刹高妙高四十九尺。以五色杂彩以为幡号。令四方人民见者悲喜。思王正治率化臣下。我今圣王般涅槃后。欲为葬法亦复如是。令十方人思慕正法学我道言。精勤苦行昼夜不废。可得至道涅槃之乐。

  贤者阿难因复问佛言。阎浮提界有几种葬法。为今现在及未来众生重更问耳。佛语阿难葬法无数。吾今当为略说少事。示现未来诸众生也。我此国土水葬火葬。塔冢之葬其事有三。阎浮界内有震旦国。我遣三圣在中化导。人民慈哀礼义具足。上下相率无逆忤者。震旦国中人民葬法庄严之具。金银珍宝刻镂车乘。飞天仙人以为庄严。众伎鼓乐铃钟之音。歌咏赞叹用为哀乐。终亡者身衣服具足。棺椁微妙香烟芬芬。百千万众送于山野。庄严山林树木郁郁。行行相值无亏盈者。坟柏茂盛碑阙俨然。人民见者莫不欢欣。

  佛告阿难震旦国中又有小国。不识真正无有礼法。但知杀害无有慈心。三圣教化遣言不著。至吾法没千岁之后。三圣又过法言衰薄。设闻道法不肯信受。但相侵陵诤于国土。欲灭三宝使法言不行。破塔灭僧真言无用。佛又语阿难震旦边国。诸小王辈所领人民。不知有法不识真正。言语难了无有音章。命终已后欲葬之时棺椁盛持。内著岩石室窟之中。疾病之日开看骸骨。洗浴求福使病得愈。又有众生命终已后无有棺椁。取其尸骸置高阁上。疾急之日。下尸咒愿以求福祐。佛语阿难是诸众生不了葬法。三圣教化遗言不著故使然也。我法中学欲修福时。应当精进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守行十善可得生天。渐向无上正真道也。不知外道杀生祷祀。邪见修福洗浴死骸。以求解脱无有是处。

  佛又语阿难此诸愚人。不知修福杀众生命。唤诸邪[(魅-未+夭)-ㄙ]魍魉鬼神。求觅福德不能得也。应当烧香散众名华。礼敬十方三世诸佛。为过命者悔过众罪。可得解脱忧苦之患。

  阿难又问佛言。若人命终送著山野造立坟塔。是人精魂在中与不。佛言阿难是人精魂亦在亦不在。阿难又问云何亦在亦不在。佛言阿难其魂在者。若人生时不种善根。不识三宝而不为恶。无善受福无恶受殃。无善知识为其修福。是以精魂在冢塔中未有去处。是故言在。阿难又言不在云何。佛言阿难魂不在者。或其前生在世之时。大修福德精勤行道。或生天上三十三天在中受福。或生人间豪姓之家。封受自然随意所生。又言不在或其前生在世之时。杀生祷祀不信真正。邪命自活谄伪欺人。堕在饿鬼畜生之中。备受众苦经历地狱。故言不在冢塔中也。佛语阿难又言在者。或是五谷之精。骨未朽烂故有微灵。骨若糜烂此灵即灭无有气势。亦不能为人作诸祸福。灵未灭时或是乡亲。新命终人在世无福。又行邪谄应堕鬼神。或为树木杂物之精。无天福可受地狱不摄。纵横世间浮游人村。既无天膳恐动于人。作诸变怪扇动人心。或有颰魅邪师以倚为神。觅诸福祐欲得长生。愚痴邪见杀生祠祀。死入地狱饿鬼畜生。无有出时可不慎之。

  佛语阿难吾现王宫出生之时。无量无边恒沙众生。见我身者喜踊无量。各随本愿悉得道迹。吾得道时遍化诸国。婆罗门居士在所人众。无不受道降为弟子。无憍慢心今已周讫。于此娑罗双树之间欲取涅槃。使遗身舍利起诸塔庙。用为饶益诸众生故。佛语阿难我今于此大众之中。广说舍利福德因缘。此舍利者虽如麻米各有威神。我灭度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至心思念欲起塔寺。专心一意思念舍利。舍利为感。便得起塔以为供养。遂其本心不违本愿。故言舍利虽如麻米大有威神。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起于冢塔。亦感四天三十三天。雨天细末种种杂香。以用供养散此塔上。缘此功德长得值佛不堕八难。积功累德至成正觉。

  佛又语阿难。我灭度后。不但末利伽香性婆罗门。及八大王摩伽陀等起诸塔庙。当有阿育王。于吾灭后在此阎浮。以是舍利一日之中。起于八万四千塔庙。我般涅槃舍利之骨。于阎浮提广作佛事。

  尔时如来说是冢塔垂欲周讫。释种童子从外而来。往诣世尊脱屣却盖。五体投地胡跪合掌。问讯世尊起居增损。佛问释种童子从何而来。身蒙尘土颜色憔悴。何所忧愁状似怖悸。释种童子而白佛言。我今暂至冢塔之上。朝拜先亡瞻视山野。忽为鬼神之所娆乱。是故恐怖战掉如是。我今归命于佛世尊。施我法术令身安宁。及余一切无量众生。皆令离苦得安隐乐。不为鬼神之所娆乱。佛语释种童子。汝今日来此大众中始为几会。五百末利伽及贤者阿难。适问于我冢塔因缘。始竟于今会。汝复请法术妙义汝今当一心信受谛听吾言。佛语释种童子。一切冢塔皆有善恶鬼神之众。释种童子又白佛言。冢塔之中何故有此善恶鬼神。佛言童子如我塔者。有真身舍利在此塔中。四王诸神三十三天。不问昼夜雨细末香散众名华。以用散洒冢塔之上。作天妓乐以为供养。又有善神摩醯首罗摩尼颰陀修陀修利揵陀。八部鬼神五罗刹鬼神。鬼子母神五百儿子。不问昼夜常现威神。以为护念我之冢塔。不令邪恶异鬼神辈。及恶众生外道邪见。欲毁坏者不令侵坏我之塔庙。若有恶心来向此塔。是诸鬼神以其神力塞诸恶心。使恶众生辈头破作七分。佛又告童子若我塔庙五百岁时。人多供养无侵毁者九百岁时诸比丘辈不修斋戒。设有修者但相嫉妒。贪人利养不肯至心求吾真道。于是塔庙小当毁坏。护塔善神威势转少。若出千岁当有比丘乐习兵法。附近国王及诸王子辅相臣民。以毁吾法。因是以后当遇恶友断灭吾法。塔像毁坏无有神验。当知善神不复营护。故使毁坏无人遮制。是故当知我之法化于是渐灭。

  佛告释种童子吾灭度后。所以冢塔毁坏者有七事乎。一者善神不复营护。二者吾法时自欲灭。三者恶比丘辈互为非法。四者不行律戒破犯所受。五者更相毁谤以破吾法典。六者四辈弟子学诸异道。符书禁咒用为消伏不归正法。七者我法将没。当值恶王毁灭吾法。破塔灭僧表刹不现。当知吾法出千岁时灾变如是。释种童子复白佛言。凡夫冢塔何故有此诸鬼神辈而来依附。佛答童子我已先说。凡夫冢塔有精灵者。皆是五谷之精魃魅幻化。或横死之鬼。无所附著依以为灵。或是树木山林之精。既无饮食往来人间。作诸变怪恐动于人。凡夫众生闻见之者。即便请福谓之为神。释种童子又白佛言。当以何物而禁制之。断绝邪恶使精魅消灭。毒气不行得吉祥福。

  佛语释种童子。汝当谛听专心念之。吾有无上灌顶章句。消灭鬼魅使魔无敢当者。汝当诵念受持莫忘。童子问佛何等是也。佛告童子谛听谛受。灌顶章句其名如是。

  摩摩拘拘楼楼罗罗

  毗毗楼楼罗罗

  旃陀那伽摩世致

  迦尼延豆尼延波那棂

  呜呼奴奴提婆苏暮

  摩头逻支多罗斯那

  干沓波那罗王问尼沙

  尼阿无连陀罗

  鼻波密多罗树尘陀罗

  那闾尼诃升浮楼

  输支婆遮娑

  佛告童子。我今已结东方天王提头赖吒所领。干沓婆等九十一字。为诸凡夫而演说之。汝当告诸四辈男女。冢塔所在诵是章句。东方魅魔自然消散。不复害人获吉祥福。

  阿醯那陀瑟那头

  毗舍离婆呵带叉

  蛇婆提提歌毗罗

  帝婆婆呵若梨耶

  迦毗罗摄婆那伽

  阿陀伽摩天提伽

  伊罗婆陀摩阿那伽

  毗摩那伽多咃陀

  余那加罗阇婆呵婆呵叉

  提婆提罗帝毗收大迹阇

  毗呵四婆咛阿婆四

  质多罗速和尼那求

  阿楼由那伽罗唋阿四

  修跛罗萨帝奴阿伽佛陀洒

  佛告童子。我今结是南方天王毗楼勒灌顶章句。伏诸恶龙吐毒害人。今已结竟令诸恶龙。摄取毒气使不得行。冢塔之处有灾怪时。应当说是灌顶章句。即能辟除山海毒气。还其处所不能为害。

  堀地跋闻呵谛

  三物第呵修罗阿失陀

  婆延地婆三婆四

  伊第阿陀提婆摩天地

  伽梨沙摩呵秘摩

  阿修罗陀那秘罗陀

  鞞摩质兜楼

  修质谛丽婆罗呵梨

  无夷连邮婆

  舍梨阿细跋梨弗多罗

  鞞鞞楼耶那那迷

  萨那迷端婆梨细奶

  萆梨醯陛提豫婆由多他兜

  佛告童子。今结是西方天王毗楼博叉所领鸠槃荼鬼。使摄精魅喜娆人鬼。使敛毒恶不害于人。令得吉祥无诸恼患。恶魔等侣山精杂魅隐藏不现。

  跋楼[少/兔]娑尼世帝苏弥耶贪呵头

  弥多罗婆伽罗那移婆阿逻婆摩天挮与陀陀舍提舍伽伽子萨那难多罗婆跋那伊地婆那陀阿醯揵大比丘那婆米弟婆尼

  鞞弩提步舍伽利阿醯地勇迷

  那刹帝隶富罗息几大阿陀蔓陀罗鞞栴大苏婆尼梢提婆阿陀栴富罗翅大

  佛告童子。是为北方灌顶章句。毗沙门天王所领鬼神。乾闼婆等山精杂魅。往来人所作诸变怪。应当说是灌顶章句。精魅恶魔不能为害。

  佛告童子。我今于此大众之中临灭度时。说是冢塔因缘譬喻。令诸四辈各得其所。若诸贤圣四道果人。及诸凡夫冢塔之处。皆应说是灌顶章句护于四方。不令他余精魅鬼神。善死恶死横死鬼神之所附著。烧香供养于冢塔上。向是四方说是章句时。诸鬼魔辈各自驰散。隐藏不现无有势力。不得男子女人之便也。释种童子复白佛言。今日世尊已说冢塔因缘之福甚喜无量。令诸众生得设供养舍利流布。于阎浮提广作佛事。善哉世尊佛之舍利威神如是。我等今日快得供养。及未来世诸众生辈皆亦复然。广设供养以为轨则。

  佛语童子。诸贤圣塔尽有善神。四天大王龙神八部。昼夜爱敬而无休息。常共守护不令毁坏。凡夫冢塔无善神护。有诸山精杂魅鬼神之所附著。依因假托觅人饮食。亦能复作种种变己恐怖凡夫人。愚者惶怖谓之为神。汝当正心莫效凡人。以邪为正以鬼为神。汝当忆念我之所说。灌顶章句无上总持大神咒经。若有恐怖游行冢墓。为诸邪鬼娆乱汝者。即当说是灌顶章句。诸鬼魔辈即当破散驰走而去。

  佛告童子汝与阿难。于我灭后当广宣流。传此冢塔因缘普使闻知。佛语童子若人面值于我。以种种供养无所乏少。不如有人于我灭后。以此灌顶十二部鬼神咒总持之王。示于人民令其读诵。其福胜彼百千万分不及一也。我结是灌顶无上章句十二部要虽不同时。然欲利益无量无边。邪见众生学习之者舍诸邪见。积功累德渐得至佛道。

  佛告童子我说是语时。三十三天皆赞善哉释迦如来。乃能忧念阎浮提人。说种种法以用化导诸众生故。我等咸喜。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无不见者。佛说经竟。比丘僧比丘尼清信士女无央数众。诸菩萨众不可称数。蠢飞蠕动亦不可计。天龙八部无不欢喜。阿难整服更问世尊。向所说者冢塔因缘。及此四方灌顶章句更无异号。佛言如是。大会闻法靡不欢喜。释种童子礼佛而退。

  灌顶经卷第六

猜你喜欢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中·彦悰
  法华义记卷第三·法云
  卷第四·元来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正文·佚名
  拈八方珠玉集序·佚名
  卷三·佚名
  复 正 果 书·太虚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九卷·圆照
  卷第八十七·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三宜禪師語錄目次·明盂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上·佚名
  佛化青年之模范·太虚
  目录·志明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二·唐慧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374_1 【乱离】孟郊   天下无义剑,中原多疮痍。哀哀陆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为君每一恸,如剑在四肢。   折羽不复飞,逝水不复归。直松摧高柯,弱蔓将何依。   朝为春日欢,夕为秋日

  • 卷十五·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五 宋 王十朋 撰 送别 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月 老守惜春意主人留客情官余闲日月湖上好清明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子仁白居易清明诗留????和冷粥出火煮新茶】酒阑红杏闇日落大堤平【扬

  • 二集卷五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三古今体六十八首【甲戌九】谒陵礼毕车驾入盛京仍叠癸亥岁旧作七言排律十四韵周甲遵涂又向东吉林佳气郁葱葱故乡遗俗今犹在创业开基古鲜同走马率西时相宅

  • 客中·徐志摩

    今晚天上有半轮的下弦月; 我想携着她的手, 往明月多处走—— 一样是清光,我说,圆满或残缺。 园里有一树开剩的玉兰花; 她有的是爱花癖, 我爱看她的怜惜—— 一样是芬芳,她说,满花与残花。 浓阴里有一只过时的夜莺; 她受了秋凉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三·焦竑

      內閣二   ◆內閣二   前大學士陳循   大學士陳公循傳(附王文 弇州別集)   大學士曹文襄公鼐傳   直文淵閣翰林院侍讀學士贈學士張文僖公傳(澹園集)   贈學士禮部尚書馬公愉神道碑銘   資善大夫兵部尚

  • 卷之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提要·宋名臣言行录

    【臣】等谨案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续集八卷别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前集後集并朱子撰续集别集外集李幼武所补编幼武字士英庐陵人据其续集序文盖理宗时所作其始末则未详观其外集所录皆道学宗派则亦讲学家矣赵

  •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八·佚名

    通论四君臣之失【孙樵】宰相兼度支【东坡】官品废置【张唐英】裴延龄皇甫镈【石守道】七爱【皮日休】唐之文人【东坡 梁肃 孙何 子厚】唐之诗人【独孤及 司空图 东坡】君臣之失孙樵曰孙樵谓陆长源唐春秋乃编年杂

  • 卷二百八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谥号宋英宗治平二年中书请议濮安懿王尊号翰林学士王珪等上状曰臣等参详国朝崇奉尊属故事今濮安懿王於仁宗皇帝其属为

  • 卷二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唐文宗尝曰朕观晋君臣以夷旷到倾覆当时卿大夫过邪中书侍郎李石对曰然古诗有之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畏不逢也昼短苦夜

  • ●作邑自箴拾遗第十·李元弼

    登途湏知 ○登途湏知 必用之物未行前点 茶药勿同笼箧 药气酷烈无近衣服 硬物置在箧笥者厚 雨具常随身 笼箧不能御雨者预 □物 褊檐绳攀切湏牢壮 乘驿马者不可枉路 罕开笼箧既锁加封仍其缝 初程惜人马力 笼箧夜悉封锁

  • 卷首二·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读诗质疑卷首二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国风世表周南召南文王  武王【关雎  甘棠】【葛覃  何彼穠矣】【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置】【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鹊巢】【采蘩】【

  • 卷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九檀弓上后木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外内易我死则亦然此言属子以死之事而讥其非礼也后木鲁孝公子惠伯巩之後后木曰吾尝闻丧礼於县子矣其言曰夫孝子之居丧事有其至大者不可

  • 智积菩萨品第二十六·佚名

    尔时有菩萨。名逮分别辩。前白佛言:智积菩萨何故号曰为智积耶。佛告族姓子。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号名首寂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世界曰精勤。劫名阿摩勒。其佛世界安隐快乐众

  • 第一卷·僧祐

    释迦始祖劫初刹利相承姓谱第一(出长阿含经)劫初天地欲成。大水弥满。风吹结构。以成世界。此世欲成。光音天上福行命尽来生为人。皆悉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在神足飞行。无有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名曰众生。有自然地味。

  •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佚名

    题“太极真人传左仙翁”。元始天尊劝戒,以消十二大恶业

  • 萧琛诗集·萧琛

    萧琛诗四首,和元帝诗,别萧咨议前夜以醉乖例今昼由酲敬应教诗,饯谢文学诗,咏鞞应诏。

  • 四谛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昔时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比丘宣说四谛之法。本经为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