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诗拾遗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拾遗卷七

明 高棅 编

五言律诗【下】

权德舆

送谢孝廉移家越州

家承晋太传身慕鲁诸生又见一帆去共愁千里程沙平烟树逈潮满晓江晴从此幽深去无妨隠姓名

送郑秀才贡举

西笑意如何知随贡士科吟诗向月露驱马出烟萝晚色寒芜逺秋声鴈多自怜归未得相送一劳歌

周平西墓

英威今寂寞陈迹对崇丘壮志清风在荒坟白日愁穷泉那复晓乔木不知秋嵗嵗寒塘侧无人水自流

苏小小墓

万木荒坟在悠然我独寻寂寥红粉尽冥漠黄泉深蔓草映寒水空郊暖夕隂风流有佳句吟眺一伤心

武元衡

西川使宅有韦太尉时孔雀存焉暇日因与诸公同翫座中兼故府賔御兴叹者久之因赋是诗用广其意

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动揺金翠尾飞舞玉墀隂上客撤瑶瑟美人伤蕙心防因南国使归放海云深

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

乡路自兹始征轩行复留张骞随汉节王濬守刀州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送李正字归蜀

巳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杨巨源

题废禅居寺

旧寺长桐孙朝天是圣恩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白法知深得苍生更重论若为将此望心地向空门

春日与刘评事过故澄上人院

曾共刘谘议同时事道林与君方掩泪来客是知心堦雪凌春积钟烟向夕深依然旧童子相送出花隂

池上竹

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气润晓烟重光闲秋露多翠筠入疎栁清影拂圆荷嵗晏琅玕实心期有凤过

和权相公南园闲步寄广宣上人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翠玉思回凤珠肯在鹅门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释广宣

早秋降诞日献夀应制

秋萱开七叶元圣诞千年绕殿祥风起当空瑞日悬道光中国主人识大罗仙敢赞无疆夀香花上法筵

驾幸天长寺应制

天界宜春赏禅门不掩闗宸逰双阙外僧引百花间车马喧长路烟云静逺山观空复观俗皇鉴此中闲

刘禹锡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隠【王屋山一名阳洛山】

阳洛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忽闻笙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送赵中丞自司金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赵氏兄弟皆仆射门客】

绿树满褒斜西南蜀道賖驿门临白草县道入黄花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行看布政后还从入京华

韩愈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去年秋露下羇旅逐东征今嵗春光动驱驰别上京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

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高居朝圣主厚德载羣生武帐虚中禁堂掩太平秋天笳鼔歇松栢徧山鸣

张籍

霅谿西亭晚望

霅水碧悠悠西亭栁防头夕隂生逺岫斜照逐回流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逰呉兴耆旧尽空见白苹洲

登咸阳北寺楼

高秋原上寺下马一登临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向深旧宫人不见荒碣路难寻日暮凉风起萧条多逺心

李贺

追赋画江潭苑

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练香熏宋鹊寻箭踏卢龙旗湿金铃重霜干玉镫空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

答赠

本作张公子曾名萼緑华沈香熏小像杨栁伴啼鸦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王良士

奉陪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芳气袭猗兰青云展旧欢仙来红烛下花发防亳端海岳期方逺松筠嵗正寒仍闻赠言处一字重琅玕

吕温

送文畅上人东逰

随縁聊振锡高步出东城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今日临岐别吾徒自有情

白居易

江楼望归时避难越中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顾非熊

送僧归洞庭

江山万万重归去指何峯未入连云寺先斋越浪钟岛馨回栈栢秋防出庵松若救吴人病须降震泽龙

张祐

送徐彦夫南迁

万里客南迁孤城涨海邉瘴云秋不断隂火夜长然月上行墟市风回望舶船知君还自洁更为酌贪泉

洞房燕

清晓洞房开佳人喜燕来乍疑钗上动轻似掌中囘暗语临牕户深窥傍镜台妆成正含思莫拂画梁间

真娘墓【在虎丘西寺内】

佛地罗衣孤云此是归舞为蝴蝶梦歌谢伯劳飞翠发朝云断青蛾夜月微伤心一花落无复恋春晖

题苏小小墓

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脸浓花自发眉恨栁长深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

朱庆余

送僧还太原谒李司空

巳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寺去人烟逺城连塞雪深禅余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送韦校书赴灵州幕

共知行处乐犹惜此时分职巳为书记官曾校典坟寒城初落业高树逺生云邉事何须问深谋只在君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

古郡近南徐闗河万里余相思深夜后未答去秋书自别知音少难防识面初旧山期巳乆门掩数畦蔬

送李骑曹

归骑双旌逺懽生此别中萧闗分碛路嘶马背寒鸿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

送耿处士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万里千山路孤舟防日程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迢逓不归客人传虚隠名

周贺

送僧归灵夏

南逰多老病见说讲经稀塞寺防僧在边城空月归带河衰草断映月早沙飞却到禅斋后邉军识衲衣

送淮隂县令

随堤杨栁烟孤棹正悠然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田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故老青葭岸先知宓子贤

释无可

送人罢举东逰

东堂今巳负复此逺行难兼雨风声过连天草色干鸿嘶荒垒闭兵烧广川寒若向龙门宿悬知拭泪看

送沅江宋明府【即开府璟之孙】

初闻从事日鄂渚动芳菲一遂钧衡荐今为长吏归人临沅水望鴈映楚山飞唯有传声政家风重发挥

送宜春裴明府【是将军旻之子】

垂白方为县从知大父雄山春南去棹楚夜北飞鸿叠嶂和云灭孤城与岭通谁知持恵化一境动清风

夏日送崔秀才

南方山水地念子为贫逰纵是逢佳境那能缓旅愁夕阳行逺道烦暑在孤舟莫向巴江过猿声但泪流

冬夜寄僧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高杉残子落深井冻痕生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送颢法师还太原兼谒李司空

近腊辞精舍并州谒上公路长山忽近塞广雪无穷讲席开晴叠禅衣涉逺风闻经诸弟子应满北门中

送觉法师往中条旧隠

夜叶动飘飘寒来话数宵卷经归物外转雪下山椒旧坐杉松大难行水石遥元戎宗内学应就白云招

许浑

示弟

自尔出门去泪痕长满衣家贫为客早路逺得书稀文字何人赏烟波防日归秋风正揺落孤鴈又南飞

送李定言南逰

酒酣轻别恨酒醒复离忧逺水应移棹高峰更上楼簟凉清露夜琴响碧天秋重惜芳樽宴满城无旧逰

行次潼闗题驿后轩

飞阁极层台终童此路囘山形朝阙去河势抱闗来鴈过秋风急蝉鸣宿雾开平生无限意驱马任尘埃

泛谿

疑与武陵通青谿碧嶂中水寒深见石松晚静闻风遯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才应防嫁毕从此息微躬

旅怀

征车何轧轧南北极天涯孤枕易为客逺书难到家乡连云外寺城闭月中花犹有扁舟思前年别若耶

送客归湘楚

无辞一杯酒昔日与君深秋色换归鬓曙光生别心桂花山庙冷枫树水楼阴此路千余里应劳楚客吟

送韩校书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防同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酒醒鲈鳜美应在竟陵东

赠高处士

宅前云水满高兴一书生垂钓有深意望山多逺情夜棊留客宿春酒劝僧倾未作干时计何人问姓名

天街晓望

明星低未央莲阙逈苍苍叠鼔催残月疎钟迎早霜闗防浮瑞气官馆耀神光再拜为君夀南山高且长王秀才自越见访不过题诗而囘因以酬寄

南齐知数宿半为木兰开晴阁留诗遍春帆载酒囘烟深扬子宅云断越王台自有孤舟兴无妨更一来

赠迁客

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微雨昏山色疎笼闭鹤声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门外长溪水怜君乂濯缨

旅中别侄暐

相见又南北中宵泪满巾旅逰知世薄贫别觉情深歌管一樽酒山川万里心此身多在路休诵异乡吟

李商隠

崔处士

真人塞其内夫子入于机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雪中东郭履堂上老莱衣读遍先贤传如君事者稀

夜饮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马戴

楚江怀古二首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降竟夕自悲秋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防寞江山思寂寥隂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宿翠微寺

处处松生满樵间一径通鸟归霜磬尽僧语石楼空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经行心不厌似在故山中

宿无可上人房

稀逢息心侣细话逺山期河汉秋生夜杉梧露滴时风传林磬乆月掩草堂迟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巴江夜猿

日饮巴江水还啼巴岸边秋声巫峡断夜影楚云连雪滴青枫树山空明月天谁知泊帆者聴此不能眠

逺水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逺天秋光照不极鸟色去无邉势引长云濶波凝片雪连汀洲杳难到万古覆苍烟

刘得仁

宣义池上

脩篁夹緑池幽鸟此中飞何必青山逺仍将白髪催当时亦有恨是日总无机树起秋风细西林磬入微

赵嘏

虎丘寺赠鱼处士

兰若云深处前年客重过岩空秋色动水濶夕阳多早负江湖志今如鬓发何唯君闲胜我钓艇在烟波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映栁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巳没白首一身归满袖萧闗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得老莱衣

项斯

逺水

渺渺浸天色一邉生晚凉涧含萍势逺寒入鴈愁长北极连平地南流接故乡扁舟当宿处彷佛似潇湘

温庭筠

登卢氏台

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台高秋尽出林断野无余白露鸣蛩急晴天度鴈疎由来放懐地非独在吾庐

宿秦生山斋

衡巫路不同结室在东峰嵗晚得支遁夜寒逢戴颙龛灯落叶寺山雪隔林钟行李无由发曹谿欲施舂

和友人磐石寺逢旧

楚寺上方宿满堂皆旧逰月谿逢逺客烟浪有孤舟江馆白苹夜水闗红叶秋西风吹暮雨汀草更堪愁

月中云居寺上方

虚阁披衣坐空堦踏叶行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霭尽无林色喧余有涧声秖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和叚少常柯古

称觞慙座客怀刺即门人素尚宁知贵清谈下厌贫野梅江上晚堤栁雨中春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苹

李频

送元遂上人

白衣逰帝乡巳得事空王却返湖山事高禅水月房雨中过岳黑秋后宿船凉回顾秦人语他生防上方

送僧之天台

一锡随縁起天台又去登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夜烧山何处秋防浪防层他时授巾拂莫道老无能

送胡处士归湘南

见话荆湘切长怀有去时江湖秋涉逺风雨夜眠迟旧业多归兴空山尽老期天寒一瓢酒落日拟留谁

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

满阁终南色清秋独倚栏风高斜汉动叶下曲江寒帝里求名老空门见性难吾师无一事不似在长安

暮秋宿清源上人院

野客愁来日山房木落中微风生夜半积雨向秋终证道方离法安禅不住空迷途将觉路语黙见西东

刘沧

早行

旅途乘早景防马独凄凄残影郡楼月一声闗树鸡聴钟烟柳外问渡水云西当自勉行役终期功业齐

皮日休

逰栖霞寺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香霭生来销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方干

早发洞庭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防夷子当时此泛舟

送姚合贠外赴金州

受诏从华省开旗发帝州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树势连巴没江声入楚流唯应化行后吟句上云楼

送人之日本

苍茫大荒外风教即难知连夜扬帆去经年到岸迟波涛呑左界星斗正东夷或有归风便当为相见期

李昌符

边行书事

朔野烟尘起天军又举戈隂风向晚急杀气入秋多树尽禽栖草冰坚路在河汾阳无继者羌虏肯先和

周朴

塞上行

栁色正沈沈风吹秋更深山河空逺道乡国自鸣砧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长城哭崩后寂寞至如今

张乔

经宣城元员外山居

无人袭仙隠石室闭空山避烧猿犹到随云鹤不还涧荒岩影在桥断树隂闲但有黄河赋长留在世间

经九华山费征君故居

草堂芜没后来徃问樵翁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数鸡分大野九子立寒空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题山僧院

谿路曽来日年多与旧同地寒松影里僧老磬声中逺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

逰灵山寺

树凉青岛寺虚阁敞禅扉四面闲云入中流独鸟啼湖平幽径近船泊夜香微一宿秋风里烟波隔衣

逰歙州兴唐寺

山桥通絶境到此忆天台竹里寻幽径云边上古台鸟归残照出镜断细泉来为爱澄溪月因成隔宿回

金山寺空上人院

巳老金山顶无心上石桥讲移三楚遍梵译五天遥板阁禅秋月铜瓶汲夜潮自惭昬醉客来坐亦通宵

逰少华山甘露寺

少华中峯寺高秋众景归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防晚木禅相应凉天鴈并飞殷勤记岩石只恐再来稀

罗隠

韦曲杜处士新居

翠敛王孙草荒诛宋玉茅冦余无故物时薄少深交迸荀侵行径饥乌出坏巢小园吾亦有多病近来抛

曹松

送胡中丞使日本

辞天理玉簪指日使鸡林犹有中华恋方同积水深张帆度鲸口衔命见臣心渥泽遐宣后归期扺万金

送德光禅师【重礼石霜长老】

天涯縁事了乂造石霜微不以千峰崄唯将独影归有为嫌假佛无境是真机到后流沙锡何时更有飞

与胡汾坐月期贯休上人不至

扫庭秋露滴接话贵忘眠静夜人相语低枝鸟暗迁星围南极定月照断河连后防花宫子应开石上禅

喜友人归上元别业

一樯千里外隠者兴宜孤落日长邉海秋风满故都掩闗苔色老盘径叶声枯匡岳来时过迟回絶顶无

郑谷

宿澄泉兰若

山半古招提空林雪月迷乱流分石上斜汉在松西云集寒庵宿猿先晓磬啼此心如了了秖此是曹溪

题庄严寺休公院

秋深庭色好红叶间青松病客殊无着吾师甚见容疎钟和细澑孤塔等遥峰未省求名侣频于此地逢

李洞

冬日题觉公兰若

天寒高木静一磬隔川闻鼎水看山汲台香拂雪焚鹊归遥认刹僧步不离云石室开禅后轮珠谢圣明

张蠙

野泉

逺出白云中长年聴不穷细声萦石乱寒色入潭空挂壁聊成雨穿林别起风温泉非尔类源发在深宫

韦庄

建昌渡暝吟

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鸟栖彭蠡树月上建昌船市散渔翁醉楼深贾客眠隔江何处笛吹断緑杨烟

巳上系晚唐之诗

许浑

送李别驾

琴清诗思劳更欲学龙韬王粲暂停笔吕防初佩刀夜吟闗月静秋望塞云高去去从军乐雕飞代马豪

送韦明府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闗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昬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逺逰兴故园荒薜萝

霅上燕别

山断水茫茫洛人西路长笙歌留逺棹风雨寄华堂红壁耿秋烛翠帘凝晓香谁堪从此去云树满陵阳

送从兄

名高犹素衣穷巷掩荆扉渐老故人少乆贫豪客稀塞云横剑望山月抱琴归防日蓝谿醉藤花拂钓矶

恩德寺

楼台横复重犹有半岩空萝洞浅深水竹廊高下风晴山疎雨后秋树断云中未尽平生意孤防又向东

别翛然上人

吴僧诵经罢败衲倚蒲团钟韵花犹敛楼隂月向残晴山开殿翠秋水卷帘寒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

原上居

贫居乐逰北江海思迢迢雪后书千卷花时酒一瓢独愁秦树老孤梦楚山遥有路应相念风尘满黒貂

登樟亭

鲈鲙与莼羮西风片席轻潮囘孤岛晚云敛众山晴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

李频

和范鄼先辈话襄阳逰

聴说扬帆曲初从岘首还高吟入白浪遥坐出青山古木猿啼爽空汀鹤立闲秋来南去梦几夜过商闗

淮南送人归沧州

风色忽西转坐为千里分高防背楚落寒日逆淮曛防烧縁乔木盘雕隠片云乡闗百战地归去始休军

送刘山人归洞庭

却共归云去高眠最上峰半湖乗早月中路入疎钟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平生心未巳不得更相从

巳上原系摘句今増入全诗

唐诗拾遗卷七

猜你喜欢
  登徒子好色赋译文·宋玉
  ●卷七·江顺诒
  卷二·徐世昌
  第六出 舟外寻舟·丁耀亢
  窦氏联珠集巻四·褚藏言
  附録【下】·汪元量
  卷72 ·佚名
  卷三十一·梅鼎祚
  卷十九·陈起
  卷二十八 茕斋赞十七首·李白
  卷二·苏泂
  卷十四·胡文学
  后叙·纪容舒
  卷十一·陈元龙
  卷三十六·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袁嘉谷

    吾滇大观楼上有吕仙像,近日重修者毁之。余偶游而口占四句云:“鹤背仙犹谪,螺洲渔自眠。斜风送花舫,春水碧如天。”张月槎先生《留砚堂集》七十三卷,计七千余诗,几与剑南相埒。先生好弄狡狯,有与古人联句之一体,可谓

  • 西岸·闻一多

    “He has a lusty spring, when fancy clear Takes in all beauty within an easy span.”——Keats①这里是一道河,一道大河,宽无边,深无底;四季里风姨巡遍世界,便回到河上来休息;满天糊着无涯的苦雾,压着满河

  • 山谷内集诗注卷三·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三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洪驹父香谱有江南李王帐中香法以鵞利汁蒸沈香用之】 百链香螺沉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选诗岂意

  • 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六十五·张廷玉

        袁继咸 金声 丘祖德沈犹龙 陈子龙 侯峒曾 杨文骢 陈潜夫 沈廷扬 林汝翥郑为虹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七

  • 读礼通考卷一百九·徐乾学

    丧制二干学案丧何为乎有制自古礼之失始也先王之礼由人心者也礼失而有制不得已而行之者也严氏诗缉曰夷厉之世时人不能行三年之丧故作素冠以刺之葢古礼渐亡非一日矣迨至汉文更制以日易月臣下遵之而丧制又一变东汉以后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壬戌朔大学士方从哲题庶吉士刘钟英拟授翰林院官职留中○癸亥大学士方从哲以吏部尚书郑继之有乞休一<锍-釒>未下因言继之才品兼隆为 皇上所特简今年虽逾八而精神矫徤铨政聿修人心允服真大臣之不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五 祝福·周作人

    祝福的名称因了祥林嫂的故事而流通于中国全国了,但是在年底有这祝福的风俗的地方可能很不少,至于通用这祝福的名称的恐怕就不很多了吧,《越谚》卷中风俗部下云“作福”,注云,“岁暮谢年祭神祖名此,开春致祭曰作春福。”乡下

  • 卷五十六·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五十六提督表提督国朝官制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直隶一人山东一人【以巡抚兼】山西一人【以巡抚兼】河南一人【以巡抚兼】江南一人江西一人【以

  • 二十三年·佚名

    (壬子)二十三年大明弘治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申,停望闕禮,以雨故也。○命承旨許琛、尹坦詣昌慶宮,進表裏于兩大妃殿。○上,進宴于兩大妃殿,仍召宗正一品以上、領敦寧以上、議政府議賓府、六曹、漢城府、入直都摠府諸將、承

  • 第五章 谁最会享受人生·林语堂

      发现自己:庄子在现代生活中,如果真有哲学家的话,那么&ldquo;哲学家&rdquo;这名词已变成一个仅是社交上恭维人家的名称了。哲学家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受人尊崇,同时也最不受人注意的人物。只要是一个神秘暧昧深奥不易了解

  • 卷二十六·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六钱唐程川撰易二十六下经六丰亨王假之须是王假之了方且勿忧宜日中若未到这个田地更忧甚底王亦未有可忧宜照天下是贴底闲句【防渊录丰彖辞】或问丰宜日中宜照天下人君之德如日之中乃能

  • 卷八·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编卷八      宋 陈深 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諡法安名立政曰成定王十七年即位】元年【辛未】春王正月公即位【张氏曰虽无王命有父命故书】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礼记月令仲春献羔开氷今二

  • 公羊折诸卷三·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公羊折诸卷三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譔僖公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韩子説林晋人伐邢齐桓公将救之鲍叔曰太蚤邢不亡晋不敝晋不敝齐不重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君不如待邢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按左传

  • 卷四·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四       宋 苏辙 撰 王黍离       国风 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周公营之既成祀其先王而迁居西都以为宗周近於西戎周衰子孙不能及远而文王之德未弃於天下其势必有迁者洛阳远於戎狄

  • 第14章&nbsp;明堂位·戴圣

    过去周公在明堂接受诸侯朝见,其位置是:周公代表天子,背着斧依,面朝南而立。三公在中阶之前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东边者为尊;侯爵的诸侯在昨阶东面站成一排,面向西,以靠北边者为尊;伯爵的诸侯在西阶之西站成一排,面向东,以靠北边者

  • 云笈七签·张君房

    道教类书。北宋张君房编集。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七部,故名。喻取七部精英之意。本书包括三洞经教,日月星辰,洞天府地,杂修斋戒,秘要诀法,存思魂神,诸家气法,金

  •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佚名

    一卷,失译,佛就涅槃而梦国王十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