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净土之要义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龙谷大学讲──

日本佛教,要以净土真宗为最发达,而贵校为净土真宗之中坚。在中国现代佛教最发达者,亦惟净土宗,是净土宗为东亚佛教之重心无疑。然而净土宗之贵,在信之笃、愿之切与行之恒,故谈净土宗,必先谈净土宗之信。

一、信  有二:甲、信根本:根本的信,即在确信有菩提觉道,以能切信菩提,然后方能起希冀心,进取心,而向菩提之道上走。所谓信得切,方能行得疾。信菩提之心既起,同时又要信有已得无上菩提者,由信有已得无上菩提者,方能信有佛及佛所说的法。盖佛即已得无上菩提者耳。乙、信圣教:根本的信既成立,则又要信由佛大圆觉海中流出之一代圣教,故圣教为已得无上菩提而后流出者。同时、又要信一代圣教中唯此净土法门为进取无上菩提之唯一捷径。盖此所谓净土,为简别此娑婆秽土而言。然信之初步,即在有无净土;观无量寿佛经中,佛为韦提希遍示净土。我们要晓得:虚空无尽,世界无边,西方净土,实非假托。能信西方净土而往生之,则于菩提觉道有进无退。欲求无上菩提,当先求生西方净土。

二、愿  有二:甲、根本愿:根本愿力,即阿弥陀之四十八愿;换言之,即于未证佛果之前,发四弘愿,普度众生,而证所愿之无上菩提也。乙、方便愿:厌娑婆苦,欣极乐乐,念念厌欣炽然而求生西方也。

三、行  有二:甲、正行:在专持弥陀弘名,朝夕如斯,以期纯一无杂。乙、助行:如持戒、修定,诵大乘经,及诸人伦道德慈善事业、均属此。此二行能精进不退,则得证果。

四、证  有二:甲、现证三昧:念佛能一心不乱,心入正定,于定心中即能现证西方极乐之境。乙、临终往生:现生三昧,仅是现生法乐,而往生净土法门,以临终往生为主旨。仗弥陀愿力之接引,花开见佛,闻法悟道为亲证。

前来所讲净土法门,的在于证,而二证中最要者,在求得现证三昧;以得现证三昧,即得往生西方净土。如庐山之远公,在定中三见弥陀净土。故念佛在得现证三昧;能得三昧,决得往生。鄙人七年前、曾作往生要义,详论净土法门,回国后、当寄赠贵校,并盼诸君指教。以期净土法门,发扬而光大之,五浊娑婆,不难化为极乐净土。(满智记)(见海刊六卷十二期)

(附注)原题‘龙谷大学之讲演辞’,今改题。

 


猜你喜欢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一·惟白
  禅门宝藏录卷下·真静天頙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三卷·蕴闻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真歇清了
  华严念佛三昧论·彭绍升
  卷第二十六(余字号)·朱时恩
  卷第四十二·志磐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十·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八卷·世亲
  第七卷·佚名
  专门为造就僧才设的学·太虚
  机感茶毗品第三·佚名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朱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五本·杨景贤

    万里韶光应节来 三天宝箓彻明开 分明龙女擎珠出 疑是仙人带月回 第十七出女王逼配 (唐僧引孙、猪、沙、马上,云)自离了黑风山,来到女人国。孙行者,女人国里何好?(行者云)师父,弟子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钅俞石屁眼,摆锡jiba。

  • 卷十五·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十五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三十五首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唐时鲁郡即兖州也隶河南道元和郡县志尧祠在兖州瑕丘县南七里洙水之右通典武太后垂拱中置补阙拾遗二官以掌供奉讽谏

  • 卷二十二·佚名

    台湾诗钞卷二十二陈枕山施天鹤陈明贵杨树德许梦青陈枕山枕山,台中人。连横存有「陈枕山诗抄」,未刊。追怀刘壮肃公忆昔甲申岁,法夷寇南瀛。公自平「发逆」,久叹髀肉生;英雄乘时势,系越更请缨。四郊刁斗急,虎帐夜不惊。胜败乃

  • 石田诗选跋·沈周

    夫诗志之形于声者也志与辞兼至而后可以言诗矣志未至焉则不足以驾御其言辞辞未至焉则不足以抒冩其志意楚骚尚矣唐杜子美所以凌驾百氏者其志则爱君其辞则忠告志与辞俱至也后世诗人学杜者不少不立其志而徒攻其辞吾未见其

  • 第十一出 李婆求亲·佚名

    【菊花新】(外唱)光阴相催紧如箭,一年一度也易见。添得我老人白鬓边,并无男嗣卜怙谁人奉侍?金井梧桐叶落枝,返头不觉又一年。幸遇新春好时节,玉楼人醉杏花天。老夫姓黄名忠志,谢天安乐,那(另)是可惜无男嗣,单养一孜

  • 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张廷玉

        王汝训 余懋学 张养蒙 孟一脉 何士晋 王德完 蒋允仪 邹维琏   王汝训,字古师,聊城人。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万历初,入为刑部主事。改兵部,累迁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

  • 卷八十五 大中祥符八年(乙卯,1015)·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閏六月盡是年十二月   閏六月己卯,大赦天下,非已殺人及枉法贓致殺人、十惡至死者,悉原之。賜修內兵匠物有差。自今諸州有大辟情可憫者,具獄以聞。敕法律內重刑未稱矜恤者,委法官與編敕官條奏。先

  • 蹇义传·张廷玉

    蹇义,字宜之,巴人,初名王容。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被授予中书舍人。他奏事很合皇上心意。皇上问道“:你是蹇叔的后代吗?”蹇王容叩头不敢回答。皇上很喜欢他的诚实,为他改名为义,并亲手写下蹇义之名赐给他。他任满三年应当

  • 卷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吏部九诸司职掌凡除授官员於吏部给凭就行关领到任须知前去本衙门到任务要照依须知内条欵事例逐一遵守施行毋得视为文具勅谕授职到任须知士人未官不可不知受任

  • 十、居室与庭园·林语堂

    中国建筑的要领,前面"建筑"的一节中已略有所论列。至中国式的居室与庭园,示人以更奥妙的神态,值得特别加以注意。这个与自然相调和的原则,更进一步,因为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居室与庭园不当作两个分立的个体,却视为整个

  • 卷七十一·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七十一     婺源江永撰名器下    通禮二十四補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廣四修一【世室者宗廟也魯廟有世室牲有白牡此用先王之禮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令堂修十四步其廣益以四分修之一則堂廣

  • 覆梅埔六属佛学院筹备处书·太虚

    迳复者:奉到大扎,诵悉种切。诸仁组织佛学院,阐发真如,恢宏正化,敝会无任欢忭!自应赞助一切,期获效果。至谓前函简章各件,均未奉到。遥想诸仁悲深愿宏,所拟简章,谅无不合。当即转咨国民政府速予转饬县属出示保护,并函请铁禅法师就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一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一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法品第二之一云何法决择。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别。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

  • 熊峰集·石珤

    明代诗文别集。石珤(字邦彦)著。其集初由皇甫汸删编为4卷,今仍有传本行世,但《四库全书》编者当时并未见此刻本。清康熙九年(1670)孙光为蒿城知县,得别集、遗稿于其家,为其合而重刊之,后又闻梁清标家有其全稿,乃购得

  • 聱园词剩·聂树楷

    聂树楷撰,词集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吴正子

    四卷。《外集》一卷。旧本题西泉吴正子笺注。须溪 (今江西吉安)刘辰翁评点。吴正子不知何人。考此本以刘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吴氏当为南宋人。李贺诗注本甚多,明代以来有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佺五家本。又有邱

  • 天厨禁脔·惠洪

    诗格著作。宋释惠洪撰。《天厨禁脔》之题名,意谓作诗三昧之所在。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八目,以唐、宋名句为式,标论诗格、诗法,而以句法为中心。所论句法计有“近体三种颔联法”、“四种琢句法”、“就句对法”、

  • 大爱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大爱为海神之名,大爱蒙佛之神力说陀罗尼,免所有大海之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