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净土之要义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龙谷大学讲──
日本佛教,要以净土真宗为最发达,而贵校为净土真宗之中坚。在中国现代佛教最发达者,亦惟净土宗,是净土宗为东亚佛教之重心无疑。然而净土宗之贵,在信之笃、愿之切与行之恒,故谈净土宗,必先谈净土宗之信。
一、信 有二:甲、信根本:根本的信,即在确信有菩提觉道,以能切信菩提,然后方能起希冀心,进取心,而向菩提之道上走。所谓信得切,方能行得疾。信菩提之心既起,同时又要信有已得无上菩提者,由信有已得无上菩提者,方能信有佛及佛所说的法。盖佛即已得无上菩提者耳。乙、信圣教:根本的信既成立,则又要信由佛大圆觉海中流出之一代圣教,故圣教为已得无上菩提而后流出者。同时、又要信一代圣教中唯此净土法门为进取无上菩提之唯一捷径。盖此所谓净土,为简别此娑婆秽土而言。然信之初步,即在有无净土;观无量寿佛经中,佛为韦提希遍示净土。我们要晓得:虚空无尽,世界无边,西方净土,实非假托。能信西方净土而往生之,则于菩提觉道有进无退。欲求无上菩提,当先求生西方净土。
二、愿 有二:甲、根本愿:根本愿力,即阿弥陀之四十八愿;换言之,即于未证佛果之前,发四弘愿,普度众生,而证所愿之无上菩提也。乙、方便愿:厌娑婆苦,欣极乐乐,念念厌欣炽然而求生西方也。
三、行 有二:甲、正行:在专持弥陀弘名,朝夕如斯,以期纯一无杂。乙、助行:如持戒、修定,诵大乘经,及诸人伦道德慈善事业、均属此。此二行能精进不退,则得证果。
四、证 有二:甲、现证三昧:念佛能一心不乱,心入正定,于定心中即能现证西方极乐之境。乙、临终往生:现生三昧,仅是现生法乐,而往生净土法门,以临终往生为主旨。仗弥陀愿力之接引,花开见佛,闻法悟道为亲证。
前来所讲净土法门,的在于证,而二证中最要者,在求得现证三昧;以得现证三昧,即得往生西方净土。如庐山之远公,在定中三见弥陀净土。故念佛在得现证三昧;能得三昧,决得往生。鄙人七年前、曾作往生要义,详论净土法门,回国后、当寄赠贵校,并盼诸君指教。以期净土法门,发扬而光大之,五浊娑婆,不难化为极乐净土。(满智记)(见海刊六卷十二期)
(附注)原题‘龙谷大学之讲演辞’,今改题。
猜你喜欢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一·惟白 禅门宝藏录卷下·真静天頙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三卷·蕴闻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真歇清了 华严念佛三昧论·彭绍升 卷第二十六(余字号)·朱时恩 卷第四十二·志磐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十·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八卷·世亲 第七卷·佚名 专门为造就僧才设的学·太虚 机感茶毗品第三·佚名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朱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