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续藏经 宗门拈古汇集
清 净符汇集
宗门拈古汇集序
德山云。吾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老瞿昙亦云。吾於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则三藏十二部千七百则机缘。又何从而得之。此举世之所难话会者。自非额堂眼正肘后符灵。则亦未易与言斯旨矣。夫曰无语句。而主宾问答布衫胡饼之说徧丛林。曰未尝说一字。而金函玉轴炳然如日星。是岂无所谓而然乎。闻之云。善言言者。言虽满於天下。而无口过。譬彼道火者。终日齿牙唇舌终不之。然则虽龙宫充栋。云水汗牛。初未尝有一字一句。然后知瞿昙德山之所言。斯有在矣。会公云。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谭而不谭。其此之谓欤。吾宗自周行七步。倒却剎竿以来。流及支那。葛藤徧地。然实无一元字脚挂人唇吻。所以脚下儿孙。竞从而举唱之。拈提之。当举椎竖拂电掣雷轰之际。一扬一抑。愈出愈奇。要皆不可以意想测。直是如日里神珠。光色无定。讵扪空捕影辈。可同日而语哉。乃宋得建溪集之於前。元古林续之於后。曰宗门统要者。其宽缓采择。各有指归。读者不啻登妙峰之巅。胸空天海。不自知其为高且远。又如入娑羯罗龙宫。差珍异宝。璨然在目。不自知其为身处富乡。然则是书。即为吾宗之一大成。固已足称之。况又从而汇集之乎。符不敏。垦掘余念。建溪古林之用心。乃间取宋元迄今诸宗匠。凡一拈一代。一别一征。足以开凿人天眼目者。皆采而续之。计四十有五卷。题曰宗门拈古汇集。盖从玛瑙阶上。更布赤砂犹之乎。自江河而海。海而汇於阿耨达池。其汪洋浩瀚亦至矣。而所谓多子塔前。黄梅夜半所授受一件大事。舍是则何异弃荆山而求卞璧。直敢曰。是集真吾宗之一大成。洵非妄也。或者曰。古人接物。亦有道而已。此特糟粕耳。事之奚为。符曰。然此固古人糟粕也。古人之醇醴。试呈我以一二可乎。其人方钳口结舌。赧颜而退。噫清净宝月。固不在标月者指端。然自非彻见天心。乃离指端而别觅。又岂得哉。后之有向此。别具一只眼。彻见从上诸老一敲一拍之所自。则视此集为糟粕。又何不可。
康熙三年甲辰重九日庐陵嗣祖沙门净符书於待麟堂。
猜你喜欢 为福州佛化青年众说法·太虚 卷第五十二·霁仑超永 大机大用·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五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八·佚名 佛藏经嘱累品第十·佚名 卷七·赜藏主 佛说清净心经·佚名 毗婆尸佛经卷上·佚名 卷第十七·志磐 卷第五十五·李通玄 卷第二十九·道原 卷上·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一·湛然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