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二六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比丘。比丘度驶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所住。度驶流耶。

佛言。如是。天子。

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其义云何。

佛言。天子。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进。则不为水之所[漂*寸]。如是.如是不抱。如是.如是不直进。则为水所[漂*寸]。如是。天子。名为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六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耶。

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天子白佛。比丘云何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佛告天子。爱喜灭尽。我心解脱。心解脱已。故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六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度于诸流昼夜勤精进

不攀亦不住何染而不著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

内思惟系念度难度诸流

不乐于欲想超越于色结

不系亦不住于染亦不著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尼。是光明天女。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山谷。

时。拘迦尼天女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于僧中。敷尼师坛。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昨日夜后。有拘迦那天女。容色绝妙。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即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说是语时。拘迦尼天女闻我所说。欢喜随喜。稽首我足。即没不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尔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句法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句法经。

尔时。尊者阿难即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诸比丘。是名四句法经。

尔时。有一异婆罗门。去尊者阿难不远。为诸年少婆罗门受诵经。时。彼婆罗门作是念。若沙门阿难所说偈。于我所说经。便是非人所说。

时。彼婆罗门即往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沙门阿难所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如是等所说。则是非人语。非为人语。

佛告婆罗门。如是。如是。婆罗门。是非人语。非为人语也。时。有拘迦尼天女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如是。如天女所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是故。婆罗门。当知此所说偈。是非人所说。非是人所说也。

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足而去。

(一二七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是光明天女。起大电光炽然。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尔时。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尔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僧中。敷尼师坛。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于昨后夜。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拘迦那天女电光炎炽然

敬礼佛法僧说偈义饶益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放电光明。炎照炽然。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能广分别如来正法律

今且但略说足以表其心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稽首。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于僧前。于大众中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拘迦那娑天女来诣我所。恭敬作礼。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我能广分别如来正法律

今且但略说足以表我心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天女。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时。彼天女闻我所说。欢喜随喜。稽首我足。即没不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朱卢陀天女。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一切猕猴池侧。

时。朱卢陀天女说偈白佛。

大师等正觉住毗舍离国

拘迦那朱卢稽首恭敬礼

我昔未曾闻牟尼正法律

今乃得亲见现前说正法

若于圣法律恶慧生厌恶

必当堕恶道长夜受诸苦

若于圣法律正念律仪备

彼则生天上长夜受安乐

拘迦娑天女复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时。彼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僧中。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二天女。容色绝妙。来诣我所。为我作礼。退坐一面。朱卢陀天女而说偈言。

大师等正觉住毗舍离国

我拘迦那娑及以朱卢陀

如是二天女稽首礼佛足

我昔未曾闻牟尼正法律

今乃见正觉演说微妙法

若于正法律厌恶住恶慧

必堕于恶道长夜受大苦

若于正法律正念律仪备

生善趣天上长夜受安乐

拘迦那天女复说偈言。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我时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系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无触不报触触则以触报

以触报触故不嗔不招嗔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有于不嗔人而加之以嗔

清净之正士离诸烦恼结

于彼起恶心恶心还自中

如逆风扬尘还自坌其身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七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愚痴人所行不合于黠慧

自所行恶行为自恶知识

所造众恶行终获苦果报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既作不善业终则受诸恼

造业虽欢喜啼泣受其报

造诸善业者终则不热恼

欢喜而造业安乐受其报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七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不可常言说亦不一向听

而得于道迹坚固正超度

思惟善寂灭解脱诸魔缚

能行说之可不行不应说

不行而说者智者则知非

不行己所应不作而言作

是则同贼非

尔时。世尊告天子言。汝今有所嫌责耶。

天子白佛。悔过。世尊。悔过。善逝。

尔时。世尊熙怡微笑。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我今悔其过世尊不纳受

内怀于恶心抱怨而不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言说悔过辞内不息其心

云何得息怨何名为修善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谁不有其过何人无有罪

谁复无愚痴孰能常坚固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七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瞿迦梨比丘。是提婆达多伴党。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瞿迦梨比丘。瞿迦梨。汝何故于舍利弗.目揵连清净梵行所。起不清净心。长夜当得不饶益苦。

瞿迦梨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今信世尊语。所说无异。但舍利弗.大目揵连心有恶欲。如是第二.第三说。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于世尊所再三说中。违反不受。从座起去。去已。其身周遍生诸疱疮。皆如栗。渐渐增长。皆如桃李。

时。瞿迦梨比丘患苦痛。口说是言。极烧。极烧。脓血流出。身坏命终。生大钵昙摩地狱。

时。有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时。一天子白佛言。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时。第二天子作是言。诸尊当知。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

士夫生世间斧在口中生

还自斩其身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应誉而便毁

其罪生于口死堕恶道中

博弈亡失财是非为大咎

毁佛及声闻是则为大过

彼三天子说是偈已。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来入僧中。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三天子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第一天子语我言。世尊。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第二天子语余天子言。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

士夫生世间斧在口中生

还自斩其身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应誉而便毁

其罪口中生死则堕恶道

说是偈已。即没不现。诸比丘。汝等欲闻生阿浮陀地狱众生其寿齐限不。

诸比丘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大众说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齐限。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譬如拘萨罗国。四斗为一阿罗。四阿罗为一独笼那。十六独笼那为一阇摩那。十六阇摩那为一摩尼。二十摩尼为一佉梨。二十佉梨为一仓。满中芥子。若使有人百年百年取一芥子。如是乃至满仓芥子都尽。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犹故不尽。如是二十阿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二十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阿吒吒地狱众生寿。二十阿吒吒地狱众生寿等一阿波波地狱众生寿。二十阿波波地狱众生寿等一阿休休地狱众生寿。二十阿休休地狱众生寿等一优钵罗地狱众生寿。二十优钵罗地狱众生寿等一钵昙摩地狱众生寿。二十钵昙摩地狱众生寿等一摩诃钵昙摩地狱众生寿。

比丘。彼瞿迦梨比丘命终堕摩诃钵昙摩地狱中。以彼于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比丘生恶心.诽谤故。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于彼烧燋炷所。尚不欲毁坏。况毁坏有识众生。佛告诸比丘。当如是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退落堕负处云何而得知

唯愿世尊说云何负处门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胜处易得知负处知亦易

乐法为胜处毁法为负处

爱乐恶知识不爱善知识

善友生怨结是名堕负门

爱乐不善人善人反憎恶

欲恶不欲善是名负处门

斗秤以欺人是名堕负门

博弈耽嗜酒游轻著女色

费丧于财物是名堕负门

女人不自守舍主随他行

男子心放荡舍妻随外色

如是为家者斯皆堕负门

老妇得少夫心常怀嫉姤

怀嫉卧不安是则堕负门

老夫得少妇堕负处亦然

常乐著睡眠知识同游戏

怠堕好嗔恨斯皆堕负门

多财结朋友酒食奢不节

多费丧财物斯皆堕负门

小财多贪爱生于刹利心

常求为王者是则堕负门

求珠珰璎珞革屣履伞盖

庄严自悭惜是则堕负门

受他丰美食自悭惜其财

食他不反报是则堕负门

沙门婆罗门屈请入其舍

悭惜不时施是则堕负门

沙门婆罗门次第行乞食

呵责不欲施是则堕负门

若父母年老不及时奉养

有财而不施是则堕负门

于父母兄弟捶打而骂辱

无有尊卑序是则堕负门

佛及弟子众在家与出家

毁呰不恭敬是则堕负门

实非阿罗汉罗汉过自称

是则世间贼堕于负处门

此世间负处我知见故说

犹如险怖道慧者当远避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屈下而屈下谁高举而随举

云何童子戏如童块相掷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爱下则随下爱举则随举

爱戏于愚夫如童块相掷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决定以遮遮意妄想而来

若人遮一切不令其逼迫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决定以遮遮意妄想而来

不必一切遮但遮其恶业

遮彼彼恶已不令其逼迫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得名称云何得大财

云何德流闻云何得善友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持戒得名称布施得大财

真实德流闻恩惠得善友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云何人所作智慧以求财

等摄受于财若胜若复劣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

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

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

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

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

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

方便修众具安乐以存世

如是善修业黠慧以求财

财宝随顺生如众流归海

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

昼夜财增长犹如蚁积堆

不付老子财不寄边境民

不信奸狡人及诸悭吝者

亲附成事者远离不成事

能成事士夫犹如火炽然

善友贵重人敏密修良者

同气亲兄弟善能相摄受

居亲眷属中摽显若牛王

各随其所应分财施饮食

寿尽而命终当生天受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拘萨罗国有弹琴人。名曰粗牛。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止息野中。时。有六广大天宫天女。来至憍萨罗国粗牛弹琴人所。语粗牛弹琴人言。阿舅。阿舅。为我弹琴。我当歌舞。粗牛弹琴者言。如是。姊妹。我当为汝弹琴。汝当语我汝是何人。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且弹琴。我当歌舞。于歌颂中。自说所以生此因缘。彼拘萨罗国粗牛弹琴人即便弹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

第一天女说偈歌言。

若男子女人胜妙衣惠施

施衣因缘故所生得殊胜

施所爱念物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乘空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

第二天女复说偈言。

若男子女人胜妙香惠施

爱念可意施生天随所欲

见我处宫殿乘空而游行

天身若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

第三天女复说偈言。

若男子女人以食而惠施

可意爱念施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

第四天女复说偈言。

忆念余生时曾为人婢使

不盗不贪嗜勤修不懈怠

量腹自节身分餐救贫人

今见居宫殿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供养中为最

第五天女复说偈言。

忆念余生时为人作子妇

嫜姑性狂暴常加粗涩言

执节修妇礼卑逊而奉顺

今见处宫殿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供养中为最

第六天女复说偈言。

昔曾见行迹比丘比丘尼

从其闻正法一宿受斋戒

今见处天宫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

尔时。拘萨罗国粗牛弹琴人而说偈言。

我今善来此拘萨罗林中

得见此天女具足妙天身

既见又闻说当增修善业

缘今修功德亦当生天上

说是语已。此诸天女即没不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八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法起应灭何生应防护

何法应当离等观何得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嗔恚起应灭贪生逆防护

无明应舍离等观真谛乐

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调伏烦恼者众苦则调伏

调伏众苦者烦恼亦调伏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若人行放逸愚痴离恶慧

禅思不放逸疾得尽诸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非世间众事是则之为欲

心法驰觉想是名士夫欲

世间种种事常在于世间

智慧修禅思爱欲永潜伏

信为士夫伴不信则不度

信增其名称命终得生天

于身虚空想名色不坚固

不著名色者远离于积聚

观此真实义如解脱哀愍

由斯智慧故世称叹供养

能断众杂相超绝生死流

超度诸流已是名为比丘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与何人同处复与谁共事

知何等人法名为胜非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与正士同游正士同其事

解知正士法是则胜非恶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悭吝生于心不能行布施

明智求福者乃能行其惠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怖畏不行施常得不施怖

怖畏于饥渴悭惜从怖生

此世及他世常痴饥渴畏

死则不随死独往无资粮

少财能施者多财难亦舍

难舍而能舍是则为难施

无知者不觉慧者知难知

以法养妻子少财净心施

百千耶盛会所获其福利

比前如法施十六不及一

打缚恼众生所得诸财物

惠施安国土是名有罪施

方之平等施称量所不及

如法不行非所得财物施

难施而行施是应贤圣施

所往常获福寿终上生天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

尔时。世尊金枪刺足。未经几时。起身苦痛。能得舍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无退减想。

彼有山神天子八人。作是念。今日世尊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金枪刺足。起身苦痛而能舍心。正念正智。堪忍自安。无所退减。我等当往面前赞叹。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第一天神说偈叹言。

沙门瞿昙人中师子身遭苦痛

堪忍自安正智正念无所退减

第二天子复赞叹言。

大士之大龙大士之牛王

大士夫勇力大士夫良马

大士夫上首大士夫之胜

第三天子复赞叹言。

此沙门瞿昙士夫分陀利

身生诸苦痛而能行舍心

正智正念住堪忍以自安

而无所退减

第四天子复赞叹言。若有于沙门瞿昙。士夫分陀利所说违反嫌责。当知斯等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唯除不知真实者。

第五天子复说偈言。

观彼三昧定善住于正受

解脱离诸尘不踊亦不没

其心安隐住而得心解脱

第六天子复说偈言。

经历五百岁诵婆罗门典

精勤修苦行不解脱离尘

是则卑下类不得度彼岸

第七天子复说偈言。

为欲之所迫持戒之所缚

勇捍行苦行经历于百年

其心不解脱不离于尘垢

是则卑下类不度于彼岸

第八天子复说偈言。

心居憍慢欲不能自调伏

不得三昧定牟尼之正受

独一居山林其心常放逸

于彼死魔军不得度彼岸

时。彼山神天子八人各各赞叹已。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广无过于地深无逾于海

高无过须弥大士无毗纽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广无过于爱深无逾于腹

高莫过憍慢大士无胜佛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物火不烧何风不能吹

水灾坏大地何物不流散

恶王及盗贼强劫人财物

何男子女人不为其所夺

云何珍宝藏终竟不亡失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福火所不烧福风不能吹

水灾坏大地福水不流散

恶王及盗贼强夺人财宝

若男子女人福不被劫夺

乐报之宝藏终竟不亡失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一二九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谁当持资粮何物贼不劫

何人劫而遮何人劫不遮

何人常来诣智慧者喜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信者持资粮福德劫不夺

贼劫夺则遮沙门夺欢喜

沙门常来诣智慧者欣乐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一切相映障知一切世间

乐安慰一切唯愿世尊说

云何是世间最为难得者

是时。世尊说偈答言。

为主而行忍无财而欲施

遭难而行法富贵修远离

如是四法者是则为最难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猜你喜欢
  卷第九·函昰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二·念常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总目·智旭
  第二 帝须弥勒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四卷·佚名
  传法正宗论卷下·契嵩
  优婆夷志·圆信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卷·宝亮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十·智顗
  如何建立国民的道德标准·太虚
  佛学即慧学·太虚
  卷第十四(第三诵之一)·佚名
  卷二百四十·佚名
  成实论 第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高文秀

    (外扮邹衍领张千上,诗云)形据琅琊胜,财归渤海肥。七雄谁第一?什二在东齐。小官乃齐国中大夫邹衍是也。方今周室既衰,列国诸侯,互相吞并,号曰七雄,是秦、齐、燕、赵、韩、楚、魏。先年间俺国与魏邦有隙,皆因魏邦倚恃庞涓之势,屡

  • 卷362 ·佚名

    孙固 送程给事知越州 东过钱塘第一州,郡城高爽五云浮。 会稽山碧人多秀,贺监湖清月正秋。 偃息乡邦如志意,慰安雅俗自风流。 朝廷贤旧方图任,只恐蓬莱得暂留。 孙光宪 八拍蛮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

  • 金台集卷一·迺贤

    (元)纳延 撰登崆峒山縁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气候儵迁变中懐鬰歔欷路逢一道士髙结冠巍巍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哀湍泻石磴日落松声悲云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赋环波亭送杨挍勘归豫章(

  • 古诗镜卷五·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五 明 陆时雍 编 魏第二 陈思王植【字子建太祖子文帝同母弟也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寻徙封临淄文帝即位命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贬安乡侯改封鄄城二年立为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明帝太和元年改封浚仪

  • 呜呼三月一十八·刘半农

    ——敬献于死于是日者之灵呜呼三月一十八, 北京杀人如乱麻! 民贼大试毒辣手, 半天黄尘翻血花! 晚来城郭啼寒鸦, 悲风带雪吹罈罈! 地流赤血成血洼! 死者血中躺, 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 北京杀人如乱麻!呜呼三月一十八, 北京

  • 希澹园诗集卷一·虞堪

    (明)虞堪 撰○古体杂言沧浪操(孺子鼓枻作)泛沧浪猗毋泊我舟通汗漫猗毋遏我游彼湛湛猗既玄以黝物扰扰猗其盍以修夫滔滔猗吾宁与休孰知我猗不我为俦叹自取猗从者惟由钓鱼操瞰沧浪而盘礴阅浮云之巻舒物悠悠其永逝吾何心而钓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二·佚名

    嘉靖四十四年十一月甲午朔○总理河道漕运工部尚书朱衡劾奏管理曹濮副使柴涞怠缓不任事宜从调处并乞申饬河道漕运二臣协心共济无分彼此仍行各滨河巡抚驻劄近地以便咨确且亲督所属共图成绩诏从之○戊戌 恭让章皇后忌辰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正统九年秋七月戊申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湖广施州卫木册长官司遣舍人谭朝美等贵州贵州宣慰使司遣把事何澄等贡马赐钞彩叚有差○顺天府昌平顺义二县各奏徭役繁重欲以柴夫与霸州等十三州县均分庶劳逸不偏从之

  •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吕思勉

    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然其衰机亦肇于是时。高宗的性质是失之于柔懦的。他即位之初,还能遵守太宗的成规,所以永徽之政,史称其比美贞观。公元655年,高宗惑于才人武氏,废皇后王氏而立之。武后本有政治上的才能,高宗又

  • 绥冦纪略卷八·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汴渠垫洪武三年大封诸子列圣相承家法建置维屏讫于季代二百八十余载或除或絶存者三十王太行以西曰晋曰沈雁门以东曰代覃懐以北曰赵曰郑曰潞河济之间曰鲁曰徳海岱曰衡洞庭以南曰

  • 绎史卷一百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扁鹊文挚医术史记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竒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懐

  • 卷十七 舍音宗幹辅政·李有棠

    〔韩企先等附〕太祖收国元年秋七月戊辰,以舍音为古伦贝勒,世祖第五子,太祖母弟也。太祖伐辽,次寥晦城,抵辽界,敌兵犯中军,舍音出战,遣宗幹止之,乃还。冬十二月丁未,从太祖追及辽主于呼岱巴冈,大败之。是战,舍音援矛杀数十人,功称最

  • 纲鉴易知录卷二三·吴楚材

    东汉纪孝安皇帝纲 庚申,永宁元年,夏四月,立子保为皇太子。以杨震为司徒。纲 辛酉,建光元年,春三月,皇太后邓氏崩。封邓骘为上蔡侯。目 太后自临朝以来,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民饥,或达旦不寐,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

  • 佛说四谛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便从佛闻。佛便说是。比丘真正法说。为是四谛。具思惟见开了分别发见。若所有比丘过世时。从如来无所著正觉。是亦从是

  •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六·明盂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普說萬壽禪院普說。這著子。如節度使符到手便行。擿拂子云。莫妄想。良久云。便恁麼去。已是不著便。何況擠擠匝匝。討甚麼碗。古人入艸求人錘拂之下。誠恐渠承當不性躁

  • 合作的被告·松本清张

    此案看来很简单……一个秋天的晚上,六十二岁的放债者,在家里被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敲扁了脑壳致死。凶手偷了一只银箱逃掉了。银箱里有二十二张债据。凶手从中偷走五张后,把银箱丢在附近的池塘里。被谋杀的放债者住在东

  • 闲情偶寄·李渔

    杂著,清代李渔撰。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是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和戏曲理论家。《闲情偶寄》是李渔晚年写的一部杂著,全书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8个

  • 咸同朝将相琐闻·佚名

    洪军既踞武昌,遂乘势东下,步骑夹岸,旗蔽野,帆樯如云。诸王皆衣黄袍,侯以下衣红,绣龙织凤,间以云物及麟狮鸾鹤之属,冠亦如之。时据船楼上置酒会饮,悬灯张彩,夜半照耀如火龙。后舱则鸣金擂鼓,丝竹间作,如世俗之戏十番者。长江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