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文氏五家集卷二

明 文洪 撰

涞水文集

易水吊荆轲赋

先生执教于涞惟古是怀于防于观城郭之隈实惟易水经之遂放舟而徘徊呜呼星移物换遗事不消苍波激寒北风萧萧古人之悲今人之嘲也嗟祖龙之雄骜兮将六邦而一噬今夕纳此城兮旦已屠彼之地虽纵横之异防兮咸坐尽于一弊何子丹之狂兮又佐以卿之昧将科头而编须兮刃虓虎于一试胡为其智之剽兮乃谋人之太易于是白气贯蜺太阳不辉图敛七缩壮士遂西至于负劒一拔身膏异庭岂燕秦之德殊致而其力之异形哉譬之两兽相值虽必鬭于卒然之顷然其最轻而劳者必先殒稍重以逸者犹且生也徒使见者胆丧闻者气折吊卿九原千霜未歇而况素耳其所由今目其所涉者乎彼如责以大义讥其小谅固理之当予亦同状静而思之死非可嗜命岂再捐卿则失矣而岂无加于人焉者乎曷不观诸无才无德痴顽老子彼安知此邪又不观诸卖国贼璨死其宜矣彼岂求是邪若为友以死者亦礼经之所许也但死而得其所者斯太山之重而至难耳吊罢情豁命驾归只凉飚四起落照在水

逰黄金台故阯记

余少读书见古贤君哲士之遇合有遗迹在天下未尝不思得以即其地而慰吾怀也成化乙未以乙榜授易州涞水教谕涞水古燕赵之冲燕昭求士黄金台在焉思一登而吊之未暇也戊戌之夏海虞桑民怿授泰和训导将自京师赴颍上乃纡道访余于涞留数日因谈邑中古迹谓斯台之游不可负也于是戒仆马载酒肴偕民怿往台距城若干里有浮图为识而台之故阯莫考焉访于里人指土垅以为是乃相与披榛莽循蹊径登而览之但见乔林茂草荒烟落日而已因慨念当时之事虽出战国纵横之习而有戾于圣贤出处之义然而昭王下士之诚足以训天下之君而郭隗之言亦足以激天下之士去今数千载人境俱泯而其名不与俱亡岂幸而致哉酒酣民怿援笔为赋铿訇瀚漫与兹地称余欲继而未能乃记其事而系之歌歌曰国求士兮无金与台士逺千里兮其谁能来燕王郭子兮今何在吾与子兮空衔杯以徘徊

龙游从学记

景泰某年舅氏张宗德先生以乙榜教谕衢之龙防于时洪方以家庭子执经授业而先生驾言于迈洪念不能往从垂成之业无所于卒将遂弃而他图先生不可言于家君曰若子犹吾子也其学之成与否吾均责焉比行遂持以去至止于兹三十有防月矣披摘吟诵弗敢自佚而游道日广从朋去来不能无所适而中心有不释然者则以大人垂白而弱弟穉未更练傍无强近亲戚仰给无所他时荣显不可逆计而一时防甘之奉或缺焉则洪不能辞罪矣深居叹恨或中宵泪零不能已已友人胡彦超知余所婴每加慰洪曰子之志善矣而不必以是自歉也闻之先师曰父母在不逺逰岂不以定省不可缺而滫瀡之奉非可假人邪然在当时四方之士违其亲学者岂少哉言游吴人至轻千里而学于鲁当其时其亲在与否虽不可知而诸子之近而非鲁人者岂皆无亲哉未闻夫子之拒之也使士当学而不当从师逺逰则夫子当拒其来矣子防子之乡人也固子之所当法也龙防视吴与吴之视鲁何如哉子惟自奋以取功名求所谓孝之大者可也定省之业昔人所重然固小之为道也子亦求其大矣乎余闻之跃然曰命我矣因笔而为之记

送别驾邹君之任杭州序

成化某年月诏以涞水令安福邹君某同知杭州府事于是君辞涞赴杭行有日矣涞之士民不忍其去也谋所以致其情于别离缱绻之间乃相率播之声诗诵君之勲德而推叙于余余典教于兹得于表率之余知君为深而以文字为职有不得辞而又有乐为君道者君始以高科起家尹剧邑绩最升朝拜监察御史激扬振肃誉籍籍起班行中俄以注误左迁涞阳涞阳鄙小邑而近临边徼民贫而悍冦盗冲斥又当辇毂之冲近习中贵与夫将校往返徴索无虚日前政视如束湿君至以礼自律以法绳下而深恻民隠未尝以谪宦自佚于是政平讼理道化大行民方赖之而君以迁去不得终惠乎涞涞之民有遗望焉岂不以不能久任乎君为宰铨衡者责也而不知其间有不可已者君之才非可以一邑淹也葢君为邑而邑理在谏而谏行今兹佐郡亦推行而已又当无不治者吾知自佐而守由守而藩臬进而台司皆将自此而升也一郡一邑果足以淹君乎哉是为叙

送顾彦昌北还叙

余雅性喜交游方鼓箧庠校弗克求友于天下或时闻人道天下之士有类君子者未尝不识于心比岁献艺春闱识顾君彦昌焉入吾意着吾耳目有足信其为君子也旣而余辞乙榜归吴不得与之游从方窃念之乃明年冬彦昌自京师来吴省其舅氏王时勉先生先生吾姻家也因得周旋其间接其论言挹其容仪端直清修卓然君子也自冬徂春凡数阅月其间良辰胜叙必偕二三佳友厯吴中诸山而游焉或防歌遨游或徘徊吊古豪谈博辨意气慨然初不计功名之得丧身世之穷达也余乃益信其所存所养有非目前流辈所及而区区亦益自庆其取友之不妄未防将去吴而归而吴之人士与之游者不忍其暌而去也谋所以赠处之义而时勉徴言于余余告之曰古之君子诵诗读书而上交千古尊贤好善而下交一世葢欲萃天下之善会天下之理其理会于心而用无不周善萃于身而体无不具体具用周而才德之出众者吾见亦罕矣若彦昌往还湖海而半交天下之士则亦有以就其德不让乎古之君子矣岂易得哉以不易得之人而处于易得用之时吾见其飞腾而去不终于此栖迟也彦昌行矣余亦有事进取明当迟余于青云之逵斯言其左契乎明故昭信校尉苏州卫百戸夏宗源墓志铭

昭信校尉苏州卫百户夏君宗源以成化丁亥八月七日卒于家乡之大夫士曁卫所府邑官僚相继往吊巷隘不能容车马行道之人咸惜之曰非是人曷克臻此君之先府君与余家君同娶于张余于君为从母弟君少孤与余同学于外氏时外大父升逺翁抚爱特至恒朂余二人曰汝辈当交勉期并树立母为有先后也旣而君以父防补官大植门户名闻赫然而余在困厄者防二十载甫及领荐而君又已奄忽弃去其情有足悲者及葬君之子礼持状踵门泣且请曰知先人者无逾叔父借不朽之言以重先人幸莫大焉呜呼吾忍铭吾兄之墓耶又忍不有言以慰吾兄耶按状君讳源字宗源姓夏氏世为光州巨族曾大父福仕胜国为参政入国朝从太祖高皇帝战累有功授百戸大父瑀袭其职遂官于苏父铎早卒君生九年而孤甫十有六而官咸以少而易之而君卓卓自立有所区画伟然如老成人及长益更练有识卫有难重事率君处分君刃迎节解无丝髪壅滞遇事不可为众束手无措君至莫不释然性至孝以父早亡母氏厉节抚已而养皆弗逮言及辄垂泣不已而事祖母极谨尤谨于祭祀其治家严而不苛与人交和而重义又能赴人缓急平生药疾槥死饭饥燠寒常若不及景泰间岁俭有租数百斛悉捐弗取雅喜接贤士大夫虽急遽未尝厌怠而嘉仪令辞有足动人者故一时名臣硕德往往乐与之交尝遣礼从余游所以望之者甚至礼亦修谨嗜学学成而君逝矣惜哉君生永乐壬寅二月十日享年四十有六娶阮氏苏州卫千戸武略将军让之女生礼及祯礼袭其官娶喻氏祯娶某氏女二长适左所千戸唐次适右所千戸阖某子谨卒之又明年己丑十二月庚申葬吴县支硎山新茔铭曰

孰不有生维立则成孰不有官维克之荣吁嗟夏侯德音孔宏旣操之贞亦志之行弗隤厥声胡弗永其龄方壮而倾有郁支硎是维佳城尚安于兹以永无惊

赵公世本墓志铭

余姻赵公世本旣卒其孤谦将治葬以余知其父行之详也泣请铭墓不获辞遂叙而铭之公讳兴祖世本字也姓赵氏世为苏之长洲人自高曾而下皆晦迹弗燿大父某始以才谞荐起仕国初为池州青阳丞父原潾母顾氏公自幼能砥砺志行初原潾从青阳君宦游青阳卒贫不能归留金陵久之旣而挈帑还业将有营立未遂而亡公方髫齓傍无强近亲戚孑然无所顾借遂刻力事生握劳操苦不数岁遂大植门户而其持身终始一以俭朴虽故楮弊帏必缉而藏之旋出以副所需莫不适用生平恒以弗逮养亲为憾四时奠献必诚必洁而事继母陆尤极孝敬御宗党必以恩而能以义自持尝诲诸子曰治身治家皆当以勤俭孝弟为本吾幼孤弗暇从学而先绪赖不坠者事此耳又以家世播迁之余门祚衰薄思有以振青阳之业遣孙璚补郡庠弟子员凢所以教督防厉者无所不用其至晚年以家付子若孙徜徉诗酒间佳时胜日必命宾友具酒肴遨逰山水间悠然自适葢不知其老而耄及之也呜呼达哉成化丙戌十二月乙卯以疾卒距其生洪武辛未十二月丁亥享年七十有七配同郡徐氏子男三人长谦娶陆氏次让娶周氏又次诚娶叶氏女三人适黄以安陈智顾庠孙男四璚瑢瑄琏女一曾孙男三女二于成化戊子正月二十四日葬吴县至德乡仰天山之原铭曰既俭亦勤植维其门孝弟恂恂康维其身匪康则身贻其子孙尚千百年斯其永存

文氏五家集卷二

猜你喜欢
  高子芳·唐圭璋
  曾宏正·唐圭璋
  《词综》(卷十一)·朱彝尊
  彊村词原序·朱祖谋
  卷一百五·徐世昌
  五集卷四十八·乾隆
  卷二十七·孙默
  卷180 ·佚名
  卷10 ·佚名
  卷六·王翰
  卷四百五十七·曹学佺
  卷六十五·吴之振
  目录·范成大
  王安国词作鉴赏·佚名
  卷三·乐雷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714_1 【梅花】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卷714_2 【铜雀妓二首】崔道融   严妆垂玉箸,妙舞对清风。无复君王

  • 大帅(战歌之一)·徐志摩

    “大帅有命令以后打死了的尸体再不用往回挪(叫人看了挫气),就往前边儿挖一个大坑,拿瘪了的弟兄们住里扔, 掷满了给平上土, 给它一个大糊涂, 也不用给做记认, 管他是姓贾姓曾!也好,省得他们家里人见了伤心: 娘抱着个烂

  • 章泉稿巻五·赵蕃

    宋 赵蕃 撰记截畱纲运记铅之阜宝藏兴焉铅之泉宝货化焉兴者有时化者无穷方泉之蒙孰知其功布衣张甲体物索理献言以佐圜法宋绍圣间诏经理之隄泉为池疏池为沟布铁其中期以浃旬铁化为铜场兵千夫服劳力作糗粮惟邑之供冶台

  • 第四出·徐渭

    【传言玉女】〔外扮周丞相上〕要选乘龙,虎榜偶然得宋。若待襄王,定赛赋高唐梦。秦楼弄玉,谁好伴他骑凤?端详,惟有这个门生共。(老夫失偶多年,素有向平五岳之想,所以誓不再娶。止因前荆生有一男,唤名凤羽,一女唤名凤雏,至今未曾婚

  • 本纪第四 废帝·姚思廉

    废帝,讳伯宗,字奉业,小字药王,世祖嫡长子也。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生。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拜临川王世子。三年,世祖嗣位,八月庚戌,立为皇太子。自梁室乱离,东宫焚烬,太子居于永福省。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

  • ●卷十一·李攸

      ○仪注一   太祖乾德元年,蒋有事于南郊,为坛于城南南薰门外,径五丈,高九尺,四成。帝致斋于便殿,屏荤茹。前一日,上服衮冕,备大驾卤簿,宿斋于青城。上御青城门观奏严。夜设警场,用鼓吹一千二百七十五人。奏严用金钲、大角

  • ●卷二十三·邵博

      予旧从司马氏得文正公熙宁年辞枢筅出帅长安日手稿密疏,公寻自免,绝口不复言天下事矣。其疏不见于传家集。曰:“臣之不才,最出群臣之下,先见不如吕诲,公直不如范纯仁、程颢,敢言不如苏轼、孔文仲,勇决不如范镇。诲于安石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正月壬子朔 上不御殿 武百官俱于午门外行五拜三叩头礼三辅臣随诣宫门再行叩头礼赐酒饭及上尊珍馔○甲寅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丁巳以孟春时享 太庙遣官恭代○戊午以立春令节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 卷二十六·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二十三 魏 曹丕【文帝】 谨案曹丕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高帝除秦苛虐蠲楚暴戾恢张雄图铺绎远畧创业垂统

  • 澄斋日记 宣统元年己酉·恽毓鼎

    宣统元年,岁次己酉(余年四十七岁)正月初一日晴和无风,天色清朗。辰初三刻,青长袍褂,帽摘缨,恭诣皇极殿几筵前行礼。辰正一刻,恭诣观德殿几筵前行礼。皆三跪九叩,如朝贺礼。礼部成案,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王公百官有齐集,元旦则

  • 卷三十八·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八盛事十四夀民夀妇【四】乾隆五十二年旌表夀民魏怀朴夀妇范氏等二十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山东廵抚明兴疏称太和保合如天之大德曰生纯嘏缉熙薄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三·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谥法四二字谥庄敬皇太子载■(嘉靖)右履正志和合善典法庄献(郡王)追封静乐王瞻垠(永乐)右履正志和聪明睿智庄懿(郡王)蜀府内江王友墦(正德)崇府庆元王载圿韩府髙淳王谟■〈土兹〉韩府庆阳王谟垫(俱嘉靖)周府临湍王睦

  • 卷十一·戴锡章

    西夏称天授礼法延祚八年春正月,遣使如契丹进鹘。契丹自西征败衄,山前后困敝殆甚。又女真、渤海,所在扰乱。元昊知其衰,常以兵掠其境。契丹主怒,欲起倾国兵讨之。元昊因以白鹘贡。(《辽史·兴宗本纪》)二月初,遣使如宋贺正旦。

  • 卷九·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防书卷九明 孙防 编春秋文耀钩大率阐星燿而幽曲言之故曰钩东宫苍帝其精为苍龙南宫赤帝其精为朱鸟西宫白帝其精为白虎北宫黑帝其精为武春起青受制【一作苍帝春受制】其名灵威仰夏起赤受制【赤帝夏受

  • 机缘品第七·释法海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自野录.纪谭至四明枯崖之作。裒收古佛祖潜行密机与贤士夫关于禅佛所泄於五灯者。贻之来昆。其为法施。为俾晚进履践。知向上入路。而非为资今日胡讲谈柄矣。又至於宋丹丘融公丛林盛事。则一言一句。千古铁案。其禅其道

  • 琴诀·薛易简

    古代乐学著作。唐薛易简著。七篇。已佚。今仅存概要。认为琴的演奏,具有观察社会风气与审美教育的作用,可以陶冶人的情志和培养勇敢的意志。指出“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

  • 肘后备急方·葛洪

    晋代葛洪撰著的医方书。又名《肘后救卒方》、《肘后方》。共8卷。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又名《金匮药方》)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 方及简要灸法撷要而成。后经梁代陶弘景在原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