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一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

“诸佛子!乃往古世,过世界微尘数劫,复倍是数,有世界海,名:普门净光明。此世界海中,有世界,名:胜音,依摩尼华网海住,须弥山微尘数世界而为眷属,其形正圆,其地具有无量庄严,三百重众宝树轮围山所共围绕,一切宝云而覆其上,清净无垢,光明照耀,城邑宫殿如须弥山,衣服饮食随念而至,其劫名曰:种种庄严。

“诸佛子!彼胜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净光明。其海中,有大华须弥山出现,名:华焰普庄严幢,十宝栏楯周匝围绕。于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华枝轮;无量华楼阁,无量宝台观,周回布列;无量妙香幢,无量宝山幢,迥极庄严;无量宝芬陀利华,处处敷荣;无量香摩尼莲华网,周匝垂布;乐音和悦,香云照耀,数各无量,不可纪极;有百万亿那由他城,周匝围绕:种种众生,于中止住。

“诸佛子!此林东有一大城,名:焰光明,人王所都,百万亿那由他城周匝围绕;清净妙宝所共成立,纵广各有七千由旬;七宝为廓,楼橹却敌,悉皆崇丽;七重宝堑,香水盈满;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悉是众宝,处处分布以为严饰;宝多罗树,七重围绕;宫殿楼阁,悉宝庄严;种种妙网,张施其上;涂香散华,芬莹其中;有百万亿那由他门,悉宝庄严;一一门前,各有四十九宝尸罗幢次第行列,复有百万亿园林周匝围绕;其中皆有种种杂香、摩尼树香,周流普熏;众鸟和鸣,听者欢悦。此大城中所有居人,靡不成就业报神足,乘空往来,行同诸天;心有所欲,应念皆至。其城次南,有一天城,名:树华庄严;其次右旋,有大龙城,名曰:究竟;次有夜叉城,名:金刚胜妙幢;次有乾闼婆城,名曰:妙宫;次有阿修罗城,名曰:宝轮;次有迦楼罗城,名:妙宝庄严;次有紧那罗城,名:游戏快乐;次有摩睺罗城,名:金刚幢;次有梵天王城,名:种种妙庄严……。如是等百万亿那由他数。此一一城,各有百万亿那由他楼阁所共围绕,一一皆有无量庄严。

“诸佛子!此宝华枝轮大林之中,有一道场,名:宝华遍照,以众大宝分布庄严,摩尼华轮遍满开敷,然以香灯,具众宝色焰云弥覆,光网普照,诸庄严具常出妙宝,一切乐中恒奏雅音,摩尼宝王现菩萨身,种种妙华周遍十方。其道场前,有一大海,名:香摩尼金刚;出大莲华,名:华蕊焰轮,其华广大百亿由旬,茎、叶、须,台皆是妙宝,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莲华所共围绕,常放光明,恒出妙音,周遍十方。

“诸佛子!彼胜音世界,最初劫中,有十须弥山微尘数如来出兴于世。其第一佛,号: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诸佛子!应知彼佛将出现时,一百年前,此摩尼华枝轮大林中,一切庄严周遍清净。所谓:出不思议宝焰云,发叹佛功德音,演无数佛音声;舒光布网,弥覆十方;宫殿楼阁,互相照曜;宝华光明,腾聚成云;复出妙音,说一切众生前世所行广大善根,说三世一切诸佛名号,说诸菩萨所修愿行究竟之道,说诸如来转妙法錀种种言辞。现如是等庄严之相,显示如来当出于世。其世界中,一切诸王见此相故,善根成熟,悉欲见佛,而来道场。尔时,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于其道场大莲华中忽然出现。其身周普等真法界,一切佛刹皆示出生,一切道场悉诣其所;无边妙色,具足清净;一切世间,无能映夺;具众宝相,一一分明,一切宫殿悉现其像;一切众生咸得目见无边化佛从其身出,种种色光充满法界。如于此清净光明香水海,华焰庄严幢须弥顶上,摩尼华枝轮大林中,出现其身,而坐于座;其胜音世界,有六十八千亿须弥山顶,悉亦于彼现身而坐。尔时,彼佛即于眉间放大光明,其光名:发起一切善根音,十佛刹微尘数光明而为眷属,充满一切十方国土。若有众生应可调伏,其光照触,即自开悟,息诸惑热,裂诸盖网,摧诸障山,净诸垢浊,发大信解,生胜善根,永离一切诸难恐怖,灭除一切身心苦恼,起见佛心,趣一切智。时,一切世间主,并其眷属,无量百千,蒙佛光明所开觉故,悉诣佛所,头面礼足。

“诸佛子!彼焰光明大城中,有王,名:喜见善慧,统领百万亿那由他城,夫人、采女三万七千人,福吉祥为上首;王子五百人,大威光为上首;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见为上首。尔时,大威光太子见佛光明已,以昔所修善根力故,即时证得十种法门。何谓为十?所谓:证得一切诸佛功德轮三昧,证得一切佛法普门陀罗尼,证得广大方便藏般若波罗蜜,证得调伏一切众生大庄严大慈,证得普云音大悲,证得生无边功德最胜心大喜,证得如实觉悟一切法大舍,证得广大方便平等藏大神通,证得增长信解力大愿,证得普入一切智光明辩才门。尔时,大威光太子,获得如是法光明已,承佛威力,普观大众而说颂言:

‘世尊坐道场,清净大光明,譬如千日出,普照虚空界。无量亿千劫,导师时乃现,佛今出世间,一切所瞻奉。汝观佛光明,化佛难思议,一切宫殿中,寂然而正受。汝观佛神通,毛孔出焰云,照耀于世间,光明无有尽。汝应观佛身,光网极清净,现形等一切,遍满于十方。妙音遍世间,闻者皆欣乐,随诸众生语,赞叹佛功德。世尊光所照,众生悉安乐,有苦皆灭除,心生大欢喜。观诸菩萨众,十方来萃止,悉放摩尼云,现前称赞佛。道场出妙音,其音极深远,能灭众生苦,此是佛神力。一切咸恭敬,心生大欢喜,共在世尊前,瞻仰于法王。’

“诸佛子!彼大威光太子说此颂时,以佛神力,其声普遍胜音世界。时,喜见善慧王闻此颂已,心大欢喜,观诸眷属而说颂言:

‘汝应速召集,一切诸王众,王子及大臣,城邑宰官等。普告诸城内,疾应击大鼓,共集所有人,俱行往见佛。一切四衢道,悉应鸣宝铎,妻子眷属俱,共往观如来。一切诸城廓,宜令悉清净,普建胜妙幢,摩尼以严饰。宝帐罗众网,妓乐如云布,严备在虚空,处处令充满。道路皆严净,普雨妙衣服,巾驭汝宝乘,与我同观佛。各各随自力,普雨庄严具,一切如云布,遍满虚空中。香焰莲华盖,半月宝璎珞,及无数妙衣,汝等皆应雨。须弥香水海,上妙摩尼轮,及清净栴檀,悉应雨满空。众宝华璎珞,庄严净无垢,及以摩尼灯,皆令在空住。一切持向佛,心生大欢喜,妻子眷属俱,往见世所尊。’

“尔时,喜见善慧王,与三万七千夫人、采女俱,福吉祥为上首;五百王子俱,大威光为上首;六万大臣俱,慧力为上首……。如是等七十七百千亿那由他众,前后围绕,从焰光明大城出。以王力故,一切大众乘空而往,诸供养具遍满虚空。至于佛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复有妙华城善化幢天王,与十亿那由他眷属俱;复有究竟大城净光龙王,与二十五亿眷属俱;复有金刚胜幢城猛健夜叉王,与七十七亿眷属俱;复有无垢城喜见乾闼婆王,与九十七亿眷属俱;复有妙轮城净色思惟阿修罗王,与五十八亿眷属俱;复有妙庄严城十力行迦楼罗王,与九十九千眷属俱;复有游戏快乐城金刚德紧那罗王,与十八亿眷属俱;复有金刚幢城宝称幢摩睺罗伽王,与三亿百千那由他眷属俱;复有净妙庄严城最胜梵王,与十八亿眷属俱……。如是等百万亿那由他大城中,所有诸王,并其眷属,悉共往诣一切功德须弥胜云如来所,顶礼佛足,却坐一面。

“时,彼如来为欲调伏诸众生故,于众会道场海中,说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罗,世界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随众生心,悉令获益。是时,大威光菩萨闻是法已,即获一切功德须弥胜云佛宿世所集法海光明。所谓:得一切法聚平等三昧智光明,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住智光明,十方法界普光明藏清净眼智光明,观察一切佛法大愿海智光明,入无边功德海清净行智光明,趣向不退转大力速疾藏智光明,法界中无量变化力出离轮智光明,决定入无量功德圆满海智光明,了知一切佛决定解庄严成就海智光明,了知法界无边佛现一切众生前神通海智光明,了知一切佛力、无所畏法智光明。尔时,大威光菩萨,得如是无量智光明已,承佛威力而说颂言:

‘我闻佛妙法,而得智光明,以是见世尊,往昔所行事。一切所生处,名号身差别,及供养于佛,如是我咸见。往昔诸佛所,一切皆承事,无量劫修行,严净诸刹海。舍施于自身,广大无涯际,修治最胜行,严净诸刹海。耳鼻头手足,及以诸宫殿,舍之无有量,严净诸刹海。能于一一刹,亿劫不思议,修习菩提行,严净诸刹海。普贤大愿力,一切佛海中,修行无量行,严净诸刹海。如因日光照,还见于日轮,我以佛智光,见佛所行道。我观佛刹海,清净大光明,寂静证菩提,法界悉周遍。我当如世尊,广净诸刹海,以佛威神力,修习菩提行。’

“诸佛子!时,大威光菩萨,以见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承事供养故,于如来所心得悟了,为一切世间,显示如来往昔行海,显示往昔菩萨行方便,显示一切佛功德海,显示普入一切法界清净智,显示一切道场中成佛自在力,显示佛力无畏、无差别智,显示普示现如来身,显示不可思议佛神变,显示庄严无量清净佛土,显示普贤菩萨所有行愿,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佛刹微尘数众生成就如来清净国土;

尔时,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为大威光菩萨而说颂言;

‘善哉大威光,福藏广名称,为利众生故,发趣菩提道。汝获智光明,法界悉充遍,福慧咸广大,当得深智海。一刹中修行,经于刹尘劫,如汝见于我,当获如是智。非诸劣行者,能知此方便,获大精进力,乃能净刹海。一一微尘中,无量劫修行,彼人乃能得,庄严诸佛刹。为一一众生,轮回经劫海,其心不疲懈,当成世导师。供养一一佛,悉尽未来际,心无暂疲厌,当成无上道。三世一切佛,当共满汝愿,一切佛会中,汝身安住彼。一切诸如来,誓愿无有边,大智通达者,能知此方便。大光供养我,故获大威力,令尘数众生,成熟向菩提。诸修普贤行,大名称菩萨,庄严佛刹海,法界普周遍。’

“诸佛子!汝等应知彼大庄严劫中,有恒河沙数小劫,人寿命二小劫。诸佛子!彼一切功德须弥胜云佛,寿命五十亿岁。彼佛灭度后,有佛出世,名:波罗蜜善眼庄严王,亦于彼摩尼华枝轮大林中而成正觉。尔时,大威光童子,见彼如来成等正觉、现神通力,即得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即得陀罗尼,名:大智力法渊;即得大慈,名:普随众生调伏度脱;即得大悲,名:遍覆一切境界云;即得大喜,名:一切佛功德海威力藏;即得大舍,名:法性虚空平等清净;即得般若波罗蜜,名:自性离垢法界清净身;即得神通,名:无碍光普随现;即得辩才,名:善入离垢渊;即得智光,名:一切佛法清净藏。如是等十千法门,皆得通达。尔时,大威光童子,承佛威力,为诸眷属而说颂言:

‘不可思议亿劫中,导世明师难一遇,此土众生多善利,而今得见第二佛。佛身普放大光明,色相无边极清净,如云充满一切土,处处称扬佛功德。光明所照咸欢喜,众生有苦悉除灭,各令恭敬起慈心,此是如来自在用。出不思议变化云,放无量色光明网,十方国土皆充满,此佛神通之所现。一一毛孔现光云,普遍虚空发大音,所有幽冥靡不照,地狱众苦咸令灭。如来妙音遍十方,一切言音咸具演,随诸众生宿善力,此是大师神变用。无量无边大众海,佛于其中皆出现,普转无尽妙法錀,调伏一切诸众生。佛神通力无有边,一切刹中皆出现,善逝如是智无碍,为利众生成正觉。汝等应生欢喜心,踊跃爱乐极尊重,我当与汝同诣彼,若见如来众苦灭。发心回向趣菩提,慈念一切诸众生,悉住普贤广大愿,当如法王得自在。’

“诸佛子!大威光童子说此颂时,以佛神力,其声无碍,一切世界皆悉得闻,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时,大威光王子,与其父母,并诸眷属,及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前后围绕,宝盖如云遍覆虚空,共诣波罗蜜善眼庄严王如来所。其佛为说法界体性清净庄严修多罗,世界海微尘等修多罗而为眷属。彼诸大众,闻此经已,得清净智,名:入一切净方便;得于地,名:离垢光明;得波罗蜜轮,名:示现一切世间爱乐庄严;得增广行轮,名:普入一切刹土无边光明清净见;得趣向行轮,名:离垢福德云光明幢;得随入证轮,名:一切法海广大光明:得转深发趣行,名:大智庄严;得灌顶智慧海,名:无功用修极妙见;得显了大光明,名:如来功德海相光影遍照;得出生愿力清净智,名:无量愿力信解藏。时,彼佛为大威光菩萨而说颂言:

‘善哉功德智慧海,发心趣向大菩提,汝当得佛不思议,普为众生作依处。汝已出生大智海,悉能遍了一切法,当以难思妙方便,入佛无尽所行境。已见诸佛功德云,已入无尽智慧地,诸波罗蜜方便海,大名称者当满足。已得方便总持门,及以无尽辩才门,种种行愿皆修习,当成无等大智慧。汝已出生诸愿海,汝已入于三昧海,当具种种大神通,不可思议诸佛法。究竟法界不思议,广大深心已清净,普见十方一切佛,离垢庄严众刹海。汝已入我菩提行,昔时本事方便海,如我修行所净治,如是妙行汝皆悟。我于无量一一刹,种种供养诸佛海,如彼修行所得果,如是庄严汝咸见。广大劫海无有尽,一切刹中修净行,坚固誓愿不可思,当得如来此神力。诸佛供养尽无余,国土庄严悉清净,一切劫中修妙行,汝当成佛大功德。’

“诸佛子!波罗蜜善眼庄严王如来入涅槃已,喜见善慧王寻亦去世,大威光童子受转轮王位。彼摩尼华枝轮大林中第三如来出现于世,名:最胜功德海。时,大威光转轮圣王,见彼如来成佛之相,与其眷属,及四兵众,城邑、聚落一切人民,并持七宝,俱往佛所,以一切香摩尼庄严大楼阁奉上于佛。时,彼如来于其林中,说菩萨普眼光明行修多罗,世界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尔时,大威光菩萨,闻此法已,得三昧,名:大福德普光明;得此三昧故,悉能了知一切菩萨、一切众生,过、现、未来,福、非福海。时,彼佛为大威光菩萨而说颂言:

‘善哉福德大威光,汝等今来至我所,愍念一切众生海,发胜菩提大愿心。汝为一切苦众生,起大悲心令解脱,当作群迷所依怙,是名菩萨方便行。若有菩萨能坚固,修诸胜行无厌怠,最胜最上无碍解,如是妙智彼当得。福德光者福幢者,福德处者福海者,普贤菩萨所有愿,是汝大光能趣入。汝能以此广大愿,入不思议诸佛海,诸佛福海无有边,汝以妙解皆能见。汝于十方国土中,悉见无量无边佛,彼佛往昔诸行海,如是一切汝咸见。若有住此方便海,必得入于智地中,此是随顺诸佛学,决定当成一切智。汝于一切刹海中,微尘劫海修诸行,一切如来诸行海,汝皆学已当成佛。如汝所见十方中,一切刹海极严净,汝刹严净亦如是,无边愿者所当得。今此道场众会海,闻汝愿已生欣乐,皆入普贤广大乘,发心回向趣菩提。无边国土一一中,悉入修行经劫海,以诸愿力能圆满,普贤菩萨一切行。’

“诸佛子!彼摩尼华枝轮大林中,复有佛出,号:名称普闻莲华眼幢。是时,大威光于此命终,生须弥山上寂静宝宫天城中,为大天王,名:离垢福德幢,共诸天众俱诣佛所,雨宝华云以为供养。时,彼如来为说广大方便普门遍照修多罗,世界海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时,天王众闻此经已,得三昧,名:普门欢喜藏。以三昧力,能入一切法实相海。获是益已,从道场出,还归本处。”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一

猜你喜欢
  佛说漏分布经·佚名
  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搬弄境界引人入魔·印光
  卷十三·佚名
  卷十九·佚名
  佛说目连所问经·佚名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六(论本六十一二三四五六)·窥基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一(论本第一第二)·窥基
  卷四十五·彭绍升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上·憬兴
  卷之十一·牧云通门
  丹霞淳禅师语录序·丹霞子淳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二·澄观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出 造端·李渔

    (末上)〔蝶恋花〕年少填词填到老,好看词多,耐看词偏少。只为笔端尘未扫,于今始梦江花绕。这种情文差觉好,可惜元人,个个都亡了。若使至今还寿考,过予定不题凡鸟。〔庆清朝慢〕华子中郎,遨游吴地,亲贤匪觅良姻。百计辞娇避艳,怕起

  • 御定曲谱卷首·王奕清

    诸家论说【参考啸余旧谱及元人百种选本所列稍加删节】郑樵乐府序曰古之诗今之词曲也若不能歌之但能诵其文而説其义可乎奈义理之説既胜则声歌之学日微继三代之作者乐府也乐府之作宛同风雅但其声散佚无所纪繋所以不得嗣

  • 三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一百四十三首【甲申四】三月朔日斋居对雨鼎新古帝庙落成莫之春先二日致斋是为中祭伦怵惕念代兴惟天讵由人厥德苟匪常难谌命亦沦迁居弗遑安思艰图易民甘膏迩屡沾润溽利耕畇即虑後

  • 列传第五十四 裴崔卢李王严·欧阳修

    裴守真,绛州稷山人,后魏冀州刺史叔业六世孙。父諲,隋大业中为淮安司户参军。郡人杨琳、田瓒等乱,劫吏多死,唯諲以仁爱故,贼约其属无敢害,护送还乡。守真早孤,母丧,哀毁癯尽。举进士,六科连中,累调乾封尉。养寡姊谨甚,士推其礼法。

  • 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脱脱

        ◎文苑一   ○宋白 梁周翰 朱昂 赵邻几 郑起 和岘冯吉   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橅,可以豫知矣。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乾隆

      伏羲氏【在位一百十五年传十五世】  太昊伏羲氏  帝生于成纪【帝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华胥古国寰宇记蓝田县有华胥氏陵成纪故城在今甘肃秦州秦安县】以木徳继天而王故风

  • 五六七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据实覆奏将徐述夔父子戮尸及仆毁沈德潜墓碑等情·佚名

    五六七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据实覆奏将徐述夔父子戮尸及仆毁沈德潜墓碑等情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上谕:本日大学士、九卿具奏审拟

  • 卷四十六·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四十六九月癸未厄鲁特丹济拉等来降先是理藩院奏准副都綂阿南达咨言据回子达尔汉白克额贝都拉报称丹济拉原与郭蛮喇嘛同在徳白色克地方彼见皇上勅书到六日后挈装内行其附近诺

  • ●皇朝通典卷二十·佚名

    選舉三 ○選舉三 選舉制【文選】 △選舉制【文選】 (臣)等謹按自漢成帝置常侍曹尚書一人後漢光武改常侍曹尚書曰吏曹尚書亦曰選部而典選之名始起魏晉以後吏部之權漸重然其時雖立九品中正之法辟召薦舉亦相兼而進至隋制凡

  • (五)安徽谘议局常驻员互守规约·佚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规约按照本局议事细则第一百五条之规定,由全体常驻议员自行订定。 第二章 议  事 第二条 常驻议员之协议,遵照谘议局章程第十二条,并按照本局议事细则第九十五条至一百四条办理。 第三条

  • 凡例·佚名

    凡例一会典之作一遵勅旨以本朝官职制度为纲事物名数仪文等级为目凡有籍册可据者先後具载其因革损益间与见行不同者亦存其旧【如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之类】一本朝旧籍惟诸司职掌见今各衙门遵照行事故会典本职掌而作凡旧文

  • 第四章 6·辜鸿铭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辜讲孔子说:“目前,我还没发现有谁真正热爱品德高尚的生活,或者有谁

  • 卷九 论语·钱时

    卷九 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如字,一作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ldquo;来!予与尔言。&rdquo;曰:&ldquo;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rdquo;曰:&ldquo;不可。&rdquo;&ldquo;好[去声]从事

  • 修身原文·洪应明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

  • 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佚名

    一尔虞我诈不会绝迹 【原文】 楚子使申舟聘于(1),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2),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3),曰:“郑昭、宋聋(4),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5)。及宋,宋人止之(6)

  • 道德篇章玄颂·宋鸾

    题“新授郢州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大理司直兼监察御史宋鸾”序,称宋鸾撰本颂。“匡”字缺笔,宋鸾盖北宋人。以七言韵语注《道德经》81章大意,摘引《道德经》部分词句。颂文内容强调虚静并主张修炼长生。

  • 周作人论日本·周作人

    周作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对于日本的文化与生活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尤其是对日本文学的研究十分深入,翻译有大量日本文学名著。二十世纪初,日本加快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周作人成为当时中国较早认清日帝侵略真面目的知识分子之

  • 圣经学规纂·李塨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全书摘录四书五经中的“为学”之道,以申明作者关于“古圣学规,固不可不亟明于世矣”的观点。其中第一卷摘录了 《论语》中关于学规的内容三十九条、《中庸》中关于学规的内容三条、《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