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凡例

一会典之作一遵勅旨以本朝官职制度为纲事物名数仪文等级为目凡有籍册可据者先後具载其因革损益间与见行不同者亦存其旧【如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之类】

一本朝旧籍惟诸司职掌见今各衙门遵照行事故会典本职掌而作凡旧文皆全録而诸书所载事有相关者亦并録之若大明律已通行天下尤当遵奉故於刑部照职掌律令条下分类备载而服制图则附於礼部

一凡事有纲有目於目之中又有分类多不能悉举则各以类书而总注其後曰已上某【如已上支给之类】或注於本目之下曰某事附【如铁券附之类】其类注有不尽者依诸司职掌例各注于本条之下

一事类纲目一依诸司职掌其後所增益职掌所未载者则增立之随事比类各附于本条之次【如改调之类】

一凡纂辑诸书各以书名冠于本文之上采辑各衙门造报文册及杂考故实则总名之曰事例而以年月先後次第书之或岁久卷籍不存不能详考者则止书年号【如洪武初之类】又不能详则止书曰初曰後洪武初草创未定及吴元年以前者则总书曰国初其无所考见者不敢臆说寜阙而不备

一事例出朝廷所降则书曰诏曰勅臣下所奏则书曰奏准曰议准曰奏定曰议定或总书曰令或有增革减罢者则直书之若常行而无所考据者则指事分欵以凡字别之其事系於年或年系於事者则连书之繁琐不能悉载者则略之

一本朝设官大抵用周制虽文武并置而政事皆归文职故诸司职掌所载衙门惟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及五军都督府断事官其文武官制则分见於吏兵二部今会典义当从备故文武衙门各有职掌者逐另开具【文职如宗人府之类武职如五军都督府之类】叙其建置沿革及所掌职事而事必归之六部

一衙门官职品级有定於诸司职掌之後者今仍书职掌旧文而各注其下曰後改为某衙门【如太常司後改为太常寺之类】某官【如仪礼司正後改为鸿胪寺卿之类】其另开衙门则直书後所定名而注其下曰旧为某衙门【如鸿胪寺旧为仪礼司之类】官职有增添改革者皆备见品级资格并存其旧而增书後所定於本品之下【如都给事中增于正七品之类】

一六部分职而体统本同故於吏部总书建置沿革各衙门有沿革同者则书曰诸衙门悉同其各部诸司建置同者止书於吏部文选司之下更不复出

一五军都督府及六科体统皆同而分掌有异故於中府吏科总书建置沿革其职掌之异者分书於各府各科之下同者则总书於後

一官制衙门诸司职掌所载具有次第今另开衙门以此为准惟詹事府职掌未载後因左右春坊司经局无所统属而设故增于三品之列而以坊局系之仪礼司已改鸿胪寺陞四品衙门添设官属故於礼部存其旧而另开于四品之列上林苑监职掌亦未载今增於五品之列

一诸司职掌所开衙门皆今之南京後两京并置以北京为政令所出故事例悉载於是而南京衙门各开于後其见行事例有不同者则另书之

一衙门官职各有统属者皆互见【如都司卫所互见兵部五府之类】其文移有互相管摄者各分书其带管衙门【如户部十三司带管衙门之类】後又更易不同者各列於後【如见今带管衙门之类】

一各衙门事有相关者皆互见惟举其重者详书其余则略不必互见者止书曰见某衙门【如致仕条下事例见考功司之类】其目同而事异者则各书之【如户部兵部皆有赏赐之类】

一事有各司掌行与旧不同者今仍据诸司职掌书而注曰今归某司【如文选司吏条下旧隶本司掌行今归验封司之类】於本司则增立条目而注曰今归本司【如验封司吏条下旧隶文选司掌行今归本司之类】

一户口赋税等项数目则例诸司职掌所载後有增减不同者各书於原数之後

一仪注依诸司职掌例各具于本事之下惟先定者备书间有损益止书所损益者於後【如朝贺条下洪武三年奏更之类】其同少而异多者则别书之

一郊社等项图式诸司职掌所载皆存其旧有未备者则补绘之【如在京大祀殿之类】若冠服花様等项散见于律例榜册者皆具列以示一代之制【如文武品官冠服之类】

一在外衙门布政使司及府州县列于户部图志条下按察司统於都察院故列於本院刷卷条下寺监及仓塲驿递巡检河泊等衙门名目各以类附列【如行太仆寺苑马寺附兵部马政条下仓塲见户部仓科条下之类】其名目皆同者不复备列【如儒学隂阳医学之类】

一土官衙门属吏部者列於府州县之次属兵部者列于卫所之次

一诏勅诰旨等文不能悉载止书其事惟制辞冠辞致词乐章等项常行而旧所未载者依诸司职掌例书之

一凡各衙门职掌事重及新增者於纲目之下略叙大意以见始末

一会典文字主於行事务从质实凡有司行移字様悉因其旧其籍册纪述曾经润饰者亦用本色字様易之以便遵行

一会典成於弘治十五年凡事例年月制度数目等项皆以本年为止今奉旨重校并不增入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六·柯劭忞
  卷一百三十三·毕沅
  卷二·常璩
  辽史拾遗卷七·厉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第五十一卷 孝义 四·缪荃孙
  福王登极实录·文震亨
  来腀传·刘昫
  四五、宋昭公末年在周威烈王四年非二十二年辨·钱穆
  卷十八·戴锡章
  卓镛诗·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孟汉卿

    (旦上,云)妾身刘玉娘是也,有丈夫李德昌贩南昌买卖去了。今日无甚事,我开开这绒线铺,看有甚么人来。(李文道上,云)自家李文道便是,开着个生药铺,人顺口都叫我做赛卢医。有我哥哥李德昌做买卖去了,则有俺嫂嫂在家,我一心看上他。

  • 二集卷六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三古今体一百二十首【丙子四】常雩礼成述事崇隆玉陛泰坛圆咫尺明威对昊乾祭举常雩占角後泽沾三日洁斋前情知夏长秋成远顒吁五风十雨骈敢幸时和弛乾惕躬亲

  • 卷四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四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十二 杨方【字公回少好学有异才司徒王导辟为掾转东安太守迁司徒参军事补高梁太守後以年老弃郡归终於家】 合欢诗二首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同声好相应同气自

  • 母亲·刘半农

    黄昏时孩子们倦着睡着了, 后院月光下,静静的水声, 是母亲替他们在洗衣裳。一九二三,八,五,巴黎

  • 列传第五十一 孝义·沈约

    《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夫仁义者,合君亲之至理,实忠孝之所资。虽义发因心,情非外感,然企及之旨,圣哲诒言。至于风漓化薄,礼违道丧,忠不树国,孝亦愆家,而一世之民,权利相引;仕以势招,荣非行立,乏翱翔之感,弃舍生之分;霜露未改

  • 卷二百二十八·表第十九·脱脱

        宗室世系十四      《宋史》 元·脱脱等

  • ●鲁纪年(行朝录之四)·黄宗羲

    余姚黄宗羲太冲撰&middot;卷上&middot;监国鲁王,讳以海;高皇帝十世孙。父闽王寿镛;崇祯十五年壬午,北兵陷兖州,自缢死。崇祯十七年甲申二月甲戌,王嗣位。北变后,南下。宏光元年四月,命移江广,暂住台州。五月十日宏光避位,首辅马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九十五·纪昀

    列传元 【四十九】○元四十九韩镛李稷盖苗张桢归旸陈祖仁韩镛李稷盖苗张桢归旸陈祖仁△韩镛韩镛字伯高济南人登延佑五年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帝欲以中书参议 傅岩起为

  • 张九思传·脱脱

    张九思,字全行,锦州人。皇统初年,他补行台省女真译史,授予同知易州事职务,三次调为亳州防御使、归德尹。刘仲延在泗州接受宋朝的年贡,张九思帮助他。以往接受岁贡的人,每当因为进贡的钱物不精就斥责宋朝使者,宋朝使者就私下送

  • 卷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钱币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钱币考自太昊神农迄於宋代其因时制宜所以谨轻重之权通贫富之用者考据致为详尽宋自嘉定而後铜冶大衰国用日匮意在废钱

  • 家礼卷三·朱熹

    宋 朱子 撰昬礼议昬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司马公曰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今令文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聴昬嫁今为此説所以参古今之道酌礼令之中顺天地之理合人情之宜也】身及主昬者无期以上丧乃可

  • 卷三百八十七·佚名

    △初分不可动品第七十之二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依本性空教授教诫诸有情类令勤精进。作是言:善男子,汝於善法当勤精进。若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时。於此诸法勿思惟二及不二相。若修四静

  • 卷六十七·佚名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之七舍利子,如空解脱门名。唯客所摄。於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祝空解脱门中无名。名中无空解脱门。非合非离但假施设。何以故?以空解脱门与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空解脱门若名

  • 致驻日德使书·太虚

    大德国驻日公使台鉴:迳启者:衲于去年十一月间赴东京佛教大会,得与贵使握手言欢,并承招待殷勤,感谢奚似!承示他日衲赴美宣传佛教时,可绕道欧洲,先往贵国一游;并承慨允致函驻华公使,为之介绍,感何可言!想此项函件,刻下早经发出。如蒙

  • 卷第十八·佚名

    祖堂集卷十八 祖堂卷十八 赵州 赵州和尚嗣南泉,在北地。师讳全谂,青社缁丘人也。 少于本州龙兴寺出家,嵩山琉璃坛受戒。不味经律,遍参丛林,一造南泉,更无他往。 既遭盛筵,宁无扣击?师问:&ldquo;如何是道?&rdquo;南泉云:&ldquo;

  • 菩提资粮论卷第五·龙树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问得力菩萨于众生中。云何应修行。答。  诸论及工巧  明术种种业  利益世间故  出生建立之  于中书印算数。矿论医论。能灭鬼持被毒论

  • 虚堂和尚语录 第九卷·智愚

    虚堂和尚语录 第九卷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后录参学正一净喜尚贤编上堂。开端令节。万事从新。普贤么墨。文殊把笔。书个事事大吉。从兹常住宽余。扫除逋积。斗南长见老人星。五峰峨峨倚空碧谢知事上堂。杨岐

  • 豹隐纪谈·周遵道

    宋周遵道撰。一卷。遵道生平不详。全书内容以诗话居多,词话略有收录。且重民间俗语。事涉历代文豪、两宋学士,既有补于史传,又多笑料娱人。记吴兴水晶宫,讥情节礼节,化遗骸疏诸条,有移风易俗之议。刺县尉下乡扰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