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著。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由是人迷四忍,轮回于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于三涂之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铁围,延促沙劫。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其为相也,则无去无来。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慈、悲、喜、舍,四无量法运其心。方便之力难思,圆对之机多绪,混大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匪名言之可述,无得而称者,其唯大觉欤!
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加以积善余庆,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殊祯绝瑞,既日至而月书;贝牒灵文,亦时臻而岁洽。逾海越漠,献琛之礼备焉;架险航深,重译之辞罄矣。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斯乃诸佛之密藏,如来之性海。视之者,莫识其指归;挹之者,罕测其涯际。有学、无学,志绝窥觎;二乘、三乘,宁希听受。最胜种智,庄严之迹既隆;普贤、文殊,愿行之因斯满。一句之内,包法界之无边;一毫之中,置刹土而非隘。摩竭陀国,肇兴妙会之缘;普光法堂,爰敷寂灭之理。缅惟奥义,译在晋朝;时逾六代,年将四百。然圆一部之典,才获三万余言,唯启半珠,未窥全宝。朕闻其梵本,先在于阗国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睹百千之妙颂,乃披十万之正文。粤以证圣元年,岁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于大遍空寺,亲受笔削,敬译斯经。遂得甘露流津,预梦庚申之夕;膏雨洒润,后覃壬戌之辰。式开实相之门,还符一味之泽。以圣历二年,岁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缮写毕功;添性海之波澜,廓法界之疆域。大乘顿教,普被于无穷;方广真筌,遐该于有识。岂谓后五百岁,忽奉金口之言;娑婆境中,俄启珠函之秘。所冀:阐扬沙界,宣畅尘区;并两曜而长悬,弥十方而永布。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复幽宗,喜盈身意。虽则无说无示,理符不二之门;然而因言显言,方阐大千之义。辄申鄙作,爰题序云。
猜你喜欢 第四十九章 五王章·佚名 道行经学品第二十二·佚名 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太虚 大乘佛法的真义·太虚 卷之三·佚名 卷三百四十一·佚名 问相品第五十·佚名 卷八·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四·圆晖 卷七·佚名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欧阳竟无 佛说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佚名 卷之一·纪荫 卷第二十二·佚名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四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秋岩诗集卷上·陈义高- (元)陈宜甫 撰○乐府歌行饮马长城窟我来长城下饮马长城窟积此古怨基悲哉筑城卒当时掘土深望望筑城髙萦纡九千里死者如牛毛骨浸窟中水魂作泉下鬼朝风暮雨天啾啾哭不已昔人饮马时辛苦事甲兵今我饮马来边境方清宁马饮再三 
- 卷二十三·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二十三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湖中【一作南】送敬十使君适广陵【鹤注当是大厯四年潭州作 唐书扬州广陵郡属淮南道 公追酬高蜀州人日诗序有昭州敬使君超先当即其人】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几年一防 
- 萧泰来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萧泰来」字则阳,一说字阳山,号小山,临江(今四川忠县)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又曾为御史。著有《小山集》。存词二首。 ●霜天晓角·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 赖是生 
- 卷八十四·列传第十四·脱脱- 耶律沙 耶律抹只 萧干(讨古) 耶律善补 耶律海里 耶律沙,字安隐。其先尝相遥辇氏。应历间,累官南府宰相。景宗即位,总领南面边事。保宁间,宋攻河东,沙将兵救之,有功,加守太保。乾亨初,宋复北侵,沙将兵由间道 
- 石匮书后集卷第九·张岱- 文震孟、姚希孟列传文震孟,直隶长洲人,字文起,号湛持;宋文丞相裔也。曾祖征明,祖彭。震孟生而嶷岐,面长盈尺,剑眉插鬓。二十一,举于乡。初名从鼎;有兄从龙者好任侠,以盗败;震孟为之百计援救,几累革籍;更今名。为贤书三十年,萧然四壁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正德四年夏四月壬戌朔享太庙○户部尚书刘玑请休致不允○癸亥降调监察御史王济为州判官林伟为国子监博士宇文钟李锡姜佐韩廉高屿为知县都给事中马骙为推官右给事中薛金为南京詹事府主簿俱以考察才力不及也○辽府湘阴王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二五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行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毁折·佚名- 二五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行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毁折乾隆四十年三月二十二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谨奏,为续行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旨销毁事。窃照钦奉上谕,查缴违碍书集,前经闽省委员查出《石秋子录》、《众 
- 第八·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第八圣德【四 勤德一】【臣】等谨案管子曰人君寿以政年盖谓君所以寿考由於勤政以顺年也惟夫秉孜亹之衷而又植贞固之体斯德新而业广焉我皇上勤修实政於 
- (二十二)朱子论象山·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格物,亦可谓乃是朱子言心学工夫之画龙点睛,最后结穴之所在。此下当略述朱子与象山两人之意见相异。后人言朱陆异同,率谓朱子乃理学,象山乃心学,其说之误,已辨在前。其实两人异见,亦正在心学上。言朱陆异同,必首 
- 卷首—像赞传图·周梦颜- 像赞 昆山安士先生,所著数种书,尔旦读而受其益者,诚非浅鲜矣!昔世尊为半偈故,犹舍身供养。若先生之恩,尔旦则茫然不知何以报也。汪子石心,以绘像索题,惊喜瞻礼之余,敬为四言二十韵,不足道先生之万一,惟欲推广著书之意,重为 
- 外身现化品第十·佚名- 又复族姓子。菩萨大士。有定正受。名身无毁。使其菩萨。得住此意。而身无毁。得满十无望。何谓十。一者谓於诸土。而无望。二者普於诸方。而无望。三者於诸想念。而无望。四者於诸众生而无望五者於诸法。而无望。六者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国主阿阇世王。与无数百千臣佐眷属。既至会已。睹诸胜相。乃至见彼金色童子。净月轮中光明皎洁。莲花台上安处其座。如云散空秋天满月。复如金幢其 
-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在净光天清净大楼阁之中。于彼楼阁以金刚柱及最上珍宝种种装严。如是严饰供养悉是如来神通变化。尔时会中有如是阿閦宝生无量寿不空成就等如来。尔时大 
- 卷第十八(第三诵之五)·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八(第三诵之五)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十佛在舍卫国。尔时波斯匿王作是法。若佛在祇洹。我当日日自往奉见。尔时波斯匿王。闻佛在祇洹。即敕人民扫除祇洹。皆令净洁我欲见佛。受敕扫洒除却 
- 台阳笔记·翟笠山- 本书(一册三七面二二、二○○字)不分卷,翟灏撰。灏字笠山,山东淄川人。在台所撰「台阳笔记」一编,内为记者九、为论者四、为说者一,益以五言绝句八;其篇目,依次为「全台论」、「粤庄义民记」、「嘉义县火山记」、「生番归化记 
- 还丹肘后诀·佚名- 还丹肘后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数种内外丹经歌诀而成。上卷为《还丹肘后诀》,主要论述丹砂之生成、性状、品类,及其炼化成丹之原理。其内容多半与《通幽诀》相 
- 战国策译析·佚名- 分国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的著作。作者不明。西汉刘向认为是战国末期的游说之士做的,宋代学者认为是纵横家所著,近人罗根泽认为是西汉初期蒯通著。原来的书名很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