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
时间: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点:汉藏教理院 出席:太虚、定九、法尊、法舫、苇舫、白光、福善、雨堃、常光、张纯一、陶冶公、潘怀素、周观仁。
太 定九和尚难得到山上来,法舫法师又将出国到锡兰去,所以今天集合诸位到这里来谈谈。从前我提出过一个问题,就是“在近代思想的趋势下,佛教能不能存在”。因为近代的思想学说,多有说到宗教在将来是不能存在的,而佛教一向被人认为世界最大宗教之一,这是无可否认的。宗教既被近代思想认为不能存在,佛教是否如一般宗教同样的不能存在呢?这是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问题。近代有两种的唯物论:一、进化论的唯物论,二、辩证法的唯物论。进化的唯物论,谓人类的历史,有三个时代:第一是宗教时代,第二是哲学时代,第三是科学时代。到了这科学昌明的时代,他们认定了一切都是物质的,没有主宰万能的上帝,也没有继续来世的灵魂。这种唯物论的思想,犹如英人骂德人没有上帝、没有灵魂一样。吾人生理心理的作用,他们认为都是从物质派生的,人死了,物质就散了,决没有什么精神生命继续至来世,所以无灵魂;而万物是从物质慢慢进化来的,所以无上帝。没有上帝,所以万物都是自然的;没有灵魂,所以众生都无有轮回。而宗教却就是建立在这两点上,现在这派的唯物论者,既否定了上帝,又否定了灵魂,则宗教当然为其打倒而无存在的余地了。这是从进化的唯物论来否认宗教的说法。辩证法的唯物论的思想,不但从自然科学理论上否认了宗教,而且从社会科学的实践革命上根本的破坏宗教,消灭宗教。他们认为一切都是由物质来决定的,对于物质的变化,物质的解释,更有崭新的诠说,进为有力的肯定;对于宗教的存在,当然是坚决的否认了。
然而宗教在世界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拥有很大的势力,广泛的信众,到底宗教在今后是否能够存在?若认佛教是宗教之一,宗教不能存在,佛教也是否不能存在?或佛教有另一种特别意义可得存在!
舫 我说宗教或不能存在,但佛教决可以存在。依进化的唯物论大体说来,认为现在是科学时代。科学最根本的思想,宇宙万有一切诸法皆以物质为出发点;生存的生命,人类的意识,皆由物质所产生。辩证法的唯物论,也主张宇宙间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是本源,精神从物质产生。他们说:“是环境──物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环境”。这是辩证法唯物论哲学的思想根本点,是以唯物论思想理论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否决了“意识决定物质”,这理论在现代思想界中是很有力量的。宗教的上帝创造万物说,灵魂继续存在说,自然经不起这派唯物论攻击了。站在佛教的立场上来说,一般人的认识佛教,似乎是否定唯物论而偏著重于唯心的,可说是唯识论。建立世间的轮回,出世的解脱,都是从心灵业感上而建立的。但佛教说到了宇宙人生的根本起源,并不纯粹由于心理产生认识,仍然重视客观环境──物质──。如眼、耳、鼻、舌、身的五识,产生认识作用的时候,一方面要有所依的根,另一方面也要有所对的境,而这所依的根和所对的境,都是物质的。有了这两种基本物质条件为助缘,才能够产生认识。认识虽由物质而产生,而认识亦可以支配物质,意志更可以决定环境,确定行为。“人类的意识,一面反映环境,一面又改造旧环境,创造新环境,在这种处所,意识的能动作用,比于受动作用更占居优位”。此外、佛教说明的唯物思想的经论很多,如一切有部等,现在不多举例了。其次辩证法,在佛教的教法上处处讲到,如说一切法生灭无常而刹那变异,就是辩证法的质量相变。又如佛教的四句百非,最妙的是楞伽百八句,我觉得句句都是正反合的法则。所以澈底的辩证法,只有佛教能圆满,不过要我们努力去发挥!
末了,结论到问题上来。我的意思,是发挥佛教澈底的辩证法唯物理论,去适应,批判,而建立新的佛教思想。因此、我说佛教在现代思潮中是绝对可以存在的。
太 你的意思是:不否认现代的思想,而佛教的思想更胜于现代的思想,所以佛教是决能存在的。别的宗教不然,没有胜于现代两派唯物论的理论思想,所以能不能存在,要看思想的进展发达到怎样地步才能决定。
白 以俄国来说,唯物论的确是很进展了,俄国境内宗教不易存在,这当然是受了唯物论进展的影响。唯物论进展固然影响到宗教,而宗教的存在不存在,其问题不在于唯物论的进展不进展,而在于宗教的本身能不能努力把唯心的力量发展出来。现在唯物论的思想,可说进展到顶点了,但它进展到无可进展的时候,必又会得衰颓下来,而唯心论在此时要随著唯物论的进展而进展,这样宗教才有存在的可能性。如果唯物论天天在进展,唯心论则滞于不进展的状态中,则将来的宗教能不能存在,实是一大问题。说到我们的佛教,当然也看我们的努力是如何的了!
尊 关于这问题,在我的意思,理论是一回事,事实又是一回事。在理论方面说,真实的正当的理论,是可以存在的,不正当的非真实的理论,是不能存在的。但事实上却每得其反,这因因有情界的颠倒了真理,不认识真理,误认了不真实的为真实,真实的为不真实,结果、真实的理论被推翻,不真实的理论反被承认。如无明与正智,无明是要不得的,是烦恼的根源,正智是要得的,是可破无明的;然而有情迷惑了,被无明笼罩著,正智反而不得现前。现在的思想适合现代的机宜,现代的机宜也趋向于现在思想,所以佛教不论有任何高深的真理,独到的思想,但因近代的思潮、机宜是这样,恐佛教难存在于今后趋势的世界。
太 俄国现在对于宗教,从事实上澈底的破坏,根本的消灭。但俄国的人士,对于佛教的思想学说,从来没有接触过,自然对佛教也就没有认识,所以他的国土里任何宗教都是没有存在的。从众生的根深上说,认佛教难得生存,和佛教徒本身努力乃能生存,这都是从事实上的一种看法。有谁还有意思么?
苇 现在的宗教,我认为是有存在价值的。其理由:以宗教的建立,是令人们得一安慰。唯物思想笼统的说明宗教无存在的必要,这对一般的宗教或可这么说,佛教超然于其他宗教之外,根本不同于普通宗教,所以是可能存在的。
陶 目前需不需要宗教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宇宙是循境的原理,所谓穷则变,变则通。不论科学、哲学、唯物论、进化论、以及一切的学说,其共同的一个思想,是为求人类的生存。科学发达到极点,制造了许多杀人利器,飞机、炸弹、大炮等等;发明了很多的生产机器,代替了手工业,于是生产过剩,失业者日多,社会发生不安的状态,经济发生崩溃的现象,乃至种种争斗都由此而生。当第一次欧战结束后,英国哲学家如罗素等,感到物质文明的发达,终于给予人类惨酷的痛苦,于是有求东方精神的文明到西方的思想。所以唯物论的思想,尽管一天天的前进,但到了唯物路穷的时候,一定会掉转头来走上唯心的坦途。佛教是唯心的,畅达的,痛快的说明唯心的真理,所以我认为佛教今后在世界上是要大大的发达起来的。
张 俄国虽然的澈底消灭宗教,但他并不见得真正的懂得宗教。佛教原是无所不包的,不论什么思想发达,自不能有碍于佛教。不过佛教在今后新思潮发展中要得生存于世界,是必须以佛教高超的思想来融和近代的各种思想,把一切的思想都汇归到佛教的思想中来,这样佛教决定可以存在而不会灭亡。若仍是关在庙里求解脱,那佛教是不能存在的。
太 宗教能不能存在问题,在我们讨论研究的结果,得的结论是:一、循环的,物质思想发达到最顶点的时候,必会趋于没落的一途,而佛教则有兴起的可能。不过我们要能运用适当,合乎现代的潮流,现代的思想,现代的机宜。二、前进的,肯定现在的进步思想,认为一般的宗教,可有不能存在的趋势;但佛教不同一般的宗教,在理论上决可存在,只要佛徒自己能努力,发挥佛教高超的思想,则可融摄近代的思想,而使之进展。否则、由于众生恶业的强盛,也许不能存在!
可是、三世轮回的理论问题,我们得更讨论一下。如果三世轮回的理论不能建立,则佛教在理论上也似乎没有存在的可能。讨论这问题,就是精神能不能继续到后世。从现在两种唯物论的思想去看,他们否认上帝,否认灵魂实体,虽不关佛教;但他们同时不承认有精神继续至来世,人死了,物质也就散坏了,还有什么来世不来世;这问题,在你们认为怎样?
舫 这问题,以小乘一切有部三世实有的思想,或大乘现在实有的思想而建立来世,或许可得个解决。
陶 关于轮回,我有一点意思:科学进步到了极点的时候,人类受科学进步物质文明发达的痛苦教训,必另求人生的安慰,以人是不满足的动物。物质文明享受够了,自然要求心灵上的安慰,到那时候,人们发生这样的疑问:人生的归宿究竟何在?而人死了以后又将怎样?待人们有了这个追求的时候,则佛教的轮回说,必为人们所承认。现在虽不能给予人们事实的证明,而三世轮回的理论却是可以建立的。太 佛教里从生死轮回才说到涅槃证得,所以是很重要的。虽这个思想并非佛教所专有,其他哲学或宗教也有说及的,不过说得不怎么完全。佛教肯定了这个理论,但于事实上不易证明,这是一个难决的问题。然我以为佛法的这种理论,原是建立在实证上的,不过要修行到证得三明、六通的阿罗汉果,以“天眼明”、“宿命通”的力量,给予事实的证明。这样,轮回的道理,可证明存在。不然,不但事实上无可表现,而理论上也不能建立。所以佛教徒须要一方面从修证上用功夫,最低限度能把生死轮回给人事实的证明,一方面应用现代的思想发扬佛陀的教理,培植众生的善根,增长众生的福业。故我的结论是:今后的佛徒,一方面努力修证,一方面发展教化,则佛教可以证验,可以存在,可以发达,可以昌明。
但是、现在的寺院僧众可不可以存在呢?有以为佛教固有它存在的价值,而寺院僧众不一定需要,这如欧、美虽有佛教的流行,但并无寺院的建立,出家的僧众。他们认为佛教是合乎人生实践道德的,有益于世的。又如日本,佛教是屹然存在的,寺院也是遍处皆有的,但没有出家的僧众,这在诸位又以为如何呢?
舫 我以为寺院僧众决定可以存在的。西洋佛教的没有寺院僧众的存在,由于西洋的佛教还没有到达鼎盛的时候;若西洋佛教如我国、缅、钖、西藏等的佛教一般风行,必有寺院的建立,僧众的出现。日本佛教有寺院没有僧众,许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苇 寺院旧制是不能存在的,以时代的潮流到了这个地步,佛教不随潮流改进是不行的。而今各佛教国,其佛教真正发达的,要算是日本、缅、暹。但现在虽是很兴盛,如不事改进,老是保持这样的状态,总有一天会衰颓下去的。故我以为寺院旧制是不能存在的。
太 寺院旧制不能存在,而佛教屹立于世间,要不要一种住持佛教的组织呢?这住持佛教的机关,就是寺院,说佛教寺院不随潮流改进,其意是现在的寺院制度腐败故不能存在,并非是无须寺院。这只能说改革现在腐败不良的寺院制度,另创新的适合时代的完善制度。
陶 既然佛教是超出一般的宗教,本有存在的可能,更加因果轮回理论的证明,无疑的佛教会大大的昌明。佛教昌明,怎能没有住持佛教的机关?在我的意思,寺院制度是可以存在的,不过要改善一下罢了。
太 佛教的组织机关──寺院──是必要的,但是不是要有出家的僧众来住持?如日本的寺院是普遍存在的,有人以为日本出家比丘娶妻毁戒,实际日本是没有比丘的,即连沙弥也没有;他们的佛教组织机关,都由在家的僧众所主持,早无所谓出家僧众。尼泊尔的佛教,也只有寺院的林立而无出家僧。不过他们的佛教,是后来衰败下去而如此的。西藏的佛教,在历史上,我记得也有一个时期,也只是在家佛徒宗派的相传,无有出家的僧众的住持佛教宏扬佛法。
尊 我的意思,单是研究佛教的学术,出不出家都不成问题。若要修证解脱,则非出家不可。西藏有个时期,本土虽没有出家僧,但仍从印度迎请出家大德僧到西藏来住持佛教。
太 讲是这样讲,然日本净土真宗,在日本佛教各宗派中要算最发达的了,他们也非没有信仰和修证,但其组织从无出家的僧众。所以单从建立佛徒组织来说,也可不需要出家。但我以为佛法的一般理论中,认为阿罗汉果须出家才能证得;至于大乘的菩萨,小乘的初二三果,都可不必出家;要修证到阿罗汉,须得三明、六通,才能证明确有来世。在这一点上,故须要出家的僧众。寺院制度的佛教机关组织,虽也可不限定出家人,但既需要有出家僧,又当然以出家僧为住持了。
陶 我认为住持佛教,非出家的比丘不可。佛教最主要的是戒定慧三学,而戒是尤其主要的;求解脱,证菩提,非戒不办,戒不清净,生死怎样能了!涅槃何能证得?而且三宝是三位一体的,佛教存在,法宝流通,怎可没有僧宝?果无僧宝,法宝何以流通?佛教又怎么能够存在?日本的佛教,我固不能批评,但真的如日本佛教那样,那佛教的前途是危险的了!要不得!
太 戒的范围宽,出家的范围狭。出家的固然要受戒、持戒,即不出家的也可持在家的戒。但出家的本来叫做沙门,所以小乘的四果亦名四沙门果。今后的出家僧,要能使他趣证于四沙门果,那就达到必要出家的意义了。
今日最后的结论:佛教理论上是确定可以存在的,但轮回的理论,要待修证得三明六通,在事实上给予人们以证明。寺院的组织,出家的制度,尤其是我国现前的寺院僧众的组织与制度,务须切实的从根本上重新整顿改革,以契应佛教本来的真义,以适合社会现代的环境。如是办理,佛教决定可以存在,可以发达,可以昌明;但这必有待我们佛徒本身的努力!(演培、妙钦合记)(见海刊二十一卷十二期)
猜你喜欢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十卷·李通玄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智顗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一·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一·圆悟克勤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中·佚名 卷五·佚名 式海法师六旬寿序·太虚 卷第二十·佚名 卷三·佚名 佛说佛印三昧经·佚名 卷四百一十三·佚名 放牛经全文·佚名 卷第二十五·晦翁悟明 卷第二·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