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腹中女听经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佛在罗阅只。与诸菩萨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人民无央数共会。听佛说经。时会中有迦罗妇怀妊在座。腹中子叉手听经。佛欲使众会见之。便现大光明。照迦罗妇。座中众人。皆见腹中女叉手听经。如照镜无有异。佛持八种声。问腹中女言。汝叉手听经。何以故尔。女用佛威神。即答佛言。以世间人皆行十恶。欲令行十善。是故叉手听经。又以世间人贪淫嗔恚愚痴生死不绝。是故叉手听经。复用世间人不孝顺父母。不供养沙门婆罗门道人。是故叉手听经。时女说是语竟便生。譬如太子从右胁生。地为六反震动。虚空中有无央数天。自然有音乐声。雨天众华。有自然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以宝作茎。状如青琉璃。女即坐莲华上。忉利天王释持天衣。从虚空中来下与女言。裸形可取此衣著之。女报言。我不著此衣。汝欲装挍我耶。汝为罗汉我为菩萨。汝非我辈不与我同类。我自当有衣来。佛语拘翼。此不为装挍菩萨。发心为菩萨。自致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尔乃为装挍菩萨耳。舍利弗白佛言。此女为从何国来。当送衣也。佛言。此女从东南方佛刹来。其国名清净。去此十万佛刹。女从本刹来欲见佛。自当有持衣来者。本国衣便自然在虚空中来。萧肃有声。女见衣来便著之。当得五通。又女本国人尽得五通。女得衣著讫。便从莲华上。下行至佛前。女一举足。地为六反震动。便头面著地。为佛作礼。三言南无佛。绕佛已讫。便长跪白佛。今座中大有诸迦罗妇。愿佛为说经。令得男子身。佛言。我亦不使汝作男子。亦不使汝作女人。皆自从身行得。佛言。有一事可疾得男子。何等为一。发心为菩萨道。是为一事。又女人身当内自观。譬如机关骨节相柱。但筋皮上。女人常畏人。譬如鸱枭蛇蚖虾蟆。不敢昼日出。常畏人譬如婢使。常与恶露臭处俱。虽是国王女。犹复畏人。女人众恶亦复如是。时座中迦罗妇七十五人。闻佛说经欢喜踊跃。前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我愿发菩萨心作男子。我不得男子身终不起。时七十五迦罗越。从舍卫国来至佛所。见诸妇皆在佛前。便心念言。失我曹妇已。便问舍利弗。此女人悉是我曹妇何为是间。舍利弗答言。欲作比丘尼。卿当听不。迦罗越答言。若欲作比丘尼者。先使我曹作比丘僧。舍利弗白佛言。是七十五迦罗越。皆欲作比丘。佛呼善男子来。皆作比丘。头发自然堕。袈裟便著身。手持应器。皆前为佛作礼。时七十五妇。各脱珠环。皆以散佛上。便自然虚空中。化作七十五交露珠璎帐。帐中有七宝床。床上有坐。佛边有无央数菩萨听经。七十五妇人见是变化。皆大欢喜。即用佛威神。飞住虚空。虚空中自然有华。雨散佛上。从虚空中来下。便得男子身。前白佛言。我愿作比丘。佛语弥勒菩萨。将去授戒。弥勒菩萨即授戒。作比丘僧女。自然有化华盖七重。其茎如莲华茎。即持与母言。佛是天上天下度人之师。母以华盖上佛。是天上天下之师。盖上之后。母亦当为天下之盖。女语母言。今当发菩萨心。母答女言。我始怀汝时。于梦中常见佛及法比丘僧。无复贪淫嗔恚愚痴心。身体安隐。知我腹中子。为是菩萨摩诃萨。以是令我安隐。尔时发菩萨心已。母得华盖便持上佛。地为六反震动。佛语舍利弗。四天下星宿尚可知数。是女前后所度父母。不可知数。女言。一切人谓我是女。当作至诚行。便化作如八岁沙弥身。当佛说经及女变化时。无央数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佛说经竟。皆大欢喜。

佛说腹中女听经

猜你喜欢
  以佛法解决现世困难·太虚
  卷第五·佚名
  白国因由·佚名
  卷之十三·牧云通门
  卷三·佚名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本)·智周
  瑜伽论记卷第九(之上)(论本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遁伦
  以唯心则无土是魔外知见·印光
  一得一失·佚名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六卷·灌顶
  卷第十九·志磐
  第二十章 正法三次遇敌复又恢复时期·多罗那他
  卷第三十五(致字号)·朱时恩
  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彭定求

        卷36_1 【从军行二首(一作拟古)】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

  • 卷三十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四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大司马抗之子也少有奇才领父兵为牙门将吴亡入洛太传杨骏辟为祭酒累迁太子洗马着作郎出补吴王郎中令入为尚书郎赵王伦辅政引为参军太安

  • 齐本纪下第五·李延寿

    废帝郁林王讳昭业,字元尚,小字法身,文惠太子长子也。高帝爲相王,镇东府,时年五岁,床前戏。高帝方令左右拔白发,问之曰:“儿言我谁耶?”答曰:“太翁。”高帝笑谓左右曰:“岂有爲人作曾祖而拔白发者乎。”即掷镜、镊。其后问讯,高帝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六·汪楫

      崇禎四年五月   ○崇禎四年五月   四年辛未五月甲戌朔禮科給事中鍾炌以聖躬步禱過於勞瘁請於正陽門至昭享門中間設幕二處以待皇上暫憩進茶從容再行既至昭享門亦宜於左櫺星門外幕次休息凝神然後致禱禮成仍憩

  • 卷第二百六十六·胡三省

    后梁纪一起强圉单阏(丁卯),尽着雍执徐(戊辰)七月,凡一年有奇。〔朱氏本砀山人。砀山,战国时属地。太祖以宣武节度使创业,宣武军治汴州,古大梁也;寖益强盛,进封梁王,国遂号曰梁。通鉴以前纪已有萧梁,故称曰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

  • 第五节 没有故事①·老舍

    ①据罗常培《我与老舍》,“他后来所写的《微神》,就是他自己初恋的影儿。……他告诉我儿时所眷恋的对象和当时的感情动荡的状况,我还一度自告奋勇地去伐柯,到了儿因为那位小姐的父亲当了和尚,累得女儿也做了带发修行的优波

  • 第十七回 汉光武复中兴一十三帝·黄士衡

    词曰: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而过。妙算龙韬虎略,英豪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场结果。却说世祖光武皇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景帝第十子长沙定王发之后。发生舂陵节侯买。舂陵,即南阳白水

  • 卷一百六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九月乙未朔○丙申○修河间府兴济县水决堤岸○丁酉○狭西都指挥张麟洮州卫指挥陈王已镇守兴和都指挥王唤各贡羊马赐赉有差 夜荧惑犯灵台上星○庚子○升神乐观提点沈与真赵彝善为太常寺丞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孟

  • 卷之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全国水利局·费行简

    导淮计划,张季直提倡为最力。自第一流内阁倒幕,梁既授币制总裁,张遂授为水利总裁,设全国水利会于京师。其组织法直隶于大总统,设总裁副总裁各一人,视察佥事主事、技正技士、办事员各若干人,掌理全国水利,并沿岸垦辟事务。说者

  • 八五一 全书处汇核上年十至十二月全书内缮写讹错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佚名

    八五一 全书处汇核上年十至十二月全书内缮写讹错并总裁等记过次数清单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全书处遵将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起至十二月底止呈进过全书六次,内缮写讹错奉旨记过之处,除总纂官纪昀等、总校官陆费墀前经奉旨免其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八·佚名

    光武刘伯升【何去非】世祖英雄【何去非】三辅复见汉官威仪【子西】卓茂为太傅【温公】封子宻为不义侯【权徳舆】邓禹【温公 子由 何去非】邳彤【东坡】梁统【东坡】马援【刘禹锡】伏波有功徳于岭南【东坡】严陵【权

  • 宋纪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年(丙子、436)·司马光

    宋纪五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丙子,公元436年) [1]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会。 [1]春季,正月,癸丑朔(初一),刘宋文帝患病,不举行朝会。 [2]甲寅,魏主还宫。 [2]甲寅(初二),北魏国主拓跋焘回宫。 [3]二月,戊子,燕王遣使入贡于魏,请送侍子。

  • 卷二十二(宣公五年,尽十一年)·孔颖达

    【经】五年,春,公如齐。夏,公至自齐。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高固,齐大夫。不书女,归降于诸侯。)[疏]注“高固”至“诸侯”。○正义曰:僖五年“公孙兹如牟”。注云:“娶于牟也。卿非君命不越竟,故奉公命聘于牟,因自为逆。”然则

  • 卷二·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二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冠礼第一之二筵于户西南面注曰筵主人之赞者戸西室户西敖氏曰户西即户牖间也后皆放此戸西客位也筵于此者以其成人尊之此席东上世佐案大夫士东房西室故以户牖间为客位若室

  • 提要·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郑注句读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监本石经正误一卷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説略已着録是书全録仪礼郑康成注摘取贾公彦疏而略以已意防之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下·佚名

        无著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    三藏法师义净奉 诏译  如来说彼为具相者。此非具相。由此说为具相。此有何意。颂曰。  谓于真法身  无随好圆满  亦非是具相  非身性应知  于法身无别  非如

  • 忠正德文集·赵鼎

    宋代诗文别集。 10卷。赵鼎著。赵鼎事迹见《宋史》本传。绍兴五年(1135),赵鼎监修宋神宗、宋哲宗二朝实录成书,宋高宗亲书“忠正德文”4字赐之,因此名集。史称其为文浑然天成,凡军国机事,多其视草,有奏疏诗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