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九

佛祖统纪卷第十九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诸师列传第六之九

豁庵悟法师法嗣

  ·啸岩文虎法师(广智下第八世)

闲林真法师法嗣

  ·法明师昶法师

逸堂癸法师法嗣

  ·同庵允宪法师

  ·石坡元启法师

  ·竹坡如约法师

  ·石屋正己法师

  ·可堂若参法师

  ·化翁师赞法师

  ·巨宗师岳法师

  ·不孤有邻法师

柏庭月法师法嗣

  ·香林清赐法师

  ·伊堂了圆法师

  ·石田妙慧法师

  ·半云行儒法师

  ·此室大方法师

  ·虚中元真法师

  ·遁山士尧法师

  ·孤岩如启法师

  ·寂庵文慧法师

  ·操庵文节法师

  ·巽中道谦法师

  ·无谋善庭法师

  ·北林与俱法师

  ·石门士云法师

悦庵惠法师法嗣

  ·禅悦了彬法师

  ·宝化道英法师

  ·云屋可止法师

  ·化翁正己法师

  ·大蓬了因法师

  ·茅屋了己法师

  ·竹溪志昌法师

石涧戒法师法嗣古泉正宗法师(此卷三十二人本纪原文遗失)

佛祖统纪卷第十九(终)

柏庭月法师法嗣

法师文节。字通叟。自号操庵。四明慈溪夏氏子。世为大族百余家。行路者常闻读书声。父讳历年贤厚人□□□二时有住土山定讲师者祖免。亲异其貌劝出家于邑之永明寺。明年落发。十七游□□□□□迁悦庵皆山家之□峻者师与填自聪应无□□□□□未有所得。遇西山次教柏庭月法师。以大炉鞴煅炼学者。师于是竖精进幢留十三载。随赴上竺。有谦慧应三师皆有大名。师合而为四杰焉。柏庭谓师曰。汝国汝国得吾之大全矣。毕竟至当一句作么生。师厉声曰。瞎却顶门窍壶中别有春。至此天上地下无一可见之形一无可玩之色矣。柏庭九旬谢事众散。师独留三夏。至唱灭乃退。年五十一。始出世定海观音寺。十四年住象山玉泉。六年升天竺集庆寺。乃理庙所创在九里松度庙。继志式念先训适住持本法。师求去九重独断以操庵补其处。万众骇伏。十年间讲钟法鼓震动湖山。四方学者如水就下。树规立范有典有则。四明南湖之归有世忠寺。在万山中曰东吴好处。众强起师主之。至正壬午二月二十六日鸣鼓告众拂龛书偈掷笔而逝。寿八十六腊七十三。著述有指要会宗集英等。书于度弟子觉初羿归家山善庆庵全身窆焉。得法者如吴之似兰子华思治惟简明之大东慧海法东等说金錍有半月偷闲解梦书。又观心观佛偈曰。春到上林浑似锦不须寻访卖华翁之句。径山愚禅师叹赏不已。

猜你喜欢
  第九品 神足分别·佚名
  序·书玉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佚名
  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三十三(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唯识二十论一卷·世亲
  卷第二·佚名
  卷第三十三(学声闻道诸国太子部下)·宝唱
  卷第七十三·佚名
  卷第九·佚名
  救西洋之乱即救世界之乱·太虚
  卷第九·佚名
  往古品第二十四·佚名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牧云通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晁补之·唐圭璋

      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生于皇祐五年(1053)。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元祐元年(1086),以试太学正召试,授秘书省正字,擢著作郎。绍圣末,坐党籍,谪监信州酒税。大观四年(1110)知泗州卒,年五十八。有鸡肋集、

  • ●初编·卷二·沈瘦东

    孟东野诗,源出谢家集中,如《献襄阳于大夫》及《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游枋口》、《柳溪》诸作,时见康乐家数,特其句法出之镵刻耳。洪北江评东野诗,以为篇篇似古乐府,非确论也。又云:"昌黎《南山诗》奇警极矣,而东野以

  • 第一折·王子一

    (冲末扮太白星官引青衣童子上,云)吾乃上界太白金星是也。奉上帝敕命,遣临下界,纠察人间善恶。有天台山桃源洞二仙子,系是紫霄玉女,只为凡心偶动,降谪尘寰。又见天台县刘晨、阮肇,此二人素有仙风道骨,向因晋室衰颓,奸谗窃柄,甘分

  • 残破·徐志摩

    一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二深深的深夜里坐着,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也不饶

  • 卷七百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一李洞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赠唐山人垂须长似髪七十色如黳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千年松

  • 卷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六五言古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举有道科释褐封丘尉哥舒翰表为左骁衞兵曹掌书记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赴行在擢谏议大夫节度淮南李辅国谮之左授太子少詹事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进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

  • 卷八十三·列传第十三·脱脱

        耶律休哥(马哥) 耶律斜轸 耶律 奚低 耶律学古(乌不吕)   耶律休哥,字逊宁。祖释鲁,隋国王。父绾思,南院夷离堇。休哥少有公辅器。初乌古、室韦二部叛,休哥从北府宰相萧干讨之。应历末,为惕隐。乾亨元年,宋

  • 第三十四回 三百年元世祖一鼓而吞·黄士衡

    诗曰:赌胜休嫌力不加,功名富贵眼前花。千年田地八百主,守到如今有几家。却说元朝初号蒙古,在女真之北。唐为蒙兀部,亦号蒙骨斯。其人劲悍善战,夜中能视。以鲛鱼皮为甲,可扦流矢。其先曰孛端义儿,母阿兰果火,生二子而寡居,夜寝,屡

  • 一四九五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九五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直隶总督臣梁肯堂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各条,于辽

  • 五八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续购遗书情形并缮呈书名部数清单折·佚名

    五八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续购遗书情形并缮呈书名部数清单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一日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购获遗书,谨将部数书名遵旨随时奏报事。窃照前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未登册府者,先于乾隆三十七年二月钦奉上

  • 中州人物考卷一·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理学曹靖修端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戊子举于乡学者称为月川先生天资颕异造诣笃实教人务躬行实践日事著述寒暑不辍坐下足两砖处皆穿其专静如此事父母最孝及遭丧五味不入口寝苫枕块始终不易既塟庐墓六年不

  • 卷六十五·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帅臣上仁宗乞韩琦兼领大帅镇秦州余 靖臣准五月七日诏勑节文令後三馆臣僚如有边防要切机宜及朝廷大事并令具实封奏臣窃闻已

  • 卷二三·邱濬

    ▲经制之义(上) 《周礼》:太宰以九赋(上取于下曰赋)敛(聚也)财贿(帛布也),一曰邦中之赋(在城郭者),二曰四郊之赋(去国百里),三曰邦甸之赋(去国二百里),四曰家削之赋(去国三百里,大夫家也),五曰邦县之赋(去国四百里),六曰邦

  • 左传折诸卷三·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三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譔庄公絶不为亲礼也刘原父曰谓鲁人絶文姜不以为亲乃中礼尔然则母可絶乎宋襄之母获罪于君归其父母之国及襄公即位作河广之诗以自悲然

  • 卷八·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增修东莱书説卷八    宋 时澜 撰伊训第四       商书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羣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

  • 卷中·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著述者多立名标异)京兆崇义寺沙门释道宣撰述篇聚名报篇第十三随戒释相篇第十四持犯方轨篇第十五忏六聚法篇第十六篇聚名报篇第十三出俗五众所以为世良田者。实由戒体故也。是以智论云。受持

  • 痴人福·佚名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8回。无名氏撰。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书局石印本。卷首有嘉庆十年(1805)梅石山人的序,称“偶于残卷中捡有一书,系是抄本,名《痴人福》”,“令梓人翻刻印行世,大可点省于世事耳。”有绘图18幅。该

  • 蜀碧·彭遵泗

    《蜀碧》,清彭遵泗撰,四卷。彭遵泗,字磬泉,四川丹棱人,乾隆二年进士,官翰林编修。此书记载明末张献忠军在四川的活动,起自明崇祯元年,止于康熙二年,对于研究明末民变有一定的价值。作者记事多据传闻,因而所记不尽可信。本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