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九

翻梵语卷第九

·山名第五十一

·河名第五十二

·江名第五十三

·池名第五十四

·洲名第五十五

·地名第五十六

·水名第五十七

·火名第五十八

·风名第五十九

·园名第六十

·林名第六十一

·树名第六十二

山名第五十一

·须弥山(应云须弥楼 译曰须名好也弥楼者光) 大智论第一卷

·摩犁山(译曰无垢)

·耆阇堀山(应云耆阇崛多 译曰耆阇者鹫堀者头译曰耆阇鹫崛多者头) 第三卷

·鞞婆罗(应云毗婆罗 译曰少力)

·跋恕(应云[口*(犮-乂+又)]嗟 译曰犊亦云姓)

·萨多邠那(应云萨多般罗那 译曰七叶)

·求呵(译曰穴也)

·因陀(译曰天王)

·世罗求呵(译曰世罗者山求呵者穴)

·萨[其*皮](译曰犯也)

·钵波罗(译曰节也)

·由揵陀罗山(亦云由干地 译曰由楗者双地罗者持)

·罽宾隶跋陀(应云罽宾罗跋陀罗 译曰罽宾罗者苍跋地罗者)

·鞞浮罗大山(译曰大也) 第二十八卷

·斫迦罗山(译曰轮也) 华严经第一卷

·轲犁罗山(应云轲地罗 译曰轲者穴地罗者破) 第二十二卷

·尼民陀罗山(译曰尼民者地罗者持)

·牟真邻陀(亦云目真邻陀 译曰脱也) 第二十四卷

·郁提尸山(译曰日初出处)

·摩诃目真邻陀山(译曰大脱) 第二十八卷

·毗富罗山(译曰大也) 大槃涅槃经第十八卷

·优陀延山(译曰日出处也) 第二十四卷

·摩罗耶山(亦云摩罗延 译曰魔罗者垢耶者除也) 第二十九卷

·漫陀山(译曰护亦云买)

·頞多山(译曰行也) 第三十卷

·尸牧摩罗山(译曰杀子) 增一阿含第三卷

·波沙山(亦云波沙那 译曰绳也) 第十三卷

·摩师山(译曰黑也) 第十四卷

·伊沙山(译曰自在) 第二十三卷

·毗那耶山(译曰他也)

·优阇伽罗山(译曰觉也)

·般荼婆山(译曰日亦云姓)

·婆罗罗(应云婆罗剌也 译曰愿得) 中阿含第八卷

·毗陀山(译曰智也) 长阿含第十卷

·伽伽罗(译曰胶者) 第十八卷

·伊沙陀罗(译曰自在持也)

·郁禅山(译曰大胜)

·尸邻陀罗(译曰无大) 第二十一卷

·比尸陀山(译曰化也)

·郁提陀罗(译曰大持) 第二十二卷

·设首婆罗(应云尸首波罗 译曰童护) 杂阿含第五卷

·摩拘罗(译曰喧闹)

·毗那多迦(译曰揵与) 第十六卷

·优留曼荼(译曰优留大曼茶者提湖亦云实也) 第二十三卷

·楗陀摩陀摩罗(译曰香花)

·明迦(译曰曲也亦云国名)

·宿波罗首(译曰斧也)

·毗婆罗(译曰无力)

·那伽山(译曰宗也) 第四十五卷

·鞮提醯(译曰种种体也亦云四惟) 第五十卷

·摩俱罗山(译曰天冠) 十诵律第三诵第三卷

·频阇山(应云频他 译曰射酌) 七法第六卷

·萨婆婆罗颇罗山(译曰萨波者一切婆罗者苦小)

·萨钵那求呵山(译曰萨钵那者怨求呵者窟)

萨波烧持迦波披山(应云萨婆烧治迦波彼 译曰萨婆者一切烧治迦者洋波柀者恶)  ·萨多般那旧呵山(译曰萨多者七般那者叶旧呵者窟)

·迦尸黑山(译曰迦尸者光) 僧祇律第七卷

·枝提山(译曰聚亦云国) 第三十卷

·摩罗山(译曰行次亦云花鬘) 第三十二卷

·枳罗苏(应云枳罗婆 译曰白也) 第三十四卷

·呵梨陀山(译曰黄也) 四分律第二分第九卷

·摩头鸠罗山(译曰摩头者密鸠罗者种姓) 第十一卷

·拘留欢喜山(译曰拘留者作亦云姓也) 第二分第三卷

·乙师罗山(应云伊沙陀罗 译曰小叉) 弥沙塞律第二卷

·槾求罗山(译曰尾也) 第六卷

·首摩罗山(应云修摩罗 译曰修者好也摩罗者行次) 第十四卷

·伽耶山(译曰国名) 第二十卷

·波楼山(译曰强也) 第二十卷

·阿呼山(译曰日也) 第三十四卷

·先底般波罗山(应云那帝波腻波罗 译曰那帝者家波腻者水波罗者护) 善见律毗沙第一卷  ·阿休何山(译曰向也) 第二卷

·肩沙迦山(应云蜜舍罗歌 译曰杂也)

·车多迦山(译曰覆也)

·支帝耶山(译曰聚也) 第三卷

·支提耶山(译曰觉也)

·提婆鸠吒山(译曰天台)

·修婆鸠吒山(应云首婆叉吒 译曰姓台)

·迦罗毗呴山(译曰姓声)

·须陀苏那(译曰白水)

·阿沙干那(应云阿锁歌兰那 译曰马耳)

·伊私耆梨山(应云梨师耆利 译曰仙山) 第八卷

·质多罗山(译曰种种) 第十五卷

·念蜜奢山(译曰[日*旬]也) 大方等大集经第一卷

·利师山(译经曰[仁-二+出]也) 贤愚经第五卷

·弥楼山(译曰光也) 法华经第六卷

·摩诃弥楼山(译曰光也)

·伊蒒罗山(译曰仙人住住处) 百句譬喻经第一卷

·耆梨(译曰山也) 摩得勒伽经第八卷

·阿那斯(译曰无食处也) 观佛三昧经第八卷

·頞那山(译曰饭亦云母) 普耀经第七卷

·脾舒离(应云毗舍离 译曰广传) 僧伽罗刹所集经第三卷

·柘梨山(译曰动也)

·摩伽山(译者曰星名) 菩萨处胎经第一卷

·加阇山(译曰褭也) 佛所行赞第二卷

·毗提诃山(译曰日国名也)

·般荼婆(译曰黄蒌色也) 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三卷

·遮迦和山(译曰轮也) 纯真陀罗经下卷

·因沙旧山(经曰帝树石室) 诸佛要集经上卷

·目邻山(应云因真邻陀罗 译曰晓王) 下卷

·摩梨山(译曰摩梨者有花也) 诸宾头法中

·毗婆罗山(译曰破也) 尊者瞿低迦独一思惟经

·佉陀罗山(译曰帆也) 观虚空藏菩萨经

·优留曼荼山(译曰优留者大曼荼者第一) 商人子经

·檀特山(应云檀陀 译曰荫也) 须太拏经

·佉罗底翅山(译曰青也) 虚空藏经

·阿遮楼山(译曰不动) 咒毒

·楗阿摩呵行山(译曰揵陀者香摩诃衍者大乘) 咒贼经

·醯摩山(译曰金也) 大神将军咒经

·阿罗陀山(译曰无声) 三小劫抄经

·阿沙波山(译曰无咒术也)

·比那山(应云比那哆 译曰不高)

·那陀利(传曰人各山也) 外国传第一卷

·扶罗尸利(传曰里头山也) 第三卷

·尸梨漫陀(传曰王夫人也) 第四卷

·干吒尸罗(传曰岩石山也)

·不婆尸罗(传曰东石山也)

·阿婆施罗(传曰西石山也)

·阿鞞耆梨(传曰无鬼魏峨山也)

·支多耆利(传曰老峨神山)

·摩尼优利(传曰珠也)

·呼漫山(应云呼摩 译曰燃火)

·干婆伽山(应云乾闼婆 译曰乐神) 历国传第一卷

·支多哥梨山(译曰功德聚山)

·金毗罗山(译曰是孔非孔)

河名第五十二

·尼连禅河(应云尼连禅那亦云熙连禅 译者曰尼不也连禅那者乐著) 大智论第一卷  ·波叉河(应云薄叉亦云博叉 译曰胸也) 第七卷

·私陀河(应云私多亦云悉陀 波罗曰冷)

·恒河(亦云恒河亦云恒迦亦云迦伽 译曰天堂来也) 第二十八卷

·蓝牟那(应云墦牟那亦摇无那 译曰缚也)

·萨罗由(译曰駃流)

·阿[日*旨]罗婆提(亦云阿[日*旨]罗阿夷罗和帝 译曰迟流)

·摩醯(亦云应仙 译曰归也)

·恒伽提河(应云恒伽提婆 译曰恒伽如上说提婆者天) 第十五卷

·阿夷罗跋提河(应云阿夷罗婆底 译曰阿夷罗者迅流婆底者有) 大般涅槃经第一卷  ·阎摩罗(译曰双也)

·萨罗(亦云婆罗 译曰婆罗者实)

·摩诃(译曰婆亦云胜)

·辛头(译曰验也)

·娑婆耶(应云娑罗婆阿耶 译曰娑罗婆有闻阿耶者行) 第十卷

·伊[木*叟]末提河(译曰伊[木*叟]者甘蔗末提醉) 第二十七卷

·毗婆舍耶河(译曰无渴)

·难陀顶(译曰欢喜) 增一阿含第十五卷

·苏摩(译曰月也) 中阿含第二卷

·舍劳浮(译曰箭地)

·郁鞞罗尼建然(亦云郁鞞罗尼建禅 译曰大时不爱)

·郁禅那海(译曰大胜) 长阿含第十八卷

·波罗阿(译曰胜也) 第二十一卷

·萨牢(译曰湖也) 杂阿含第二卷

·多吒迦(应云钵腊吒迦 译曰至也) 第十六卷

·婆休多(译曰多也) 第四十四卷

·伽耶萨罗(应云伽耶沙罗 译曰者伽耶者国名娑罗者树名)

·郁鞞罗(译曰过时) 第四十九卷

·那婆佉多河(译曰那婆者新佉多者倔) 第五十卷

·跋求摩诃(应云跋求摩底亦云婆求摩 译曰跋求者好声摩底者有) 十诵律序第一卷  ·迦拘伽河(译曰肿领)

·波浮河(译曰自在) 初诵律第二卷

·阿耆罗婆婆河(应云阿耆罗婆 译曰阿耆者火罗婆者声) 善诵第二卷  ·多浮(应云多簸 译曰执也) 第四卷

·修罗吒(译曰修者好也罗吒者国) 四分律第三分第十二卷

·婆呵呵(译曰除也) 第四分第三卷

·婆输河(译曰自在) 第六卷

·傍耆罗河(译曰曲也) 弥沙塞律第十九卷

·奢多头[序-予+(隹/土)]奢多头楼(译曰百川流也) 阿毗昙婆沙第二卷  ·毗寿婆婆(应云毗寿波摩 译曰毗寿者电也波摩者譬喻)

·拔提河(应云跋提罗 译曰贤也) 第五十六卷

·沤留河(译曰大也) 双卷涅槃经第一卷

·斯那川(译曰军也) 修行本起经

·沙陆河(亦云婆楼 译曰实也) 海八德经

·瞻婆恒伽(译曰月瞻婆者花名) 瞻婆比丘经

·拔提摩醯(译曰贤火)

·[酉*香]连然钵底小河(应云熙连若婆底 译曰有金) 历国传第三卷

江名第五十三

·阿喻阇(译曰不相应也) 增一阿含第二十三卷

·阿寅啰波帝夜江(应云阿夷罗婆底 译曰阿夷罗者[馬*夫]流婆底者有) 善见律毗婆沙第七卷  ·毗尼江(应云毗尼多 译曰闲静) 第十二卷

·毗德多(应云毗揄多 译曰无热)

·毗多罗子(应云鞞多罗尼 译曰下流)

·明[仁-二+奢](译曰竹也亦云种姓)

·究仲婆(译曰恶水)

·毗摩(应云毗摩罗 译曰无垢)

·那提(译曰江名)

·拘尸那地(译曰芧江也) 贤愚经第四卷

·沙鹿江(应云婆楼 译曰实) 垣水戒经

·阿夷江(译曰[馬*夫]也)

池名第五十四

·阿那跋达多池(译曰无热) 大智论第二卷

·尸漫陀耆尼池(亦云漫陀紧尼 译者曰漫陀者花名繄尼者有也) 第八卷

·阿耨达池(应云阿耨达多 译曰小与) 华严经第一卷

·摩陀池(亦云摩陀延 译曰醉也) 增一阿含第二十二卷

·钵头摩池(译曰赤莲花也) 长阿含第十八卷

·跋陀池(译曰大亦云贤) 第二十卷

·那邻尼陀(译曰莲荷)

·须摩竭陀池(应云须摩伽池 译曰聚会) 杂阿含第三十八卷

·揭伽池(译曰姓) 第四十五卷

·须摩那池(译曰须者姓也摩那者意) 十诵律初诵第六卷

·萨卑尼池(译曰有蛇龙也) 善诵第四卷

·阿练池(应云阿练若 译曰不着) 弥沙塞律第二十九卷

·迦罗池(译曰时也) 善见律毗婆沙第四卷

·那利池(译曰漏刻) 三小劫抄经

·拘絺罗池(译曰胜也) 杂经

洲名第五十五

·妪阇洲(应云郁遮 译曰高也) 善见律毗婆沙第三卷

·婆罗洲(译曰胜也)

·慢陀洲(应云曼陀 译曰最胜)

·拘罗卫渚(译曰岸)

·那怜罗宾洲(应云那怜陀罗宾茶 译曰那怜陀罗者人主宾荼者聚) 第四卷

·楞伽洲(译曰邑也) 历国传第四卷

地名第五十六

·浮地(译曰地也) 大智论第四十二卷

·波罗提毗(应云波罗梯毗 译曰地也) 华严经第四十八卷

·优鼻(译曰地也) 出曜经第八卷

水名第五十七

·闇蓝水(译曰蓝者水) 大智论第三十八卷

·波尸蓝水(应云婆梨蓝 译曰婆梨蓝者水也)

·阿摩勒水(译曰无垢) 大般涅槃经第十二卷

·尸婆罗水(译曰无胜)

·钵书罗水(译曰美也)

·波尼(译曰水也)

·郁持(应云忧池伽 译曰水也)

·波利(译曰水也)

·波耶(译曰水亦云乳)

·娑摩尼手(应云娑罗摩罗 译曰止息) 十诵律杂诵第三卷

·摇蒲那水(应云夜牟那 译曰树名) 僧祇律第四卷

·婆罗水(译曰胜也) 弥沙塞律第十九卷

·恒水(应云恒伽 译曰天堂来也) 第二十五卷

·盐牟那水(译曰传也) 善见律毗婆沙第十二卷

·阿阇婆罗(译曰羊力) 过去现在因果经第四卷

·无提水(译曰欢喜) 瑞应本起经二卷

火名第五十八

·因陀罗火(译曰主也) 华严经第四十八卷

风名第五十九

·随蓝风(应云毗蓝婆亦云毗蓝 译曰迅猛) 大智论第四卷

·忧陀那风(译曰自说) 第六卷

·僧伽(译曰泉也) 长阿含第二十一卷

·毗湿波(译曰不功) 杂阿含第十一卷

·忧陀罗(译曰大破) 兴显经

·目邻大目邻(译曰目邻者脱)

·阿耨风(译曰小也) 阿耨风经

·波栗屠那(译曰触也) 幻士仁贤经

园名第六十

·岚毗尼园(亦云流弥尼 译曰断亦云尽) 大智论第一卷

·劬师罗园(译曰劬者牛师罗者头) 第三卷

·祇树园(应云氏哆亦云只 译曰胜也) 华严经第四十七卷

·释难陀园(应云释迦难陀 译曰释迦者能难陀者喜) 第三十六卷

·安陀园(译曰萨也) 增一阿含第三卷

·迦兰陀园(译曰好严) 第五卷

·闇婆婆利园(译曰麦[卄/積]) 第六卷

·萨卢园(应云萨罗 译曰杉也) 第九卷

·瞿师罗园(译曰严也) 第十卷

·檀槃那园(应云檀那槃那 译曰施林)

·尼拘屡园(应云尼物屡陀亦云尼物头 译曰无节亦曰施广) 第二十三卷

·毗罗若园(译曰不闲静也) 第二十四卷

·罗摩(译曰戏也) 中阿含第八卷

·多罗(译曰重也) 第十四卷

·波和利(应云波婆利 译曰毛衣) 第五十五卷

·楼毗(译曰可爱) 长阿含第四卷

·跋陀利园(译曰长也) 杂阿含第五卷

·阿毗阇(译曰无种天) 第四十三卷

·俱毗罗园(应云俱毗陀罗 译曰破恶) 僧祇律第一卷

·求罗园(译曰力亦云姓) 四分律第十四卷

·郁鞞罗劫波园中(译曰大穴亦云大勇劫波分别时)

·毗罗耶女园(译曰失时也) 弥沙塞律第三十四卷

·负伽园(应云负履伽 译曰庶也) 善见律毗婆沙第三卷

·摩诃那伽园(译曰大龙庶也褭也) 第三卷

·波利耶园(译曰可欢)

·摩伽园(译曰星名也)

·弥伽园(译曰云也)

·波留沙迦园(译曰坚也) 第五卷

·难陀园(译曰欢喜) 第十一卷

·瞿私多园(译曰白牛) 第十三卷

·摩罗园(译曰花也) 第十四卷

·阿那邠阿蓝(应云阿那他宾茶池私耶阿罗 译曰阿那他者宾茶陀私耶者给阿罗者园) 出曜经第一之内  ·槃荼园(译色也) 波须蜜经第一卷

·那陀园(译曰声也) 僧伽罗刹所集经三卷

·难陀洹园(应云难陀波那 译曰难陀者喜婆那者林)

·拘萨园(应云拘萨罗 译曰功也) 生经第四卷

·伽邻竹园(译者曰鸟名也) 持人菩萨经上卷

·罗迦览(传曰里树也) 外园经第三卷

·阿梨览(传曰圣园)

林名第六十一

·摩呵槃(应云摩呵槃那亦云摩诃婆那 译曰摩诃者大槃那者林) 大智论第三卷  ·岚鞞尼林(亦云林毗 译曰尽亦云断) 第二十六卷

·波罗林(译曰胜也)

·舍摩梨(应云腅婆利 译曰木绵) 第三十三卷

·迦毗罗波仙人林(应云迦毗罗跋私臭 译曰迦毗罗者苍跋私臭者住处)

·沤楼频螺树林(译曰木菰) 第四十四卷

·须浮摩树林(应云须浮[寐-爿+(怡-台)] 译曰须者姓也浮[寐-爿+(怡-台)]者地也) 第三十八卷

·阿罗婆伽林(应云阿罗婆分 译曰阿者不也罗婆分者诸) 第八十四卷

·祇洹林(应云哆槃那亦云只多槃那 译曰氏多者胜槃那者林) 华严经第三十七卷

·郁昙钵林(亦云忧昙婆罗亦云优昙钵 译曰优者起也昙婆罗者空) 大槃涅槃第十七卷  ·安陀林(译曰荫也) 中阿含第二卷

·弥萨罗林(应云弥伽罗萨 译曰弥伽者云萨罗者杉) 第十四卷

·波婆梨庵婆林(应云婆波梨庵波罗 译曰波婆梨者衣庵波罗者果名也) 长阿含第十二卷  ·毗罗林(译曰莮也) 第十八卷

·毗醯勒林(译曰不畏)

·那罗林(译曰萩也) 杂阿含第四卷

·波意利弗多罗鸡林(应云波吒利多罗 译曰者波利者树名弗多罗者子)

·山多伽耆林(应云多伽耆梨 译曰多伽者曲耆梨者山亦云头) 第二十九卷  ·安阇那林(译者曰花名也)

·陀婆阇梨迦林(应云陀婆阇梨介 译曰陀婆者子泽阇梨介者火)

·诃梨勒林(译曰天主苻来) 十诵律三诵第一卷

·尸俱卢陀林(译曰无节亦云盍惟) 第五卷

·阿摩勒林(亦云庵魔勒 译曰无垢) 七法第六卷

·尸利曼荼罗林(译曰尸利者吉曼茶罗者圆) 僧祇律第二十九卷  ·那利林(亦云那罗 译曰观也) 四分律第四分第一卷

·婆利林(译曰百力) 第三卷

·尸陀林(亦云胜舍婆亦云尸尸婆 译曰紧实)

·俱尸那末罗王林(译曰俱尸那者茅城末罗者姓) 善见律毗婆沙第一卷  ·阿[菟-(色-巴)+(〦-一)]林(译曰小也) 弥沙塞律第四卷

·耆婆林(译曰今也)

·难陀林(译曰欢喜)

·毗梨吒毗林(译曰森) 第四卷

·庵罗林(译曰树名) 阿毗昙毗波沙第十一卷

·多摩沙林(译曰萨也) 第三十五卷

·迦兰陀竹林(译曰迦兰陀者好声鸟也) 第四十六卷

·摩诃提婆庵罗林(译曰大天果也)

·婆利迦庵罗林(译曰婆利迦者守之护也罗者如上说) 第五十六卷

·婆罗给林(应云波罗舍 译曰他乐) 摩得勒伽经第四卷

·[山/多]伽耆林(译曰曲颈) 戒相应经

·婆只尸摩林(应云跋只尸收摩罗 译曰跋只者聚尸收摩罗者杀子) 求欲经

·陀婆阇梨迦林(译曰陀婆者平译阇梨烧也) 佛见牧牛者乐道经  ·申怒林(应云申怒波 译曰实也) 叶喻多少经

·萨罗梨林(译曰杉也) 不净观经

·檀特罗和林(应云檀荼婆罗 译曰檀茶者罚婆罗者胜) 善王皇功德经  ·[彳*(虎-儿+巾)]多陀林(应云陀林摩 译曰石留) 外国传第一卷

·昙摩罗若(传曰法林) 第三卷

树名第六十二

菩提树(译曰菩萨者道亦云智也) 大智论第一卷  ·尸利沙树(亦云师利沙 译曰尸利沙有须也)

·多罗树(亦云哆罗 译曰重也)

·珂利罗(亦云珂地罗 译曰河者空地罗者破)

·尸拘卢陀树(亦云尼拘律 译曰四惟亦云无节) 第四卷

·必钵罗树(译者曰以菩萨树) 第十二卷

·舍摩利树(应云睒婆利 译曰木绵)

·阿梨吒(应云何梨瑟吒 译曰无环)

·波隶质姤树(亦云波利质多罗 译曰波利者护质多罗者种种)

·萨罗(译曰杉也) 第二十三卷

·阎浮檀树(应云阎浮那陀 译曰阎浮者树多那陀者江也) 华严经第三十卷  ·忧陀伽沙罗栴檀(罗婆曰忧陀伽者上沙罗者实) 第四十九卷

·那刹罗树(应云诺刹多罗 译曰星也)

·婆翅罗树(译曰白鹭) 大涅槃经第九卷

·尸迦罗树(译曰不黑亦云不时)

·波罗奢树(译曰赤花)

·迦尼迦树(应云在割迦罗 译曰尼割者耳迦罗作)

·阿菽迦树(应云阿输迦 译曰无忧)

·波吒罗树(译曰重也)

·卢脂那(译曰牛黄)

·庵摩罗树(应云庵婆罗亦云庵罗 译曰酢果) 第二十六卷

·槾伽利(译曰耕地) 第二十七卷

·郁昙钵树(应云忧昙婆罗 译曰优者起也昙婆罗者空也) 第三十卷

·竭摩罗(应云健地摩 译曰香花) 增一阿含第二十九卷

·末罗(译曰姓亦云力) 长阿含第三卷

·婆利庵(应云波婆利庵婆罗 译曰婆梨者衣庵婆罗者如上说)

·瞻婆(译曰金色花树)

·波波罗罗(译曰波波者罗罗者乐)

·修摩耶(译曰好喜)

·波师(译曰夏生)

·伽耶(译者曰国名也)

·跋陀萨罗树(应云跋陀罗婆罗跋陀安罗 译曰跋罗者贤沙罗者实) 杂阿含第二卷

·婆利耶多罗拘毗陀罗树(译曰婆梨耶多罗奢游戏狗毗罗者地破) 第十九卷  ·婆罗鞞沙(译曰大入) 十诵律七法第六卷

·师罗树(应云尸罗 译曰石也)

·迦毗陀树(应云迦毗陀 译曰梨也) 僧祇律第三十三卷

·阿梨陀姜(译曰黄姜) 四分律第九卷

·健陀树(译曰地持)

·呵梨勒(译曰天主持来) 弥沙塞律第十二卷

·阿摩勒(译曰无垢)

·鞞醯勒(译曰无畏)

·伊罗树(译曰香也) 第十九卷

·摩头树(译曰察也) 第三十一卷

·和伽婆(应云跋伽婆 译者曰姓) 善见律毗波沙第一卷

·罗多(译曰胜马也)

·楗陀庵罗树(译曰香果) 第三卷

·蔓陀罗(律曰练树) 第四卷

·摩诃沙利波树(译曰摩诃梨者大稻婆者有也)

·波那沙树(译曰大果) 第十四卷

·目多罗(译曰胜也) 第十七卷

·婆罗醯(译曰云也)

·舍摩(译曰寂静)

·质多罗波吒梨树(译曰质多罗者种种波吒梨者重花) 阿毗昙毗婆沙第七卷  ·婆树子罗(译曰胜也) 第十二卷

·卢醯尼药等(译者曰似莲花) 第十四卷

·婆陀罗树(译曰大也) 第十七卷

·干阇那林(译曰金也) 第二十七卷

·萨遮若摩(应云萨庭尼那摩 译曰萨遮者实亦云谛尸那摩者要期)

·质多罗咃(应云质多罗罗咃 译曰质多罗者种种罗咃者车)

·颇富沙(译曰不好也语)

·弥尸迦婆那(译曰杂林)

·难陀那(应云难陀婆那 译曰欢喜林也)

·千阇那(应云那阇罗 译曰好也) 鞞婆沙等二卷

·伽宾阇罗(应云劫宾阇罗 译曰鸟鸠)

·伊说多(译曰乐也)

·那梨伽罗(译曰漏列屋也)

·摩楼树(译曰竖也) 出曜经第三卷

·萨卢好树(译曰实也) 第九卷

·迦罗那树(译曰作也) 华首经第五卷

·瞿罗树(译曰园囿) 十住断结第七卷

·矜(己进反)升躯树(译曰鸜鹉) 婆须蜜经第三卷

·刹受利树(译曰[埃-矢+月]也) 百句譬喻经第一卷

·婆吒树(译者曰似菩提树) 第四卷

·著波洹树(应云循婆波那 译曰好树) 度无极经第八卷

·殃伽陀(译曰体与) 观佛三昧经第一卷

·波陀罗(译曰破也) 贤劫经第三卷

·尸舍和树(应云升舍波 译曰实树)

·罗摩子(译曰戏也)

·婆师利花树(译曰度生) 念佛三昧经第一卷

·陀[菟-(色-巴)+(〦-一)]伽梨花树(译曰[(疆-(彊-弓))-土+一]作)

·迦昙波花树(译曰白花) 第四卷

·伽鸠树(应云迦鸠[馬*夫] 译曰领也) 僧伽罗刹所集经第二卷

·迦随罗卫树(应云迦比罗跋臭 译者曰迦比罗者仙人名跋臭住处) 义足经下卷  ·苏维屠树(应云苏萨禅尼 译曰好亭) 双卷涅槃经第一卷

·坻弥罗树(译曰细也) 阿閦传经下卷

·阿涅波他树(应云阿舍波波陀 译曰阿舍婆者马波者脚) 杂经

·蓝芘树(译曰垂也)

翻梵语卷第九

本云

仁治二年暮春十日

于醍醐寺地藏院东庇书写了

为兴隆佛法也

密家末学东寺沙门深贤

猜你喜欢
  净土论卷上·迦才
  佛祖统纪序·志磐
  卷第十·佚名
  法界安立图卷中之上·佚名
  法句譬喻经梵志品第三十五·佚名
  余杭政禅师·惠洪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佚名
  卷第八(译经苻秦姚秦)·费长房
  倪端方墓志·太虚
  解脫道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第二十四 兄弟交战·佚名
  卷第四·朝宗通忍
  卷第四·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五·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三十五眀 高棅 编七言古诗十一正变【下】韩愈琴操十首【唐子西云琴操非古诗非骚词惟退之为得体退之琴操栁子厚不能作也 朱晦庵云愈博涉羣书所作十操奇辞奥防如取诸室中物以其所涉博故能约而

  • 卷九·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九平湖沈季友编明菊庄处士陈昌昌字颖昌号菊庄平湖人我郡自清江防隠后风雅衰落二陈二李之余无闻焉至正统天顺间而始盛一时如陈菊庄外嘉兴有姚谷庵海盐有张方洲嘉善有周桐邨皆卓然大家也菊庄我里

  • 卷一 周紀一·司马光

      起著雍攝提格(戊寅),盡玄黓困敦(壬子),凡三十五年。   [爾雅: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是為歲陽。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

  • 卷下·郑文宝

      德明宫本南唐烈祖之旧宅,在后苑之北,即景阳台之故址。有太湖石特奇异,非数十人不能运致,即陈后主之假山遗址。其下有井,石栏有铭,字迹隐隐犹在。  后苑有宫髻石,世传张祐旧物,上有“杜紫微杭州刻字柏寄”之迹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一·倪在田

    四川之乱崇祯十七年夏四月,参将曾英在忠州,贼张献忠攻之。英以水师逆击,焚其舟百艘,贼死千计;遂屯忠州。贼亦屯忠州之葫芦坝。英得黔、滇饷金数十万,大募士卒,旬日十万,拔其豪余仲、李占春、于大海、张天相为稗将;刁化龙以士兵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七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洪范五行传【上】汉书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防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寳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周

  • 四、我家的童仆阿芳·林语堂

    我家里有个童仆,我们姑且叫他阿芳,因为阿芳,不是他的名字。他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小孩子。由某兑换铺雇来时,阿芳年仅十五,最多十六岁。现在大约十八岁了,喉管已经增长,说话听来已略如小雄鸡喔喔啼的声调了。但是骨子里还是一身

  • 二〇〇 拾遗子·周作人

    七,神话学与安特路朗 安特路朗是个多方面的学者文人,他的著书很多,我只有其中的文学史及评论类,古典翻译介绍类,童话儿歌研究类,最重要的是神话学类,但是如《垂钓漫录》以及诗集却终于未曾收罗。这里边于我影响最多的是神话

  • 王益柔传·脱脱

    王益柔,字胜之。为人刚直尚气节,喜谈论天下大事。因荫庇入仕,官至殿中丞。西夏赵元昊叛乱时,上奏边防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时,益柔写信给他们说:“河外兵饷无法筹措,非要换帅臣、转运使不可。”并推荐可胜任的人。杜

  • 乐庵语録卷二·龚昱

      宋 龚昱 编  人之行已在夫妇上不能尽道他无足观矣诗三百篇可以厚人伦美教化等而上之又能动天地感鬼神推其原亦不过始于夫妇  世有言西方净土者先生曰东方南方北方无净土邪夫子言非礼勿视非礼勿聴非礼勿言非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三·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善達品第七十七之三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雖不見法界離諸法有不見諸法離   法界有不見有情及彼施設實事可得.而能發生方便善巧自修行六波羅蜜多亦勸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护国品第五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诸大国王:“谛听,谛听!我为汝等说护国法。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汝

  •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于是月星天子语月天子言。如是菩萨学名为学菩萨。复问何所是菩萨学。报言天子。菩萨学于菩萨。于是无身无身行。无口无口行。无意无意行。是为菩萨学菩萨。于身无所学亦无所获。亦无所失亦无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五·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一上已广明内外方便。行者若能专心修习。系念禅门。必有证验。是故第七广明修证。故经言。修我法者。证乃自知。今明修证中。自开为四。第一修证世间禅相

  • 卷第三十四·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四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余(清源下第六世之余) 【增收】云门有时云。灯笼是你自己。把钵盂噇饭底不是你自己。有僧问。

  •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卷之四·牧云通门

    姑蘇西華山秀峰寺門人(行瑋)等編偈憫迷(三十首)三界一火宅,諸子恣嬉遊,認苦以為樂,惟其疾之憂。其二無常火燒世,貴賤未暇擇,嘗懷千歲憂,何其不明白?其三愛源時滴瀝,苦海渺沉浮,胡然有情癡,至竟團圞頭。其四順情鍾愛念,反愛陡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