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中

复次白衣。过极久远。此界坏时。当界有情。还复往生光音天中。过极久远。此界成时。别界有情。光音天殁。而来生此。是诸有情。各有身光。清净皎洁腾空而行。随欲能往。適悦快乐。如意自在。以彼有情身有光故。世界尔时,日月光明悉不出现。以其日月光不现故。星亦不现。星不现故。宿亦不现。宿不现故。亦不分别昼夜殊异。以其不分昼夜异故。年月日时。亦无差别。亦复不分男女形相。尔时有情。法尔自然。身光互照复次白衣。彼时大地大水涌现。色如酥乳。味如甘蔗。又或如蜜。香美细妙。为人所食。资益诸根。其名地味。时一有情。於是地味。极生爱乐。举以指端。用尝其味。馀诸有情。见已亦然。起希欲想。亦以指端。举尝其味。随生爱乐。尔时有情。既於地味。极生爱乐。而为所食。资养支体。由多食已,诸有情身。渐觉坚实。旋复粗重。以粗重故。不能腾空。随欲而往。身光隐没。身光没故。尔时大地。皆悉冥暗。世间乃有日月出现。日月现故。星宿亦现。始分昼夜。既分昼夜。即有年月日时差别。

复次白衣。彼时有情。初食地味。其味久时。为世资养。以彼有情贪食多者,色相瘦弱。若食少者,色相充实。时充实者,见瘦弱者,不知其故。乃作是言:汝是瘦弱者,我是充实者,由此乃起憍慢之想。以是缘故。地味隐没。尔时有情。见彼地味既隐没已,咸唱是言:苦哉苦哉。今此地味。何故隐没。

复次白衣。地味既没。地饼复生。色如餐那迦。味如甘蔗。又或如蜜。香美细妙。为人所食。彼时有情。次食地饼。久为资养。以彼有情贪食多者,色相瘦弱。若食少者,色相充实。时充实者,见瘦弱者,不知其故。乃作是言:汝是瘦弱者,我是充实者,由此乃起憍慢之想。以是缘故。地饼隐没。尔时有情。见彼地饼既隐没已,咸唱是言:苦哉苦哉。今此地饼。何故隐没。

复次白衣。地饼既没。林藤复生。如迦笼■迦枝有四种色。味如甘蔗。又或如蜜。香美细妙。为人所食。彼时有情。後食林藤。久为资养。以彼有情贪食多者,色相瘦弱。若食少者,色相充实。时充实者,见瘦弱者,不知其故。乃作是言:汝是瘦弱者,我是充实者,由此乃起憍慢之想。以是缘故。林藤隐没。尔时有情。见彼林藤既隐没已,咸唱是言:苦哉苦哉。今此林藤。何故隐没。白衣。如今时人。或有苦法。当触恼时。亦唱是言:苦哉苦哉。

复次白衣。林藤既没。香稻复生。而此香稻。无糠无秕。妙香可爱。依时成熟。旦时刈已,暮时还生。暮时刈已,旦时还生。取已旋活。中无间绝。旦暮二时。取其香稻。但为资养。不知本因。彼时有情。而竞贪食。以是缘故。身转粗重。乃有男女二相差别。由此有情互起憎爱。以憎爱故。互相毁谤。又复渐起互相染著。此染著因。为过失本。又诸有情。由毁谤故。乃以杖木瓦石。互相打击。於是世间乃生非法及不正行。白衣。如今世人。以其童女。饰以众华。严诸妙服。求其异姓而用妻之。设此非法以为正法。然於其义。都不能知。彼时有情。亦复如是。过去正法今为非法。过去律仪为非律仪。如是渐生诸非法行。由起非法行故。渐生逼迫。减失厌离。旋增懈堕。或於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一月。不住家中。不营家业。游行旷野。覆藏过非。时有一人。性懒惰故。不能依时。往取香稻。乃作是念。我今何故受斯苦恼。旦时旦时去取香稻。暮时暮时还复往取。我今若能一日一往。并取旦暮二时香稻。岂非善邪。作是念已,即往并取二时香稻。复次白衣。时别一人来相谓言:汝今同我往取香稻。懒惰者言:汝怛自往。我已取来旦暮二时所食香稻。时来唤者乃作是念。日取二时所食香稻。既为善者,我今何不一往并取二日三日所食香稻。作是念已即往并取。复次白衣。时又一人来相谓言:汝今同我往取香稻。前人答言:汝但自往。我已取来二日三日所食香稻。其人尔时,乃作是念。一往并取二日三日所食香稻。既为善者,我今何不一往并取四日五日所食香稻。作是念已,即往并取。

复次白衣。初取香稻。无糠无秕香美妙好。一懒惰者,而为因故。其後渐次。展转多取。乃为贮积。充已受用。尔时香稻渐生糠秕。旦时刈已暮时不生。暮时刈已旦时不生。不复还活。不知其因。彼诸有情。即共集会。互相议言:我等初时。各有身光腾空而行。快乐自在。以身光故。日月星宿。光明不现。亦不分别昼夜殊异。年月日时亦无差别。亦复不分男女形相。法尔有情身光互照。是时大地大水涌现。色如酥乳。味如甘蔗。又或如蜜。香美细妙。为人所食。资益诸根。其名地味。时一有情。见极生爱。举以指端。用尝其味。馀诸有情。见已亦然。皆尝其味。咸生爱乐。我等尔时,用为所食。资养支体。於是地味。贪食既多。我等身支。渐觉粗重。以是缘故。不能腾空随欲而往。身光隐没。由是世界皆悉冥暗。尔时乃有日月星宿。光明出现。始分昼夜。年月日时。亦有差别。是时地味。我等所食。久为资养。贪食多者,色相瘦弱。若食少者,色相充实。时充实者,见瘦弱者,起憍慢想。以是缘故。地味隐没。地饼复生。甘美细妙。色香具足。我等所食。久为资养。贪食多者,色相瘦弱。若食少者,色相充实。时充实者,见瘦弱者,起憍慢想。以是缘故。地饼隐没。林藤复生。甘美细妙。色香具足。我等所食。久为资养。贪食多者,色相瘦弱。若食少者,色相充实。时充实者,见瘦弱者,起憍慢想。以是缘故。林藤隐没。香稻复生。尔时香稻。无糠无秕。妙香可爱。旦时刈已暮时还生。暮时刈已旦时还生。我等所食。但为资养。不知本因。贪食既多。滓秽旋碍。尔时乃有男女相异。後起憎爱。互相毁谤。又复渐生互相染著。此染著因。为过失本。我等尔时,互毁谤故。杖木瓦石。互相打击。於是世间。乃生非法。起非法故。渐生逼迫。减失厌离。旋增懈惰。一日二日乃至一月。不住家中。不营家业。游行旷野。覆藏过非。时有一人。性懒惰故。不能依时往取香稻。乃作是念。我今何故受斯苦恼。旦时旦时去取香稻。暮时暮时还复往取。我今宜应一日一往并取旦暮二时香稻。作是念已,即往并取。时别一人。来相谓言:汝今同我。往取香稻。懒惰者言:汝但自往。我已取来二时香稻。其人尔时,乃作是念。二时香稻取为善者,我今一往。当取二日三日香稻。作是念已,即往并取。时又一人。来相谓言:汝今同我。往取香稻。前人答言:汝但自往。我已取来三日香稻。其人尔时,乃作是念。三日香稻取为善者,我今一往。当取四日五日香稻。作是念已即往并取。汝等当知。初取香稻。无糠无秕。後渐多取。以为贮积。尔时香稻。渐生糠秕。旦时刈已暮时不生。暮时刈已旦时不生。不复还活。不知其因。我等今时。宜应普以一切地界。均布分擘。各为齐限。此是汝地界。此是我地界。彼诸人众。互相议已,即分地界。立为齐限。

佛言:白衣。尔时人众。分地界已,时有一人。往取香稻。艰难所得。即作是念。我今云何能得所食。云何令我养活其命。我今自分香稻。将尽他界。虽有然彼不许。我今须往盗其少分。作是念已,以己香稻。密固护之。即往他界。窃取香稻。其主见已,告盗人言:咄汝盗人。何故来此。窃我香稻。盗人答言:我不如是。不曾取汝界中香稻。

复次前人。於第二时。往取香稻。亦复难得。又生前念。我今云何能得所食。云何令我养活其命。我今自分香稻。将尽他界。虽有然彼不许。我今须往盗其少分。作是念已,以己香稻密固护之。即往他界。窃取香稻。其主复见。於第二时。还来盗已,又复告言:咄汝盗人。何故复来。窃我香稻。盗人答言:我不如是。不曾取汝界中香稻。

猜你喜欢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卷三十五·彭绍升
  卷第八十八·李通玄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卷五·佚名
  卷第五·契嵩
  卷八十七·道世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道宣
  第四品 谛分别·佚名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卷三十·佚名
  覆吴文官长书·太虚
  卷第二十·永觉元贤
  瑜伽师地论分门记·法成
  居士分灯录叙·朱时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斋诗话 全文·曾慥

      一、荆公桃源行   荆公《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指鹿为马,乃二世事;而长城之役,①乃始皇也。又指鹿事不在望夷宫中。荆公此诗追配古人,〔惜乎用事失照管为可恨耳。〕②(《丛话》前

  • 艺圃撷余·王世懋

    《诗》四始之体,惟《颂》专为郊庙颂述功德而作。其它率因触物比类,宣其性情,恍惚游衍,往往无定,以故说诗者,人自为说。若孟轲、荀卿之徒,及汉韩婴、刘向等,或因事傅会,或旁解曲引,而春秋时王公大夫赋诗以昭俭汰,亦各以其意为之,盖

  • 第十五出·李开先

    【山坡羊】(旦上唱)这冤情苍天难告,想儿夫灾星相照。他如今身遭罪谴,俺一家儿将谁靠?倚势豪,把人坑陷倒。南牢受苦,只恐怕亲知道。我将闷海愁山一担挑。难熬,饭似寒冰,吃着不饱;难逃,命若游丝,汤着便了。(白)夜泪纷难已,所忧在君子。

  •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臧懋循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杂剧(元)李行道撰●包待制智赚灰阑记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张海棠屈下开封府 正名 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楔子〔老旦卜儿上云〕

  • 诗女史纂卷之二·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戚夫人戚姬、汉高帝夫人也、帝爱幸姬、生赵隐王如意、先是数欲易太子、及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夫人、髠钳、衣赭衣、令春、夫人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

  • 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八·赵尔巽

      颜伯焘 怡良 祁宇黄恩彤 刘韵珂 牛鉴   颜伯焘,字鲁舆,广东连平人,巡抚希深孙,总督检子。嘉庆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年,出为陕西延榆绥道、督粮道。历陕西按察使,甘肃、直隶布政使。大军征回疆,以转运劳,赐

  • 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七·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七   宋 陈均 撰英宗皇帝【起甲辰治平元年止丁未治平四年】甲辰治平元年春三月以少卿监审官院雨土岀宫人夏五月濬三股五股河太后

  • 勅纂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鄂尔泰

    奉勅纂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谕旨八旗满洲姓氏衆多向无彚载之书难於稽考着将八旗姓氏详细查明并从前何时归顺情由详记备载纂成卷帙候朕览定刋刻以垂永久着满洲大学士会同福敏徐元梦遵照办理钦此

  • 三三 王府庄·周作人

    鲁迅自己说过,小时候有一个时期寄食于亲戚家,被人说作乞食。这便是癸巳秋后至甲午夏天的事情,亲戚家即是鲁老太太的母家,那时外祖父早已去世,只是外婆和两房舅舅而已。外祖父晴轩公,名希曾,是前清举人,在户部做过主事,不久告假

  • 胶东王李道彦传·欧阳修

    胶东郡王李道彦,幼时孝顺恭谨。起初,神通逃避隋官搜捕,在户县山谷中生病,数十日后食物罄尽,道彦换上破旧衣服乞食于民间,或是采摘野果进奉其父。神通未食时,不敢先尝;其父分以食物,他常以已饱推辞,而加以收藏以防困乏。高祖初年

  • 卷二十七·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二十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二十七太常寺国朝官制太常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正三品】少卿满洲汉人各一人【正四品】掌典守坛壝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司马迁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索隐】:按:春秋纬“萧何感昴精而生,典狱制律”。以文无害【集解】:汉书音义曰:“文无害,有文无所枉害也。律有无害都吏,如今言公平吏。一曰,无害者如言‘无比’,陈留间语也。”【索隐】:按:裴注已列数家,

  • 卷第二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五如有色有情心相续依身转。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或有疑欲色界有色故心相续依色转。无色界

  • 顾氏医镜·顾靖远

    又名《顾松园医镜》。综合性著作。清顾靖远撰,左国辑校。十六卷。靖远字松园,号花州,吴门(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医要》。初习儒,后弃儒学医,上自《内经》、《伤寒论》,下及历代诸家方书、医案,靡不披阅,历二十年,始

  • 海门张仲村乐堂·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村乐堂》。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苏州王同知有妻张氏,妾王腊梅。张氏的父亲张仲致仕后在苏州南面的海门修建村乐堂以娱老。王腊梅与都管王六斤私通,欲毒死王同知,将毒药放在汤中,由张氏递与王

  • 扬州画舫录·李斗

    史料笔记。十八卷。清李斗撰。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印成书。李斗,字艾塘,又字北有,生年不详,卒于嘉庆二十二(1817年)。江苏仪征人。他幼年失学,但喜欢文学,能诗善词,并且广泛搜集有关扬州的掌故轶闻,日久著成《永报堂

  • 来子·来鹏

    来鹄,又作来鹏,豫章人。少有大志,广学权谋机变之术,得鬼谷子真传,又能为政,有汉张子房之风也。咸通年间,举进士不第。后入韦保衡幕中。韦不纳其言,转投田令孜,认为主公。然其心早在帝侧也。故帝招之即应。乾符元年三月,帝拜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