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五五
务杂录
水磨务
【宋会要】
水磨务,掌水硙磨麦,以供尚食及内外之用。东、西二务:东务在永顺坊,西务在嘉庆坊,开宝三年置。监官各二员,以三班内侍充,匠共二百伍人。又有大通门务,淳化元年置,监官一员。大中祥符二年,止以西内染院监官兼领,匠二十九人。郑州有水磨三务,磨麦以上供,各置监官主(兴)[典]。
神宗熙宁七年三月,勾当更置水碾磨事梅宰言:「所有工匠、材料、地步等,若逐次举申,窃恐谷延,难以集事。乞许于将作监权指名抽差工匠,并请拨材料治将作监,差人应副,余依所请。」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冰井务
冰井务
冰井务,在夷门内,掌藏冰,以荐宗庙、给邦国之用。以内侍一人监。
太祖建隆二年,诏置冰井务,隶皇城司。
仁宗庆历六年四月七日,枢密院札子:「以夏国贺干元节到阙,令于冰井务三日一次取冰三檐,作押伴引意遗之。」
十二月二日,皇城司言:「乞今年供冰去处额定数目,自今永以为例供应。」从之。
神宗熙宁五年九月十二日,相度在京诸司库务利害刘永渊言:「相度将来只于琼林苑收藏冰,更不般往冰井务,其为省便,永远可行。今相度,冰井务减罢监官外,应余人尽拨属琼林苑管辖,依旧请受。」从之。
六年十二月,皇城司言:「奉旨,为今年冰消溶过数,令候琼林苑金明池收外,依去岁更于冰井务收三井。本司看详,乞于本苑更增收贮,不应两
兴井窖。欲折移冰井务砖石就苑营造供应。」诏依已降指挥收三井外,并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左右厩店宅务
左右厩店宅务
按:「左右厩店宅务」不是「务杂录」下一门,而是与「务杂录」并列的务目录子目。下「杂买务」、「榷货务」、「市易务」情况类此。但它们在编着时,都混杂在「务杂录」诸门之中。下文此种情况不再出校,详见本卷末之「务目次」。
左右厩店宅务,掌官邸店计直、出僦及修造、缮完。国初以为『楼店务』,太平兴国初,改
名。端拱二年,并为『邸店宅务』,以其钱供禁中脂泽,日百千。淳化五年,分为两厩。至
道三年,复并为今名。咸平元年,又改为『都大店宅务兼修造司。』六年,析修造别为一司
。景德三年,复以修造司兼之。大中祥符元年,以修造司隶八作。六年,复改今名。以京朝
官三班、内侍三人为监官,领修造指挥五百人。
太宗淳化四年四月,诏店宅务今后不得擘画市在京宅舍增僦。
至道三年四月,诏店宅务监官、专典,并番宿本务。
真宗咸平二年三月,诏店宅务兵士二十人分地分觑步看管室屋,召人承赁,坼即归营。
五年十月,诏:「应退赁官屋,须监官点检元数收取赁历,申三司应勾磨勘。」
景德元年十月,诏:「应宣借舍屋,须的是正身居止,如已有产业,却将转赁,委店宅务常切觉察,收管入官。自今悉如此例。」
二年六月,诏:「店宅务舍屋欹垫人户欲备材添修者,须约退赁时润官不折动,即委监官相度。如不亏官,亦听。」
三年十月,诏左、右厩店宅务并为一司,应父帐各认厩分比告增亏,凡倒塌、收拆、创盖、如牧地段,并置簿抄上起退赁月日,十日一赴三司取押;若空闲地段有人承赁,即将邻舍课利比类收额。
每纳钱左藏,即日收数以闻,及申三司。其掠钱亲事官人立一项,认名收落,及具有无拖欠供申。
四年三月,诏:「店宅务倒塌舍屋及损下退材,委监官躬亲点检,还退材场。各堪供使者,并径量色额收数,不得充柴。如有合盖造,即拣取供使;不入料者,具数结罪申三司,方得拨充柴。」
五月,诏:「如闻店宅务将人户欠赁屋增僦钱,但成劳扰,速罢之。」
九月,诏:「自今皇城内外亲王宫宅、寺蹑、祠庙用石灰泥,诸司库务营舍、厅堂、门屋用破灰泥,自余止麦糠细泥,营舍、厅堂、门屋用赤色装。如自备泥饰者,听。」
大中祥符元年四月,诏:「没官舍屋,其元业主无得请赎。」
二年十二月,诏:「人户侵地步屋,旧来店宅务并许侵占年月日收课,自今与免追理,止计附帐后理纳。」
三年二月,诏:「赁官屋者,如自备添修,店宅务无得旋添僦钱;如徙居者,并听拆随。」
六月十一日,诏:「在京店宅,自今止以元额为定,不得辄增数 夺。违者,罪在官吏。」
二十四日,诏:「店宅务自今但倒塌烧爇舍屋修盖未了人户欲权柱修候者,与免房钱。」
九月,诏:「应宣借宅,如欹侧破损者,不须官修。」
五年正月,诏:以雪寒,店宅务赁屋者,免僦钱三日。
十二月,诏:「店宅务据赁官地已系浮造舍屋者,令且掠地课钱入官,仍于帐内别项收数。其已盖造,如愿移赁货卖,并申卖入官,无得衷私转赁货卖。违者科罪,舍屋没官。」
六年二月,
诏:「应户绝抛下店屋家产,得及千贯已上,差使臣、曹官各一人;千贯以下,只差曹官一人,并与点校所使人同点检,送省司置簿拘管。其估直充葬嫁者,官给钱支费,以店屋送店宅务管系。」
七月,诏:「应臣僚不得进状买官田宅,其通进银台司、合门无得收接。」
十一月二日天头原批:「十一月二日条移后」。,诏店宅务亲事官,各给印纸,抄上钱数,每月一赴三司呈押。替日,解发磨勘。
六月,诏:「店宅务自今选差京朝官、使臣各二员,曾历知县、监押以上者,分左、右厩勾当。二年一替,立界交割,具见赁、见闲、欹垫、倒塌四等及课利数给审官、三班院,历子批上比附增亏。年满磨勘引见无遗阙,与家便亲民差遣。又于三司选诸钱谷有行止军大将充专知,勾当筭造一界帐。磨勘无遗阙,与第一等优轻差使。又选三司亲事官五十人掠钱,一年一替。人给印历,开坐地分、舍屋、间椽地段钱数,分月掠、日掠数立限送纳。若盗用官钱,不计多少,并勒停,无得辄作身后钱。违者,科违敕之罪。人户退赁,令监官躬往检覆,更不差检覆退赁指挥,仍令先纳旧历,方得起移。应承赁者,须立班名,不得展转承赁。官司常切觉察,劾罪严断。」
七年二月,诏:「贫民住官舍者,遇冬至寒食,免僦直三日。」
三月,诏:「店宅务退材及倒屋材植,每亲事官三人地分内,置场打墙,围绕置门户扃锁,每月给纳,须监官躬往封锁。其修造兵匠,给与日食,自今无得放归假。
每人户赁屋,免五日,为修移之限,以第六日起掠。」
五月,诏店宅务凡传宣偕赐宅及收市者,自今须地图寔封同进。
八月,诏店宅务年纳课利十四万一百九十七贯并送内藏。其钱陌不整,自今令兑盐院钱十四万二百贯充。」
十二月天头原批:「十一月二日条移十二月上。」,诏:「店宅务空闲屋舍,令开封府每月差职员点检,无得纵人损坏。」
八年正月,诏:「市中延燔官舍,其修盖讫移居者,免僦居二十日。应僦官舍居赋直十五钱者,每正至寒食,免三日之直。」
仁宗天圣元年四月,三司言:「得店宅务帐点检,欠房钱三千五百余贯。检会旧条,店宅务每界交检出给历子,比附增亏酬奖,须选差知县监押者充。今差官多未历任,欲候界满,依条选差。」从之。
二年正月,三司言:「店宅务赁宅多乞添盖凉棚,枉破材料。缘所赁只据屋间枯,欲乞今后更不盖造。」从之。
四年二月,入内押班江德明言:「昨奉诏,以臣僚言店宅务课利亏少旧额,令取索数目进呈。勘会自大中祥符五年,左厩钱八万八千七百五十七贯,右厩钱五万四千七百九十二贯;天禧元年,两厩钱十四万九十贯按:「两厩钱十四万九十贯」,与下文左厩、右厩钱之和「十四万九十三贯」数字有出入。下「天圣三年」条类此。:左厩八万五千八百八十贯,右厩五万四千二百一十三贯;天圣三年,两厩钱十三万四千六百二十九贯:左厩八万二千九百三十九贯,右厩五万一千七百贯。即是岁有亏少。其天禧元年全屋都管二万三千三百间,天圣三年屋二万六千一百间,比天禧
元年即是屋多钱少,比大中祥符中计亏八千九百五贯文按:此数字同上文大中祥符五年左右厩钱数与天圣三年左右厩钱数之差有出入。。又勘会,左厩管舍屋万三千三百一十间半,除万一千七百四十间系元帐管数,千五百七十一间半系没纳修造,内三百二十九间只有地位,别有倒塌一千四百八间,空地八百一十七间;右厩管舍屋万二千八百九间,除万二千八百九十三间系元帐管数按:据文意及上文左厩体例,此数字「万二千八百九十三」应比右厩管屋间数「万二千八百九」少才对,疑此二数字当有一误。,内八百六十八间无材料,别有倒塌六百四间、空地千九百十六间。今言者称是监官信凭专典,不能关防至此。其监官四人、专副四人、勾当官二人、前行一名,一务勾当。分析两厩,欲乞于入内内侍省选使臣二人、三班院选使臣一人同勾当。两务每日轮二人,诸处提举一人,管纳官钱,只差专、副、勾押官各二人,不用前行。勘会两务见有监官六人,望依此定差。又详本务系第一等重难,三司差军大将充专、副,二年界满得替,并无破帖凭由,亦无界末文帐,是致难以点检。今后差军大将立界,候二年界满,起置交头交割供申界末帐赴三司,候勾磨了日,别与优轻差遣。又帐管空地管:原作「营」,据下文改。,元许指射承赁,先准赁地浮造。如欲转赁、货卖并中卖入官,及应系官地,并不得出赁、修盖浮造。自来须中卖入官,每令庄宅行人相度,多有材植不堪,却令收拆退地,除落课利,又不许再赁与人,以此荒闲,侵占退落课利不少。今请欲起移赁卖,即依前条贯,委店宅务相度,如堪入官,即估定实直,
保明申三司给价收买,附帐出卖;如不堪,即任从私卖,则不至荒闲,又获地课。况见管空地不少,若于紧处起屋出赁,必增年课。其慢处地不堪盖造,即许令指射承赁,止纳地课。又大中祥符七年十二月,准敕:『空闲官屋,令开封府觑步职员提举。』自经天禧年大雨倒塌,各有少欠材料,本地场子陪填,至今未足,有妨修盖。乞今后应倒塌屋,画时收拆入场,令作头计料,抽换材料,支给修盖。少欠,只勒厩巡场子同陪。场子自盗,即厩巡捉(捉)搦送官。又自来请到材料,只监收节级封讫堆垛。乞自今每三四人亲事官地分置材料场,以贮新旧材料。旋依数拨与修人,每一场差一人剩员看觑。置出入官物历签押。逐地分场子,每年一替,置历抄上门户板踏,具帐申务。年满欠少,便勒陪填。又帐管空地甚多,既不盖屋,复不许人承赁。今乞择紧处官盖,慢处许人指射浮造。其见管浮造舍屋,并是大中祥符五年已前将紧地作课利出赁,起盖浮造。大段掠钱,只以少许纳官。乞许本务根括,如日掠子钱者,纳四百入官,充赁地课利。」于是差内藏库副使安继昌、殿中丞宋可行权提举制置。凡两务合擘画事件,与逐务监官从长相度。出办旧额课利,比大中祥符五年课利十四万贯。若及十五万贯,有空闲倒塌屋添复旧额,即所差臣僚与本务监官,并特与转迁。所要添修物料,权遣应副。或三司有所住
滞,许上殿闻奏。仍每月具增掠钱数、添修舍屋件析以闻。候三年间课利及数,即罢提举,只具式样降付逐务遵行。事下枢密院看详,并从之。
四月,诏:「开封府民有赁店宅务客店者,与免诸般差遣。」
闰五月,勾当店宅务朱昌符等言:「左、右厩帐案点检并各地分舍屋多有差(牙)[互],盖是累界咤循,致亏课利。见管曹手分十人,掠房钱亲事官四十四人,自来逐手分分定亲事官数,不拘厩分,其本务月帐只拘辖官钱,夫着地步帐,只拘管疆界,务司却每月须写造舍屋间数,与退赁课利衮同供申,虚烦写造。今欲将十厩地分案、分厩执行,每一年轮替,了换交割。所贵递相觉察,不至作弊。其亲事官即依旧,或都掠或兼掠,依例供申舍屋、户地、步帐一本。仍将本务年帐、租帐,带领专典诣地根括。自新钞札改正帐案,永为定式。其每月课利帐,只写所收管钱、退赁房屋关子、送纳官钱月日供申,比附增亏数申省。候至年终,供地步、舍屋、官物、界至帐各一道,依今来创新根括抄录,候二年界满,即攒造末帐。所有逐地分亲事官,一年一替,对交舍屋,写交头帐一道,具有无少剩、欺弊,结罪状赴务。如无欠少,发遣归督。所差地分场子,并令都将已下委保有行止人差充。应地内屋宇、林木、地段系官物,差替之时,递相交点。除见赁舍屋人各有赁历外,空闲舍屋、地段、林木、官物、材植等,并须交割。如有失欠,勒
旧界场子陪纳;显有偷盗,场子、都将依法断罪均(滇)[填]。自来修造荐拔,计料材植,申报三司,问难往覆,(勤)[动]经半年,拖延生弊。乞将右厩先倒塌未修舍屋,及左、右厩折修荐拔创修舍屋,依八作司例差三司军大将,逐厩各三五人,分定间数,主管材植,限三年为一界,差替归省。界内官物别一尢失陷,与优轻差遣。所有逐厩修造节级,只令部役。但地望紧慢不同,一例修盖,闲处多无人赁,则枉费工役。又所管空地甚多,既不许人赁,亦不得移易修盖,虚降帐籍。今欲将见今开慢舍屋材料,相度移着望紧处盖造。所差三司亲事官四十四人,分厩掠钱。旧例,共亲事官六人,委保甘认陪填结罪状两本,或疾患重,即权差专、副、库子收掠。欲乞今后亲事官请假,同保人内直抽一名,权令收掠。」并从之。
七月,权三司使范雍言:「近准宣为 ,浮造舍屋中卖入官,须材料不堪,方许私下唱卖。累据店宅务状,乞买浮造支价钱。窃详人户赁空地,纳课钱,又收买浮造,不惟添课(历)[利]多,兼自中卖至支钱三两月,住滞搔扰,不许任便私自唱卖。若愿中卖入官,须看望居紧、材植好画时估直结罪,委不亏官,即给钱收买。」从之。
又诏:「店宅务积年亏少课利,失陷舍屋。近专差使臣勾当及添长房钱,虑其中有贫民供纳不易,宜特与免添长。若显是形势侵占官地、修盖屋舍、收掠房钱,全然不同者,令将见住舍屋比类相度
施行。本务使臣,各在公平,不得颜情抑勒人户。仍自今更不添长。」
五年三月,朱昌符等言:「本务全少簿历拘管官物,以致作弊,有失关防。近创置(薄)[簿]历拘辖,甚得齐整。虑么远不切从稞,别致隳坏,乞传宣下务,常切遵守。」从之。旧管入库簿四,月纳簿三,退簿、赁簿八,欠钱簿四,纳钱历二,场子历三十四,亲事官历五十六,卯历二,宿历一,新创润官簿二,接续簿二,减价簿二,空闲年月簿二,辍借物簿二,承受宣省簿二,出入物料簿四,欠官物簿二,枯阁文书簿二,新旧界倒塌屋簿三,承受公牒检计簿二,寄库历二,承受检计历十,发放历二,印历二,承受生事簿十,监修军将转押修屋历六,功课历六,居占舍屋簿二面。
六年二月,诏三司、开封府、殿前侍卫、马步军司,自今有合配效役窑务、车营务兵士,并只配店宅务修造指挥,候填定本务见阙人数,即住。
九月,三司言:「店宅务阙勾押官,当务人吏并未该递年迁限。检会天禧三年条,如有额定曹司后行递迁充副知勾押官立界,即具依旧例,于三军大将内定差。今来店宅务不曾有差军大将之例,却有抽差三司后行例,今欲于在省拣选饭料后行二人充勾押官,候二年界满,无赃私过犯、趁逐课利不亏,与本职名止转一资。」从之。
十二月,臣僚上言:「近年多将闲慢赁屋对换官中紧屋,亏损官(谏)[课],望行禁止。」从之。
七年六月,三司言:「店宅务
掠房钱亲事官年满,寻拣定娉荣等五十四人,勒令召保。自来一年一替,今已各三年及二年半有余,未有充替,累行指挥,无人肯保,遂下本务擘画。其娉荣等称:『自来差掠钱,只召保三人,少欠东西,便勾保人于地内(内)刷 欠钱送纳外,有欠,保人均填,即不差保人权掠房钱,只自擘画权掠,遂致无人肯保。』省司欲依旧例,一名召保三人,如将带官钱、东西,勒保人 刷人户钱均摊填纳,捕捉勘断,据合替人画时差拨。其日纳钱,即本务权差人收掠。荣等又称:『本务为分定钱数,截日为界收掠,如有年终亏课,并以掠钱亲事官为首科断。若人户赁屋多者,却自三月一赴务送纳。内贫下户日纳畸零,并是亲事官收掠。』本务称,掠钱每千,交索子一文;若本户直纳,减得索子钱二百。省司以润官无多,欲依旧例,不以多少,并令亲事官收掠。荣等又称:『旧掠钱亲事官各压得当日钱,准备贴纳收掠不得者,名为身后钱,却克留每月食直钱一贯在务不支。缘亲事官到务后,支费造帐,须乞觅人纸笔,约使钱二千已来,其一月身后钱破使无多,人户少,无可填纳,便须东西。如收掠迟晚,更差监还,转更縻费。乞今后只供申交到逐户日纳钱数单帐一本,不供夹细帐。』本务称碍朱昌符等擘画。省司勘会,本务自有年终地步四止,点检诸帐,只令截界日供申舍屋钱数单帐赴务,更不供夹细帐。荣等又
称:『所管舍屋去处不少,逐日自早至坼,尚收掠不足。今空屋前面赁贴子,并是亲事官买纸印押,多被杂人揭去。乞今后只令亲事官印押粘贴,交与场子看管。』荣等又称:『旧例,于本地内破得屋一间,日掠十钱者,月计四百。乞今后不破舍屋,只添食直钱五百,充添陪拖欠钱。』省司依所请。」从之。
九月,勾当店宅务李柬之言:「本务课利浩瀚,全藉舍屋出赁,虽许将闲屋拆移紧处,又缘紧地全少,却有不系帐地数多,不敢一例出卖。欲乞将系帐空地依例出赁,如有愿赁浮造搭盖席踏屋地,亦令本务相度出赁。」事下三司相度。省司请自今应有百姓赁空地并席踏地位,即具着望申省,方得相度。如不是官街有妨车马过往、遮拦门面经地,即得出赁。如非时治道,权且拆去浮造屋舍,亦不得住赁钱。从之。
宝元二年七月八日,三司言:「左、右厩店宅务宣借舍屋,乞令监专觉察,如大段根究罄尽入官,得替与迁转,次者优与差遣。如不切根究,致人陈述及诸处根究,磨出虚占舍店,亦乞劾罪施行。失收课利,于干系人等处均摊。」诏:「如大段根究得罄尽入官尽:原作「得」,据上文改。,替日,监官许指射合入优便差遣,专、副于本等指射优便差遣。余并从之。」
神宗治平四年九月,三司言:「左、右厩店宅务见管席屋子合尽去拆,今后更不令修盖。乞令街道司常切觉察,两厩店宅务今后不得将街坊白地出赁,及复令人搭盖席
棚屋子,妨碍车马过往。如稍违犯,申乞根勘。逐务官吏,仍每季一度具委得遵守条贯事状申省。如本司不申举,省司觉察彰露,其干系官吏,亦乞(刻)[劾]罪严断。」从之。
熙宁十年七月十二(月)[日],权三司使公事薛向等言:「近勘会左、右厩店宅务有空闲舍地基数甚多,亏减日额课利。寻奏差监修使臣修葺,已拨属将作监管勾。今据点检两务场吕遘言,甚有空闲损坏舍屋,申乞相度修整。勘会左厩六百四间、右厩五百八十八间,日约较钱二百二贯五百二十九文足,如此亏欠课利,兼恐散失瓦木。乞令将作监委官检计支破物料,并工修整。」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竹木务
竹木务
按:此「竹木务」及下「煎胶务」非
「左右厩店宅务」下一门,而是「务杂录」之一门。下文此种情况多,不再出校,详见本卷
末之「务目次」。
【宋会要】
京西抽税竹木务,在汴河上 东南,掌受陕西水运竹木、南方竹索,及抽筭黄、汴、惠民河商贩竹木。以京朝官或合门(秪)[祗]候一人勾当。旧有京东、西抽税竹木场,大中祥符四年,并入此务。
太宗淳化四年三月,诏三司:「凡运竹木,须具长短、阔厚径寸及竹木名目。」
至道三年四月,诏:「应纳修河竹篾等,令竹木务别具帐,申三司胄案。」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五月,诏:「竹木务每纳凤翔司竹监,除留二年准备修造外,剩数许令出卖。」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煎胶务
煎胶务
【宋会要】
太平兴国元年,置场,煮皮为胶,以给诸司之用。以三班及内侍一人监。其退料,亦置场出鬻。匠十二人。
真宗
景德二年三月,诏皮角库:今后作坊、弓弩院合使麂鹿皮,常约数申三司。
三月,诏:「皮角场库旧监官五人,自今止置二员。」
神宗熙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军器监官、勾当皮角四场库解师锡申:「本场阙少工匠,检会元额,诸作五百三十人,见阙三百一十人。自来除造旬课外,如有非次生活,并于诸作相兼(拖)[施]功制造。本作别无生活,即权分诸作执役。体得逐作课轻,可以量添皮数,减下人工,元请物料,亦可减省。今相度,减省物料、工限造下人工,元请物料,亦可减省。今相度,减省物料、工限造作,每日计得一百五十余工。」本监欲依所请,从之。
十月十五日,诏:「皮角库皮场,见管及接续收到不堪胶料皮并碎皮,不得支遣,准备内中取索。」
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诏:「皮角四场库监官并给添支十二千。二年为一任,界中无遗阙,与第等酬奖。」从军器监所请么。旧以官序定添支多少,本监以任责既均,不可增减。故有是请。
十年二月,军器监言:「编排皮角场库官物钱师孟状:『物数浩瀚,不曾支遣,堆积暴露,致有损坏。』本监欲乞令本库权住支纳,且将见在皮筋角委师孟同共编排,各着库眼收盛。如遇诸处纳了皮货,即轮监官一员就仓交纳。若敖眼少,即下仓场司权借。候支遣有序,却依旧交纳。今后熟造皮,先须契勘见在,依年月资次支遣,别无入料皮,方许创行熟造。如失契勘,致有积坏,并罪干系官吏。」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杂买务
杂买务
杂买务,在常乐坊,掌应奉内中卖买物色,平其价直。以京朝官及三班、内侍三人监,有库子、秤子、外催。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四月,诏:「内外诸司库务及内东门诸处造作,如官库内有物,不得更下行收市。应要物,委三司职官常预计度。若急须物色,官库内无,即于出产处收市;若不及,即从三司下杂买务收买,即不得直行行铺。如违,许诸色人陈告,监官劾罪严断。」
真宗咸平二年五月十一日,诏:「官中禁物,勒行人于杂买务纳下,本务令人供应。」
二十二日,诏:「杂买务买物支价钱,委监官当面将旬价纽计钱数责领。若三司乞破之时,须缴元帖,并领状申三司。」
景德三年五月九日,特奉诏内东门买卖司:「应内降出卖匹段,自今明上簿历,令使臣当面差人印记,具关子送下杂买务出卖。所有金银,印封记交付,更不得私将抵换匹帛下行出卖;所有诸宫院,亦令依此置历抄上。又内中自来有直卖诸般物色,并令抄上簿历拘管,依例具关子下杂买务取索供纳。又内中降出见钱,合杂买务收买。供应物色,自今便仰据数送下,依例下行收买供应,更不得将见钱转换不勘匹段兑卖。又内中所买羊肉,自今并令使臣上历,出给印押帖子,差辇官下行取买。诸宫院准此。」
十五日,诏内东门降出卖匹段,令左藏库送纳关报,杂买务依时估纳钱。
十九日,诏:「如有内东门买卖辇官诸色人将低
次匹帛换内降上好匹段,自今令杂买务暝门晓示,须先上门历,方将物于监官出头,仍桩定钱四千贯,分两番一季结筭,依旧收蹙零脚钱。每供物、卖物,限半月纳钱齐足。仍各置历拘辖。」
大中祥符二年五月十一日,上封事者言:「杂买务与内东门司出纳,咤缘为奸么。」真宗曰:「此二司屡曾制置,常给钱五百万于本司,以备支遣,不欲谷滞价直么。先帝时,常以钱百万命宋思恭检校,凡宫中市物,令实时面给其上。用讫,复增,常满其数。仍闻思恭亦不能尽副先旨。近日宫中凡所须索,并付左藏库,虽动须变转,且免扰民么。」
八月十日,诏:「洞真宫、开宝院、韩国长公主宅、广平公保信军院及应敕葬所买卖物色,并听从便,不须下杂买务。」是月,诏:「崇真资圣禅院于杂买务买物,虑其扰人,今后具数以闻。」
十月二十二日,诏:「内东门降出宣赐银及成器物,有镌凿官匠觔两字号者,委杂买务使臣看验,分厘色号,依时估取系省钱收买,送左藏库。候近千两,申三司煎炼。若无字号、不及色额器物钗钏,即付行出卖。」
二十三日,诏:「杂买务每有买卖,画一支给价钱,不得邀滞。」
五年八月,诏:杂买务市物,并须支一色见钱。
六年十一月,诏:「自今内降及诸色买卖金银器物,并送左藏库给钱;有带胶焊细碎物件,于杂买务出卖。」
七年十一月,诏内东门:「顺仪院、崇政资圣院、太和宫及房卧使臣买
卖,许令通行收买。除官库所有物外,各仰行人等第给限供纳。」
是月,诏杂买务:「应下行买物人价钱,不得住滞邀乞,其外催受得买物关子等物价,通下行户置历,于监官处书押。」
天禧二年十二月,提举库务所言:「杂买务准内东门札子,九月收买匹帛,内白絁每匹二千二百;十月收买皁絁,每匹二千八百,及收买果子添减价例不定,称府司未牒到时估。检会大中祥符九年条例,时估于旬假日集行人定夺,望自今令府司候入旬一日,类聚牒杂买务,仍别写事宜,取本务官批凿月日,赍送当司,置簿抄上点检。」从之。是月,诏:「三司、开封府指挥,自今令诸行铺人户,依先降条约,于旬假日,齐集定夺次旬诸般物色见卖价状赴府司,候入旬一日牒送杂买务。仍别写一本,具言诸行户某年月日分时估,已于某年月日赴杂买务通下,取本务官吏于状前批凿收领月日,送提举诸司、库务司置簿,押上点检府司。如有违慢,许提举司勾干系人吏勘断。」
仁宗皇佑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诏杂买务:「自今凡宫禁所市物,先须勘会库务,委阙者,方得下行,仍皆给直。其所非阙者,毋得市。」初年,仁宗谓辅臣曰:「国朝监唐世宫市之患,特置此务,以京朝官、内侍参主之,且防扰人。近岁非所急之物,一切收市,扰人亦甚矣。」故降是诏。
至和元年十一月,知开封府蔡襄言:「内东门市行人物,有累年未偿
价钱者,请自今并关杂买务以见钱市之。其降出物帛,亦值直于左藏库给钱。」从之。
高宗绍兴六年二月四日,诏:「和剂局药材,令杂买务收买。仍就令太府寺准备差使、杂买务监门机察钱物出入,除本身请给外,每月添支和剂局监门官日支食钱一色。」
同日,诏:「杂买务收买药材,除旧额专、副、手分、攒司、库子外,添置手分一名、书手一名。」
同日,诏:「杂买务收买药材,依杂卖场例,每贯收头子钱二十文省、市例钱五文足,应付脚剩等杂支使用,置历收支。年终,将剩数并入息钱。所有熟药所纳钱看搯,并依左藏库条法。其纳到钱,除纳支药材价钱外,见在钱并行桩管。」
同日,诏:杂买务,令临安府轮差兵士一十五人充把门,搜检巡防等役使。
二十三日,诏:「太府寺置牙人四名,收买和剂局药材,每贯支牙钱五文,于客人卖药材钱内支。如入中,依市直定价,责牙人辩验无伪滥勘充修合状,监官再行审验,定价收买。如受情中卖伪滥,牙人例外收受钱物,许(入)[人]告,每名支赏钱五十贯,并依《伪滥律》断罪。及官知情,各与同察,减二等。」
五月十五日,朝旨:每贯于客人处更支牙钱二十文。以无人应募么。
同日,诏:「收买药材,令临安府市令司每日开具药物名件、实直价例报杂买务,申太府寺照会。」
孝宗隆兴二年二月十六日,吏部状:「都省批下本部申明:『杂买务阙,未审日后合从是何选分差注,
或系堂除 』后批:照应已降指挥,许通差文武臣。」尚书左选勘会:「今将《绍兴格》并续降指挥参照立定差法:杂买务选注通判、知县资序、不曾犯赃私罪、年未六十人,仍不注初磨勘改官人。」尚书右选勘会:「杂买务阙,通差文、武臣,今欲差亲民资序、不曾犯赃私罪、年未及六十人,候尚书左选关到指挥日,出暝召官指射。如同日有官愿就,即先差承务郎以上,次注大使。其为任使阙年限,并依见行格法施行。」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铸金写务
铸金写务
铸金写务,在显仁坊,掌造铜铁金[ (月)]石诸器及道具,以供出鬻之用。旧在京铸钱监,景德三年废钱监,改今名。以京朝官,三班二人监,工匠一百十人。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六月,诏:「京城修造楼台殿宇、三门帐生所用门环浮沤、钉线叶段,令铸金写务将物料点金[ (月)]石充用。其造相轮,将金[ (月)]石与生熟铜相兼铸造。」
五年六月,诏铸造务诸作,每夏月役半功,至午时放。
天禧元年,诏点合金[ (月)]石所,以其事并入铸金写务。
仁宗天圣八年四月,三司言:「准《编敕》:『铙、钹、锺、磬、酒旋子、照子等,许令在京铸金写务在外于就近便官场收买,并须镌勒匠人、专、副姓名,并监官押字。将往外处者,仍给公据。』今详铸金写务逐旬造到器用功课斤两,欲先令尽数赴省呈验讫,差人押赴在京商税院出卖。」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车营务
车营务
车营务,在敦教坊,掌养饲驴牛驾车,给内外之役。以京
朝官、诸司使、副、三班、内侍三人监,役卒四千四百零一十二人。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致远务
致远务
致远(坊)[务],在永泰坊,掌养饲驴、髅,以供载乘舆行幸什器及边防军资之用。监官三人,以车营务兼领,兵校千六百二十四人。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折博务 毕衍《备对》
折博务毕衍《备对》
陕西一十四州军折博务,系入中见钱、粮草,算买盐钞。内延、环、庆、原、(谓)[渭]州,镇戎、须德、保安军,并买白盐。诸路五折博务。秦州、熙州、河州、洮州、岷州、延州、环州、庆州、原州、(谓)[渭]州、通远军、镇戎军、德顺军、保安军。
《建安志》:折博务,建安州旧有之,后废。按《会要》:至道二年,发运使杨允恭请令商人入金帛于务,悉偿以茶。自是鬻盐得实钱,茶无(带)[滞]货,岁课增五十余万缗。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窑务
窑务
京东西窑务,掌陶土为砖瓦器,给营缮之用。旧有东、西二务,景德四年废,止于河阴置务,于京城西置受纳场,岁六百万。大中祥符二年复置东窑务窑:原作「窖」,据《事物纪原》卷七改。下同。。以诸司使、副使、三班三人监领,匠千二百人。受纳场改为西窑务,以三班二人监。所有匠,有瓦匠、砖匠、装(窖)[窑]匠、火色匠、粘较匠、勿鸟兽匠、青作匠、积匠、軬(窖)[窑]匠、合药匠十等。岁千一百五十四万。二月兴工,十月罢作。
真宗景德四年七月,诏
以废窑务薪盖分给诸班直、诸军司窑:原作「窖」,据《长编》卷六十六、《事物纪原》卷七改。。
大中祥符二年五月,以修玉清昭应宫,特置东(窖)[窑]务。
三年十二月,诏东(窖)[窑]务蒿场,自今止使臣二人监当,月给食直钱五千。
神宗熙宁七年五月,江陵府江陵县尉陈康民言:「相度南京、宿、亳收市(窖)[窑]柴衙前合行减罢。勘会在京(窖)[窑]务,所有柴数,于三年内取一年最多数,增成六十万束,仍与石炭兼用。除场驿课扑到外,召人户断扑,自备船脚。其石炭,自于怀州九鼎渡、武德县收市及勾当。」东(窖)[窑]务娉石乞将石炭出货,只以(窖)[窑]柴供应,下将作监相度。监司言:「乞将南京、宿、亳州抛买未起(窖)[窑]柴,般运赴京(椿)[桩]充准备外,宜依康民所请。其出卖石炭,每秤定价六十文。」诏:「除武德县收市不行外,余并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榷货务
榷货务
【宋会要】
榷货务,旧在延康坊,后徙太平坊。掌受商人便钱、给券,及入中茶盐,出卖香药、象货之类。以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人监。太平兴国中,以先平岭南,及交趾、海南诸国连岁入贡,通关市,商人岁乘舶贩易外国物,自三佛齐、勃泥、占城,犀、象、香药、珍异之物充盈府库,始议于京师置香药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命张逊为香药库使以主之,岁得钱五十万贯。大中祥符二年二月,拨并入榷货务。
太宗淳化五年三月,诏:「在京榷货务入博绢帛,今后或价减委监官子细勘会。价(长),即申三司取旨挥。」
至道二年十一月,诏:「榷货务博卖香药收钱帛,每月收十次送纳。」
真宗咸平二年九月,诏榷货务招诱客人,将银、钱、紬、绢入中,并卖象牙,令香药库将合出卖第一等牙品配支拨。
四年六月,诏:「榷货务每月支俸钱,并依次排垛支给,监官提举,无得夹带新小镴钱。」
七月,诏泽州大广铁冶,许商旅于泽、潞、威胜军入纳钱、银、匹帛、粮草折博,及于在京榷货务入中(传)[博]买。
景德元年正月,诏榷货务入中金、银并纳内藏库。
闰九月,诏榷货务所卖紫赤矿、香药,令依市寔价出卖,不得亏官。
三年二月,诏:「客旅见钱往州军使用者,止约赴榷货务便纳,不得私下便换。如违,许人陈告,依漏税条抽罚后重罪之。仍令开封府出暝晓谕。其诸城门 ,不得私放出见钱。」
三月,诏榷货务:「应有客旅入到罗、絁、绫,并以见卖估价,折博纽筭,支解盐交引。」
大中祥符二年正月,(许)[诏]许贩茶客于榷货务投状,具言有若干交引在某场,欲往请合纳税钱,上簿拘辖,令三五人连状委保。又召交引铺户充保,给公凭付客支讫,本场径具数人递关报。本务立限半年送纳税钱,限满不至,于元保人处理纳。候客赍到脚地公引,合筭一路税钱数同,即勾簿毁公凭。
二月,诏香药榷易院自今并入榷货务,一处勾当。
六月,诏:「榷货务课利浩大,本务公人,(请)[诸]处不得抽差。」
八月,诏榷货务:「客便纳金银、钱帛、粮草,合支香药、象牙者,于香药库拨请还客,年额五十万,不得于榷货务课利衮折。各具增亏比较申奏。」
四年十月,诏杂卖场今后更不卖茶,止令榷货务将每年折支料钱茶二万五千六百贯,招致客旅入中,往向南茶市收钱数,桩拨充杂卖场课额。
是月,三司言:「衣库使、监榷货务安守忠,一界收到出剩课利万数至多,覆之皆寔。」诏特改军器库使。
五年十一月,诏榷货务:每年许客便见钱五万贯,指射广南东路州军支还。如(常)[市]舶司要钱,即预申三司任便。
六年七月,诏:「交引铺户,榷货务给与印历,逐名抄上客钞,纽筭交引请钱,以三五名为一保,具物产抵当,每铺户据名具申三司。开封府取责门铺晓示客人,许令下钞贴筭,牙保人须得引客于王名铺内下钞王:疑有误。,不得邀滞。」
七年五月十
七日,诏:「应入中交引请乳香者,元保铺户引客于监务处,当面支给。」
十九日,诏:「应假香、回纥香、黑锡、白镴私下便钱,令京城门商税院缉逐告捉,榷货务不须巡捕。」
天禧元年四月六日,三司言:「在京榷货务入便,请以大中祥符七年收钱二百六十一万余贯为额,每岁比较不及数,当职官吏准条科罚。」从之。
四年四月,以弓弩院为榷(火)[货]务,远火患么。
仁宗天圣元年四月,诏:「(诏)[访]闻在京榷货务入中罗帛低次轻快,亏损官价,盖本务监、专不切子细看估。自今令三司、都大提举、诸司库务司钤辖,应是纳折博(人)[入]中官物是:疑当作「便」。,并仰用心点检。更敢违慢,重寘之法。」
三年三月,三司言:「乞选差曾经外任廉干使臣殿直已下二员,监在京榷货务门,仍二年一替。」从之。
神宗熙宁二年九月三日,诏令在京榷货务封桩折解钱内借支与在京府界县分等,收籴斛,据籴到数,充聚每年淮南发运司上供年额。所借过钱,即令发运司却据钱数收买金、银、绢、帛送还本务,以免岁计般辇不足么。
三年十月二十五日,三司言:「近乞举榷货务监官文臣两员、使臣一员,奉诏举小使臣一员,缘旧条举大使臣勾当。」诏今后于大小使臣内通选奏举。
四年正月十二日,出榷货务钱五十万贯,助籴陕西军粮。复以京东支与河北封桩紬绢三十万匹、钱十万贯还榷货务。
五年七月五日,诏并榷货务入市易务,将市易务作上界,以榷
货务作下界。仍以东、西务为名,所有公人,即将榷货务旧额并市易务新添人数量行拘定。从提举市易务所请么。
高宗建炎二年正月十日,诏真州榷货务与行在印卖钞引并为一司,以「行在榷货务」为名,依旧随处置局,梁杨祖、杨渊依旧提领。其提辖等官,以「行在榷货务」系衔。初,专一措置豹用,充车驾巡幸提举一行事务。黄潜厚言:「茶盐之法,令客人于在京榷货务入纳见钱,请买钞引,于诸路筭请茶盐。近令真州置司,印卖钞引。今来车驾驻扬州,去真州止五十余里,又水陆相通,而两处出卖钞引,客旅尽赴行在兴贩物货,理宜从长措置。欲乞移真州榷货务于行在(杨)[扬]州置局。其真州茶盐司已造下及扬州通判见卖钞引,并入行在榷货务,衮同招诱出卖。将来回銮,依旧并入在京榷货务。」故有是诏。
十月十九日,诏:「提领措置茶盐司官吏并行在都茶场榷货务官吏,依自来实合推恩人例,各转一官。」以在京榷货务、都茶场近移真州置司,措置东南茶盐、印造钞引、招诱请筭,收课息五百余万贯故么。
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天头原批:「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条移后。」按即移于「(绍兴)四年四月十七日」条上。,诏:「客人愿于行在送纳见钱,或用金银筭请钞引者听。仍令提领司措置受纳,限日下给公据或合同递暝前去。令杭州本场候到,日下筭给钞引。」
绍兴元年八月五日,诏以榷货务、都茶场自建炎四年五月十五日至绍兴元年七月三日终,收到茶盐、香钱六百八万九
千余贯,左、右司官吏各转二官。左司员外郎林平之已离任,与减二年磨勘。
二年闰四月四日,左司郎中姚舜明、右司郎中张公济、员外郎胡世将、检正诸公之事仇愈言:「榷货务、都茶场收桩钱七百万贯,各该转一官。舜明等主管本司职事日浅,难以叨冒恩赏,且茶盐司羡固亦何功 乞更不施行。」从之。
九日,诏绍兴府榷货务、都茶场移于建康府置局,限三日结绝讫,起发前去。
二十三日,诏榷货务:「今后如桩收钱及一千万贯,其应干官(官)吏,仍须首尾在职管干、不系去官改役之人,方合推恩转官。」以左司郎中姚舜明等辞赏,咤有是诏。
十二月三十日,诏榷货务依在京日火禁,并依皇城法。
二年四月一日,诏:「吉州榷货务、都茶场监官陈蔼等,到任一季内起到茶、盐等钱三十万贯,职事修举,特与转一官。余官吏并依已降(旨)挥施行。」
五月七日,诏:「今后镇江府、吉州榷货务、都茶场应申奏行移,各以『行在场务某州某府置场务』为名。」以从来 称「行在场务」,无以区别,故有是诏。
八月二十八日,诏榷货务、都茶场许台谏取索及勾唤人吏。
十二月二十三日,诏提辖榷货务兼都茶场见阙官,令黄叔敖具名奏差一次。
四年四月十七日天头原批:「『三年十月二十五日』条,移『四年四月』上。」,诏:「榷货务、都茶场官吏、专副、押号簿使臣、诸色(秪)[祗]应人、提领司、左右司、太府寺、交引库官吏、二省户房专呈新法并本房寔该首尾人,并依去年收支及一千万贯推恩
体例施行,余并更不推恩。愿换支赐者,依绍兴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权减半指挥支给。转官碍止法人,于元推恩体例内除去『行』字,止令依条回授。三省该转资人,更不支破所转资请给。」以提领榷货务、都茶场申本务场并真州、吉州、镇江府务场一年内共收到茶、盐、香钱一千六百余万贯,乞推赏故么。
五年三月三十日,(认)[诏]于真州别置务场,给卖钞引,只许客人筭请楚州盐钞。其乳香、茶引,不拘路分,并许给卖。既本州岛兴买务场,即镇江府定是入纳不多,可那移官吏前去真州。其镇江府务场,依旧存留看管,不得损坏。
十一月六日,都省言:「行在榷货务状:『契勘吉州榷货务给卖广东盐钞,系客通贩往荆湖南北、处、吉州、南安军及广东本路住卖,依近降绍兴五年十月六日指挥,广东一分盐,依旧官般官卖应付漕计外,二分盐只许在广东本路住卖,不得贩往荆湖南北、江西吉州、南安军。其吉州榷货务,止系给卖(东)[广]东二分盐钞,所管职事不多,兼洪州安抚司即目亦卖上件盐钞,其吉州自不须专治务场。』」诏吉州榷货务、都茶场并罢。
六年八月,诏:「每岁通收钱一千三百万贯,即依已降指挥推赏。」绍兴二十四年,行在、建康、镇江三务场共收二千六十六万七千四百九十一贯二百六文:盐钱一千五百六十六万五千六百一十五贯四百三十文,茶钱二百六十九万四千四贯五百七十七文,
香矾钱一百九万九千一百八贯六百八十五文,杂纳钱一百二十万八千七百六十二贯五百一十四文;绍兴三十二年,回税场共收二千一百五十六万六千九十二贯六百七十一文按:此数字与下文盐钱、茶钱、香矾钱、杂纳钱四者之和有一定出入。:盐钱一千七百九十六万九千一十一贯六百九文,茶钱二百一十二万一千四百七十七贯七百五十八文,香矾钱一百一十九万五千八百五十四贯二百四十六文,杂纳钱二十七万九千四百四十九贯五十八文。至干道六年三月二日,诏:「将三务场收到茶盐、香矾钱各立定岁额钱数,行在八百万贯、建康一千二百万贯、镇江四百万贯。如及额,官吏方得依例推赏;如亏,不及一分,免行责罚。」
十一月二十五日,诏榷货务、都茶场监官通行管干,仍以「监榷货务、都茶场」系衔。
七年闰十月二十四日,诏榷货务拨隶户部。户部尚书章谊札子:「契勘榷货务旧曾申明乞罢提举官,将职事隶属户部。近来朝廷以事任至重,复置提举,见系(宜)[官]总领。缘独员,别无同官商量,窃恐 事。欲望朝廷指挥,依旧隶属户部,同郎官、长贰通行签押,或只乞长、贰通行提举。」故有是诏。
八年六月二十五日,诏:「起发广钞,差枢密院使臣管押,除身分驿券外,每员依本务号簿官,往回每日支食钱五百文省。起发日,从交引库勘会的实程数合支钱,报本务支给。仍每员支起发钱一十五贯文,月给赡家钱一十贯文。出门起支,入门日
住给。止于本务头子市例钱内支给。」
十一年二月三十日,诏:「茶盐(惟)[推]赏,其本务郎官、太府寺及榷货务、都茶场官,自绍兴元年以后到任之人,并计日推赏。」先是,指挥以在岁终合该全赏,及三季已上减半,缘未及三季之人,不预赏典,故有是命。
十四年二月二日,三省言榷货务、都茶场茶盐推赏文字,上咤论及祖宗时茶盐钞法:「边面纳粟、京师请钞,公私皆便,不惟可以实边,又免漕运之劳。朕尝思之,祖宗立法,无有不善者,岂可轻议变易 」
孝宗隆兴元年八月十四日,榷货务、都茶场状:「元管号簿官共一十二员,今欲榷货务、都茶场各于六员内减二员。」从之。
二十三日,诏户部将诸路茶盐司起到钱物令项桩管,非奉朝廷指挥,不得擅行支用。具已收到数目申尚书省。今后遇有合起发钱物,并赴行在榷货务、都茶场送纳。
二年正月二十五日,户部言:「榷货务、都茶场隆兴元年正月四日至隆兴二年正月三日终,一全年收趁到茶盐、乳香等钱增羡。照得检正都司、三省、户房,点检催驱印房、金部、太府寺及交引库,各有转官减年等第支赐。今勘当,欲依所定乞施行。」从之。
干道元年七月二十日,诏建康府榷货务茶场合令工部铸印一面,付礼部给降,候新印到日,将旧印申缴礼部施行。
八月二十八日,宰执进呈榷货务、都茶埸趁办茶盐推赏等第,上曰:「三场务官吏可依旧制,其余该转官减年,
并给公据。所有比换支赐,权行住罢。」
九月二十六日,权户部侍郎曾怀言:「[行]在、建康、镇江府榷货务、都茶场收趁茶盐钱,每遇次年正月四日,一全年照递年所收各行比较,更不通比。如有增羡去处,乞依旧格推赏。或有亏欠,取旨黜责,庶几赏罚公明,可以惩劝。」诏从之。
十一月三日,户部言:「榷货务给卖盐钞,每袋添钱三贯文省,永为成法,日后更不增减。」从之。
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诏榷货务、都茶场依建炎三年指挥,委都司官提领措置,户部长贰更不兼领。
六年二月三日,吏部[言]:「检准干道三年指挥:『榷货务、都茶场提辖监官、左藏库监官,今后并先差知州,次通判,次第二任知县人。』今看详,乞依干道三年指挥施行。」诏今后依旧通差武臣大使以上第二任亲民资序人,其文、武,依吏部看详到事理施行。
三月一日,权户部侍郎叶行言:「勘会(二)[三]务场每岁所收入纳茶盐等钱,依已降指挥,各行比较,如有增羡,方合理赏。窃虑却将别色应数,乞将三务场收到茶盐、香矾钱各行立定岁额钱:行在八百万贯,建康一千二百万贯,镇江四万贯。如收趁及额,官吏方得推赏;如亏及一分已上,各降一官,吏各从仗一百科断。其降出外路茶盐钞引,候卖到钱赴务场交纳讫,方许理数。」从之。
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中书门下省言:「勘会提领军器所及提领犒赏酒库,皆已差置干办公事提领。三务场管茶盐课额
浩大,与军器、酒库所事体一同,乞置干办公事一员。」从之。
九年七月十八日,枢密院言:「马军司合差拨将兵二百人,祇备不测风烛,赴榷货务防护。今欲将上件巘火军兵分行差拨:内殿前司差一百人,马步司各五十人,认定差拨。」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市易务
市易务
市易务在太平坊,隶都提举司。召人抵当借钱、出息,乘时贸易,以通货豹。监官三员,文、武使臣充。
神宗熙宁三年二月十一日,同管勾秦凤路经略使、机宜文字王韶言:「沿边州郡,惟秦凤一路与西蕃诸国连接,蕃中物货四流而归于我者,岁不知几百千万,而商旅之利尽归民间。欲于本路置市易司,借官钱为本,稍笼商贾之(剎)[利],即一岁之入,亦不下一二千万贯。」诏令将本司见管西川交子差人往彼转易物货,赴沿边置场,与西蕃市易。如合选差官,与王韶同共管勾。及应有经画事件,仰转运司从长相度施行。仍件析以闻。
七月十日,诏陕西转运司详度移市易司于古渭寨利害以闻。先是,王韶召对,言边事,请于古渭寨置市易司,许之。已而,李师中与韶异义,遣内侍押班李若愚与三司判官王克臣同行视,与师中协。上疑不寔,故复下转运司。
熙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诏:「天下商旅物货到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消折。至于行铺裨贩,亦为较固取利至多,穷窘失业。宜令在京置市易务,选差监官二员、提举官
一员、勾当公事官一员,召诸色牙人投状,充本务行人。牙人即不得拘系衙喏,非时勾集内行人供自己或借他人产业金银充抵当。五人以上为一保,遇客人贩到物货出卖、不行愿卖入官者,官为勾行牙人与客人两平商量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收买。愿折博官物者亦听。随抵当物力多少,令均分赊请,立一限或两限送纳价钱,半年内出息一分,一年即出息二分,并不得抑勒。若非行人见要物,然寔可收畜变转,委本司官同相度指挥收买,随时价出卖,即不得过收利息。其三司、诸司库务年计物若比在外科买得省公利烦费,亦就务收买。其置务,令三司相其地,以官屋充。其余条约,委三司、本司官申中书详定施行。」
《九朝纪事本末》:赞善大夫、户部判官吕嘉问提举在京市易务,仍赐内藏库钱一百万缗为市易本钱,其余合用文钞及折博物,令三司应副四月。先是,三司起请市易十三条,其一云:「兼并之象,较固取利,有害新法。令市易务觉察,申三司按置以法。」御批:「减去此条,余悉可之。」御史刘孝娉言:「于此见陛下宽仁爱民之至。」王安石曰:「孝娉称颂此事,以为圣政。臣愚窃谓比乃是圣政之阙。」上曰:「若但许法倾之,即兼并自不能为害。」安石曰:「若不敢明立法令,但许法相倾,即是纸铺娉家所为。」陈瓘论曰:「吕嘉问谓于律外别立市易较固一条,神考圣训以为已有律,不须立条。其时刘孝娉称颂圣训曰:『此仁厚爱民之意么。』安石奏曰:『孝娉之计非么,此事正是圣政之阙。陛下不欲行此兼并,所以窥见陛下于权制豪强有所不敢,故内连近习,外惑言事官,使之腾口么。』臣窃谓神考不欲于律外立较固之条,可谓仁厚爱民之意,刘孝娉将顺圣美,不为过么。日录之内,但为显扬嘉问,不以御批为是,不以孝娉为然,于造神考之言曰:『若许法倾之,则兼并不能为害。』又撰对上之言曰:『若不能明立法制,但许法相倾,即是纸铺娉家所为。』纸铺娉家为是百姓,制百姓不得,故止如此,岂有为天下主乃只如娉家纸铺所为,何以为之神主 呜
呼,『许法相倾』之语,谓之不诬可乎 『纸铺娉家』之语,谓之不诋可乎 神考爱民守法,而指为阙政,力主嘉问,遂至于侮薄君父,不亦悖乎 」七月五日,诏以榷货务为市易西务下界,市易务为东务上界。
十七日,镇洮军置市易(市)[务]。《九朝纪事本末》:七月辛卯,诏在京商税务、杂买场、杂买务并隶提举市易务。闰七月,先是,上批付王安石:「闻市易买卖极苛细,市人籍籍怨谤,以为官司侵泪,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可指挥,令只依魏继宗元擘画施行。」于是安石留身白上曰:「陛下所闻,必有事寔。乞宣示。」上曰:「闻榷货卖冰,致民卖雪都不售。」安石曰:「卖冰乃西园苑,非市易务。」上曰:「又闻卖梳朴即梳朴贵,买脂麻即脂麻贵。」安石曰:「若买即致物贵,即诸当尽贵,何故脂麻独贵 」上曰:「或云吕嘉问少年不练事,所置勾当人尽奸猾,嘉问不检察。」安石曰:「嘉问所置勾当人,如沈可道、娉用勤,若不收置务中,即必首为兼并害法。今置之务中,所谓御得其道,狙诈咸作使是么。」上曰:「又闻立赏钱捉人,不来市易司买卖。」安石曰:「此事尤可知其妄。吕嘉问连日或数日辄一至臣处为事,初臣要见施行次第,若有谤如此,臣无容不知。果有此事,则是臣欲以聚敛误陛下。陛下当知臣素行,若臣不如此,即无缘有此事。」上曰:「卿固不如此,但恐所使令未体朝廷意,更须审察。」安石曰:「此事皆有迹,容臣根究勘会,别具闻奏。」十一月丁巳,上谓王安石曰:「市易卖果寔,审有之,即太烦细,令罢之如何 」安石曰:「市易司但以细民上为官司科买所困,下为兼并取息所苦,自投状乞借官钱出息,行仓法供纳官果寔。自立法以来,贩者比旧皆即得见钱,行人比旧官司兼并所费十减八九,官中又得好果寔供应。此皆逐人所供状及案验事寔如此。陛下谓其繁细,有伤国体,臣愚切谓不然。今许官监酒,一升亦卖;许官监商税,一钱亦税,岂非细碎 又不以为非者,习见故么。臣以谓酒、税法如此,不为非义,何则 自三代之法固已如此。《周官》固已似商,然不云须几钱以上乃征之;泉府之法,物货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价买之以待买者,亦不言几钱以上乃买。又异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供王膳,乃取市物之滞者。周公制法如此,不以烦碎为耻者,细大并举,乃为政体。但尊者任其大,卑者务其细,此先王之法,乃天地自然之理。如人一身,视、听、食、息皆在元首,至欲搔痒则须爪甲。小大所在不同,然亦不可阙。如天地生万物,一草之细,亦皆有理。今为政,但当论所立法有害于人物与否,不当以其细而废么。」上笑且曰:「买得果寔,诚比旧极佳,行人亦极便。但行人皆贫弊,宜与除放息钱。」安石曰:「行人比旧已各苏息,可以存活,何须除放息钱
若行人已苏息,比旧侵刻之石,已十去八九,更须除放息钱,即见今商税所取不择贫富,固有至贫乏人尚为税务所困,亦合为之蠲除,彼何独蠲 除今诸司吏禄极有不足,乃令乞觅为生,不乞觅不能自存,乞觅又犯刑法。若除放息钱,何如以所收息钱增此辈录 」明日,进呈内东门及诸殿吏人名数,白上曰:「从来诸司皆取赂于果子行人,今行人岁入市易务息钱几至万缗,欲与此辈增录。」上曰:「诸殿无事,惟内东门司事繁,当与增禄。」安石曰:「如入内内(内)[侍]省吏人,亦当与增禄。盖自修宗室条制,所减货务甚多故么。」云云。又录廛人象府事白上曰:「此周公所为么。」上曰:「周公事未能行者岂少 」安石曰:「固未能行者,若行之而便于公私,不知有何不可 而乃变易以从俗流所见。」十二月乙亥朔,诏罢诸路上供科买。以提举在京市易务言上供荐席黄卢之类六十色,凡百余,州不胜科扰,乞计钱数,从本务召人承揽,以便民么。
熙宁六年正月一日,中书言,欲以市易务上、下界隶都省提举诸司库务。从之。《九朝纪事本末》:商税院、翰林图画院、杂买务、杂卖场、诸宫蹑真仪法从南郊太庙家事府司检详等库、都亭、怀远驿、三粮料院、内军器五库隶都大提举诸司库务。上批:「内军器五库官物,储积多在宫禁及收内降物,兼自有提举提点官,可不隶提举诸司。(条)[余]从之。」辛亥,枢密使文彦博言:「臣近言市易司遣官监卖果寔,有损国体,敛民怨,乞寝罢。至今涉旬,未闻施行。凡衣冠之家,罔利于市,搢绅清议,尚所不容,岂有堂堂大国皇皇求利,而不为物议所非者乎 」王安石白上曰:「陛下近岁放百姓贷粮至二百万,支十斗全粮给军,一岁增费亦计数十万缗,以至添选人俸,增吏禄,给押纲使臣,所费又亦百万缗。天下愚智,孰不以此知陛下不殖货利,岂有所费如此 而乃于果寔收数千缗息以规利者,直以细民么困于官中须索,又为兼并所苦,故为立法耳。」彦博所言,遂寝不报。二月丙子,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张焘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十二月二十七日,诏市易司市利钱粮留支用外,十万贯并送抵当所出息,准备支充吏禄。其抵当所,令都提举市易统辖,罢勾当曹官一员,却置勾当公事二员,专切检估。《九朝纪事本末》:熙宁七年正月癸亥,遣三司勾当公事李杞相度成都府置市易务利害。先已遣蒲宗闵、沈逵,令复遣杞。其后,上与辅臣论及市易,冯京曰:「曩时西川榷买物,致王小波之乱,故颇以市易为言。臣检《寔录》,寔有此说。」王安石曰:「王小
波自以饥民众,不为官司所恤,遂相聚为盗。而史臣乃归咎般取蜀物上供多而致,然不知般取孟氏库府物以上供,于饥民有何利害 」上曰:「李杞行未 」安石曰:「未么。然愿陛下勿疑,臣保市易必不能致蜀人为变么。」三月,先是,去年八月详定行户利害所言:「乞约诸行利入厚薄,纳免行钱,以禄吏与免行户祗应。自今禁中买卖,并下杂买务,仍置市司,估市物之低昂。凡内外官司欲占物价,则取办焉。」皆从之。上曰:「此固便于民,然须严立防禁,毋使觉察堕废。如天下百姓纳曲钱,异时盐酒既榷,其钱不能免么。」至是,上问安石:「纲免行钱如何 或云提汤瓶人亦令出钱,有之乎 」安石曰:「若有之,必经中书指挥。中书寔无此文字。」冯京曰:「闻后来如此细碎事都罢矣。」安石曰:「冯京同签书中书文字,皆所亲见,如何却言『闻不知先来如何细碎收钱,后来如何都罢』 若据臣所见,即从初措置如此,非后来方不收细碎事。不知冯京何所凭据,有此奏对。且言提汤瓶亦令出钱,必有人。陛下何故不宣示,付所司考寔。陛下治身以尧、舜,寔无所愧。臣诚无复可以论陈,至于难任人、疾谗说,即与尧、舜寔异。如市易司,非嘉问孰敢守法,不避左右近习 非臣孰敢为吕嘉问辩明,以忤近习 且市易事,臣一一亲经理其事,亦颇为劳费精神,正以不欲背负所学,为天下立法故么。若每每忤圣意,而又召致近习谗毁,乃作扰害百姓之事,不知臣欲以此何为 以为名,则不善;以为利,则无获。陛下试察臣所以区区为此者何意 」上曰:「何故士大夫言不便者甚众 」安石曰:「士大夫或不快朝廷政事,或与近习相为表里。今大小之臣,与近习相表里者极多,陛下不察耳。自古未有令近习如此而能兴治功者。」初,吕嘉问以户部判官提举市易务,挟王安石势,陵慢三司使薜向,且数言向沮害市易事。及曾布代向为三司使,素知嘉问骄恣,怀不能平,又闻上数以市易苛细诘责中书,意欲有所更张,未得间么。是月丁巳,上坼降手札赐布曰:「市易务近日收买货物,有违朝廷元初立法本意,可详具奏。」布先受命察访河北,辟魏继宗同监市易务。嘉问自初建议嘉:原作「喜」;建:原脱,均据《长编》卷二五一改、补。,以至其后增损措置,莫不与闻。布遂携继宗见安石,具言曲折,曰:「布翌日当对,欲悉以此白上。」安石诺之。辛酉,布对崇政殿,具奏所闻。上览之,矍然喜见于色色:原作「见」,据《长编》卷二五一改。,问布曰:「王安石知否 」又问:安石以为如何安:原作「王」,据《长编》卷二五一改。 」布皆对以寔,且言事未经覆案,未见虚寔。上曰:「朕么已闻之,虽未经覆案,思过半矣。」布始得对,方待次,安石先奏事,上谓安石曰:「曾布言市易不便,知否 」安石曰:「知之。」上曰:「布言如何 」安石曰:「布今上殿,必自言。」遂留身白上市易事:「臣每日考察,恐不致如言者,陛下但无仓卒,容臣推究,陛下覆验,更功曲直,布与嘉问不相足。」布所言既送中书,是坼,上批问安石:「恐嘉问寔欺罔,非布
私忿移怒。」安石具奏,明其不然。于是有诏,令布与吕惠卿同根究市易务不便事惠:原作「嘉」,据《长编》卷二五一改。。安石意主嘉问,而不以布言为是,故使惠卿居其间么。乙丑,曾布既受诏,同吕惠卿根究市易务事,或为言中书每以不便事诘嘉问,嘉问未尝不巧为蔽欺。至于案牍,往往藏匿改易。布又闻嘉问已呼胥吏将案牍还私家隐藏更改,遂奏乞出暝,以厚赏募告者。明日,上批:「依奏,付三司施行。」布即暝嘉问所居。又明日,惠卿至三司,召魏继宗及行人问状,无复有异辞者。惠卿退,以继宗还官舍,诘布所以辟魏继宗为指使缘由,再三诱胁继宗令诬布,以增功所言。继宗不从,反具以告布。惠卿又遣温卿密造王安石,言张暝事,且曰行人辞如一,不可不急治继宗。若继宗对语小差,则事必可变。而嘉问诉于安石尤切,安石欲坼收张暝,左右白以有御宝批,乃止。是日日:原作「以」,据《长编》卷二五一改。,惠卿以急速公事求独对,布亦具继宗所告曲(拆)[折]以闻,并言惠卿所见不同,不可共事,乞别选官根究。未报,而中书建白:「三司承内降,当申中书覆奏取旨。擅出暝,欲案治。」诏官吏特释罪。其元批「依奏」指挥更不施行,暝仍缴纳中书。布论三司请奏,御批例不覆奏。且三三常申,知中书虑无罪,可放。寻有诏如布请,惠卿等侧目矣。熙宁七年四月五日,诏:「自今诸国进奉人到阙,更不差市易务上界官主买卖。」《九朝纪事本末》:四月己巳,翰林学士吕惠卿言:「奉诏,与曾布同根究市易事。勾集行人照证,而有臣未到已前布所取状。臣恐当再行审覆。乞下开封府,暂追付臣处供析,即更不系禁。」中书欲依惠卿所乞施行。上批:「可令布、惠卿一处取问,所贵不致互有辞说。」三司既收暝放罪,上复以手札赐布,令求对。布即具陈行人所诉,并疏惠卿奸欺以闻。及是布对,上慰谕么之,咤曰:「惠卿诚不可更共事。」而又陈薜向编管无罪牙人事。上惕然咨嗟曰:「此事朕与有罪,当时失于详究,便令依奏。今已无及,唯当速释之耳。」布言:「编管人情轻,一期即放逐便,其人皆已放还矣。」时上意犹必欲按治,而王安石卒不肯舍惠卿用他官。惠卿奏请审覆,盖谋独变事么。上疑焉,故仍以付两人。己卯,详定行户利害所言:「自今凡有体问行户所状,乞降本所,以凭具析申奏。」从之。上初以布言为足,已而中变,从惠卿请,送魏继宗于开封府知在。布又言:「臣自立朝以来,每闻德音,未尝不欲以王道治天下。今市易之为虐,固已凛凛乎间枯阡陌之事矣已:原作「以」;间:原作「问」;阡:原作「除」,均据《长编》卷二五二改。。近日嘉问奏称熙宁六年收息八十余万,贴黄云:『近差官往湖南贩茶、陕西贩盐、两浙贩纱,皆未敢计息。』臣以谓如此政事,书之简牍,不独唐虞三代所无,历蹑秦汉以来衰乱之世,恐未之有么。」上笑而颔之,谓布曰:「惠卿不免共事,不可与之喧争于朝
廷,蹑听为失体。」退与惠卿召行人于东府,再诘其所陈,如前不变。而王安石恳求去位,引惠卿执政,上既许之。乙酉,布复与惠卿会,惠卿颇有得色,诟骂行人及胥吏,以语侵布,布不敢较么。丙戌,礼部侍郎、平章事王安石罢知江宁府、蹑文殿大学士,吏部侍郎、知大名府韩绛依前官平章事、监修国史,吕惠卿为参知政事。安石为政凡六年。会么旱,百姓流离,上忧见颜色,每辅臣进对,嗟叹恳恻,益疑新法不便便:原作「从」,据《长编》卷二五二改。,欲罢之。安石不悦,屡求去,上不许,而吕惠卿又使其党日诣匦函假名投书,乞留安石坚守新法,安石坚求去,余见王安石迹下。壬辰,中书奏事已,上论及免行利害,且曰:「今日之法,但当使百姓出钱轻如往日,便是良法。至如减定公使钱,人犹以为言者,此寔除去衙前陪费深弊。且天下贡奉之物,所以奉一人者,朕悉已罢去。人臣亦当体朕此意,以爱惜百姓为心。」冯京曰:「朝廷立法,本意出于爱民,然措置之间,或有未尽。陛下但当辟广聪明,尽天下之议,便者行之,不便者不吭改作,天下受赐矣。」五月辛酉,中书户房比对市易务事,及曾布根究市易违法事。诏章惇、曾孝宽就军器监置司根究以闻。吕惠卿又于户房会计治平、熙宁豹赋收支之数,与布所陈不同。上令布分析所以不同咤依具奏。后八日,布对于延和殿,言户房所以不同之故,上以布言为然。布咤言:「市易已置狱,朝夕窜黜,自尔必无繇复望清光。」上曰:「卿为三司案所部违法,有何罪 」布曰:「陛下以为无罪,不知中书之意如何 况臣尝自言与章惇有隙,今乃以惇治狱,其意可见。」上曰:「有曾孝宽在,事既付狱,未必不直。」布曰:「臣与惠卿争论职事,今惠卿已秉政,势倾中外,虽使臣为狱官,亦未必敢以臣为直、以惠卿为曲。然臣为翰林学士、三司使,地亲职重莫如臣,所陈之事,皎如日月。然而不得伸于朝廷,孤远之士,何以望于陛下 都邑之下,人情恟恟,怨嗟沸腾,达于圣听,然而不得申于朝廷。海隅苍生,何所望于陛下 臣得罪窜谪,何所敢辞 至于去就,亦不系于朝廷轻重,但恐中外之士以臣为戒,自此议论无敢与执政不同者尔。」上慰劳之曰:「卿不须如此。」自尔不复请对,后八十余日乃贬。七月乙卯,诏广州市舶司依旧存留,更不并归市易务。八月丙寅朔,上批:「提举市易司奏市易二年收息钱九十六万余缗,累年朝旨已支九十五万缗,可契勘何月日指挥,支往何处 」讫无行遣,朱史削去,以为支拨息钱不合书,新本亦削去。今复存之,此亦可见市易司为欺么。壬午,翰林学士、行起居舍人、权三司使曾布落职,以本官知饶州;都提举市易司、国子博士吕嘉问知常州。军器监狱具布坐不觉察吏人教令行户添词理,不应奏而奏,公罪杖八十;嘉问亦坐不觉察杂买务多纳月息钱,公罪杖六十。而中书又言:「布所陈
治平豹赋有内藏库钱九十六万缗平:原作「中」,据《长编》卷二五五改。,当于收数内豁出。布乃于支数除之。(令)[今]御史台推直官蹇周辅劾布所陈劾:原作「合」,据《长编》卷二五五改。,意欲明朝廷支费多于前日,致豹用阙乏,收入之数不足为出,当『奏事,诈不寔』,徒二年。」而有是命。魏继宗仍追官勒停。初,市易之建,布寔同之,既而揣上意疑市易有弊,遂急治嘉问。会惠卿与布有隙,乘此挤布。而议者亦不直布云。周辅,双流人么。
九月十七日,都提举在京市易司乞罢本司提举官,岁终比较推恩。其监官,自从旧赏格。从之。
十八日,诏新知常州国子博士吕嘉问监市易务上界;职方员外郎刘佐、西头供奉官吴直卿并迁一官;勾当公事、项城县尉刘迥为奉礼郎,各减磨勘三年。余官吏循资赐钱有差。以三司驱磨市易上界课利,比六年增十余万缗。
十月十九日,河北西路转运司言:「连岁灾歉,乞赐钱资助经费。」诏赐发运司支市易务收管钱二十万缗。
八年四月三日天头原批:「八年四月三日条移后。」按即移于「四月二十三日」条上。,诏熙河路市易隶经略司。从知熙州高遵裕等请么。《九朝纪事本末》:十二月乙亥,虞部员外郎、新知常州吕嘉问提举河北籴便粮草,复理提点刑狱资序。以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张谔讼嘉问不应黜降故么。初,王安石既有江宁之命,谔与嘉问持安石而泣,安石劳之曰:「已荐吕惠卿矣。」两人收泪谢安石。「收泪谢安石」,此据魏泰《东轩录》。
熙宁八年二月,诏秦州、永兴军、凤翔府、润州、越州、真州、大(明)[名]府、安肃军、瀛州、沧州、定州、真定府并置市易司。《九朝纪事本末》:二月癸酉,蹑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知江(江)宁府王安石依前官平章事、昭文餐大学士。三月戊午,上问王安石外事,安石具道虽胜往时,然监司未尽称职。上曰:「人才止如此。」安石曰:「人才诚是少,然亦多蹑望,不尽力。缘尽力则犯众,众怨则伤以法,而朝廷或不能察,不能察则反得罪,不如咤循偷惰之,可自安。外官固未论,如吕嘉问,内则犯近习贵戚,外则与三司、开封日夕办事,以守职事行法,至于置狱推究,奸罔具得。而嘉问乃以不觉察杂买务剩收人情愿纳息钱二贯降小处知州,若剩收息钱可罪,监官宜不免;监官以去官
获免,则嘉问是咤罪人以致罪,如何更有罪可科 且自来提辖场务、诸省寺之属,何曾有坐辖下场务不觉察杖罪降差遣者 天下皆见尽力为朝廷守法立事如嘉问苟不容,则孰肯尽力 莫不为咤循偷惰之行。」上曰:「嘉问已与复差遣。」安石曰:「李直躬之徒作转运,却令嘉问提举便籴,此岂官人之宜 」上曰:「与移一路转运。」安石曰:「陛下必欲修市易法,则须却令嘉问领市易。」上曰:「恐吴安持忌其来,又复失吴安持心。」安石曰:「臣以女嫁安持,固当为其审处。今市易事重,须嘉问与协力乃可济,不然他时有一阙失,必更上烦圣虑。」又荐嘉问及张安国可为宰属。上皆以为可。闰四月,上尝与岐王颢、嘉王頵击球戏,赌玉带,頵曰:「臣若胜,不用玉带,只乞罢青苒、市易。」上不悦。十月,都提举市易司言:「袁州和买紬绢,旧以盐准折。(令)[今]乞依诸路例,每疋给钱若干,从本司遣官,据今支盐数,以末盐钞赴州出卖。」从之。辛亥,复置杂买场。初,三司请废杂卖场,中书户房以为不便,下三司,而三司议与前异,乃复置。诏三司官上簿诏:原作「场」,据《长编》卷二六九改。。熙宁九年正月二十二日,中书门下言:「都提举市易司申,杭州市易务今年课息比较,立定酬奖:第一等,同提举官逊迪转一官,赐钱百千;第二等,兼提举权转运使王庭老减二年(勘)[磨]勘,勾当公事曹彦候及三考日循一资;第三等已下官吏,依在京市易务次第支赏。」从之。二十四日,三司言:「市易务上、下界监官同共相度,欲将上界并入下界,其官物买卖,并从一人出入。令监门官员各管本界门历,委(委)得各无相妨。」从之。
四月二十二日天头原批:「『八年四月三日』条移『四月二十二日』上。」,体量成都府等茶场利害刘日左言:「询究商贾及牙店人么来通贩射利本末,自来陕西客人兴贩解盐入川,却买川茶于陕西州军货卖,往还获利最厚。今欲依客例,逐年以盐十万席、茶六万驮为额,约用本钱二百一万贯足,比商贾取利,皆酌中之数。更不许客人兴贩入川、陕路。」从之。仍以日左提举成都府利州秦凤熙河等路茶场公事,兼熙河路市易司。《九朝纪事本末》:四月甲申,金部员外郎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吕嘉问、兼提举市易司王安石言:「近京师大姓多止开质库,市易摧,兼并之效似可见摧:原作「榷」,据《长编》卷二六二改。,方当更修法制,驱之使就平理。」上曰:「均无贫固善,但此事难尔。」安石曰:「秦能兼六国,然不能制兼并制:原作「兼」,据《长编》卷二六二改。,反为寡妇清筑台。盖自秦以来,未尝有摧制兼并之术,以至今日。臣以为苟能摧制
兼并「摧」后原有一「能」字,据《长编》卷二六二删。,理豹则合与须与,不患无豹。臣尝论廪饩当称事,政为此么。」后数日,吴安持辞市易,上不许。安石曰:「臣与嘉问亲厚,非有它,但与议市易而已。然其被诬,臣以亲厚之故,已难为之辩明。况臣女婿,恐有事,愈难为言为:原脱,据《长编》卷二六二补。。乞别选人。」上固不许。丁亥,都提举市易司贾昌衡等言:「金宝非衣食所资,但当禁其侈僣。若有縻坏,旧法致之以死,则论罪太重,购以厚赏,则为禁太密。今新 止坐以销金为饰者,旧法已删改,其縻坏金银,盖已无禁,然民尚循前法,未敢通用。已令本司造金银出卖令:原作「今」,据《长编》卷二六二改。。」上批:「市易务箔金宜罢出卖;已成者,听于后苑作折银。」五月,都提举市易司言:「本司统辖抵当官钱,然检校库自隶开封府,若本库留滞差失,无缘检举。乞拨属本司统辖。」从之。
八月十九日,诏三司驱磨(在)市易务上界去年八月至今年七月终本息增收数目,保明以闻。三司言:「市易务上界等处,收到息钱、市利钱共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二百二十九贯三十九文,合该酬奖。」诏提举官吕嘉问、吴安持并各转一官,升一任,支赐钱三百千,嘉问仍更减一年磨勘。余监官以下,并等第推恩。仍自今二年一次比较酬奖。《九朝纪事本末》:十月,王安石罢相,吴充代之。
十一月十三日,诏三司:「诸路卖铜、铀、锡钱,相度兑发地远者变易物货,并于市易务下界封桩。」
十二月一日,诏:「自今在京市易务上界官吏,依例每年比较酬奖。提举官,即依旧二年一次取旨。仍麻、 、竹篾之类,自今更不计置收市。」《九朝纪事本末》:熙宁十年十一月甲寅,诏都提举市易司上界本钱以七百万为定额,如不足,以岁所收息补满。其先借内藏库钱,以息钱二十万还之。是岁,司马光以书与吴充,请罢青苒、免役、保甲市易之息。详见《论青苒法》下。
十年十二月十八日,诏榷场以「市易司」为名,余令立法以闻。
元丰元年闰正月一日,中书言言:原作「舍人」,据《长编》卷二八七改。:「在京举差选人处,并令举京朝官或使人,见任选人听满任。唯市易上界监官官:原脱,据《长编》卷二八七补。、
检估官,虽进纳选人,听差。」从之。仍候见任人满日施行。
十二月十四日,诏在京市易务上界干当公事、秘书丞瑜等减磨勘一年;三班借职李渐三年;大理寺丞郭规转一官,减磨勘一年;杭州蹑察支使董经换东头供奉官,各赐钱有差。《九朝纪事本末》:元丰二年正月己卯,诏:「市易旧法,听人赊钱,以田宅或金银为抵当;无抵当者,三人相保,则给之,皆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罚钱百分之二;贫人及无赖子弟,多取官货,不能偿积息,罚愈滋;囚系督责,徒存虚数,寔不可得。」于是都提举市易王居卿建议,以田宅金银抵当者,减其息;无抵当,徒相保者,不复给。自元丰二年正月一日以前,本息之外,所负罚钱悉蠲之,凡数十万缗。负本息者,延期半年。众议颇以为惬。
二月二十九日,经制熙河路边防豹用司言:「凤翔府增置市易务,与秦凤等五市易务相为表里,三州一军移用变易。四市易务各增监官一员,兼领市籴,可减罢本司准备差使四人。」从之。
十二月八日,诏:「自今申请豹利与市易相干者,先下都提举市易司相度。」
二十四日,在京市易务官吏转官、减磨勘年、赐缗钱有差。以三司言,市易务去年八月至今年七月,收息钱、市利钱总百三十三万余缗么。
元丰三年四月三日,户房检正官吴雍、王震上都提举市易司 。
五月二十一日,御史何正臣言:「近日举官,鲜以寒士为意,利禄所厚,多在贵游之家,而市易为甚。望诏中书取索在京应举差或权差已到未上官望:原作「诰」,据《长编》卷三○四改。,有无本族、外姻在朝食禄,取旨去留,以示公议。」诏札与都提举市易王居卿,仍令中书立法。
六月十八日,诏同文餐置司驱磨市易务钱
物。以同修起居注舒亶领其事。《九朝纪事本末》:元丰四年五月一日,诏内外市易务,民户见欠房业等抵当,并结保赊请钱物、息罚钱,并等第除放。其本钱,分三季输纳。息钱并出限罚钱,分为三分三分:原脱「分」字,据《长编》卷三一二补。,等第除放。第一季本钱纳足者,息罚钱并放;第二季,放二分;第三季,放一分。出限尚欠,即估卖抵当,及监勒保人填纳。所催钱物,在京于市易务下界,在外提举司封桩。五年正月辛亥,都提举市易司贾青言:「市易既革去结保赊请之弊,专以平准物价,及金银之类抵当抵:原脱,据《长编》卷三二二补。,诚为良法。乞推抵当法行之畿县。」从之。六年十一月丁巳巳:原作「酉」,据《长编》卷三四一改。,开封府言:「据司录司、抵当免行所言,熙宁十年始立年额,其赏罚条约,依三万缗以上场务法。自元丰元年至五年,并增,当立新额。」户部详度,欲酌中用元丰二年三万九千七百缗为新额。从之。元丰七年四月十二日,户部乞改市易下界依旧为榷货务,其上界为市易务。从之。
元丰八年四月八日,诏在京并京西及泗州所置物货等场并罢。在京委监察御史黄降、驾部员外郎贾种民,京西令本路转运副使沈希颜,泗州令权发遣江淮等路发运副使路昌衡点磨物数,令当职官吏交割桩管,措置结绝以闻。《九朝纪事本末》:四年「辛未,中书省言:今年正月九日赦书:『内外人户见欠市易钱物,并仰所属勘会元赊请本息等钱,并已纳、见欠数目,条具闻奏。其息钱,当议减放。』在京至今未见有司依赦以闻。」诏监察御史刘拯、兵部员外郎杜常、太府少卿宋彭年赴御史台置局,点磨所欠息钱。大姓户放七分,小姓户全放外,合给数目,关所属依条催纳。仍晓谕人户,并具无欺弊闻奏,限一月。
七月二日,诏诸寨镇市易抵当并罢,仍立法。
八月八日,诏:「诸路州军抵当取息至薄,民间缓急赖之,可以存留。其中市易余并罢中市易余:《长编》卷三五九作「州县市易及余处抵当」,当是。。如抑勒,依给纳常平钱物法。」从户部请么。《九朝纪事本末》:八月己巳,户部状:「勘当诸路自去年推行市易、抵当至今行:原作「易」,据《长编》卷三五九改。,一年有余,逐旋申明条画颁行。访闻诸路商贾少愿中卖物货入官,本处官吏或不晓法意,未免拘拦障固。本部虽屡行约束,尚恐未能止绝。岁课未集,已有侵扰之患,兼勘会镇寨市易、抵当已准 旨更不兴置勘会:原作「会勘」,据《长编》卷三五九乙。。今相度,除诸路
州军抵当收息至薄以济民间缓急可存留外,其州县市易及余处抵当,一切皆可省罢。」从之。仍诏:「抵当如敢抑勒,依给纳常平钱物法。抵当元不罢,但罢市易而已。」十一月戊申一:原作「二」,据《长编》卷三六一改。,兵部员外郎叶祖洽奏:「市易之逋,一旦官中以法督促促:原作「从」,据《长编》卷三六一改。,近虽有宽期会减分数之诏诏:原作「惠」,据《长编》卷三六一改。,然民力已弊,必无从出。愿 有司检察,如委无可纳,特议蠲放。」诏大姓户见欠市易三分息钱,并特与除放;其人户本钱,仰所属依详前后指挥催纳。元佑元年正月辛丑,朝散大夫、光禄卿吕嘉问知淮阳军。以监察御史娉升言:「市易之法初行,嘉问寔领其事,罔上坏法,失陷甚多。」故有是命。闰二月甲辰,诏户部:「应诸户人户见欠市易钱,并特与除放。」己酉,诏市易务:「见计置下准备外国人使收买之物约五万余贯,令止据见在数目供卖,候结绝,罢行计置,令行人依旧例供应。所有元丰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西驿买卖袛应,令市易管认出卖』朝旨,更不施行。丙辰,诏:「应内外见监理市易官钱,在京委太府寺,开封府界令提点司,诸路令转运司,各限一月,取索逐户元请官本点勘,特许以纳过息罚钱充折。如已纳及官本,即便与放免。并坊场净利,亦依此,许以纳过罚钱折填净利。已上通折外,尚欠官本钱并净利,而家业荡尽及无抵保,或正身并保人孤贫者,权(往)[住]催理。及今日已前,积欠免役钱,与减放一半,余分限三年,随夏税带纳。所有今月四日勘会欠负指挥更不施行。」七月壬午,右司谏苏辙言:「臣顷曾上言,乞将市易欠数人户通计所纳息罚钱数,如已纳及所请官本数目,即与除放。蒙圣恩,依此施行,德泽滂霈,所及甚广。然臣访闻京师欠户贫乏之家,从初多作诡名请新还旧,以此无缘通计息罚。故除放之恩,多止上户。臣近日再行体问,据通直郎监在京市易务宋肇为臣言:若截日欠二百贯以下人户一例除放,则所放人户至多,事亦均一。仍具本务一京节目及利害文字,请臣论奏。臣详究其说,窃以市易本钱,前后诸处拨到共一千二百二十六万余贯,中间拨还内藏库等处共计五百三十余万贯,朝廷支使过共计三百八十四万余贯,即今诸场务见在,共计三百五十三万余贯。将此三项已支、见在计算,已是还足本钱。则今来人户所欠,皆出于利息。若将见欠二百贯以下人户除放,所放钱数不多。伏乞圣慈较其利害,断自圣意,特与除放。或咤将来明堂赦书行下,或更溥行诸路,则细民荷戴恩德,沦入骨髓,社稷之利,不可胜计!然臣窃见太府寺今岁终较课,以本、利息及一分以上,具官员等第保明闻奏。自来市易官咤此酬奖转官,及请赏钱,所得无数。今来既见市易已支见在之数,仅能还足本钱,则以本理息,皆是欺罔。从前官吏转官请赏,皆当追夺官爵及所赏钱物。亦乞朝廷根究前后缘市易转官
请赏之人,依理施行。内有吕嘉问系创行市易,害民最深,虽已经降责,尚窃有民社,未允公议,更乞重行窜谪,以谢天下。所有宋肇札子三道,辙备录进呈如左。」明堂赦书:「应内外欠市易钱人户,见欠二百贯以下,并特与除放。」盖从辙所请么。二年四月丁未,李常奏议更详之。癸未,户部言:「乞罢市易所置卖场。」从之。
十一月四日,诏户部:「自置市易以来,应官吏以收息赏转官、减年磨勘、升任、循资之类,已、未收使,具职位姓名以闻。」以右司谏王觌言「缘市易冒赏人,独吕嘉问降知淮阳军,而其余未追夺」故么。《九朝纪事本末》:元佑二年四月丁未,户部尚书李常言:「臣愚夙坼思,今日人情犹 ,穷若尚困,唯有市易一事。臣质之簿书,考见详寔,自蒙恩赉除放二百贯文以来,消减亦不少矣。昔称三万户者,今存四十余保矣;昔称百余万缗者,今纔二十九万余贯矣。蠲除者既见不少,理索者独为不幸。蒙蠲除者,宽释自如;方理索者,禁锢困苦。此穷困之情,有所未舒。而臣愚切虑和气咤以未浃么。臣待罪户部,典领邦计,凡一钱之金,一尺之帛,莫不为朝廷爱惜。今不顾万死,冀以蠲放为事者,诚以上累圣政、下挠至和。伏望圣慈决之不疑,出于独断。兼先祥除已么,社祭在近,若于此时特下诏令,尤为宜当。而比诸崇异方之教以祈福祥,相万万么。」
二年五月六日,诏:「应官员缘市易增羡酬奖,唯身亡致仕及得减一年以上磨勘人,并免;其转官、升任、减年磨勘、循资者,并各追一半;循一资、升一任,以磨勘年数比类减之。选人俟改官后,展其循资;已改官并减年磨勘不成一资者,并以磨勘年限对展。内吕嘉问追三官,展四年磨勘;吴安持追两官;贾昌衡追一官。」《九朝纪事本末》:三年二月己亥,诏罢变卖市易司元丰库物。从三省请么。
绍圣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诏户部、太府寺同详熙宁立法意,复置市易务,许用见钱交易,收息不过二分,不许赊请。监官惟立任满赏法,即不得计息理。其余应杂物并不许
辄有措置。限十日条画以闻。从三省请么。
元符元年十月十三日,户部侍郎虞策言:「先朝立市易法,本意甚美。其本务官吏敢有违戾者,乞从户部奏劾,及御史台觉察弹奏。」从之。
三年五月十七日,征宗已即位,未改元。太府少卿贾种民勘会:「旧户部与太府寺各置市易案,与市易务各相照。准今年三月二十五日敕,依元丰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朝旨,将户部右曹太府寺市易案并改为平准案。今来务名市易,合依案名改为平准,使四方晓知朝廷止欲平物价,抑兼并,来商贾,便百姓,仰副神考改定案名之意。」从之。
崇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命官提举诸州市易务兼抵当库,置监官一员,大州增一员。
四月十九日,诏诸路、州及万户县,并置监市易务兼抵当库官。大州二员,余州及县一员,专行其事。所差官,(太)[大]州大使臣一员、文臣一员,承务郎以上。
六月十八日,诏:「府界诸县,除万户及虽非万户而路居要紧去处,市易、抵当已自许官置局外,其不及万户处,非充要及诸镇有监官却系商贩要会处,依元丰条例,并置市易、抵当,就委监当官兼领。」
十二月七日,提举河北西路常平吴亮奏:「窃见天下州县推行市易之法,而市易之官皆授于吏部。法行之初,要在择官。欲乞令诸路提举官量能干之才与风力稍弱者,得具闻奏,繁简对移,庶使各称其职。」从之。
大蹑四年十二月三日,诏:「熙、丰市易之法,本与公私贸
迁有无,买贱卖贵,以阜商贾,非取利于官。近年市易官司专截买客人过税之货,及不许计贵贱一例取息,与民争利,非朝廷立法之意。令户部检会元丰条,下诸路监司,常切诫市易官吏,如敢违犯,许客人径诣所属陈诉推治。即不得将客人一例拘留,有妨商贩。」
政和六年二月二十二日,中书言:「平货务前后累年里外官吏宣力有劳,理宜推恩。」诏各转一官。于是提举陕西平货张仲英等凡十五人咸迁秩焉。
钦宗靖康元年六月二十九[日],诏令诸路转运、常平司同共相度州县市易务可以存废去处,限十日以闻。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供庖务
供庖务
供庖务,在敦化坊,掌受牛羊司羊畜刲宰,以给中外庖爨之用。旧名宰杀务,大中祥符四年二月,诏改今名。监官二人,以三班充;宰手九十七人。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十二月,诏宰杀务选差使臣二人立界勾当,不属牛羊司。每日据数拨与牛羊,先团估斤重,监视宰杀,据寔秤肉数,给凭由收破。使臣除食直骨血钱外,增给羊粪钱百四十。二年一替,如年满无公私罪犯,与家便差遣。
天禧元年四月,提举诸司库务夏守赟言供庖务状:「每排顿造食羊,新城内即大务供应,新城外即就彼供杀。其供过数及使不尽物,系收管钱官只凭御厨、手分、宰手写白札子开说,并无使臣押书。切虑隐落,乞今后令勾当使臣躬亲点检,据数宰杀外,有供使不尽者,出给凭
由二道,签押寔封,各付御厨、手分、宰手点对照证,免兹弊幸。又每圣节,本务预期杀上好羊约三千余口,壁牙数少,多在地用箔堆放。若遇雨雪损污官物,或供用不尽,难以转供。乞今(复)[后]将至圣节,御厨预行计的寔合使斤数,报务宰杀,一并送纳。又亲王宫宅、御厨、礼宾院每日食羊,并本处官员书历放数,内会灵蹑只凭手分白札子取拨,乞今后令本管官员置历,赴务供纳,及乞勒手分攒写文状,赴御厨勘会入帐点对,月终别出凭由开破。应诸宫造食羊,并是凭诸宫放数品配,除正色额外,以次者品配讫,宰手为赍赴逐处。内有嫌肉下者,不问日下,只凭局分并宰手送省勘断,却旋发好羊送纳,以致宰手典质陪填。乞今后似此退嫌者,勾取元定羊赴省看验,如是品配依得条例,亦乞区断戒励;若不依例,乞罪品配节级;若只羊瘦,即罪养羊手分。又每日差节级、曹司、秤子驱羊赴御厨宰杀供应,多是拣肥羊杀外,退次瘦者,本厨只是手分写白贴子,旋放数与本务。节级宰杀供应,虽有监秤人员,自来只管秤斤两,失陷官物,无以点检。伏见御厨有监后门使臣二人,常轮一人直宿。欲乞今后应赴厨杀羊,就差点检品配监杀,与牛羊司人员同秤交付御厨。今后应杀羊数,并具官员专副、手分押书札子,候供应毕,亦具数目及供使不尽名件、系宰手某人管系文字二道,令监秤使臣点检,各
赴御厨,与本务节级赍归,照证入历。若有违者,许知次第人经所在官司陈告,勘鞠不虚,重行严断。又每年差宰手随三番接伴契丹使,离京之日,人请盘缠钱一千、皁衲棉披袄一,缘路日请驿券食钱四十。盖都亭驿内亦得皁衲棉披袄一、绢 一,日得盖餬二分。了日,每人钱五百。其陈桥、长垣等处祗应者,直候二番使过,方始驱唱供使不尽羊赴务;其供使不尽头、肚圈、脂白、肠,合纳官,各不送纳,乃是元不曾请例物,盘缠,又无驿券元给凭由,只言供使却肉,不言骨血收钱入官。今后乞依三番例支赐。」并从之。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五 务杂录 茶汤步磨务
茶汤步磨务
【宋会要】
内茶汤步磨务,在崇庆坊,景佑三年置。掌硙末茶汤,供翰林司。以北排岸官兼领。后废罢。
食货 ~ ~ 务目次按:此为编者罗列务目录子目,内容均见于本卷/食货五五/。但其编着顺
务目次按:此为编者罗列务目录子目,内容均见于本卷(食货五五)。但其编着顺序并非本目所列顺序,而是务目录子目与「务杂录」下诸门混杂。
一左右厩店宅务二杂买务三榷货务四市易务五务杂录水磨冰井竹木煎胶铸金写车营致远折搏窑供庖内茶汤步磨(本卷王小红点校,郭声波初审。)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六 金户部度支 金部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十一·赵尔巽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十四·赵尔巽 千百年眼卷八·张燧 读礼通考卷四·徐乾学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八·杨士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第二编 张荫麟、缪凤林、李源澄、吕思勉讲秦汉史·王国维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一三九九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酌议纪昀请筹办新添空函诸书情形折·佚名 侯莫陈悦传·李延寿 牙忽都传·宋濂 张纍传·张廷玉 通制条格卷第九·拜住 卷5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