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序〕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國。〇孚遠曰:項羽封諸將爲王,漢王初興,不能一申古制,易侯而貶其爵,亦勢也。故末年有白馬之誓,高祖本意見矣。
〔扶柳〕高后姊長姁子,侯。〇師古曰:平旣呂氏所生,不當姓呂,史家惟記母族也。
〔平曲〕中元四年,侯昆邪有罪,國除。太僕賀父。〇按孚遠曰:賀後亦封侯,故載之。
〔新市〕以趙內史王愼,王遂反,愼不聽,死事,子侯,戶一千十四。〇按愼,傅作悍。
〔遒〕中元三年十二月丁丑,侯隆疆元年,不得隆疆嗣。〇按孚遠曰:不得隆疆嗣者,言不知誰爲之後,蓋失其名也。則侯者或其孫,或少子。
讀惠景間侯者年表
讀惠景間侯者年表,以四朝事勢爲主。孝惠之時,天下無事,惟修遺功。高后之時,欲侯諸吕,故先封高祖功臣及諸王子。〈見高后本紀中。〉孝文從代邸入爲帝,則有誅諸吕功,有從代來功。是時王子漸繁,則有分封,有外威恩澤。孝景更有吳、楚之變,有匈奴之降。凡此事勢各異,公私亦别,不得一例論之也。
孝惠時侯者三人,高后時侯者三十一人,孝文時侯者二十九人,孝景時侯者三十人。
漢約非有功不侯,此表以功得侯者有四,曰修高祖時遺功臣也,曰誅諸吕也,曰從代來也,曰吳、楚之役也。此外同姓若孝惠子、〈漢書以非真孝惠子,削不書。〉齊悼惠王子、淮南厲王子、楚元王子、梁孝王子,則推親親之恩而封侯者也。異姓惟長沙王子吳淺、長沙嗣成王子吳陽、長沙王相利倉,則以吳芮忠而無功得侯者也。外戚若吕后姊子、吕后兄子、吕后諸昆弟子、吕氏王子、孝文太后弟薄昭、孝文后弟竇廣國、后兄竇長君子彭祖、孝景后兄王信、孝景后母弟田蚡、田勝、長公主嫖子蟜、張敖魯元太后子、齊哀王舅父駟鈞、淮南厲王舅父趙兼,則所謂恩澤侯者也。
有死事而其子得侯者,若匈奴入北地,力戰死事之孫卬,趙相建德不聽王遂反而死,内史王慎亦不聽王遂反而死,楚太傅趙夷吾不聽王戊反而死,楚相張尚亦不聽王戊反而死是也。此外高祖時有哭彭越之欒布當烹,出忠言,帝赧之,以爲都尉,而有功得侯者也。
有外國歸義,自匈奴降漢而侯者凡七人,其故韓王信之孽子與其太子之子,故燕王盧綰之子,則漢人歸自匈奴者也。
董份曰:太史公獨以長沙起論,卽賈生所謂欲諸王之忠附,則莫若令如長沙,反覆論敍,以見其國小而得完,見疆土之不可盛,而侯王之不可不忠也。
讀惠景間侯者年表補
漢約非有功不侯,其不謂之功臣年表何也?按表惠、景間侯者凡九十四人,内王子侯者及外戚恩澤侯者凡四十九人,則以功封及以功蔭者四十五人耳。高祖功臣年表外戚僅二人,王子僅四人,兵爭之日,亦共歴艱難,故皆謂之功臣也。是未可比而同之。
高后時侯者三十一人,不數年,坐吕氏事誅一十三人,身死名惡,爲世大戒,而人卒不悟何也?孝景吳、楚之變,以軍功侯者凡七人,死事侯者四人。當時七國雖横,皆同氣也。身爲天子,既不能篤親親之仁,以服其心,又不善防禦之,以弭其釁,遽發大難,使骨月傷殘,士民蹂躙,倖免覆亡。論功行賞之日,帝亦有悔心否乎?
景帝以匈奴降侯者凡八人。初,匈奴王之來,帝欲侯之以勸後。周亞夫曰:彼背其主而降,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守節者乎!帝不聽,悉侯之。亞夫之言,以理論耳。卽以事勢論,匈奴之性,服叛無常,降何利之有?彼來降,不可拒,厚蓄之而已。尊之以侯,是使匈奴有輕中國之心,其失與和親同,又何以勸?甚矣!帝之愚也。或謂文帝時已行之,蓋文帝所侯者,固韓王信之子孫,其父叛,其子復歸,是能反之正者,侯之可也,然亦過矣。
存疑
孝文侯者二十九人,其中章武侯竇廣國、南皮侯竇彭祖,乃孝景卽位始封,班入景表是。
孝景侯者三十一人,其中休侯、紅侯實一人,並書誤也,班表但一書爲是。又武安侯田蚡、周陽侯田勝,乃武即位始封,班入武表是。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 志三十六·赵尔巽 第七十三回 拓跋珪创兴后魏 慕容垂讨灭丁零·蔡东藩 卷上·王国维 卷第二百二十八·胡三省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纪昀 世家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三十八·郑麟趾 第十章义渡租·佚名 卷三十四、和珅之贪横·黄鸿寿 卷十一、开国法制兵制及官制·黄鸿寿 奏谳书二十一·佚名 濮登靑·周诒春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