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六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此一卷是悔众教罪法

尔时具寿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时邬陀夷即以此缘。白诸苾刍。具寿。我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于今者欲何所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与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日行遍住法。若更有余如是流类。应如是与敷座席鸣揵稚。作前方便。准上应知。令邬陀夷苾刍。偏露右肩脱革屣。随其大小致礼敬已。在上座前蹲踞合掌。作如是语。

大德僧伽听。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邬陀夷苾刍。今从僧伽乞随覆藏。日行遍住法。愿大德僧伽。与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随覆藏日行遍住法。是能愍者。愿哀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次一苾刍应先作白方为羯磨。

大德僧伽听。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此邬陀夷苾刍。今从僧伽乞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白如是。次作羯磨。大德僧伽听。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此邬陀夷苾刍。今从僧伽乞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僧伽今与邬陀夷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若诸具寿听。与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者默然。若不许者说。此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竟。僧伽已听许。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初法了)时邬陀夷苾刍行遍住时。更复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亦复覆藏。又以此事白诸苾刍曰。具寿。我邬陀夷苾刍正行遍住时。更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亦半月覆藏。我于今时欲何所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与邬陀夷苾刍第二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此复覆藏。随覆藏日复本遍住。若更有余如是流类。如是应与。敷座席鸣揵稚。作前方便已。大德僧伽听。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邬陀夷苾刍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行遍住法。僧伽已与我随覆藏日行遍住法。我正行遍住时中间重犯。是前罪类此复覆藏。我邬陀夷苾刍今从僧伽乞复本遍住。愿大德僧伽。与我邬陀夷苾刍第二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复本遍住。是能愍者。愿哀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次一苾刍先作白方为羯磨。

大德僧伽听。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行遍住时中间重犯。是前罪类。此复覆藏。此邬陀夷于前罪类。今从僧伽乞行复本遍住。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邬陀夷苾刍随覆藏日复本遍住。白如是。次作羯磨。准白应作。乃至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第二法了)。

时邬陀夷苾刍正行复本遍住时。复更重犯僧伽伐尸沙罪。是前罪类。亦复覆藏以缘白诸苾刍。具寿。我邬陀夷苾刍先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行遍住法。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我邬陀夷正行遍住时。第二重犯僧伽伐尸沙罪。是前罪类亦复覆藏。我邬陀夷苾刍已从僧伽乞行复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第二重犯复本遍住。我行复本遍住时。第三重犯僧伽伐尸沙罪。是前罪类亦复覆藏。我于今者欲何所为。时诸苾刍即以此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与邬陀夷苾刍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重收根本遍住法。若更有如是流类。应如是与。作前方便。乃至蹲踞合掌。作如是说。准上应知。

大德僧伽听。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邬陀夷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遍住法。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我行遍住。时第二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我邬陀夷苾刍已从僧伽。乞行复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复本遍住。我行复本遍住时。是前罪类第三重犯。亦复覆藏。我邬陀夷苾刍。今从僧伽乞行重收根本遍住。愿大德僧伽。与我邬陀夷苾刍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随覆藏。重收根本遍住。是能愍者。愿哀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次一苾刍先作白已。方为羯磨。大德僧伽听。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已从僧伽乞遍住法。行遍住时。第二重类亦复覆藏。已从僧伽乞行复本遍住。行复本遍住时。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此邬陀夷苾刍。今从僧伽乞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邬陀夷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白如是。

次作羯磨。广说准前乃至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第三法了若更重犯准事诃责)。

时邬陀夷苾刍复于异时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随覆藏日乞行遍住法。我行遍住时。第二重犯。是前罪类。又复重行。复本遍住行。遍住时。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亦善行竟。白诸苾刍曰。具寿。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行遍住法。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我行遍住时。中间重犯。是前罪类。已从僧伽乞行复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复本遍住。我行复本遍住时。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已从僧伽乞重收根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第三重犯僧伽伐尸沙罪。是前罪类。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随覆藏日行遍住竟。第二重犯。是前罪类。复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亦善行竟。我于今时欲何所作。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与邬陀夷苾刍六夜行摩那[卑*也](卑也反)若更有余如是流类。应如是与先敷座席鸣揵稚以言告白。众既集已。于界场内下至四人。邬陀夷苾刍既入众中脱革屣。随其大小致礼敬已。在上座前蹲踞合掌。作如是语。

大德僧伽听。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行遍住法。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行遍住法。我邬陀夷行遍住时第二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我邬陀夷苾刍已从僧伽乞行随覆藏日复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随覆藏日复本遍住。我行复本遍住时。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已从僧伽乞行重收根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第三重犯。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随覆藏日善行遍住。第二重犯。是前罪类。随覆藏日复根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亦善行竟。今从僧伽。乞六夜摩那[卑*也]。幸愿大德僧伽。与我邬陀夷苾刍六夜摩那[卑*也]。是能愍者。愿哀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次一苾刍应先作白。方为羯磨。

大德僧伽听。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行遍住法。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随覆藏日行遍住。正行遍住时第二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此邬陀夷苾刍于第二重犯。已从僧伽乞行复本遍住。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随覆藏日复本遍住。正行复本遍住时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此邬陀夷苾刍于第三重犯。已从僧伽乞行重收根本遍住。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善行遍住第二重犯。复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亦善行竟。今从僧伽乞行六夜摩那[卑*也]。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邬陀夷苾刍六夜摩那[卑*也]。白如是。次作羯磨。广说乃至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时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随覆藏日善行遍住。第二重犯。复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亦复善行。六夜摩那[卑*也]。亦善行竟。以缘白诸苾刍曰。具寿。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已。从僧伽乞行随覆藏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遍住。我行遍住时第二重犯。亦复覆藏我。邬陀夷苾刍于前罪类。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复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是前罪类。随覆藏日复本遍住。我行复本遍住时。第三重犯。亦复覆藏。我邬陀夷苾刍于前罪类。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法。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善行遍住。第二重犯复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亦复善行。六夜摩那[卑*也]。亦善行竟。我欲如何。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汝诸苾刍。与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随覆藏日善行遍住。第二重犯。亦复覆藏。善行复本遍住。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重收根本遍住。亦复善行。六夜摩那[卑*也]。亦善行竟。若更有余如是流类。如是应与敷设座席鸣揵稚言白。集众下至二十人。时邬陀夷苾刍偏露右肩脱革屣。随其大小致礼敬已。在上座前蹲踞合掌。作如是语。大德僧伽听。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我邬陀夷苾刍随覆藏日乞行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遍住法。我邬陀夷苾刍。于半月内行遍住时。第二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已。从僧伽乞行复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是前罪类复本遍住。我行复本遍住。僧伽已与我邬陀夷苾刍。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我邬陀夷苾刍。于前罪类半月覆藏随覆藏日善行遍住法。第二重犯。是前罪类。复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及六夜摩那[卑*也]。亦善行竟。今从僧伽乞出罪。愿大德僧伽。与我邬陀夷苾刍出罪法。是能愍者。愿哀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次一苾刍先作白。方为诃责。后为羯磨。

大德僧伽听。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此邬陀夷苾刍。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遍住法。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遍住行遍住时第二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已。从僧伽乞行随覆藏日复本遍住。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于前罪类。随覆藏日复本遍住行。复本遍住时。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已。从僧伽乞行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于前罪类。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善行遍住。第二重犯。是前罪类。复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亦复善行已。从僧伽乞行六夜摩那[卑*也]。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六夜行竟。今从僧伽乞出罪。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邬陀夷苾刍出罪。白如是。

次后应作如是诃责。汝邬陀夷苾刍。应知有二种人。能灭法炬掩法光明。坏法灯焰。云何为二。谓犯罪已不如法悔除。此即名为二小二痴。二不明二不善。复有二种重罪根本不肯穿掘于逆流事不勤用功。于诸瀑流不欲干竭。不共魔战。不折魔旗。胜妙法幢无心建立。罪恶之见不为断除。不于大师无上正教随转法轮。复有二种苦毒所恼。复有二种增长有流。谓犯罪已不如法悔。汝邬陀夷。如世尊说。于欲嗔痴常思远离。汝今何故。作斯丑事。汝愚痴人。云何将此两手。受他净心所有惠施。如何还将两手。作丑恶事。又汝痴人。宁将两手捉啮毒等可畏毒蛇。不故捉生支(梵云鸯伽社哆译作生支即是根也)为丑恶事。汝邬陀夷。由于犯罪不说除故。退失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厌离食想。于诸世间作不乐想。过患想。是可断想。不可爱想。灭死想。不净想。青瘀想。脓流想。破烂想。膀胀想。血流想。狼藉想。白骨想。空观想。如是事想皆不现前。亦不得初静虑二三四静虑。慈悲喜舍。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悉皆不得神境通。天眼天耳通他心差别。宿住死生尽诸有流。皆不证会。汝邬陀夷。由不说罪命终之后。当于二道随一受生。是怖畏处。谓捺洛迦傍生。如世尊说。二障覆业能向捺洛迦傍生趣。由不信我言覆藏其罪。如是殷勤作诃责已。冀令改悔。次作羯磨。大德僧伽听。此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半月覆藏。此邬陀夷苾刍已从僧伽。乞随覆藏日行遍住法。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遍住。行遍住时。第二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已从僧伽乞行随覆藏日复本遍住。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于前罪类。随覆藏日复本遍住。行复本遍住时。第三重犯。是前罪类。亦复覆藏。已从僧伽。乞行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于前罪类。随覆藏日重收根本遍住。此邬陀夷于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善行遍住。第二重犯。是前罪类。复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亦复善行已。从僧伽乞行六夜摩那[卑*也]。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六夜摩那[卑*也]。亦善行竟。今从僧伽乞出罪。僧伽。今与邬陀夷苾刍故泄精。犯僧伽伐尸沙罪。随覆藏日善行遍住。第二重犯是前罪类。复本遍住。亦复善行。第三重犯。是前罪类重收根本遍住。亦复善行。六夜摩那[卑*也]。亦善行竟。今从僧伽。乞出罪。若诸具寿听。与邬陀夷苾刍出罪者默然。若不许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伽已与邬陀夷苾刍出罪竟。僧伽已听许。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次当如是赞喻。善哉邬陀夷极善邬陀夷。有二种聪慧人。有二分明人有二种善人。何谓为二。一不犯罪。二犯已能如法悔除。有二种人。能然法炬建立法幢。何谓为二。一谓不犯罪。二犯已能如法悔除。复有二种重罪。根本能为穿掘。于逆流事而勤用功。于诸瀑流能使干竭能与魔战。能折魔旗胜妙法幢能善建立。罪恶之见能为断除。能于大师无上正教随转法轮。云何为二。一谓不犯罪二设犯罪已如法悔除。复有二种非苦所恼。复有二种不增有流云何为二。一不犯罪。二犯已能悔。汝邬陀夷。汝已说悔众罪。是应合得无常想无常苦想。广说乃至能尽有流。汝于人天二道定得无疑。如世尊说。有二种不覆障业。便能趣向人天二道。能信我言不覆其罪。如是应知。汝邬陀夷已出罪竟。勿为放逸。于诸善品常为修习。若更有犯者。应如邬陀夷苾刍次第作法。次于出罪之后。应从僧伽乞悔窣吐罗底野罪。如是应乞。

大德僧伽听。我某甲苾刍。于故泄精。有前方便窣吐罗底野罪。我某甲今从僧伽乞说悔法。愿大德僧伽听。我某甲说悔窣吐罗底野罪。是能愍者。愿哀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说。次一苾刍先作白。方为羯磨。

大德僧伽听此苾刍某甲。于故泄精。有前方便窣吐罗底野罪。此某甲今从僧伽。乞说悔窣吐罗底野罪。若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某甲于故泄精。有前方便窣吐罗底野罪。说悔白如是。次作羯磨。

大德僧伽听。此苾刍某甲于故泄精。有前方便窣吐罗底野罪。此某甲今从僧伽。乞说悔窣吐罗底野罪。僧伽今与某甲于故泄精。有前方便窣吐罗底野罪说悔。若诸具寿听。与某甲于故泄精。有前方便窣吐罗底野罪说悔者默然。若不许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伽已与某甲于故泄精。有前方便窣吐罗底野罪。听说悔竟。僧伽已听许。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次后还同。如是次第所有先因众多突色讫里多罪。及以众多不敬教波逸底迦罪。对一苾刍如法除悔窣吐罗底野罪有二种。一谓波罗市迦因罪。二谓僧伽伐尸沙因罪。于波罗市迦因复有二种。一重二轻。此中重者应从大众说悔其罪(大众者谓界内尽集)言轻者下至四人。坛场中当说其罪。僧伽伐尸沙因罪亦有二种。一重一轻。此中重者上至四人坛场应说其罪轻者应对一人如法除罪。波逸底迦突色讫里多。前因之罪准前。应作众多大小覆藏之罪。咸应说悔。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六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七(第三诵之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略记·祩宏
  法华灵验传卷下·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十九卷·蕴闻
  卷二·彭绍升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八卷·佚名
  序·函昰
  佛鉴禅师语录卷第二·无准师范
  卷六·野竹福慧
  卷第二十五·永觉元贤
  第二十六章 摩利阇越提精舍之祭·佚名
  维摩经义疏卷第五·吉藏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一之上·李通玄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澄观
  御制心经序·宗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毛滂·唐圭璋

      滂,字泽民,“全”已见。   沁园春   左元仙伯,旧从当日,太一下生。念道尊德贵,体隆貌重,盖天勋业,出世才名。父子一时,君臣千载,侍宴通宵留太清。衣冠盛事,满订象简,隔座云屏。   年年此夜寒轻。正在东风□,不夜城。看

  • 第三折·佚名

    (净扮高常彬上,诗云)两军旗鼓倒也好相当,单则三寸东西不易降。因此无心演习孙吴法,专在花柳丛中作战场。某姓高名邈,字常彬。原在京城做着个管城门的官,今升在陕西延安府经略相公麾下办事。奉经略的令,将着十万贯钞,来这洛阳

  • 卷十五·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五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孔武仲清江集钞孔武仲字常父临江新喻人至圣四十八代孙也举进士中甲科调谷城主簿敎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历秘书正字挍书集贤挍理着作郎国子司业论诋王氏进起居郎侍讲迩英起居

  • 卷五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五十二典礼贡士谒文宣王赋【以题    唐为韵】黎 逢圣人没而敎在明王兴而道宣命上公以陈信展大礼以登贤觞酒豆肉金镛筦悬致克禋以如在当质明而不愆祁祁诸生必恭敬止廓广庭以容众峩高冠

  • 卷三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刘商怨妇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緑珠怨从来上台榭不敢倚阑干零落知成血高楼直下看古意达晓【一作连曙】寝衣冷开帷【一作门】霜露凝风吹昨夜泪一片枕前冰哭萧抡何处

  • 第十回 讽大廷徙戎著论 诱小吏侍宴肆淫·蔡东藩

      却说晋廷闻周处战死,明知为梁王所陷,所有权臣贵戚,反私相庆幸,没一人为处呼冤,就是张华陈准等人,亦不敢纠劾梁王,不过奏陈周处忠勇,应该优恤。有诏赠处为平西将军,赐钱百万,葬地一顷,又拨给王家近田,赡养处母,便算了事。转眼

  • 殿阁词林记卷十二·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朝叅洪武中常朝御殿命本院官序立居文武第一班之后近上便于观听凡遇上御奉天门则立御榻之左皆常服朝朔望上御奉天殿具公服随班行礼毕诣文华殿朝东宫永乐初令内阁儒臣侍立金台东御三殿皆升殿赐燕宅忧

  • 后序·郝经

    续後汉书後序 人有恒言曰经史史所以载兴亡而经亦史也书纪帝王之政治春秋笔十二公之行事谓之非史可乎盖定於圣人之手则後世以经尊之而止及乎兴亡则谓之史也古史分十七东汉而下西晋而上有三国志亦

  • 卷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二 【起辛酉宋高宗绍兴十一年止甲申宋孝宗隆兴二年】凡二十四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宋自太祖传位於弟子孙不得继大统者凡百八十余年迨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後而立之乃得

  • 敬乡录卷五·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王师心字与道金华人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沭阳县尉败剧贼宋江境上诏改承奉郎绍兴以后敭歴中外金人来归侵疆楼炤使陜西辟为干办公事又尝充假金国生辰使屡典大郡歴江西湖北浙东福建安抚使皆有治绩在袁州时

  • 霍韬传·张廷玉

    霍韬,字渭先,广东南海人。考中正德九年(1514)会试的第一名后,提名候补,就返回家乡结婚,然后在西樵山刻苦读书,对经史等学问融会贯通。世宗即位后,任用他做了职方主事。当时杨廷和还在执政,霍韬上书说:“内阁大臣的职务是参与机

  • 卷十四·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四宋 楼昉 编东汉二明帝【二十六】即位赦天下【中元二年四月】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先帝受命中兴德侔帝王协和万邦假于上下懐柔百神惠于鳏寡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

  • 食货二三·徐松

    盐法广南路东路广州在城:一万六千三百六贯八百一十六文;新会县:五百一十五贯六百三十七文;增城县:六百九十九贯六百四十四文;东莞县:一千三十七贯一百九十五文;清远县:七千八百六十五贯二百五十六文;怀集县:九千六百八十三贯八百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五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五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第一之一三结乃至九十八使。尽是佛经。唯除五结九十八使。此非佛经。此章中应除此二论。曾闻尊者瞿沙作如是说。

  • 律苑事规要语序·佚名

    续藏经 律苑事规 元 省悟编述 嗣良参订 律苑事规要语序 翰林侍 讲学士奉政大夫知 制诰同修 国史袁 桷 撰 余居邻开元寺其戒坛精严肃静过者莫不悚息间遇度僧必一往阅之见其结跏藉草持悕畏想口诵加护不绝天神炳

  • 梨树县乡土志·佚名

    梨树县原名奉化县,古称偏脸城,俗称买卖街。当时奉化县地处边北扼要之地,是“盗寇出没”“顽民盗风不息”之地,统治者为了教化当地“顽民”,故大肆宣传要“遵奉王化”,因此起名为奉化县.梨树城并非是一座城,而是一个小村落,“传

  • 吹剑录外集·俞文豹

    宋俞文豹撰。一卷。文豹有《吹剑录》已著录。卷首有淳祐十年(1250)序,是为成书年。此集卷末载二诗,诗前题辞“有绝笔斯录”,知系晚年之作,其时当在七十岁左右。其书内容较前书庄重、老练。记道学党禁始末甚详,所称韩愈、欧

  • 元代奏议集录·佚名

    本书辑录自元太祖至元顺帝时期150余年的奏议,既有名臣奏章,如耶律楚材、史天泽、王盘、伯颜等人,又有平民上书,包括表、奏议、上书、封事、弹章、对策等等,主要辑自《历代名臣奏议》中的元人奏议和《元文类》、《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