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仁 学 粹 编

──二年编──

谭浏阳之学术宗旨,大端行于仁学一书,夫人共知矣。而仁学一书,得于佛学者为多,又人所共知。然其中持论有偏激处,有搀杂处,有自相矛盾处,虽参互错综不离其宗,欲专供佛学上之研究,盖不如汰去其繁芜之为愈也。今择其精纯于佛学及逼近于佛学者,加以述语,颜之曰仁学粹编。世有欲以佛学为入世应用者乎?则取此而读之,殊不无小补云尔。

教无可亡也,教而亡,则其教之本不足存,亡亦何恨!教之至者,极其量不过亡其名耳,其实固莫能亡矣。名非至人之所争,圣人亦名也,至人之名若性皆名也,即吾之言仁学皆名也,名则无与于存亡。呼马马应之可也,呼牛牛应之可也,道在屎溺,佛法是干屎橛,无不可也。何则?皆名也,名固无与于实矣。

述曰:世之断断于名者,又乌知名之无与于存亡乎?自世人以名为教,为教之实乃反为名所瞀。名在人而不在我,实在我而不在人,反求诸其身而无不得者,求于实故也。然则吾曹之为佛教前途虑者,其勿以世相之盛衰隆替为喜戚,而审佛教之自身、佛学之实际为何如焉可耳。

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然其能冲决,亦自无网罗,真无网罗,乃可言冲决,故冲决网罗者,即是未尝冲决网罗。

述曰:尽虚空是一大光明藏,尽法界是一圆觉性海,本无网罗,本无网罗为障碍,夫何冲决之有!唯众生如蚕作茧,自缠自缚,乃有此如幻如梦之网罗。界划太虚,重重无极。冲决网罗者,即是未尝冲决网罗,可与金刚经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参看。呜呼!此可见浏阳造学之深,非猎教语为口头禅者比矣。

自唐、宋以后,咕哔小儒,徇其一孔之论以谤佛毁法,固不足道;而震旦末法流行,数百年来,宗门之人耽乐小乘,随断常见,龙象之才罕有闻者。以为佛法者清净而已,寂灭而已,岂知大乘之法,悲智双修,与孔子仁且智之义,如两爪相印!惟智也,故知即世间即出世间,无所谓净土;即人即我,无所谓众生。世界之外无净土,众生之外无我,故唯有舍身以救众生。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孔子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故即智即仁焉。

述曰:维摩经云:“不离五欲而出三界”;又云:“佛道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又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彼一味清净而已,寂灭而已者,又乌知佳卉出于粪壤,莲花生于淤泥哉?昔维摩与文殊说大乘不思议法,迦叶等五百弟子闻之,皆涕泪悲号,以谓我等何不幸而竟绝分于如是大法。今之学习宗乘,而堕于断常坑堑者,览此不知亦有如迦叶等之涕泣悲号者否?如其有之,吾窃慰之。如其无之,吾益悲之!

既无净土矣,既无我矣,则无所希恋,无所挂碍,无所恐怖。夫净土与我且不爱矣,复何有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以足动心乎!故孔子言不忧不恐不惧,佛言大无畏;盖即仁即智即勇焉。通乎此者,则游行自在,可以出生,可以入死,可以仁,可以救众生。

述曰:众生之所以不能解脱于生死忻厌者,我爱与法爱累之也。有我,我爱也;有净土,法爱也。小乘人之恐怖生死,希恋涅槃,亦我爱与法爱为之也。唯大乘之士,了知净土唯世界,我唯众生,众生唯识,世界唯心,心识如梦幻,弥满清净,唯一大圆觉性,不容停留一法,亦未尝停留一法,而净土共地狱平等,我共万物平等,始无所用其爱憎,得大自在,得大无畏。(见佛教月报笫三期)

  


猜你喜欢
  降魔品第十六·马鸣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佚名
  佛学与医学·太虚
  第八十六章 行起种种之善事·佚名
  卷三百一·佚名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佚名
  悼 德 瑛 尼·太虚
  卷八十三·道世
  卷第六十二·佚名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佛说佛名经卷第八·佚名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四·行秀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学品第二十二·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八·圆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汪廷讷

    第一齣 开宗【汉宫春】〔末上〕霍氏休文。平阳小吏。玉赠三星。邂逅侯门侍女。两地传情。被兄拆散。向归途入赘娉婷。椒房宠。衞靑尊贵。当朝推毂贤甥。去病提兵破虏。远寻亲携玉。载返神京。更羡霍光得第。尙主恩荣

  • 提要·黄玠

    (臣)等谨案弁山小隐吟録二卷元黄玠撰玠字伯成慈溪人流寓弁山故以名集其诗不为近体高者有元结遗意次者近乎白居易但不及二人之宏阔深厚耳中多劝戒之辞盖亦刚方嫉俗者前有自序称蔑有令徳不敢谓隐独以所得于天者薄故将退藏

  • 卷一·唐圭璋

    虞世南●织锦曲寒闺织素锦,含怨敛双蛾。综新交缕涩,经脆断丝多。衣香逐举袖,钏动应鸣梭。还恐裁缝罢,无信往交河。长孙无忌●新曲二首侬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玉佩金钿随步远,云罗雾

  • 二集卷五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三古今体六十八首【甲戌九】谒陵礼毕车驾入盛京仍叠癸亥岁旧作七言排律十四韵周甲遵涂又向东吉林佳气郁葱葱故乡遗俗今犹在创业开基古鲜同走马率西时相宅

  • 卷八·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八明 钱子义 撰种菊庵集二续咏史诗中烂柯山【王质入石室山伐木见二童子奕棊旁观之比局终则坐下斧柯烂矣】如棊世事不堪论何事贪防局局新烂却斧柯浑未悟归来沧海欲扬尘许昌【许州城西门内即荀淑

  • 鸣盛集巻二·林鸿

    明 林鸿 撰五言近体岀塞曲【九首】壮游谁惮逺西北是临洮骏马衔金勒行人看宝刀陇云吹曙暗关月倚秋髙早赴防边垒三军待六韬其二从军呼延塞勒马单于台天地兵声合关河秋色来酬恩凭玉劒致逺见龙媒旦夕边城上喧喧笳鼓哀其

  • 卷三百十一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正月盡是年三月   春正月辛卯,存寶至瀘州。上聞存寶逗撓,輒自退軍,欲按軍法誅之,會言者亦劾存寶玩寇欺君,乃議遣林廣代將存寶軍,即瀘州置獄鞫其罪。   先是,五月甲申,韓存寶受命經制瀘州蠻賊公事,以九月

  • 第八十二回 挥刀遇救逆弟败谋 酣宴联吟艳妃专宠·蔡东藩

      却说隋主坚起用一人,令为太子少保,兼纳言度支尚书。这人为谁?就是西魏度支尚书苏绰子威。先出官名,后出姓氏,笔法特变。威五岁丧父,哀毁若成人,及长颇有令名,周太祖泰代为申请,令袭爵美阳县公。嗣由大冢宰晋公宇文护,强妻

  • 第十九回 报宿怨故王索命 讨乱党宦寺典兵·蔡东藩

      却说耶律休哥右臂受伤,正在危急的时候,幸帐下亲卒,走前护卫,死命与宋军相搏,才得放走休哥。休哥乘马先遁,余众亦顿时散走。俟李继隆闻报,渡河助战,天色已经大明,敌兵不剩一人。继隆大喜,与继伦相见,很是叹服,至两下告别,继隆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尚史卷七十八·李锴

    列传五十六说客传苏秦下代乃北见燕王哙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王义甚髙甚顺鄙人不敏窃释耕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闻于邯郸者又髙于闻东周臣窃负其志乃至燕廷观王之羣臣下吏大王天下之明主也王曰子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

  • 卷一·欧阳昱

    *林头战事王壮武鑫,败贼吉安,追至乐安。伪且盖天侯杨国忠,最桀黠,号统贼二十万,实六万,盘踞吾邑南境宁都、小田一路,谋犯赣州。壮武遣九人至吾邑侦探。贼中素震王名,有斑虎之目。闻其兵至,不暇辨多少,皆惊曰:“

  • 于洛侯传·李延寿

    于洛侯,代地人。任秦州刺史,暴虐残忍。兵士富炽强夺吕胜一具缠脚布,于洛侯就鞭打富炽一百下,砍掉他的右腕。老百姓王陇客杀死王羌奴、王愈二人,依照法律应处以死刑。而于洛侯活生生地拔下王陇客的舌头,用针扎他的脚跟,并且连

  • 后妃列传·脱脱

    《尚书》开篇即讲述尧下嫁二女于舜的事,《诗经》首篇也是歌颂男女之情的《关睢》篇。后世的国史记录,往往是由家而国,以家为立天下之本。然而尊与卑之分别,是不能更改的。司马迁将吕后传列于《本纪》;班固沿袭之,而将其他后

  • 职官三六·徐松

    内侍省【宋会要】国初有内班院,淳化五年改黄门院,又改内侍省内侍班院,景德三年止名内侍省。所领旧有监,少监,内侍,内给事,内谒者,内寺伯,宫教博士,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五局令、丞。(令)[今]置左右班都知、(左班右班都

  • 中阿含经卷第五·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舍梨子相应品第三(有十一经)(初一日诵)等心.得戒.智.师子水喻.瞿尼.陀然梵教病.拘絺.象迹喻分别四谛最在后(二一)舍梨子相应品等心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

  • 天台八教大意·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前佛后佛。自行化他。究其旨归。咸宗一妙。佛之知见。但机缘差品应物现形。为实施权故分乎八。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譬如药方。藏通别圆所化之法譬如药味。初言顿者。从部得名即华严也。佛垂迹化尘

  • 往生集卷之一·祩宏

    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沙门往生类远祖师晋慧远。雁门楼烦人。博综六经。尤善庄老。闻安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因剃染事之。太元六年过浔阳。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遂感山神现梦。一夕雷雨。林木自至。刺史桓伊。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