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序
前雄武军节度推官许洞撰
楞严经者 括
诸佛万行之枢纽也。通幽洞微。非二乘所赜。开物成务。乃十地攸宗。其文曲而达。其旨隐而畅。入于至妙之域。出于无生之表。铿锵磅礴群汇率化。穷玄绝圣其在兹乎。是知大和无私虽幽必煦。至神无迹虽微必贯。玄功无宰虽遐必达。率由心绝有为而大千同照。道跻无作而至感必通。
如来谓斯经可以鼓吹乎群心。开决乎佛性。爰集大众。会于室罗筏城。天龙鬼神。共覃斯教呜呼。三界以五欲而成。故摩登伽以宣淫。为发题之始也。众生以爱缠而起。故阿难以破惑为成道之基也。是以论有心则以无心为摄。悲有生则以无生为诱。谈有相则破一切色境为主。示有作则脱一切烦恼为乐。此盖觉虚妄而归真实也。至若举三十六地狱之因果。十鬼十类之缘业。此盖昧真实而起虚妄也。不明实相无以焕菩提之心。不破妄尘无以悟众生之性。是法微妙。知之者亦已鲜矣。能深究于此复广其利于天下。余见其。
大佛顶如来万行首楞严经序
赵宋泉南沙门释祖泒述
至心归命礼南谟无见顶相首楞严王。圆如来之密因。具菩萨之万行。真修行路妙证悟门。大乘义以了明。一切事而究竟。爰自祇园休夏圣王延斋。紫金光聚耀十方。迦陵仙音流法界。恒沙萨埵咸来咨决心疑。阖国王臣毕集愿闻法要。教由缘起。阿难被溺于淫坊。道假人弘。师利承宣于秘咒。由是七处征心。全是妄性净元明。八还显见。本来真觉圆常住。标迷悟之根本。令诸阐提而堕弥戾车。示同别之狂劳。俾一颠迦而摧恶叉聚。富楼那执相难性。四缘本纪于异同。波斯匿惑断为常。一念元无于生灭。妙明觉体非因非缘非自然。精真见元不合不和不离即。以至六根虚妄无非菩提妙心。七大遍周尽是如来藏性。三缘永断。不迷镜里之头。二义斯明。顿悟衣中之宝。金钟击处。声灭而闻自不消。华[疊*毛]绾时。六忘而一不可得。譬夫天王赐屋。二十五圣而各陈悟入之门。远客游方。十河沙众而尽识归还之路。敕文殊之拣选。谁当其根。指观音之圆通。实从中入。而况三无漏学。真为修习之要机。四净律仪。实号秉持之明诲。欲诵秘密之章句。须严清净之坛场。无边积业悉冰消。一切所求皆果遂。复乃开三门之渐次。是先佛之规模。立五品之名题。作将来之眼目。良由两种之颠倒。遂成十二之类生。历七趣之轮回。织五重之浑浊。于是回千光相揽七宝床。深怜恣客迷主人。痛念认贼为己子。洗心非正。五十重之魔境现前。觉际入交。四十四之圣心超越。而后庆喜钦承于妙诲。能仁宣发于真慈。穷五阴之妄源。胜十方之献宝。贫人七钱而布施尚获轮王。行者一念以流通定登佛果。真乘奥典。秘字灵文。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甚深法藏。
猜你喜欢 弁山开堂疏·寒松智操 大智度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真现实论宗体论·太虚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七·海明 卷上·道宣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八·隐元 解脱道论 第七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延寿 卷第九·佚名 卷第一·通云 坐禅三昧法门经卷上·佚名 不可著怕魔·印光 佛教美术与佛教·太虚 卷下·佚名 宗镜录卷第三十五·延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