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十二有黄革,侯官人,熙宋时进士。似是别一人。   酹江月   寿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   堂堂卿月,奉君恩来作,潜藩贤守。喜遇慈闱年八十,特向新下称寿。千里春风,满堂和气,是处歌声奏。荷衣紫绶,捧觞齐 
- 政和中,新创禁中傩仪。有旨,令翰林撰文。翟公巽(汝文)当直,其略曰:“南正司天,无俾神人之杂;夏禹铸鼎,以纪山林之奸。苟非圣神,孰知情状。”顷刻进入。人服其敏而工。高平范相《谢罢相表》云:“常欲慎惜名器,俾士 
-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也。少受学于广汉任安。刘璋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微固辞,轝而致之。既致,亮引见微,微自陈谢。高以 
- 						 			  ◎选举三   ○铨法中   至元四年,诏:“诸官品正从分等,职官用荫,各止一名。诸荫官不以居官、去任、致仕、身故,其承荫之人,年及二十五以上者听。诸用荫者,以嫡长子。若嫡长子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玄同 
-   徽宗   △宣和二年庚子,一一二○   1、十月(案:《续资治通鉴》、《宋史·本纪》、《十朝纲要》并十月係戊辰朔,《四史朔闰考》同。) 己巳,尚书省言:“契勘州县武学已罢,内外愿入京武学人,乞依元丰法试补入学举试人。旧 
- 山  阳经    部春秋通训十六卷    宋·张大宁春秋五体例宗十卷    张大宁周书方言四十卷    王资深左传摘疑    明·杨伯柯四书说    杨时蕃毛诗解    杨时蕃礼记提纲    夏日瑚礼记汇解四十卷    沃  起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二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後魏宣武帝初秘书令程骏上表曰春秋有云见有礼於其君者若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於其君者若鹰鸇之逐鸟雀所以劝诫将来 
-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三天章三皇上御制诗一大閲时狩由来武备修特临南苑肃貔貅龙骧选将颇兼牧天驷抡材骥共骝组练光生残雪映旌旗影动朔云浮承平讵敢忘戎事经国应知有大 
- 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闇也。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二〕,其〔三〕所以闇者偏信也〔四〕。是故人君通必兼听〔五〕,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六〕,则愚日甚矣〔七〕。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八〕。”〔一〕○铎按:为 
-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八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八十八宗庙时享周礼天官太宰及纳亨赞王牲事【注纳亨纳牲将告杀谓向祭之晨既杀以授亨人 疏礼器云纳牲诏于庭杀讫毛以告纯血以告杀腥其 
- 师氏负责以美善的道理告诉王。用三德教育国子:一是中庸之德,用作道德的根本;二是及时行仁义之德,用作行为的根本;三是孝德,用以制止犯上和邪恶的事。教国子三行:一是孝行,用以亲爱父母;二是善于交友之行,用以尊敬有德行而善良的 
-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位于中国东部的现在的山东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以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贵族地位,迁到鲁国。孔子一生事迹 
-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般若部第三之五	大般若经之余四	实说品第六十二。佛答善现:“譬如良田种树,是人虽复不见此树根茎枝叶华果受者。而种树已,溉灌 
-   释曰。心一境性名之为定。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总分三段。一明定功德。二明正法住世。三明造论宗旨。就明定中二。一明所依诸定。二明能依功德。就明诸定中分为四段。一明四静虑。二明四无色定。三明八等 
- (嗣法)慧弼编东山和尚。道高一世。俯视诸方。平居面目严冷。学者不可得而亲近。或遭喝骂而出。此真善知识慈悲。(慧升)尝获侍其药诲。临寂之时。以其亲删语录相受。皆斟酌古今。发扬蕴奥。禅衲竟编。乌焉成马。念欲镂 
- 二卷。宋黄公度撰。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莆田 (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坐贻书台官言时政,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过分水岭时,因题诗中有“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句,得罪秦桧,令通 
- 杂事类书。清姚之骃撰,龚骏文校,牛稔文复勘。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尚著有《后汉书补逸》等书。40卷。摘取元明诸书,分门编纂,形式似类书。纂述大抵皆典则 
- 一卷。清陈景云 (1669—1747)撰。景云字少章,江苏吴江人。吴江县学生,终生不仕,淹贯群籍,尤精史学。著有《读书记闻》、《纲目辨误》、《通鉴胡注正误》、《纪元考略》等。此书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之误,凡六十